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路上正好碰見伯奢騎驢買酒回來,看他們行色匆匆,說:“賢侄與使君何故要走?”曹操說:“背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說:“我已吩咐家人宰一頭豬款待二位,你們還是跟我回去吧。”曹操不理,策馬便行。行了沒多遠,忽然拔劍又迴轉,假裝叫伯奢說:“後面來的人是誰?”伯奢回頭看時,曹操揮劍砍死了呂伯奢。陳宮大驚說:“剛才是誤殺,現在卻又殺了他,這是為什麼啊?”曹操說:“伯奢回到家,見殺死這麼多人,豈肯罷休?若率人來追殺我們,必遭其禍。”陳宮道:“知道了還要殺死他,這是大不義啊!”曹操卻說出了那句流傳千古、體現自己本色的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曹操先是落魄,想向友人乞得一份食宿,不料發生了誤會,曹操將這家人誤殺了,手段已非常殘忍。到後來,在知道是一場誤會的情況下,還把對友人赤膽忠心的伯奢給殺了,難怪陳宮看了也覺得毛骨悚然。
曹操的行為讓人費解,但從性格上來說,曹操是個功利主義者,為了達到目的什麼都可以做。其實,曹操開始只是想得到一餐飽飯,但殺人之後就已經變為確保個人人身安全,因此,他必須再殺呂伯奢,這也符合他作為奸雄的特徵。
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這是一句十分務實的話。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壓力和挑戰,這樣看來,“主觀為自己”似乎是無可厚非的。但曹操卻更進一步:主觀客觀都要為自己!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的行事原則。對曹操來說,只要目的是神聖的,不管手段是高尚還是卑鄙都無所謂,為了達到目的,使用任何手段都在所不惜。也因此,他是決不允許任何人對自己造成危害的。無論是從保全聲譽,還是從保全性命的角度來看,他都有殺害伯奢一家的理由,這正應了古人“無毒不丈夫”的說法。
老百姓的思維方式多從人性出發,一般不失良善;而曹操思考問題則是從需要出發,正是這樣一種頑固的思想把曹操塑造成了一副奸雄的形象。
在曹操的一生中,惡名與美譽總是難以分開,常是渾然一體的。奸臣的惡名和仁政的美譽都集中表現在曹操的一生中,但曹操卻沒有被世間的虛榮所羈絆,而是拋開了虛名去做實事,縱然背負著“漢賊”和“英雄”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
心狠手辣 為報仇血洗徐州
兗州處在袁術占據的南陽和袁紹占據的冀州中間,是群雄必爭之地。曹操早在袁紹帳下時就有將其作為根據地的打算,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袁術要向北發展勢力,必須首先占據兗州。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冬,在金尚逃到南陽不久,袁術便和公孫瓚南北配合,同時向曹操和袁紹發動進攻。公孫瓚還派自己的部將劉備為平原相,幫助青州刺史田楷、徐州牧陶謙,從東面牽制威脅兗州。這時,曹操表面上仍然保持與袁紹的依附關係,同他配合作戰。袁紹先在龍湊(今山東平原縣附近)打敗了公孫瓚的主力,迫使他向北逃回幽州。
第二年(公元193年)初,曹操屯兵於鄄城(今山東鄄城縣北),將州治所由昌邑遷往此處。袁術進軍至陳留後,網羅那些被曹操打敗的黑山軍餘部和於夫羅的南匈奴殘兵,共同對付曹操。
袁術屯駐於封丘(今河南封丘縣西南),派部將劉詳領兵進擊。劉詳到達濮水南岸的匡亭(今河南長垣縣西南)便安營紮寨,開始固守。
曹操親自領兵突擊在匡亭的劉詳軍,將其打敗後進軍封丘,又打敗袁術軍,並乘勝追擊。正好此時荊州牧劉表又切斷了袁術的糧道,迫使袁術不得不放棄南陽,逃到九江(郡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去了。曹操大敗袁術,解除南面的威脅之後,便準備向東征伐徐州,以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徐州牧陶謙,字恭祖,丹陽郡丹陽縣(今安徽當塗縣東北)人。性情剛直,少而好學。步入仕途後升遷很快,先後做過舒縣令、幽州刺史、司空張溫參軍事等。黃巾起義之後,他被任為徐州刺史,奉命征討黃巾軍。董卓專權時,他被遷為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陶謙的政治才能一般,對物產豐富、戶口殷實的徐州的治理成績也不突出。對外只想擴張地盤,撈點便宜,沒有大的志向。
同年五月,下邳的闕宣聚眾叛亂。陶謙與其聯合,發兵進攻兗州,占據了華縣和費縣,掠奪了任城郡。曹操為此想對陶謙施以顏色。
但此時曹操對兗州的統治並不鞏固,尚未做好安撫民心的工作,軍隊也需要大的休整補充。因此,他不想大規模出兵東征。但此時發生一件事加速了這一進程。
原來,曹操的父親曹嵩因為戰亂,到琅琊(今山東臨沂市北)去避難,而琅琊正在徐州管轄之下。曹操考慮到父親的安全,再加上自己在兗州也站住了腳,於是派人去琅琊送信,告知曹嵩趕來兗州,並派泰山太守應劭前去迎接。
曹嵩見信後,稍作處理,便率領親人、家丁,攜帶大量的金銀珠寶上路了。當曹嵩一行走到華縣、費縣之間時,遭到陶謙部將張闓部眾的襲擊。而此時應劭還沒有趕到,曹嵩一行被洗劫一空。曹嵩的小兒子曹德也被殺死,曹嵩帶領愛妾逃跑,想從牆縫中逃走。但這個妾長得太胖,鑽不出去,曹嵩和她很快被搜出,一起被殺死了。其餘家丁逃的逃,被殺的被殺,大量的金銀財物全部被劫走。等到應劭聞訊趕來時,張闓已經跑遠了。應劭害怕曹操怪罪下來不好交代,便轉投了袁紹。
曹操先是落魄,想向友人乞得一份食宿,不料發生了誤會,曹操將這家人誤殺了,手段已非常殘忍。到後來,在知道是一場誤會的情況下,還把對友人赤膽忠心的伯奢給殺了,難怪陳宮看了也覺得毛骨悚然。
曹操的行為讓人費解,但從性格上來說,曹操是個功利主義者,為了達到目的什麼都可以做。其實,曹操開始只是想得到一餐飽飯,但殺人之後就已經變為確保個人人身安全,因此,他必須再殺呂伯奢,這也符合他作為奸雄的特徵。
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這是一句十分務實的話。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壓力和挑戰,這樣看來,“主觀為自己”似乎是無可厚非的。但曹操卻更進一步:主觀客觀都要為自己!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的行事原則。對曹操來說,只要目的是神聖的,不管手段是高尚還是卑鄙都無所謂,為了達到目的,使用任何手段都在所不惜。也因此,他是決不允許任何人對自己造成危害的。無論是從保全聲譽,還是從保全性命的角度來看,他都有殺害伯奢一家的理由,這正應了古人“無毒不丈夫”的說法。
老百姓的思維方式多從人性出發,一般不失良善;而曹操思考問題則是從需要出發,正是這樣一種頑固的思想把曹操塑造成了一副奸雄的形象。
在曹操的一生中,惡名與美譽總是難以分開,常是渾然一體的。奸臣的惡名和仁政的美譽都集中表現在曹操的一生中,但曹操卻沒有被世間的虛榮所羈絆,而是拋開了虛名去做實事,縱然背負著“漢賊”和“英雄”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
心狠手辣 為報仇血洗徐州
兗州處在袁術占據的南陽和袁紹占據的冀州中間,是群雄必爭之地。曹操早在袁紹帳下時就有將其作為根據地的打算,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袁術要向北發展勢力,必須首先占據兗州。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冬,在金尚逃到南陽不久,袁術便和公孫瓚南北配合,同時向曹操和袁紹發動進攻。公孫瓚還派自己的部將劉備為平原相,幫助青州刺史田楷、徐州牧陶謙,從東面牽制威脅兗州。這時,曹操表面上仍然保持與袁紹的依附關係,同他配合作戰。袁紹先在龍湊(今山東平原縣附近)打敗了公孫瓚的主力,迫使他向北逃回幽州。
第二年(公元193年)初,曹操屯兵於鄄城(今山東鄄城縣北),將州治所由昌邑遷往此處。袁術進軍至陳留後,網羅那些被曹操打敗的黑山軍餘部和於夫羅的南匈奴殘兵,共同對付曹操。
袁術屯駐於封丘(今河南封丘縣西南),派部將劉詳領兵進擊。劉詳到達濮水南岸的匡亭(今河南長垣縣西南)便安營紮寨,開始固守。
曹操親自領兵突擊在匡亭的劉詳軍,將其打敗後進軍封丘,又打敗袁術軍,並乘勝追擊。正好此時荊州牧劉表又切斷了袁術的糧道,迫使袁術不得不放棄南陽,逃到九江(郡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去了。曹操大敗袁術,解除南面的威脅之後,便準備向東征伐徐州,以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徐州牧陶謙,字恭祖,丹陽郡丹陽縣(今安徽當塗縣東北)人。性情剛直,少而好學。步入仕途後升遷很快,先後做過舒縣令、幽州刺史、司空張溫參軍事等。黃巾起義之後,他被任為徐州刺史,奉命征討黃巾軍。董卓專權時,他被遷為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陶謙的政治才能一般,對物產豐富、戶口殷實的徐州的治理成績也不突出。對外只想擴張地盤,撈點便宜,沒有大的志向。
同年五月,下邳的闕宣聚眾叛亂。陶謙與其聯合,發兵進攻兗州,占據了華縣和費縣,掠奪了任城郡。曹操為此想對陶謙施以顏色。
但此時曹操對兗州的統治並不鞏固,尚未做好安撫民心的工作,軍隊也需要大的休整補充。因此,他不想大規模出兵東征。但此時發生一件事加速了這一進程。
原來,曹操的父親曹嵩因為戰亂,到琅琊(今山東臨沂市北)去避難,而琅琊正在徐州管轄之下。曹操考慮到父親的安全,再加上自己在兗州也站住了腳,於是派人去琅琊送信,告知曹嵩趕來兗州,並派泰山太守應劭前去迎接。
曹嵩見信後,稍作處理,便率領親人、家丁,攜帶大量的金銀珠寶上路了。當曹嵩一行走到華縣、費縣之間時,遭到陶謙部將張闓部眾的襲擊。而此時應劭還沒有趕到,曹嵩一行被洗劫一空。曹嵩的小兒子曹德也被殺死,曹嵩帶領愛妾逃跑,想從牆縫中逃走。但這個妾長得太胖,鑽不出去,曹嵩和她很快被搜出,一起被殺死了。其餘家丁逃的逃,被殺的被殺,大量的金銀財物全部被劫走。等到應劭聞訊趕來時,張闓已經跑遠了。應劭害怕曹操怪罪下來不好交代,便轉投了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