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術雖曾多次派兵攻打劉備,但一直都沒有什麼效果。後來,勾結已投奔劉備的呂布,由呂布出兵打敗了劉備。劉備失去了安身之地,不得已而率部投靠了曹操。

  曹操對劉備加以厚待,不僅表薦他為豫州牧,還給他補充兵員,調撥軍糧,讓他仍然駐屯小沛,對付呂布,二人暫時結成了互為同盟的利益集團。但這種暫時的結盟是非常不牢固的,劉備志向遠大,隨時都會離開曹操而獨立發展。曹操當然知道這一點,而且他還明白,一旦劉備日後成勢,必定是自己的大威脅。但是,曹操考慮到自己正處於發展壯大的階段,對劉備這樣有影響的人物,只有加以厚待,才會使天下人才聚集,不至於堵了言路。所以,儘管有謀士建議殺劉備,他卻沒有下手。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術想從下邳北上青州,曹操準備派兵阻截。劉備請求承擔這一任務,伺機逃離曹操的控制。曹操便派朱靈等人同他一起帶兵東進。

  劉備離開許都以後,程昱、荀彧等人得知消息,趕緊跑來勸阻曹操。程昱說:“您以前不肯殺掉劉備,考慮得確實要比我們深遠。但今天把兵權交給劉備,他肯定會產生異心!千萬不要把劉備放走!現在放走了劉備,以後必定會後悔!”

  董昭也跑來勸曹操,說:“劉備志向遠大,加上有關羽、張飛做他的幫手,將來必定會謀取天下。”

  曹操聽了眾位謀士的意見,有些後悔,但一來已有令在先,不便更改,二來劉備已經走遠,追也追不上了,只好作罷。

  劉備到達下邳後,袁術回逃壽春,不久病死。於是,曹操趁機命劉備率軍回許都。劉備早就想脫離曹操的控制,讓朱靈等人先行返回,以減少下邳的曹軍力量,然後發動突然襲擊,殺死徐州刺史車胄,公開背叛了曹操。

  劉備扛起討伐曹操逆賊的大旗,公開對抗曹操。他的這一行動引起了連鎖反應,使得歸附曹操的昌豨也脫離了曹操。由於曹操尚無恩澤加於百姓,不少郡縣紛紛脫離曹操,歸附劉備,使劉備的軍隊增加到幾萬人。劉備派孫乾前往冀州,與袁紹聯合,共同對付曹操。

  這樣一來,劉備和曹操就立刻由原來的依附關係,轉化為不共戴天的敵人。

  曹操在特定時期、特定情勢下對劉備採取的不同態度,充分說明了沒有永恆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劉備來投靠曹操時,曹操聽從郭嘉的意見,沒有除掉劉備,使他保持甚至是進一步樹立了自己愛惜人才、廣納英雄的形象。他甚至表薦劉備為豫州牧,讓劉備出守小沛,也有效地利用劉備的力量對付呂布,在包圍下邳、擒殺呂布的戰鬥中還直接讓劉備消耗兵力,客觀上遏制了劉備勢力的發展。擒殺呂布後,將劉備帶回許都,更是為了控制劉備而走出的一著好棋。

  曹操一時不慎放走了劉備,他能很快從失誤中清醒過來,並立即採取行動。利用袁紹善謀難斷、舉棋不定的性格和劉備錯誤估計形勢、放鬆戒備的時機,果斷出擊,擊敗了劉備。不僅使自己化險為夷,還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徐州的統治。消除了劉備這個潛在的強敵,避免了以後和袁紹決戰時可能出現的雙線作戰的局面,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此可見,結盟與否都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這種以利益為紐帶的同盟關係是非常不穩固的。在上述事例中,體現在利益和盟友的比較上,誰重就趨向誰。曹操一生這種分分合合的經歷可謂不少,在同呂布、袁紹、袁術、張繡、張邈的交往過程中,也都大多經歷了由分而合、由敵而友的變化過程。但無論怎樣變化不定,一切都是圍繞自身的利益在轉,這也是曹操不斷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可以放過任何人,但不能放走一點利益。

  在現實中,分合之中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個人、集團乃至國家的分合都以利害關係為準則。曹操始終是以此為準則的。

  第二章 堅忍不拔:能屈能伸方顯英雄

  自我定位 曹孟德胸有大志

  人活於世間,誰都不想默默無聞,要做一番大事業。然而,成功往往只垂青於很少一部分有方向、有頭腦的人,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英雄。因此,把握自己的真實水平,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循序漸進,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初入仕途,只是一個小小的洛陽北部尉。但他很會當官,把權力運用得恰到好處,知道以法度行事,不畏權勢,敢於以下犯上,朝著理想的目標前進。對於曹操的行為,《諸葛亮集·將宛·兵權》中有很好的解釋。文曰:“夫兵權者,是三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要勢而臨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隨所欲而施之。若將失權,不操其權,亦如魚龍脫於江湖,欲求游洋之勢,奔濤戲浪,何可得也。”

  意思是說,兵權是操縱三軍命運的重要權力,如何掌握並使用它,直接反映主將的威嚴和氣勢如何。主將如果能很好地掌握、運用它,則如虎添翼,威加四海,可很自如地運用它。如果有權而不會用,則不能很好地統帥三軍,會像魚離開水一樣,難以長存。

  我們經常發現,有些人雖然有權卻缺乏威嚴的氣勢,使權力難以充分發揮。有些人則不同,即使他有權而使用它,對別人也會產生一種威懾感,正所謂不怒自威。原因何在?根本在於那些掌權的人會不會使用手中的權力。其實,權力本身就自帶著一種威嚴,但如果在使用時沒有讓它發揮出來,權力也就隨著他的使用者一起失去了威嚴。曹操有一種天然的掌權用權的天賦,所以常常能把權力發揮得很到位,既提升了權力的威嚴性,也利用權力的威嚴樹立了自己的權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