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狄青跪下向公差們求情說:“我不會逃避死罪,但讓我先救活‘鐵羅漢’,如果救不活,再抓我也不遲。”眾人這才答應,狄青默念:“我日後若能富貴,‘鐵羅漢’定將甦醒過來。”隨後舉起死者的身子,倒懸雙腿向下猛搖,結果搖出數斗積水。“鐵羅漢”原來是嗆了幾口水,暫時窒息,終於又活了過來。

  狄青雖免於死刑,仍被處以黥刑(在臉上刺字),發配從軍。狄青最初隸屬京城的禁軍,稟賦過人的他很快練就了一身武藝。

  西夏國趙元昊起兵作亂,朝廷從禁軍中挑選善於騎馬射箭的衛士戍邊,狄青也被選中,分配到陝西前線的延州。

  延州的守軍被西夏人打怕了,士兵出陣時大多畏怯不敢向前。小軍官狄青卻一身豪氣,每次作戰時都拼了命,常常披頭散髮,戴著銅面具,勇闖敵陣,西夏人都望風披靡,不敢抵擋,以為是遇到了“天兵神將”。

  他曾在安遠寨負了重傷,聽到西夏人又來了,飛速挺直了腰板,躍馬再戰,士兵們也緊隨狄青捨命搏殺。四年中,前後大小參加大小二十五場戰爭,身中八次流箭,隨宋軍攻破金湯城,打下宥州,屠滅七個党項部落,燒敵資數萬,收取二千三百個帳篷,生俘西夏軍隊五千七百人,又奉令架設子谷橋,築建了招安、豐林、新砦、大郎等城堡,這些據點牢牢扼住了敵軍的要害部位。

  狄青在延州戰出了威名,宋朝百姓開始敬呼他“狄天使”, 西夏人也跟著語帶驚顫地叫。戰爭初局宋軍曾節節敗退,朝廷便走馬燈似的撤換統帥,最終朝廷派來了范仲淹、韓琦,才穩定了局勢。

  尹洙和狄青交好,他向范仲淹介紹推薦狄青可用,范仲淹早聞其名,誇獎說:“此良將也。”范仲淹和狄青會面後,兩人相見恨晚,范仲淹送給狄青一部《左氏春秋》作為見面禮,勉勵他說:“將領不知古今,不過是匹夫勇而已。”狄青從此開始奮發讀書,通讀秦漢以來的各種兵法兵書。

  同樣出自范仲淹門下的種世衡也是位知恩圖報的好漢。有一次,種世衡翻閱兵書,看到了深夜,其他軍官們都熬不住了,先去休息了。唯獨狄青沒有露出懈倦之意,整夜陪同,種世衡有任何指示,呼之即來。從此,遂種世衡待他如刎頸之交,將一生所習之兵法全數傾囊授給狄青。

  於是,狄青的軍事鬥爭經驗更加豐富,通過參加各種戰鬥,熟知各種兵法,逐漸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軍事家。

  慶曆二年十月升至涇原路經略招討副使。有一回,宋軍遇到西夏國敵軍,還沒交戰,戰鼓聲響起了,宋軍士兵們全都停下了;戰鼓聲再次響起,宋軍都撤走了。西夏人見此情形,縱聲狂笑,相互說:“誰說狄天使勇猛?”話音未停,戰鼓聲卻停了,宋軍忽地掉轉槍頭,回馬一擊,發起迅疾的猛衝,敵軍陣腳大亂,西夏人不是受戮而死,就是相踏而死。

  狄青擊潰了西夏軍隊,又追殺敵人數裡路,敵軍擁塞在山腳下,狄青料定前方有險境,士兵們鼓起勁來想再殺一場,他卻鳴鼓阻止。西夏人得以退走,將士們查看敵人畏懼不前的地方,前方果然是萬丈澗峽,大家都懊悔讓西夏人成了漏網之魚。

  狄青的看法和他們卻不同,他說:“不然,潰逃的敵人急忙停下抵抗我們,怎知不是計呢?我軍已取得大勝,這些殘兵敗卒不值得我們去擴大戰果,全數抓住了他們,也不能使我方的戰果更耀眼。萬一誤中他們的奸計,我們的生死就未卜了。寧可後悔不追擊,不可後悔追擊不及。”

  狄青在未探清敵情的情況下,採取了慎重的舉措,無疑避免了無法知曉的突變,特別是在宋朝軍隊缺乏戰馬,機動力量不足的前提下,狄青的做法更適用於西北地區山川紆曲、高峻陡直的地形。

  宋仁宗因狄青屢建奇功,欲召他問以克敵制勝的謀略,因西夏人圍攻渭州,狄青未能起行。皇上命令狄青將他的方策畫成圖形,呈獻京城。趙元昊臣服後,西部仍未平靜,由於滕子京的“公用錢”事件的影響太大極大,朝廷派專人徹查陝西各路將帥的經濟問題。

  涇原路經略招討使張亢被查出了挪用公款的事實,被貶離了涇原路,身為張亢副官的狄青也被朝廷調查。狄青是武人,讀了再多兵書,也不知如何應對官場上的政治鬥爭,面對濫用公使錢的指控,狄青這頭雄踞沙場的猛虎,不知如何是好。

  恰在此時,歐陽修出現了,他見宋夏兩國議和未久,邊境形勢依然劍拔弩張,朝廷仍需用人,並進奏仁宗說:“臣觀開戰以來,只湧現狄青、種世衡兩員新銳名將,其忠智材武,不是張亢、滕宗諒等人所能相提並論的。

  ”

  尹洙力保狄青,他作證說:“狄大將於公用錢物,即無毫分私用”,又上奏朝廷“狄青素來敬畏小心,又是武夫一個,那裡懂得國家的法律,他聽說有關部門將審計公使錢,我每天告訴他細則,他也惶恐不自安。”

  後來,尹洙多年後死於貶官的任上,狄青一直竭力接濟尹家的人。

  此後,仁宗覺得眾大臣說得有理,便不再深究狄青,狄青才安心專慮邊事。西部形勢漸趨緩和後,朝廷調狄青任真定路副都總管。

  ☆、第十九章 南方平叛(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