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朝廷的所有大權都完全掌握在老呂家手裡,整個中央部隊,包括北軍、南軍,都被老呂家牢牢控制。就連小皇帝惠帝劉盈,也在老呂家的把玩之中。

  呂雉精通政治,了解軍隊在國家出現不正常情況時的極端重要性,早就安排自己的娘家侄兒呂產、呂祿分別掌管南軍、北軍。

  臨死時,她特別交待這哥倆兒,一定要始終牢牢地把部隊抓在手裡,特別是中央部隊,就是連自己的葬禮也不能來參加,就待在部隊裡,以免給人可乘之機。

  在這種極端複雜的政治環境中,老周要想讓劉盈授權自己對老呂家動武,簡直毫無可能。

  老周畢竟是老周,他對帝國的軍事業務太熟悉了,軍事業務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及其長處短處,包括管理上的漏洞,他無不瞭然於胸。

  既然不可能得到劉盈的授權,老周決定走捷徑:直接拿到皇帝用來調動軍隊的信物虎符!

  這就非常簡單了,因為替皇帝保管虎符的大臣是紀通,紀通無論在工作關係上還是私交上,都跟自己十分親近。

  接下來發生的改變歷史走向的重大事件,被老周像玩把戲一樣給演繹出來了。

  老周跟紀通要虎符,說自己急用。紀通巴不得把自己跟老周的關係再弄得近乎一點,立即把虎符獻上。

  老周拿到虎符,進入並且控制北軍,隨即又控制南軍,接著再捕殺老呂家的男女老少,就跟砍瓜切菜一樣。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在這種軍事制度下,呂雉和她老呂家百密難免一疏,無論怎麼整都難以保證對軍隊的絕對控制。

  在這種軍事制度下,無論老周這樣的英雄還是其他什麼狗熊,想忽悠一把都是有機會的。

  其實,劉秀早年起事前,也是想鑽軍事制度的空子忽悠一把的。

  公元7年9月,東郡太守翟義、郡尉劉宇利用秋季操練本郡兵馬的機會,發動反抗王莽的武裝起義,很快得到廣泛響應。

  這次起義雖然不久被王莽鎮壓下去了,但揭開了大規模武裝反莽的序幕,極大地鼓舞了社會各界反莽的鬥志,使很多反莽的地方幹部煥發了鬥爭的激情,產生了豐富的聯想。

  這一年劉秀才12歲,正跟著叔叔劉良在蕭縣讀書,身邊不斷發生的這些事讓他產生這麼一種感覺:如果誰對世道看不慣,甩開膀子跟朝廷動武,一切皆有可能!

  公元22年10月,年已27歲的劉秀跟李通幾個約好,打算利用秋季舉行都試閱兵的機會,劫持南陽太守甄阜和郡尉梁丘賜,控制南陽地方部隊,發動反抗王莽的武裝起義。只是,事情提前暴露了,他們沒有忽悠成。

  因為這個流產的計劃,老李家慘遭滅門,劉秀痛徹心扉。

  在中央和地方多處設立部隊,多層次管理,讓很多人手裡拿著刀,是很難控制的,是非常危險的!

  劉秀對此既有理論上的高度認識,也有切身的深刻體會。所以,劉秀登基不久,就開始收繳別人的刀,保留著自己手中的這把,並且把它磨快。

  他悄悄地,卻是狠狠地對地方部隊下手:徹底取消。

  公元30年8月,正在剛剛平定山東、江淮,朝廷部署討伐公孫述,而隗囂公開反叛的關鍵時機刻,劉秀借政府機構改革之機,宣布撤除各郡國主管軍事的武官——都尉,廢除各郡國定期訓練選拔軍士的“都試”制度。

  次年3月,他又撤除各郡國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等軍兵種,讓他們回歸為民。

  在這同時,他還撤除了一些主要負責地方防務的武官,如射聲校尉等。

  這樣,劉秀從體制上、實體上把地方部隊完全給廢了。

  即使因為某種特殊原因,哪個郡國還保有少量的士兵,但由於沒有體制上、管理上、訓練上支撐,其戰鬥力就極其微弱了。該郡國要用這點士兵搞小動作,是根本不堪一擊的;而郡國因為工作需要用兵,也只能依靠朝廷。

  與此同時,出於強幹弱枝、以內御外的戰略考慮,劉秀下了大力氣加強中央部隊的建設。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採取了多種措施,把中央部隊建設得規模龐大,兵種完善,裝備精良,作風過硬,同時也是編制繁複,隸屬複雜,互相牽制,聽命一哥。

  簡要地說吧,在首先確保帝國一哥和朝廷安全,同時保證整個國家安全的思路指導下,中央部隊的戰鬥力達到了空前強大的程度,主要有四支,其中兩支拱衛京城,兩支駐紮在地方。

  拱衛京城的這兩支中,一支是北軍,負責京畿地區的警衛,又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執金吾率領,由緹騎騎兵和執戟步兵組成,專門擔任京城內、皇宮外的巡防警戒和皇帝出巡時的護衛儀仗;另一部分是北軍的主力,分別由五校尉(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統帥,負責整個京畿地區的警戒和皇帝出遠門時的扈從,有時候也奉命出征打仗。一支是南軍,也稱宮廷宿衛軍,主要負責皇宮安全警衛和皇帝侍從,也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光祿勛率領,其中的少數文官就是皇帝的侍從文官,其中的七支禁軍是皇帝的侍從武官;另一部分由衛尉管轄,負責守衛各個宮門和宮內重要部位。

  這說起來太饒舌,聽起來要頭暈了!但有意思的是,劉秀是故意這麼做的。

  上述兩支中央部隊之間,及其逐層細分的戰鬥單位之間不僅互不隸屬,互不管轄,而且還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共同對皇帝負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