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歷史上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論,最早就是從他這句話來的。
結果,張佳胤完全吃透了張居正的精神,在一片刀光血影中平定了兵變與民變。
而遼東的局勢,張居正就放心多了,他寫信給遼東總兵李成梁,囑咐他不要輕敵,說蒙古人好久不敢來犯了,這一來必定有所準備,要打就要打他個落花流水,給他個迎頭痛擊。
李成梁聽了張居正的話果然不敢輕敵,設下埋伏,在鎮夷堡不僅大破敵軍,還幸運地把泰寧部的頭子速把亥給射死了。
張居正支撐著疲憊的身體在內閣里先後收到西部黃台吉接受冊封、江南張佳胤平定叛亂、遼東李成梁鎮夷堡大捷的消息後,懸著的心一下子完全放鬆了。而當巨大的壓力消失之後,張居正再也撐不住了,一下子就病倒了。
我們再聯繫他從萬曆八年以來,完成清丈田畝的工作,萬曆九年開始一條鞭法的艱辛,以及萬曆九年還大規模裁減了政府公務員這些難度巨大的工作來看,就知道張居正這最後的兩年,他是如何辛勞、如何透支的了。
所以他以為自己只是得了痔瘡,以為動了手術、去了痔根就可以一勞永逸,可他哪裡知道,自己已經要油盡燈枯了。
因為誤診,再加上手術過後,脾胃受損,不易進食,張居正的身體迅速垮掉了。過了三個月之後,也就是萬曆十年的六月,這位一手開創了萬曆新政的明代大政治家,終於在病榻之上永遠閉上了雙眼。
在張居正動完手術到去世這三個月的時間裡,雖然張居正因為病情一再請求退休回鄉療養,小萬曆就是不答應,最後還只是允許張居正躺在病床上辦公。所以張居正直到臨死,他的床前還堆滿了來自全國各個地方的公文和奏章。
在這三個月里,小萬曆為了表示對這位病入膏肓的張老師的深情與依戀,不僅讓京城的大小官員為張首輔齋醮祈禱,還在張居正臨死前九天,最後一次封賞張居正,賜太師的封號,這在大明王朝絕無僅有,張居正成了大明朝唯一一個活著的時候得到了“太師”官銜的人!
大概小萬曆覺得實在無法報答他敬愛的張老師了,所以才在最後用這種純粹的形式來尊崇一下他的張老師。這心情就像他在三年前說過的一句話,有一次課上小萬曆對張居正說:
“先生功大,朕無可為酬,只是看顧先生的子孫便了!”(《明神宗實錄》)
那意思是說,張老師您對我、對國家的功勞大到無法計算的地步了,我實在想不出來怎麼才可以報答您,您活著的時候看來我是報答不了了,您死後,我要好好照顧您的子孫,這就算是我對您的報答了!
小萬曆在張居正臨死前封他為太師,和想在張居正死後照顧他的子孫一樣,都是想表現一下自己對張老師的尊崇、敬佩和感激。
可惜,這種行為與這句話,最後都成了莫大的諷刺!
因為就在張居正死後沒多久,小萬曆就開始對張居正反攻清算了,不僅抹去了張居正生前所有的官銜和榮譽,還對張居正的家人、子孫痛下狠手,從抄家開始,演繹了一出讓人難以想像的人間慘劇。
抄家
說實話,造成小萬曆把感激最後變成諷刺的主要因素,我覺得並不是後人所分析的什麼政治因素,而是生理因素,或者說,是“遺傳基因”決定的!
小萬曆的祖父是嘉靖皇帝,他可以說是明代歷史上最為偏執的皇帝。
他是半路出道當上皇帝的,因為他的堂兄武宗皇帝沒兒子,所以武宗死了之後,他在大臣們的共同推舉下當上了皇帝。一當上皇帝,嘉靖就給擁立他的大臣們鬧翻了,而且一鬧就是好幾十年,而事情不過就嘉靖非要給自己的親爹上個太上皇的封號,而大臣們就非不給他爹這個名號。可鬧來鬧去,折騰了幾十年,最後還是固執的嘉靖取得了徹底的勝利,但也把大明的國力給折騰得差不多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嘉靖又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但他不管,任國力怎麼衰落,任朝政怎麼腐敗,他一個人都緊握大權不放,甚至他可以長時間不上朝、不理朝政,但終嘉靖一朝,他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卻從來沒有旁落過。
偏執、固執,還有怠政、弄權,可以說是嘉靖帝一生的關鍵詞。
毫無疑問,小萬曆的血管里肯定流淌著他爺爺嘉靖的血液,所以大概也自然繼承了這種偏執、固執和對權力的嚮往。
在他坐上皇位後的頭十年裡,因為他小,所以他的皇權不得不受張居正相權的鉗制。可等到張居正一死,小萬曆就跟他爺爺一樣,再也沒有讓絕對權力旁落過,而且他比嘉靖更狠的是,他可以幾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怠政的時間要遠超嘉靖,可權力還是握得死死的。
小萬曆的外祖父,也就是李太后的爹李偉,我們以前說過,是個河北的農民,是個落魄的泥瓦匠。他把女兒賣到王府純粹是為了圖倆錢,卻意外地使李家飛黃騰達,成了皇親國戚,這就讓這個農民出身的小泥瓦匠看到了投機的價值。所以他後來別的官不願做,專門討了個後勤部長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大貪特貪,以至於戚繼光因為他貪了軍餉和軍需物資,一直鬧到張居正的面前來。
這個人一生的關鍵詞也就兩個詞:投機、貪財。
結果,張佳胤完全吃透了張居正的精神,在一片刀光血影中平定了兵變與民變。
而遼東的局勢,張居正就放心多了,他寫信給遼東總兵李成梁,囑咐他不要輕敵,說蒙古人好久不敢來犯了,這一來必定有所準備,要打就要打他個落花流水,給他個迎頭痛擊。
李成梁聽了張居正的話果然不敢輕敵,設下埋伏,在鎮夷堡不僅大破敵軍,還幸運地把泰寧部的頭子速把亥給射死了。
張居正支撐著疲憊的身體在內閣里先後收到西部黃台吉接受冊封、江南張佳胤平定叛亂、遼東李成梁鎮夷堡大捷的消息後,懸著的心一下子完全放鬆了。而當巨大的壓力消失之後,張居正再也撐不住了,一下子就病倒了。
我們再聯繫他從萬曆八年以來,完成清丈田畝的工作,萬曆九年開始一條鞭法的艱辛,以及萬曆九年還大規模裁減了政府公務員這些難度巨大的工作來看,就知道張居正這最後的兩年,他是如何辛勞、如何透支的了。
所以他以為自己只是得了痔瘡,以為動了手術、去了痔根就可以一勞永逸,可他哪裡知道,自己已經要油盡燈枯了。
因為誤診,再加上手術過後,脾胃受損,不易進食,張居正的身體迅速垮掉了。過了三個月之後,也就是萬曆十年的六月,這位一手開創了萬曆新政的明代大政治家,終於在病榻之上永遠閉上了雙眼。
在張居正動完手術到去世這三個月的時間裡,雖然張居正因為病情一再請求退休回鄉療養,小萬曆就是不答應,最後還只是允許張居正躺在病床上辦公。所以張居正直到臨死,他的床前還堆滿了來自全國各個地方的公文和奏章。
在這三個月里,小萬曆為了表示對這位病入膏肓的張老師的深情與依戀,不僅讓京城的大小官員為張首輔齋醮祈禱,還在張居正臨死前九天,最後一次封賞張居正,賜太師的封號,這在大明王朝絕無僅有,張居正成了大明朝唯一一個活著的時候得到了“太師”官銜的人!
大概小萬曆覺得實在無法報答他敬愛的張老師了,所以才在最後用這種純粹的形式來尊崇一下他的張老師。這心情就像他在三年前說過的一句話,有一次課上小萬曆對張居正說:
“先生功大,朕無可為酬,只是看顧先生的子孫便了!”(《明神宗實錄》)
那意思是說,張老師您對我、對國家的功勞大到無法計算的地步了,我實在想不出來怎麼才可以報答您,您活著的時候看來我是報答不了了,您死後,我要好好照顧您的子孫,這就算是我對您的報答了!
小萬曆在張居正臨死前封他為太師,和想在張居正死後照顧他的子孫一樣,都是想表現一下自己對張老師的尊崇、敬佩和感激。
可惜,這種行為與這句話,最後都成了莫大的諷刺!
因為就在張居正死後沒多久,小萬曆就開始對張居正反攻清算了,不僅抹去了張居正生前所有的官銜和榮譽,還對張居正的家人、子孫痛下狠手,從抄家開始,演繹了一出讓人難以想像的人間慘劇。
抄家
說實話,造成小萬曆把感激最後變成諷刺的主要因素,我覺得並不是後人所分析的什麼政治因素,而是生理因素,或者說,是“遺傳基因”決定的!
小萬曆的祖父是嘉靖皇帝,他可以說是明代歷史上最為偏執的皇帝。
他是半路出道當上皇帝的,因為他的堂兄武宗皇帝沒兒子,所以武宗死了之後,他在大臣們的共同推舉下當上了皇帝。一當上皇帝,嘉靖就給擁立他的大臣們鬧翻了,而且一鬧就是好幾十年,而事情不過就嘉靖非要給自己的親爹上個太上皇的封號,而大臣們就非不給他爹這個名號。可鬧來鬧去,折騰了幾十年,最後還是固執的嘉靖取得了徹底的勝利,但也把大明的國力給折騰得差不多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嘉靖又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但他不管,任國力怎麼衰落,任朝政怎麼腐敗,他一個人都緊握大權不放,甚至他可以長時間不上朝、不理朝政,但終嘉靖一朝,他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卻從來沒有旁落過。
偏執、固執,還有怠政、弄權,可以說是嘉靖帝一生的關鍵詞。
毫無疑問,小萬曆的血管里肯定流淌著他爺爺嘉靖的血液,所以大概也自然繼承了這種偏執、固執和對權力的嚮往。
在他坐上皇位後的頭十年裡,因為他小,所以他的皇權不得不受張居正相權的鉗制。可等到張居正一死,小萬曆就跟他爺爺一樣,再也沒有讓絕對權力旁落過,而且他比嘉靖更狠的是,他可以幾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怠政的時間要遠超嘉靖,可權力還是握得死死的。
小萬曆的外祖父,也就是李太后的爹李偉,我們以前說過,是個河北的農民,是個落魄的泥瓦匠。他把女兒賣到王府純粹是為了圖倆錢,卻意外地使李家飛黃騰達,成了皇親國戚,這就讓這個農民出身的小泥瓦匠看到了投機的價值。所以他後來別的官不願做,專門討了個後勤部長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大貪特貪,以至於戚繼光因為他貪了軍餉和軍需物資,一直鬧到張居正的面前來。
這個人一生的關鍵詞也就兩個詞:投機、貪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