第104頁
簡短的回答是,因為這次有更多的證據支持該預言。至少,賭注大得足以引起一場嚴肅的討論。奇怪的是,不像以前的石油恐慌,這一預言並沒有引起公開討論。這才是最令人震驚的。
地質學者並沒有預言世界將會在5~10年內耗盡石油。他們爭論的是其他一些內容,即在世界石油需求,特別是來自中國和其他經濟增長地區如印度和印尼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長的同時,目前使用的易於獲取的、便宜的石油將會急劇減少。他們也討論了各種不同的替代品,包括重油、煤以及核能,但它們都不能代替石油。他們的分析的經濟含義令人驚愕,幾乎一個世紀以來,世界經濟是由便宜的、充足的石油來支撐的。
一些嚴肅而中立的地質學者都支持這樣的觀點,即世界石油正接近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技術上稱為峰值。英國石油損耗分析中心曾經精心準備了2001年9月9日的內閣政府報告,其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就是科林?坎貝爾,一位備受尊敬的地質學家。他的預測得到了一些世界一流地質學者的支持,這些學者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礦業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地質學院、法國石油學院、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還有一些私人能源顧問比如道格拉斯?威斯特伍德有限公司以及瑞士的石油諮詢公司。
這些傑出的地質學者在客觀地討論這樣的問題,未來十年或更長時期內全球人口和經濟的適度增長,將導致全球石油需求持續增長,而許多大油田的石油產量卻在急劇下降,比如北海油田、阿拉斯加普拉德霍灣油田以及墨西哥、俄羅斯和奈及利亞的油田。
2003年5月的石油峰會上,美國能源專家,也是切尼和喬治?布希的顧問馬修?西蒙斯發出過警告。西蒙斯曾經是貝克能源組織協會的主要成員,並且是提交給切尼的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可不是小人物,而是布希政府能源問題的權威人士。在法國石油學院,西蒙斯對國際地質學者和能源專家組織說:“五年前我幾乎沒有考慮過‘峰值的含義以及它到底什麼時候會出現’的問題。”他說:“令人擔憂的是,峰值將臨,沒有幾年了……如果我是正確的,未預見到的後果是毀滅性的……不幸的是,如果我是正確的話,世界還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
西蒙斯接著描述了在目前較低的成本下,如果運輸、食品和工業突然遭遇最基本的能源短缺,這對世界經濟意味著什麼。他認為:“沒有好的能源解決方案來維持現狀。當前的一種選擇是緊縮我們的經濟發展。”簡而言之,他預言世界唯一的前景是進入到深度的經濟衰退和蕭條當中。
第十三章獨步天下(7)
在2002年7月關於現有石油儲備的討論上,科林?坎貝爾指出,“隨著五年後石油和天然氣峰值的到來,石油短缺將在2010年左右出現”。他指出,世界上40%的能源需求以及90%的運輸燃料的需求都來自石油。坎貝爾總結到:“很明顯,世界不得不學著如何消耗得少些,更少些”。
地質學者把石油峰值定義為這樣的一個點,即給定地區的石油儲量已經被開採了至少一半。峰值之後,每開採一桶石油都需要更多的投入,抽取石油需要保證井下有足夠大的壓力,而向老油田中注入氣或者水耗資巨大。這就意味著當世界主要的油田經過峰值之後,石油成本很可能暴漲。那麼,此次預言的峰值不僅僅是一個油田的峰值,或者是一個產油國的峰值,而是一個絕對的峰值,即世界範圍的石油峰值。
坎貝爾預言:“2005年之後,發掘和開採一桶石油所需的能源將會超過一桶油本身提供的能源。”他補充道,在過去的20年間,儘管已經花費了一萬多億美元,來發現新的未開採的油田以替代老的北海油田、阿拉斯加以及其他油田,石油公司還是不能滿足目前的石油消耗需求。坎貝爾估計每發現一桶石油的同時就要消耗掉四桶,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
在另一項關於石油峰值問題的研究中,馬修?西蒙斯引用了一組令人警醒的統計數字來闡明發現新油田的悲觀速度。位於前10位的石油勘探和石油產品公司在2000~2002年之間花費了1950億美元,使得每天的石油產量從2240萬桶增長到2410萬桶,當今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93%來源於此。西蒙斯接著預言石油和天然氣供應量將持續下降,“10~15年之內將目前已發現的儲量全部耗盡”,也就是在2010年或2015年。只要有一個大的油田出現峰值,那麼產量的急劇、垂直下降只是個時間問題。坎貝爾引用了一個在北海的老油田的例子,布倫特油田在峰值過後的四五年間產量已經下降了90%。這也就是為什麼世界未能意識到隱藏的危機。許多大油田的資源在過去的30年左右已經到達或者已經接近峰值,然而總儲量的統計數字仍然給人以豐富的幻想。在故意忽略石油峰值的問題上,那些大公司及政府都有既得利益。布希政府在石油峰值問題上的利益不是短暫的。美國世紀,美國霸權統治下的和平,就是我們要面臨的未來。
實際上,坎貝爾以及其他一些中立的地質學者證實了切尼1999年在倫敦說過的話。坎貝爾曾經斷定,世界上唯一蘊藏大量未開採石油,並可以以低成本開發的地區就是中東。
坎貝爾和西蒙斯都注意到了三角地區特殊的地質構成,它擁有世界上現有石油儲量的65%,甚至更多。這個三角地區包括下列國家: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還有卡達。據說伊拉克擁有中東最大的未開採的石油儲量。美國政府的某些研究估計伊拉克可能擁有4320億桶未勘查的石油資源,遠遠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的石油資源都達到峰值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伊拉克以及整個中東的戰略意義將呈指數級的暴增。並且那些石油仍然由阿拉伯政府控制。
地質學者並沒有預言世界將會在5~10年內耗盡石油。他們爭論的是其他一些內容,即在世界石油需求,特別是來自中國和其他經濟增長地區如印度和印尼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長的同時,目前使用的易於獲取的、便宜的石油將會急劇減少。他們也討論了各種不同的替代品,包括重油、煤以及核能,但它們都不能代替石油。他們的分析的經濟含義令人驚愕,幾乎一個世紀以來,世界經濟是由便宜的、充足的石油來支撐的。
一些嚴肅而中立的地質學者都支持這樣的觀點,即世界石油正接近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技術上稱為峰值。英國石油損耗分析中心曾經精心準備了2001年9月9日的內閣政府報告,其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就是科林?坎貝爾,一位備受尊敬的地質學家。他的預測得到了一些世界一流地質學者的支持,這些學者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礦業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地質學院、法國石油學院、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還有一些私人能源顧問比如道格拉斯?威斯特伍德有限公司以及瑞士的石油諮詢公司。
這些傑出的地質學者在客觀地討論這樣的問題,未來十年或更長時期內全球人口和經濟的適度增長,將導致全球石油需求持續增長,而許多大油田的石油產量卻在急劇下降,比如北海油田、阿拉斯加普拉德霍灣油田以及墨西哥、俄羅斯和奈及利亞的油田。
2003年5月的石油峰會上,美國能源專家,也是切尼和喬治?布希的顧問馬修?西蒙斯發出過警告。西蒙斯曾經是貝克能源組織協會的主要成員,並且是提交給切尼的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可不是小人物,而是布希政府能源問題的權威人士。在法國石油學院,西蒙斯對國際地質學者和能源專家組織說:“五年前我幾乎沒有考慮過‘峰值的含義以及它到底什麼時候會出現’的問題。”他說:“令人擔憂的是,峰值將臨,沒有幾年了……如果我是正確的,未預見到的後果是毀滅性的……不幸的是,如果我是正確的話,世界還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
西蒙斯接著描述了在目前較低的成本下,如果運輸、食品和工業突然遭遇最基本的能源短缺,這對世界經濟意味著什麼。他認為:“沒有好的能源解決方案來維持現狀。當前的一種選擇是緊縮我們的經濟發展。”簡而言之,他預言世界唯一的前景是進入到深度的經濟衰退和蕭條當中。
第十三章獨步天下(7)
在2002年7月關於現有石油儲備的討論上,科林?坎貝爾指出,“隨著五年後石油和天然氣峰值的到來,石油短缺將在2010年左右出現”。他指出,世界上40%的能源需求以及90%的運輸燃料的需求都來自石油。坎貝爾總結到:“很明顯,世界不得不學著如何消耗得少些,更少些”。
地質學者把石油峰值定義為這樣的一個點,即給定地區的石油儲量已經被開採了至少一半。峰值之後,每開採一桶石油都需要更多的投入,抽取石油需要保證井下有足夠大的壓力,而向老油田中注入氣或者水耗資巨大。這就意味著當世界主要的油田經過峰值之後,石油成本很可能暴漲。那麼,此次預言的峰值不僅僅是一個油田的峰值,或者是一個產油國的峰值,而是一個絕對的峰值,即世界範圍的石油峰值。
坎貝爾預言:“2005年之後,發掘和開採一桶石油所需的能源將會超過一桶油本身提供的能源。”他補充道,在過去的20年間,儘管已經花費了一萬多億美元,來發現新的未開採的油田以替代老的北海油田、阿拉斯加以及其他油田,石油公司還是不能滿足目前的石油消耗需求。坎貝爾估計每發現一桶石油的同時就要消耗掉四桶,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
在另一項關於石油峰值問題的研究中,馬修?西蒙斯引用了一組令人警醒的統計數字來闡明發現新油田的悲觀速度。位於前10位的石油勘探和石油產品公司在2000~2002年之間花費了1950億美元,使得每天的石油產量從2240萬桶增長到2410萬桶,當今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93%來源於此。西蒙斯接著預言石油和天然氣供應量將持續下降,“10~15年之內將目前已發現的儲量全部耗盡”,也就是在2010年或2015年。只要有一個大的油田出現峰值,那麼產量的急劇、垂直下降只是個時間問題。坎貝爾引用了一個在北海的老油田的例子,布倫特油田在峰值過後的四五年間產量已經下降了90%。這也就是為什麼世界未能意識到隱藏的危機。許多大油田的資源在過去的30年左右已經到達或者已經接近峰值,然而總儲量的統計數字仍然給人以豐富的幻想。在故意忽略石油峰值的問題上,那些大公司及政府都有既得利益。布希政府在石油峰值問題上的利益不是短暫的。美國世紀,美國霸權統治下的和平,就是我們要面臨的未來。
實際上,坎貝爾以及其他一些中立的地質學者證實了切尼1999年在倫敦說過的話。坎貝爾曾經斷定,世界上唯一蘊藏大量未開採石油,並可以以低成本開發的地區就是中東。
坎貝爾和西蒙斯都注意到了三角地區特殊的地質構成,它擁有世界上現有石油儲量的65%,甚至更多。這個三角地區包括下列國家: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還有卡達。據說伊拉克擁有中東最大的未開採的石油儲量。美國政府的某些研究估計伊拉克可能擁有4320億桶未勘查的石油資源,遠遠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的石油資源都達到峰值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伊拉克以及整個中東的戰略意義將呈指數級的暴增。並且那些石油仍然由阿拉伯政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