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婁定遠見“薄禮”豐盛,一臉高興地問:“想回朝做官嗎?”

  和士開表現得十分超然,說:“在朝曰久,不能自安,如今遠出,不願再回來了。只求臨行能與太后與皇上告辭。”

  婁定遠信以為真,競同意讓他進宮。和士開一進宮,立即換了一張臉,向胡太后哭訴道:“我看朝中權貴是要廢掉皇上,微臣走後,必生大變,微臣有何面目去地下見先帝哦!”

  胡太后和高緯也嚇得大哭,求和士開想辦法。和士開說:“微臣已經入宮,陛下只需再寫幾行詔書,治高叡一個欺君之罪即可。”高緯依計行事。

  高叡平白受誣,進宮申辯沒有回應,出宮後便被捕押往華林園的雀離佛院,由皇宮中的武士劉桃枝處死。和士開官復原職,不久又加封為淮陽王,元文遙和婁定遠則分別貶為西兗州刺史和青州刺史。婁定遠所得的賄賂,統統歸還和士開,還倒貼上大筆錢財,以求自保(貪小利而無原則者的可恥下場)。

  高叡冤死後,和士開的權勢達到了頂峰,他大肆排除異己,濫用親信。和士開之外,高緯還任用自己的奶媽陸令萱及其兒子穆提婆,還有以前太子東宮的侍衛韓鳳、高阿那肱,這些人都是高緯幼時在宮中的玩伴,哪裡會治國?和士開和他們勾搭在一起,共同把持高位,掌控了朝政。

  “水滿則溢”,反對和士開等人的暗流越來越強,和士開的好日子不長遠了。

  高緯有一個同母弟弟,叫作高儼,受封琅琊王。武成帝和胡太后都覺得高儼比高緯聰明能幹,一度有過廢掉高緯立高儼的念頭。小王爺高儼因此也頗為目中無人,看不慣和士開、穆提婆等人的專橫奢侈,對其恨之入骨。和士開忌憚高儼,借高緯之令命他出居北城的宮殿,不得隨時進見胡太后,繼而又勸高緯把高儼派到外地,準備奪取他的兵權。

  高儼與胡太后的妹夫侍中馮子琮一商量,決定先下手為強。武平二年(公元571年)七月,高儼命治書侍御史王子宜寫好一份彈劾問罪和士開的表文,然後由馮子琮夾雜在其他公文中,呈送給高緯。高緯處理公文從來是不看內容,大筆一揮,三分鐘完事,這次也不例外。

  高儼拿著高緯的批覆,命領軍將軍厙狄伏連抓人。厙狄伏連心覺蹊蹺,但是皇帝的命令白紙黑字,讓人不得不相信,便在宮門外埋伏下士兵,恭候和士開。

  和士開與往常一樣上早朝,剛走到宮門,厙狄伏連就衝上前一把將他拉住,笑道:“今天可有件大好事!”王子宜在旁邊解釋:“皇上有旨,命淮陽王去御史台。”說罷,一隊士兵把和士開押送到御史台,由高儼派來的都督馮永洛斬首。

  高儼本想殺掉和士開完事,王子宜、馮子琮等人卻都要求順勢殺入宮,奪了高緯的皇位。宮中的幾千士兵立時分成擁護高緯和擁護高儼的兩派,劍拔弩張,一場內鬥眼看在所難免。

  高緯聽說高儼率軍向宮中殺來,又驚又怕,急召斛律光進宮救駕。斛律光對和士開也是深惡痛絕,得報後拍手大笑:“龍子所為,真是與常人不一樣啊!”

  斛律光沙場老將,幾千人的小打小鬧還不跟小孩子過家家一般?他擁著高緯出內宮的千秋門,高儼的部眾便嚇得作鳥獸散。斛律光為高儼打圓場,向高緯請示:“琅琊王年紀小,腦滿腸肥,舉止不講後果,長大了就好了,請陛下寬恕他的罪。”(成語“腦滿腸肥”,便由此而來)

  一場莫名其妙的政變,終被斛律光輕鬆化解。王子宜、馮子琮、厙狄伏連等人都被誅殺,高儼雖得以赦免,但幾個月後還是被高緯除掉了,時年十四歲。

  十三、權臣的末日

  其實,我們若從全局來看,高儼發動的這場政變的成功與否,對於北齊的影響都不會很大。高儼不但沒有像他的父親武成帝所誇讚的那樣,在政變中表現出任伺過人之處,甚至比略顯木訥的哥哥高緯,都有所不如,說句最起碼的,他連自己究竟想幹什麼都沒搞清楚,就倉促行動,即使能僥倖奪位,也不過是個“高緯第二”罷了。

  要知道,同時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為了一場政變的成功,足足等待了十二年!

  儘管被明帝宇文毓寄予厚望(明帝在遺詔中評價宇文邕:“光耀宇文家族的,必是此人。”),但是內向沉靜的宇文邕剛繼位時,看起來只想做一個聽話的傀儡。他的新年號是“保定”,顯得比明帝的“武成”要謙卑得多;同時,他也一改以前兩位兄長的作風,不僅絲毫不與宇文護爭權,而且把大事小事通通交付給宇文護。以前說過,北周實行六卿制度,雖說有高低之分(天官冢宰一般相當於丞相,職位最高),但在理論架構上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是平等的,直接對皇帝負責;保定元年,周武帝下了一道命令,其餘五府由天官宇文護總管,就改變了以往的架構,使得宇文護實質上的最高領導地位得到了合法的保障。

  周武帝的徹底放權,既是對自身的保護措施,也是穩定住國家大局的必要手段。與北齊方面鮮卑勛貴與關東門閥之間永無休止的鬥爭不同,北周的派系矛盾,主要是軍事小集團之間的矛盾,及軍事小集團內部的矛盾,前者的表現以趙貴、獨孤信謀反事件為典型,後者則表現為兩任皇帝(及天王)先後與宇文護的明斗暗爭。通過對這些事件的觀察,年輕的周武帝認識到,在當時的實力背景下,搞流血的衝突政變是行不通的,從整個關隴集團的大局著眼,對於宇文護一時的跋扈,必須採取隱忍的態度。(西魏一北周在宇文泰的經營下,多個小集團形成了關隴集團這樣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利益體,而北齊始終存在兩大勢均力敵的利益體對立,相比而言,宇文泰的政策的確高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