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定製火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雪兒惦記著午飯問題,便讓金海叔將牛車趕到集市門口,李雪兒心裡暗自慶幸著賣包子的攤位尚在,便急匆匆過去買了十個肉包子,將七個包了起來,準備回去後分給大家,剩下的三個,兩個給了金海叔,她自己吃了一個。

  因為金海叔沒有需要購買的東西,倆人便商定金海叔在集市門口等李雪兒。

  李雪兒吃飽之後,便來到鐵匠鋪。

  今天鐵匠鋪里,師傅和小徒弟都在,師傅看到李雪兒進來,一邊讓小徒弟去取打造好的刻刀,一邊迎上來說道:「小姑娘,你可來了,我們在這個月初進來材料後便已經加班打造好你的刻刀,沒成想,過了這麼久你才來取。」

  經過幾次打交道,李雪兒已了解到師傅姓胡,而小徒弟叫順子。

  聽到胡師傅這樣說,李雪兒覺得有點歉疚,便說道:「胡師傅,真是抱歉,我最近一段時間有點忙,因而沒顧上來取,讓您久等了。」

  李雪兒見順子已經將刻刀拿了過來,便拿起來一一看過,並繼續說道:「上次您打好的兩把刻刀用起來非常順手,做工也很細緻,刀刃既堅韌又鋒利,這四把看上去與上次的兩把一樣精緻,尤其是這把最小的,打造的如此精細,你們應該費了不少功夫。」

  胡師傅和順子聽到李雪兒誇讚他們,心裡便樂開了花,胡師傅說道:「你滿意就好,以後若你有其他需要打造的東西,儘管來找我們,我們一定打造出令你滿意的東西。」

  「聽您這麼說,再看看您打造的刻刀,我便放心在您這裡打造任何東西了,今天我恰好有樣好東西讓您幫我打造呢。」

  李雪兒說完,便取出繪製好的爐子圖紙,攤開在櫃檯上,指著爐子的各個部件講解起來:「我今日要打造的這個東西叫作火爐,與火盆一樣是用來取暖的物件,火爐的打造要用到鐵板,較薄的那種,不知您這裡是否有這種鐵板?」

  胡師傅正驚奇而專注地看著圖紙,聽到李雪兒問他的話,想了想說道:「我們店裡現有的鐵板,是用來打鐵鍬的那種,不知道行不行?」

  「行,那種就可以。」李雪兒繼續道:「火爐主要由三根爐腳、爐膛、爐腔、爐盤及煙囪幾個部分組成,爐腳很容易打造,你看一看圖紙就能夠打造出來,材料用低等鐵料便可,由於要支撐整個爐子,因此需打造的結實耐用一點。」

  李雪兒覺得站久了有點累,便對順子說道:「你們有沒有小凳子,搬三個過來,我們坐下講,因為後面要講的還有很多呢。」

  「你看看我,光顧著看你畫的圖紙了,順子,你快去搬凳子,搬過來後,再給小姑娘倒杯水。」

  順子去搬凳子了,為了趕時間,李雪兒便繼續講道:「爐膛是最難打造的部分,需打造成底部封閉的圓桶形,最好打造成上小下大,但差別不要太大,下面三分之一處需在裡面用鐵條做成格柵,就像柵欄一樣,並且用一根粗一點的鐵條從爐膛里伸出來,通過拉動這根鐵條可以晃動格柵,以便清除爐膛內的死灰,具體如何打造,您仔細看圖紙上我的示意,應該能明白。」

  講到這裡時,順子已經將凳子搬來,又轉身去倒水,胡師傅和李雪兒坐下來,李雪兒手裡拿著圖紙繼續講道:「柵欄下面的爐膛需要開一個孔口,因下面的爐膛是用來承接死灰的,孔口便可用來將死灰清除出來,孔口外面需安上一扇小門,平時孔口是關閉的,否則進入爐內的風太大,裡面的炭火就會燃燒的太快,這樣就會浪費燃料了。」

  順子將水端過來才發現沒處放,便又去搬來一張小方桌,將水杯放了上去。

  李雪兒將圖紙放到方桌上,繼續講道:「爐膛部分的材料也可以用低等鐵料,但厚度需要厚一點,比如像犁頭的頭部那麼厚,如果用中等鐵料,便可以薄一點,像鋤頭中部的厚度便可。」

  李雪兒講完爐膛部分,又指著爐腔部分講道:「爐腔部分要比爐膛頂部大一圈,打造時也打造成有底的直圓桶,高度是爐膛的三分之一,將底部中心處留出比爐膛頂部稍小一點的孔口,然後將其與爐膛連接起來。

  此外,在爐腔上這個位置,即與爐膛底部孔口相對的方向,此位置處開出一個圓形的孔口,將周圍打造成一個伸出的圓管形,不用太長,有一截手指長就好。」

  「爐腔的材料用低等鐵料即可,厚度與鋤子中部一樣。」李雪兒看看已經不早的天色,擔心金海叔等著急,便加快了速度:「爐腔上面這個便是爐盤,樣子很像一個大大的盤子,但其中間要開出孔口,孔口比爐膛上部孔口大上一圈,孔口上需要打造兩個環形、一個圓形,從外到內,直徑由大到小,依次層疊的蓋子。」

  李雪兒講到這裡,便看到金海叔走了進來,李雪兒忙站起來說道:「阿叔,讓您等久了,您再坐下稍等一會,我馬上講完了。」

  金海叔坐了下來,說道:「沒事,不著急,你們慢慢講。」

  順子將自己的凳子讓給李雪兒,又進到裡面的院子找尋凳子。

  李雪兒則坐下來繼續講:「爐盤的材料可以用低等鐵料,但若想要好看,最好用中等鐵料,厚度比鐵鍬稍厚一點,打造好之後將其與灶腔連接起來,中心一定要對準。」

  大家都認真聽著李雪兒的講解,順子更是認真,為了能儘可能聽全,即使是去找凳子,來回都是一路小跑著的。

  李雪兒今天講話講得多,感覺口乾舌燥,喝了幾口水,稍稍緩解了一下,繼續講道:「最後一個部件是煙囪,也叫火筒,都是圓桶形,粗細比爐腔上的孔口稍大一點,與爐腔上相連的部分不用太長,能從爐盤底下伸出便可,此外便是彎管,其兩邊要比直管稍大,長直管的一頭要比另一頭稍小一點,材料用低級鐵料,厚度可以比鐵鍬更薄。」

  「總體就是這樣,你幫我打造時,爐盤用中等鐵料,其他您決定就好。」

  李雪兒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問道:「聽我講了一遍,您覺得您能否打造出來?」

  胡師傅回道:「打造出來並不是很難,不過您能不能告訴我這火爐是怎麼使用的?」

  「您打造出來之後,我給您演示一下,您便能明白火爐的用法及用處。具體打造的尺寸我已經在圖上標示清楚,您按尺寸打造就可以,現在,您先算算需多少材料錢和工錢。」

  「按照你所說的,如果全用中等鐵料,光鐵料錢估計就要六兩左右,如果除卻必須用到中等鐵料的部分,其他皆用低等鐵料,材料錢應該三兩左右,為你打造的火爐我全部用中等鐵料,工錢只算二兩,你看如何?」

  「可以,您估計一下,需要幾天時間能將火爐打造出來?」由於前幾日雕刻時受了凍,李雪兒對火爐的渴望異常迫切。

  「估計兩天時間應該足夠了,下一個集日你便可以來取!」

  說定了日期,李雪兒又支付了定金和刻刀的錢,共計八兩銀子。

  火爐定製的事協商妥之後,李雪兒和金海叔便急匆匆往回趕,等他們倆回到家時,家裡的木料已經整理完畢。

  李雪兒將買來的包子分給大家,因為時間太久,包子已經變得又冷又硬,只好各自回家熱一熱再吃。

  晚飯時,李雪兒熬了稀飯,柱子吃了稀飯加包子,她用稀飯加餅湊合了一頓。

  晚上,李雪兒望著做了一般的棉鞋不由自主地犯起愁來,以後白天要趕製家具,要想在年前將姐弟倆人的棉鞋做出來,她只能在晚上多花點時間來做了。

  第二天上午,趙先生派人將木料送了過來,楊皓晟陪同送木料的人一起來到了李雪兒家。

  李雪兒看到三大根原木料,心裡的愁悶又增加了一層,時間本來已經非常緊迫,現在又需要花時間來處理這三大根原木料,如此以來,製作家具的時間便會更加緊張,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加班加點,盡力在年前製作完成了。

  楊皓晟肩上挎著一個包袱,進來後將包袱交給李雪兒,便去幫助送木料的人一起卸木料,儼然一副主人的樣子。

  李雪兒昨天回來後已經告知海子,趙先生今天會派人來送木料,因而海子沒有和金勝叔一起去山林運送木頭,而且伐好的木頭今天就能全部運送回來,少他一個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楊皓晟、海子和送木料來的人一起將三大根原木料抬進木工房後,送木料的人匆忙喝了口水便回去向趙先生回話了。

  李雪兒送走送木料的人,看到站在院子裡與海子說話的楊皓晟,突然意識到,當時她只考慮到多一個人,多一份力,可她卻忘記考慮楊皓晟的住宿問題。

  阿爸的屋子雖然空著,但是好久沒人住了,還需要將裡面好好整理一下。

  另外,她拿不定主意的是,讓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大男孩,其實楊皓晟已經到了婚配的年齡,應該算是大人了,住進來恐怕不太合適,她打算去問問王嬸子再做決定。

  中午吃過飯,李雪兒便偷偷去找王嬸子問了問,王嬸子說李雪兒還小,按理說也沒什麼,但就怕村裡有人說閒話,兩個人商量了一下,覺得讓海子也住到李雪兒家陪楊皓晟,這樣便不怕別人說閒話了。

  吃過午飯之後,楊皓晟一邊和海子坐在廊檐下聊天,一邊等待李雪兒給他安排住的地方,可等來等去並沒有等到她的安排,卻看到李雪兒走了出去。

  楊皓晟知道自己過於著急了,便打算先去熟悉一下木工房。

  在海子的陪同下,楊皓晟一邊細細地查看木工房裡的工具,一邊聽海子給他介紹木工房裡工具的用法,當介紹到刻刀和線斗時,楊皓晟對這兩樣工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關於刻刀,楊皓晟已經聽李雪兒說過好幾回了,但是卻一直沒有機會見到。

  楊皓晟先細細看著六把大小不一的刻刀,感覺非常神奇,他記得那把給趙先生看的富貴竹套系椅子上的花紋,李雪兒便是用刻刀雕刻而成,且僅僅用了兩把刻刀,若是將六把刻刀都用上,是不是就能刻出更加複雜、更加好看的花紋。

  楊皓晟一邊看,一邊拿起來在廢木料上嘗試,他發現自己的手很笨,此時,他更加佩服李雪兒,不僅有一顆聰明的腦袋,更有一雙靈巧的手。

  看完刻刀,楊皓晟便看向那個叫線斗的東西。

  這是一件用胳膊粗細的木頭製作而成的似盒子的東西,中間掏了凹槽,並且將裡面掏挖的比開口處大,木頭較粗的一端原封未動,而較細的一端則開了一個小孔,一直開到與中間凹槽相通,左右貫穿一根指頭粗細的木棍,木棍的一端相互垂直又貫穿了兩截細木棍,而貫穿凹槽的木棍上繞著較粗的線繩,凹槽里有黑色的墨汁,線繩也已經被染成了黑色。

  線繩的一頭從凹槽延伸到木頭較細端的小孔,並從裡面貫穿出來,出口端的繩頭上則綁了一根半寸長的小木棍,當旋轉貫穿凹槽的木棍將外面的線繩繞於它上面時,小木棍便會卡在孔口處,防止線繩全部被繞進凹槽。

  「這線斗是雪兒為了方便做記號而製作出來的,你看,若我在木板兩端量好尺寸,若是以前,我必須在中間打上許多的記號,才能保證鋸木頭時鋸成直線,但自從有了線斗,便容易了很多。

  來,你拿著線斗,我拽著斗口的小木棍,你將線斗中伸出來的線繩放置到木板一端記號上,而我用我抓的小木棍這端的線繩放置到木板上另一端的記號上,將線繩扯緊,從中間輕輕拉起放開,然後回彈的線繩就會在木板上留下一條直線。」

  海子與楊皓晟一起在一塊小木坂上做了一下演示,楊皓晟看著那條筆直的黑色直線,又被雪兒的聰明折服了,這種做記號的方法看上去並不難,製作家具的人有許許多多,但卻沒有人想到用這種方法,可見雪兒的想法總是那麼奇奇特特,真因為奇特,才能想到這種看似簡單卻能減小工作量的方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