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手底下一幫大臣可能是出於想拍耶律二爺的馬屁,提出:“既然您想老娘了,為嘛不把太后接到這兒來享福呢?”

  耶律二爺咬牙忍了又忍,沒直接伸腳踹這幫沒眼色的傢伙,推說自己老娘肯定不願意南下,下旨把汴州改稱宣武軍,把當初那個給他出餿主意,讓契丹騎兵下馬步戰,坑過他一道的蕭翰留下當宣武軍節度使,帶上搜刮來的金子銀子和美貌女子,起程打算返回塞北。

  到這時候,耶律德光還覺得自己能接著當中原的皇帝。北返的路上接到三弟耶律李胡的信,問他在中原玩得是否開心的時候,他還回信說:“你哥我當初逼降了杜重威、張彥澤的大軍,老牛逼了。等到了開封我一看啊,好嘛,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雖然政府部門的房子啥的還在,可人都沒了。我告訴你,這可不是你哥我折騰的,這都怪你那個倒霉侄兒孫子石重貴,都是他又是征軍糧又是蓋大屋啥的,把老百姓折騰得活不下去了,這才到處都有人造反的。現在河東劉知遠那老東西還不服,西邊的好多軍閥也跟著他瞎起鬨。我想了想,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三個辦法,一是儘量跟漢地的官員搞好關係;二是抓住軍隊,攥緊了槍桿子;三當然就是得安撫老百姓,讓他們覺得跟著咱哥們兒能有口粥喝了。現在你哥弄到的這塊地盤老大了,總共有七十六個地方宣布歸順,管轄這一百九十多萬戶老百姓。也就是汴州太熱了,你哥我實在待不下去,不然的話,再給我一年工夫,我就能還你個世界和平。現在我打算把鎮州改為中京,這地方怎麼也比汴州涼快點,以後處理中原事務的時候,我就到這裡辦公。劉知遠那個老東西,咱慢慢對付他,不用著急。”

  可就在他寫完這封信後不久,壓垮他精神世界的最後一根稻草落下來了。契丹大軍離開開封北返的時候,從後晉的武器庫里卷了大批的武器裝備,裝了幾十船,打算走水路運回幽州。半路上走到河陰,派來護送這批戰略物資的寧國都虞侯武行德跟手下人說:“此去關山萬里,咱大傢伙兒不知道還能不能回到中原。與其當個塞北無主的孤魂,不如咱反了算了吧。要是能守住一座城,等到咱中原人自己的皇帝上台,咱也算是功臣。哪怕死了,好歹也是家鄉的鬼。”

  中原人最重鄉土,大家本來都不願意走這一趟,眼看有他帶頭,大家紛紛響應。武行德領人殺死契丹監軍,把船上的武器裝備拿出來分發給民夫們,趁著河陽守將領兵外出,占據了河陽城。

  這件事在當時發生的眾多反抗契丹人統治的事件中,大概比插曲大點,但最多也只能算是一般。可對耶律德光來說,這個消息終於擊垮了他早已不堪忍受的脆弱心靈。

  此事之後,他終於肯承認自己已經丟掉中原的統治權了,跟手下人說:“這麼多人造我的反,我分析了一下,歸根結底還是我自己造成的,一來,我不該拒絕趙延壽給士兵發糧餉的建議,非讓士兵堅持打草谷那個狗屁倒灶的傳統;二來,我不該讓人到處搜刮錢財;三來,我不該扣著各鎮節度使不讓他們回去。”

  從此之後,耶律德光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走到臨城的時候開始生病,全身燥熱難忍。到了欒城,實在病得不行了,把冰塊放在胸口和肚子上,嘴裡還含著,也壓制不了身體裡的燥熱感覺。最終,在欒城殺胡林,耶律德光病逝了。

  後世有人說殺胡林是因為耶律德光死在這裡才得名的,其實不然。這個地名是從唐朝時期就已經有了的,據說是因為武則天時期曾經在這裡殺死過一批突厥人,這才把這片樹林稱為“殺胡林”。中國歷史上很多巧合真的很有意思,正如同“鳳雛”龐統走到落鳳坡被射死的故事一樣,耶律德光這個胡人的帝王,最終也死在了中原的殺胡林。

  可憐耶律德光不光要成為殺胡林這個地名的犧牲品,還有中國歷史上另外一項殊榮等著他。在他生病以後,大概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了,派人飛馬趕回塞北,告訴自己的母親述律平說自己病重。

  歷史上,帝王們很少會主動承認自己生病,有時候為了安定人心,即使生病了也要裝作沒事人,照常參加典禮、欣賞音樂。所以有時候大家看歷史,看到某個皇帝欣賞女樂的時候突然病倒,不久就去世,別著急罵此人荒淫無道,要想一想他是不是裝出來給別人看的。耶律德光如果不是病到自己覺得沒希望了,也不會把生病的消息告訴母親。這個“病重”實際上就是請述律太后為他安排後事的意思。

  可以這麼說,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耶律德光終於領悟到了,述律太后的話是正確的。自己是契丹人,應該當契丹人的可汗,不應該奢望當中原的皇帝,既然要當契丹可汗,那就還是要依靠契丹貴族。他沒有選擇扶立身邊的親漢契丹貴族,而是要求遠在草原的母親替自己做決定,正是他在彌留之際向母親低頭,承認在契丹帝國發展的路線之爭中,母親述律平最終獲得了勝利。

  述律太后當然明白二兒子突然匯報“病重”代表著什麼意思,拋開母子倆之間的路線鬥爭,述律太后對耶律德光還是非常喜愛、非常倚重的。如果說三兒子耶律李胡是她最寵愛的兒子,那二兒子耶律德光無疑就是她在失去丈夫後最為依賴的人。為了能夠見到自己二兒子最後一面,述律太后派人飛馬傳旨:“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