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結算工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雪兒從王嬸子處回家時,海子已給楊皓晟介紹完木工房的工具,兩人正在院子裡東一句西一句地閒聊。

  楊皓晟看到李雪兒回來,儘管迫切想知道雪兒會如何安排他的住處,但仍然忍住了話頭,便轉而詢問起開工的事,「雪兒,我們準備何時開工?你看我和海子今天下午閒來無事,我們倆現在便去處理原木料如何?」

  李雪兒想了想,說道:「好,我先給你們倆講解一下處理原木料大致的尺寸,你們倆今天下午先丈量尺寸,並做相應的記號,我將我阿爸以前住的這間屋子整理一下,往後你們倆便住這屋,因為要趕工製作家具,海子便不用每日回家去住。」

  楊皓晟聽了此話,心裡懸著的石頭總算落地,他擔心雪兒會安排他去海子家與海子同住,本來這次來雪兒家幫雪兒製作家具,打算在這一起製作家具的一個多月日子裡,看看雪兒是如何度過每一個艱難的日子,如何一步步去製作完成一把把椅子,因此他希望能夠時刻看到雪兒。

  自從李雪兒去家具店寄賣椅子以來,他看到了她的堅強和自信,也曾想像過她努力製作家具、照顧弟弟的樣子,但是卻沒有機會親眼見到,所以他異常珍惜這一個多月的日子,希望能夠住在她的附近,了解她的一切,因為他還沒有決定自己到底要不要從現在的小鎮上走出去,他想從這個眼前的小姑娘身上找到自己說服自己的勇氣。

  楊皓晟一邊考慮著自己的打算,一邊隨著李雪兒和海子來到木工房。

  李雪兒大致給他們倆講解了處理原不料的木板厚度,並且特別指出了需要留出的做為桌子中間軸的木墩子的尺寸。

  海子沒有見過圖紙,又為初學者,所以對李雪兒的講解不太明白,而有經驗的楊皓晟一聽便明白了李雪兒所要求的尺寸。

  楊皓晟按照李雪兒所講的尺寸,與海子一起一邊丈量尺寸,一邊用線斗在原木料上做出記號。

  自從阿爸去世後,李雪兒除了上次取火盆匆匆進來過一會之外,再沒進過阿爸從前住的屋子,她害怕進這個屋子,儘管對前世阿爸的記憶遠比這世阿爸的記憶深刻,但進到這屋裡,她不由自主地便會傷心,兩個阿爸的身影便會在她的眼前交疊出現,甚至於重疊在一起,讓她無從分辨,也無需分辨,只有阿爸已經離她而去的悲傷緊緊鎖著她,讓她覺得呼吸都困難起來。

  李雪兒強忍住悲傷,紅著眼睛,先將屋子裡阿爸的東西收進放在炕角的大箱子裡,然而當她整理炕上的被子時,眼淚便再也無法控制,她和柱子蓋的被子雖破舊,但還算完整,可阿爸蓋的被子外側看上去似乎和他們蓋的被子一樣,然而被子裡側已經破舊不堪,即使想補都不知從何處著手。

  李雪兒流淚將被子也收進箱子裡,努力地想將對阿爸的思念也放進箱子裡,心裡默默念著:'阿爸,請你們放心,我定會照顧好柱子,也會照顧好自己,不再讓您們擔心牽掛。'

  整理好東西,李雪兒又將屋子清掃了一遍,看著已變得乾淨整潔的屋子,她似乎看到生病時阿爸坐在炕上,欣慰地望著她,似乎在說,「我的雪兒已經長大了,做起事來如此能幹,阿爸便放心了。」

  李雪兒猛眨了幾下酸澀的眼睛,走出屋子,來到茅草棚,用背簍裝上麥薏子,然後去燒主屋的炕,因為長久沒住人,只有早點將炕燒熱,從而將濕氣驅散,以免對楊皓晟和海子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伐木的四個人將最後一些木料運送回家,為了能讓木頭儘快乾燥,所有木料皆是單層擺放。

  李雪兒家的園子裡幾乎被木料占滿,望著擺的整整齊齊的木料,李雪兒心裡卻被滿滿的遺憾占據,她理想中夏季里開滿鮮花的花園可能是沒有希望了。

  吃過晚飯,李雪兒取了適量的銀錢,來到剛子家,讓海子去將金海叔和劉金銀弟兄倆叫來,準備給他們結算伐木的工錢。

  大家到齊後,李雪兒便說道:「最近這段時間,阿叔們都辛苦了,伐木總共用了二十一天時間,原本說好是三十文一天,但我看大家太辛苦,中午又只能啃乾糧,便想著按一天四十文給大家結算。」

  幾個人聽到李雪兒的話都擺手說工錢太高,但李雪兒堅持道:「伐木本就辛苦,便按我說的來算吧!算下來應該是一人八百四十文,另外明天和後天我還想請阿叔們再幫我兩天,如此一合計,便是九百二十文,為了好算帳,我就給阿叔們一人一兩,八十文就當是給阿叔們補這二十幾天虧了的身體吧!」

  李雪兒給四個人一人發了一兩,大家說著感謝的話激動地接了過去。

  李雪兒將銀錢發到每個人手裡後,繼續說道:「這二十多天來,金勝叔操心著大家一起伐木,比大家多操一份心,金海叔不僅自己幹活,還用了牛車,所以我想給金勝叔和金海叔一人多給一百文,大家覺得可行?」

  金勝叔和金海叔連連擺手拒絕,而金銀、金鎖弟兄倆則非常贊同李雪兒的主意。

  李雪兒見金銀、金鎖弟兄倆沒有意見,便又分別遞給金勝叔和金海叔一人一百文錢。

  金海叔和金銀弟兄倆走了之後,李雪兒對金勝叔和王嬸子說道:「阿叔阿嬸,海子這段時間跟著我製作家具,非常勤快,學得也很認真,上手很快,我準備給他也結結工錢,好讓他以後幹活更加賣力。」

  說完,李雪兒對海子促狹地笑了笑,海子則傻呵呵地笑著,擺擺手說道:「不用,不用,不急,不急。」

  無聊而跟李雪兒一起過來的楊皓晟一直靜靜地坐在一邊看著李雪兒處理事情。

  她看上去雖然個子不高,身體瘦瘦弱弱的,但處理起事情來卻是有條不紊,與她的個頭、年齡一點兒也不相符,儘管已經知道她不是十歲,而是十二歲,但她無論是製作家具還是結算工錢,看上去儼然是一副有著豐富經驗的大人模樣。

  當楊皓晟看到李雪兒孩子氣地向海子促狹地笑時,他突然覺得自己還是想錯了,她只是個十二歲孩子,有些時候則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假裝成熟,不得不將所有事情考慮周詳。

  李雪兒笑看著海子傻呵呵的樣子,繼續說道:「這段時間,大小加起來,我們倆共計製作了十五把椅子,按原來說好的,每製作一把椅子便給你一百文工錢,所以共計是一兩五百文。」

  李雪兒說完便拿出一兩五百文錢遞給海子,海子不好意思地接過錢,轉手便遞給王嬸子,王嬸子接過錢,語氣糾結地對李雪兒說道:「你給他的工錢太多了,他會做什麼,不過是給你打打下手罷了,再說你也沒掙多少錢,給他五百文便已經足夠了。」說著,便要把一兩銀子還給李雪兒。

  李雪兒將王嬸子的手又推了回去,說道:「不多,不多,海子非常能幹,有了他幫襯,我可輕鬆不少。」

  王嬸子見李雪兒堅持,便只好收下。

  李雪兒又取出五百文錢,遞向王嬸子,「嬸子,這五百文是我還給你們的錢,阿爸去世時,多虧你和阿叔湊錢幫我買了棺木,否則阿爸都沒法入土。」說著說著,李雪兒的眼圈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眼淚順著臉龐慢慢地滑落。

  王嬸子原想推拒李雪兒遞過來的錢,但看到李雪兒的樣子,便也紅了眼圈,一邊接過錢一邊說道:「我和你阿叔當時幫你買棺木時,從沒想過要你還這個錢,嬸子明白你的心意,你是想讓你阿爸走的安心,既然你今天要還,嬸子便不推辭了,嬸子便收下這個錢。」

  楊皓晟看著流著淚的李雪兒,那種又酸又澀的感覺瞬間又出現在他的心底,他的心便在這種酸澀中慢慢淪陷。

  他想安慰李雪兒,為她擦去流下來的淚水,但是他卻什麼也沒有做,只是默默地望著她,任憑內心裡那絲酸澀在心裡蔓延開來,直到蔓延到身體的每一處,一如他八歲那年在失去外公後,又失去母親的時候。

  大家坐在一起,慢慢地將話題從沉悶與悲傷中拉扯出來,聊了一陣關於製作家具的事情之後,李雪兒、楊皓晟、海子還有柱子四人便告辭了阿婆、金勝叔和王嬸子,回了李雪兒家。

  回時,李雪兒讓海子抱了一床被子,讓楊皓晟和海子先湊合兩晚,等後天去鎮上時再購買布料、棉花來縫幾床被子。

  第二天,金勝叔、金海叔及金銀、金鎖弟兄倆都過來幫忙處理原木料,楊皓晟和海子負責在原木上量尺寸、做記號。

  量尺寸、做記號的工作完成後,又按照李雪兒給出的桌椅組件尺寸,在已經鋸好的木板上繼續量尺寸,做記號。

  第三天,即十一月二十六日,李雪兒和金海叔又來到了鎮上,李雪兒先去布莊購買了縫製被子用的布料和棉花,她加大了購買布料的數量,準備按照前世的習慣,縫製被套罩在被子上,易於清洗。

  購買好布料和棉花,她便去了糧鋪,買了足夠吃到正月末的白面、黑面和小米,還打了五斤菜籽油。

  又轉到雜貨鋪買了兩個油燈,去集市買了些豬板油、土豆、蘿蔔等,也記得買了肉包子。

  最後,李雪兒和金海叔拉著半牛車東西來到了鐵匠鋪。

  師傅和順子昨天便打造好了火爐,但不知道如何使用,看著打造好的火爐干著急,今早起來師徒倆便擺好桌椅等李雪兒來給他們講解使用方法。

  左等右等,終於將李雪兒給等來了,師徒倆激動地將李雪兒和金海叔讓進鋪子裡坐下,順子還勤快地倒了水。

  「你們可來了,我們昨天便已將火爐打造完成,今早便等著你們了,快給我們講講如何使用這個火爐?」胡師傅著急地說道。

  「不著急,你先讓順子去找一筐紅土回來,再提半桶水,然後將紅土和成粘稠狀的泥,我們幾個將火爐抬到裡面院子裡,我組裝好,再給你們講解。」

  順子聽了李雪兒的話,沒等胡師傅吩咐便跑去找土和泥了。

  李雪兒和金海叔、胡師傅三人將火爐抬進院子,等將火筒也拿了進去之後,李雪兒便開始將火筒一截截套上去,邊套邊講解道:「先將最短這截直管套到爐腔上的這個孔嘴上,然後直線管上套一個彎管,彎管的另一邊朝上,接著將這根半邊開了一條縫的直管套上去,如果煙囪直接穿過屋頂的話,直接在上面再套直管便可,若是要從房前或房後的牆穿過,便在直管上端再套一彎管,彎管另一端對著要穿過的牆,然後再套直管,一直到穿出牆面。」

  順子為了能聽到李雪兒的講解,找了土和水,便在他們邊上一邊和泥一邊聽。

  李雪兒組裝好火筒,摸了摸順子和得泥,覺得稠度差不多便讓順子停止加水,和均勻後,李雪兒便開始在爐膛里抹泥,邊抹邊說道:「用這種稠度的泥在爐膛里從底部開始抹,抹的厚度上邊緣與爐腔底孔邊緣齊便可,下面與上面垂直,最終形成一個直筒。」

  說完,李雪兒繼續抹,直到抹成直筒形,才繼續說道:「你們看看,就是這種形狀。」

  「正常情況下,應該抹好後,放置一兩天,差不多將水分晾乾後才可以使用,如此一來裡面的泥不容易裂開,但今天是為了示範,我便先不考慮這個問題,等回去後我重新抹泥。」

  李雪兒讓順子給她澆水,她把泥手洗乾淨後,又讓順子取來柴火,沒想到順子還拿來一些炭,其實李雪兒知道已經有煤炭燒,但價格高,只有有錢人家才燒得起。

  李雪兒先點燃細樹枝,燒起來後加幾根破開的木柴,等燃燒旺盛,再放幾塊炭上去,然後將爐蓋蓋上,繼續講解:「這個爐蓋也可以不蓋,上面放上鐵鍋做飯,鐵壺燒水都可以,如果鍋底或壺底小,可以放一圈或兩圈蓋子,而中間的不蓋。」

  「還有這個火筒上開的縫隙中的小鐵片起控制火勢作用,抽出來越多,通向煙囪的煙火越大,木柴或炭的燃燒便也越快,房子內也越熱,塞進去越多,則相反,但不能完全塞進去,若是全部關閉,煙無法從煙囪出去,便會從蓋子溢出來,時間一長便會令屋裡的人中毒,這個其實與屋內燒火盆時要適當地開著門窗是一樣的道理。」

  李雪兒歇了歇,又說道:「爐膛中格柵上的控制杆可以搖動格柵,幫助死灰從格柵流到爐膛底部的死灰室。」

  講解了一會,火爐里的炭已經燃燒充分,大家都感覺到了附近的熱流。

  胡師傅感覺這火爐既乾淨又暖和,還可以燒水做飯,比火盆實用太多,然而成本太高,普通百姓用不起,不過可以打造出來賣給有錢人家,只要好用,有錢人家並不會在乎這點錢。

  胡師傅下定決心,便對李雪兒說道:「你這火爐確實比火盆好用,我和你商量一下,你能不能將你的圖紙賣給我,我想打造幾個試著賣一賣。」

  李雪兒將火爐的好處說的如此詳細,便是想將圖紙賣給胡師傅,但她現在卻改變了主意,便說道:「我可以幫你想辦法讓火爐大賣,但我不能將圖紙賣給你,而是從中分成,提成方式便是您每賣出一個火爐,便支付給我一定數量的錢,我也不會多要,只要兩成,你看如何?」

  胡師傅認真想了想,覺得讓他一下子拿錢來買圖紙,若是李雪兒要價太高,他恐怕也拿不出那麼多錢,若是賣出去再給她付錢,便會輕鬆許多。

  拿定了主意,胡師傅便說道:「行,就按你說的辦法來。你有什麼讓火爐大賣的方法?我需要如何做?」

  「今天你讓順子給我找幾個平時比較愛說閒話的婦女來便可,其他的你先不用管。」

  順子去找合適的人,李雪兒則和胡師傅商量妥當,找出紙筆,由李雪兒寫了兩份合約,寫好之後,李雪兒又加了兩條,一條為若李雪兒來打造,按成本價付款,但李雪兒不能任意打造,另一條為,李雪兒不能再與別人合作打造火爐。

  合約寫好,他們兩人簽字畫押,各自拿了一份。

  順子找來了三位婦女,李雪兒附在她們耳朵上說了幾句話,又讓她們看了看火爐的樣子,便讓她們離開了。

  胡師傅不知道李雪兒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李雪兒不讓他管他也便不再管。

  因為下次趕集日還要用火爐做宣傳,李雪兒只好將火爐留下來,等下次用完之後再拉回家。

  最後,李雪兒又交待順子重新給爐膛抹泥,然後讓胡師傅在這兩天再打造好一個火爐。

  交待好之後,李雪兒叫上一直處於驚奇狀態的金海叔趕著牛車往回走。

  在回去的路上,金海叔向李雪兒問了許多關於火爐的問題,李雪兒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