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和珅還利用官員犯了貪污等罪名後,實行抄家罰沒,或者代以“議罪銀”,讓罪行不是很大的官員向內廷交納數千兩至數萬兩的銀子,作為一種贖罪的表現。這些罰沒的錢財85%上繳內務府,供皇帝及其內廷使用,只有少量上繳戶部或用於國家財政,這就為皇帝找到了名正言順的財源。
再者就是加強稅收管理。和珅為了弄到銀兩,雷厲風行地清理各鹽區拖欠的稅課,加強各稅關的徵稅力度,雖然他的目的是為了快點兒見到錢,但畢竟為政府做了好事,算是為皇帝辦事的時候順便為人民做了善事。他還長期把持京師稅務局——崇文門監督一職的權力,親自抓京師稅收,並想盡一切辦法搜刮錢財,甚至在崇文門按照進京官員的品級高低進行收費,幸虧有乾隆帝的袒護,否則差點兒被人告倒。
另外,和珅還對工程用款精打細算,儘量節省。乾隆中後期的工程大都由和珅參與財務監督,和珅對工程款的使用精打細算,常常為減少花費而費盡心思,他經手的工程大多比預算花費少許多,如北京城中軸線上的青石路,和珅就向乾隆建議儘量利用舊材料,節省了不少銀子。乾隆因此誇他肯為國家著想,並將剩餘的銀兩大部分劃歸自己的內務府,少部分賞賜給和珅,和珅因此更加被乾隆看重,將一切維修重建事宜交由和珅全權處理。
皇帝除了處理國家大事外,也有私事要辦。所以他的所作所為,有些是公事,如架橋修路等,有些是私事,如個人出遊、皇族生日擺宴等。公事由戶部出錢,私事則由內務府出錢。皇帝的個人開支,費用必須由內務府自籌,而內務府的財源實在有限,而乾隆又喜歡把私事搞得很隆重,這樣一來,內務府就漸漸入不敷出了。內務府的錢不夠花,就只好向戶部尚書“借”一點,雖說戶部不得不答應,但次數多了,皇帝面子上不好看。
正是由於和珅天資聰穎,善於理財,才使乾隆的內務府“扭虧為盈”,所以,和珅受到乾隆帝的異常信任,後來乾脆把軍政大權也放心地交給和珅管理。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和珅善於理財的本領得到了乾隆、嘉慶帝的認可,成為大清國不可替代的理財高手。
出色的“民族事務家。”
和珅除了善於理財之外,還是一個出色的民族事務家和翻譯家,他從小就精通漢、滿、蒙、藏四種語言,這為他圓滿處理各民族事務提供了方便。
整個清朝時期同國內各少數民族以及周邊國家的交往都非常頻繁,國家對外交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而中國傳統的教育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無疑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和珅憑藉著他的語言優勢脫穎而出,成為乾隆時期最為出色的民族事務家。
西藏自唐朝文成公主嫁給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後,就一直同中央政府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西藏地區佛教鼎盛,藏民都信奉佛教的分支喇嘛教,宗教領袖同時也是西藏的政治領袖。明朝萬曆年間,喇嘛教領袖索南嘉措被尊為達賴喇嘛,這是中央政府承認的第一位西藏本土的首領。雍正年間,西藏內部為爭奪統治權的鬥爭而出現了兩個達賴六世,準噶爾部的頭目策旺阿拉布坦趁機攻入拉薩,囚禁了達賴六世。清政府派兵前往救援,經過一系列征伐,驅逐了準噶爾兵,重新擁立青海所立的達賴六世登上寶座,舉行了隆重的寶床大典。從此,西藏在清政府的管理下,安定了下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禪飛馬急送一封書信給朝廷。信是用藏文寫成的,朝中無人能識。和珅趁機向乾隆表明自己的能力,他拿起書信朗聲念道:“小僧自幼仰承文殊菩薩大皇帝豢養之恩,不勝盡數,非他人所能比。小僧乃一出家之人,無以極稱,雖然每日祝禱文殊菩薩大皇帝金蓮座億萬年牢固,並讓眾喇嘛等誦經祈禱,但仍時時企望覲見文殊菩薩大皇帝。庚子年為大皇帝七旬萬萬壽,欲往稱祝,特致書大皇帝膝前,以達敝意。”讀罷,垂手肅立一旁,舉目四望,心中不免得意洋洋。
乾隆向來喜歡這種場面上的事,聽罷更是歡喜非常。於是命和珅擬詔,和珅用滿、藏、漢三種文字擬定了詔書。詔書中說:“昔據章加呼圖克圖奏稱:‘班禪額爾德尼因庚子年為大皇帝七十萬壽,欲來稱祝’,朕本欲見班禪額爾德尼,因道路遙遠,或身子尚生,不便令活佛遠涉。今活佛親自修書,致達尊願,實屬吉祥之事,特允所請,是年朕萬壽月,即馳熱河,外藩畢集,班禪額爾德尼及若於彼時到熱河,最為便宜。”
另外,乾隆為了顯示自己對班禪此行的重視,同時也為了展現大清帝國的強大,特命在熱河為班禪擇地建廟。乾隆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早在康熙年間,五世達賴進京陛見的時候,康熙就曾在熱河特意為他建造黃寺,以供停駐下榻之用。所以乾隆此舉也是遵循先例。
和珅這一次表現得極為出色,乾隆就把為班禪建造廟宇的事交給他全權處理。自康熙年間五世達賴進京面聖之後,還沒有哪一位西藏的領袖走出過雪域高原。這次六世班禪進京,乾隆自然極為重視,所以為班禪建造的廟宇一定要富麗堂皇,體現出皇恩浩蕩。和珅知道這件事有關國體,不敢絲毫懈怠。於是他親往熱河,勘測地形,反覆修改圖紙,並特意強調體現出西藏本地特色。
再者就是加強稅收管理。和珅為了弄到銀兩,雷厲風行地清理各鹽區拖欠的稅課,加強各稅關的徵稅力度,雖然他的目的是為了快點兒見到錢,但畢竟為政府做了好事,算是為皇帝辦事的時候順便為人民做了善事。他還長期把持京師稅務局——崇文門監督一職的權力,親自抓京師稅收,並想盡一切辦法搜刮錢財,甚至在崇文門按照進京官員的品級高低進行收費,幸虧有乾隆帝的袒護,否則差點兒被人告倒。
另外,和珅還對工程用款精打細算,儘量節省。乾隆中後期的工程大都由和珅參與財務監督,和珅對工程款的使用精打細算,常常為減少花費而費盡心思,他經手的工程大多比預算花費少許多,如北京城中軸線上的青石路,和珅就向乾隆建議儘量利用舊材料,節省了不少銀子。乾隆因此誇他肯為國家著想,並將剩餘的銀兩大部分劃歸自己的內務府,少部分賞賜給和珅,和珅因此更加被乾隆看重,將一切維修重建事宜交由和珅全權處理。
皇帝除了處理國家大事外,也有私事要辦。所以他的所作所為,有些是公事,如架橋修路等,有些是私事,如個人出遊、皇族生日擺宴等。公事由戶部出錢,私事則由內務府出錢。皇帝的個人開支,費用必須由內務府自籌,而內務府的財源實在有限,而乾隆又喜歡把私事搞得很隆重,這樣一來,內務府就漸漸入不敷出了。內務府的錢不夠花,就只好向戶部尚書“借”一點,雖說戶部不得不答應,但次數多了,皇帝面子上不好看。
正是由於和珅天資聰穎,善於理財,才使乾隆的內務府“扭虧為盈”,所以,和珅受到乾隆帝的異常信任,後來乾脆把軍政大權也放心地交給和珅管理。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和珅善於理財的本領得到了乾隆、嘉慶帝的認可,成為大清國不可替代的理財高手。
出色的“民族事務家。”
和珅除了善於理財之外,還是一個出色的民族事務家和翻譯家,他從小就精通漢、滿、蒙、藏四種語言,這為他圓滿處理各民族事務提供了方便。
整個清朝時期同國內各少數民族以及周邊國家的交往都非常頻繁,國家對外交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而中國傳統的教育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無疑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和珅憑藉著他的語言優勢脫穎而出,成為乾隆時期最為出色的民族事務家。
西藏自唐朝文成公主嫁給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後,就一直同中央政府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西藏地區佛教鼎盛,藏民都信奉佛教的分支喇嘛教,宗教領袖同時也是西藏的政治領袖。明朝萬曆年間,喇嘛教領袖索南嘉措被尊為達賴喇嘛,這是中央政府承認的第一位西藏本土的首領。雍正年間,西藏內部為爭奪統治權的鬥爭而出現了兩個達賴六世,準噶爾部的頭目策旺阿拉布坦趁機攻入拉薩,囚禁了達賴六世。清政府派兵前往救援,經過一系列征伐,驅逐了準噶爾兵,重新擁立青海所立的達賴六世登上寶座,舉行了隆重的寶床大典。從此,西藏在清政府的管理下,安定了下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禪飛馬急送一封書信給朝廷。信是用藏文寫成的,朝中無人能識。和珅趁機向乾隆表明自己的能力,他拿起書信朗聲念道:“小僧自幼仰承文殊菩薩大皇帝豢養之恩,不勝盡數,非他人所能比。小僧乃一出家之人,無以極稱,雖然每日祝禱文殊菩薩大皇帝金蓮座億萬年牢固,並讓眾喇嘛等誦經祈禱,但仍時時企望覲見文殊菩薩大皇帝。庚子年為大皇帝七旬萬萬壽,欲往稱祝,特致書大皇帝膝前,以達敝意。”讀罷,垂手肅立一旁,舉目四望,心中不免得意洋洋。
乾隆向來喜歡這種場面上的事,聽罷更是歡喜非常。於是命和珅擬詔,和珅用滿、藏、漢三種文字擬定了詔書。詔書中說:“昔據章加呼圖克圖奏稱:‘班禪額爾德尼因庚子年為大皇帝七十萬壽,欲來稱祝’,朕本欲見班禪額爾德尼,因道路遙遠,或身子尚生,不便令活佛遠涉。今活佛親自修書,致達尊願,實屬吉祥之事,特允所請,是年朕萬壽月,即馳熱河,外藩畢集,班禪額爾德尼及若於彼時到熱河,最為便宜。”
另外,乾隆為了顯示自己對班禪此行的重視,同時也為了展現大清帝國的強大,特命在熱河為班禪擇地建廟。乾隆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早在康熙年間,五世達賴進京陛見的時候,康熙就曾在熱河特意為他建造黃寺,以供停駐下榻之用。所以乾隆此舉也是遵循先例。
和珅這一次表現得極為出色,乾隆就把為班禪建造廟宇的事交給他全權處理。自康熙年間五世達賴進京面聖之後,還沒有哪一位西藏的領袖走出過雪域高原。這次六世班禪進京,乾隆自然極為重視,所以為班禪建造的廟宇一定要富麗堂皇,體現出皇恩浩蕩。和珅知道這件事有關國體,不敢絲毫懈怠。於是他親往熱河,勘測地形,反覆修改圖紙,並特意強調體現出西藏本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