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東方,中國簽署了一份為期30年、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訂單,因而這些管線同樣將成為未來中國的生命線。這一大筆錢(其中一部分要預付)為中國帶來了渴望的能源安全,以及一條預計造價220億美元的新管線,更使得俄羅斯在與鄰國和競爭者們打交道時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信心。因此,當看到中國是唯一一個不對俄羅斯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期間的行為進行指責的聯合國安理會成員時,也就不會感到意外了:一筆讓雙方都有利可圖的能源交易顯然比一個處於邊緣地位的西方國家重要得多。

  在過去的30年裡,交通樞紐和運輸幹線也取得了大規模擴張。隨著大量投資被用於建設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長達7000英里的渝新歐國際鐵路已經通車,可以從中國一直通到德國杜伊斯堡(Duisburg)附近的物流中心——習近平主席曾於2014年訪問過這裡。半英里長的火車在一個方向上運送的是筆記本電腦、鞋子、衣服等不易腐爛的貨物,而在另外一個方向上運送的則是電子產品、汽車配件和醫療設備。整個旅程只需16天,遠遠快於從中國太平洋港口出發的海運航線。

  有人預計,這一耗資430億美元的鐵路建設項目將使得火車貨運貨櫃的數量從2012年的7500個增加到2020年的750萬個。這還僅僅是個開始:另一條經過西伯利亞、伊朗、土耳其、巴爾幹從而連接莫斯科、柏林和巴黎的鐵路線正在規劃中;更多新的線路將會連接中國和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和印度。人們甚至在談論修建一條200多英里的白令海峽海底隧道,這樣火車就可以從北京出發途經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直達美國。

  中國政府精心打造著將城市、港口和海洋連接在一起的資源網絡。他們幾乎沒有一個月不宣布新的大規模投資,用以升級或新建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能夠大幅度提升貿易的數量和速度。中國正同它的夥伴們一起共事,後者的地位也從“鐵哥們兒”上升到了“全天候”的戰略合作關係。

  這些變化帶動了中國西部省份的崛起。由於這裡的勞動力價格遠遠低於沿海地區,許多企業紛紛搬到一些位於準噶爾山口附近的城市。現代的火車正駛過古老的關隘進入中國西部。惠普已經將工廠從上海搬到了中國西南部的重慶,那裡每年能夠製造2000萬台筆記本電腦和1500萬台印表機,其中有數百萬件產品通過鐵路進入到西部的市場。福特汽車等廠商也緊隨其後。IT界領軍企業及蘋果公司重要的供應商富士康公司,也關閉了之前在深圳的工廠而搬到成都。

  其他形式的交通網絡也取得了發展。每天都有5個航班將商人和遊客從中國送到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Almaty);亞塞拜然的巴庫機場每周都有35架往返伊斯坦堡的飛機起降,當然,飛往俄羅斯的航班更多。從阿什哈巴德、德黑蘭、阿斯塔納和塔什乾等地的機場航班時刻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張本地區城市間巨大的交通網絡已經形成,並且還在不斷擴張——當然我們也能發現,它們與歐洲的聯繫實在少得可憐,大部分航班還是飛往海灣地區、印度和中國。

  此外,這一曾經孕育了世界上最傑出學者的地區如今再次湧現出新的學術中心:波斯灣地區遍布著由當地政府和富豪資助,並由耶魯、哥倫比亞等大學管理的校園;中國在它們與地中海之間的每個國家都開辦了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的非營利機構“孔子學院”,用來展示北京的慷慨和善意。

  同樣湧現而出的還有新的藝術中心,包括造型奇特的卡達國家博物館、阿布達比的古根海姆(Guggenheim)博物館以及巴庫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另外還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建築,如塔什干國家圖書館和提比里西的薩美巴(Sameba)大教堂——後者由2006年在拍賣會上以9500萬美元買下畢卡索的《朵拉・瑪爾》(Dora Maar)的喬治亞富豪畢齊納・伊凡尼舍維里(Bidzina Ivanishvili)出資建造。這片大地正在甦醒並將恢復它往日的榮光。

  西方的精品服飾店,如普拉達、巴寶莉和路易・威登,在波斯灣、俄羅斯、中國等地區大量分布,並且銷量十分可觀——這真是絕妙的諷刺,高級織物和絲綢製品現在被返銷到它們昔日的出產地。從兩千年前的匈奴單于到5個世紀以前的男男女女,服裝一直都是社會差異的標誌,當今的人對奢侈品牌的渴求很容易找到其歷史淵源。這同時也表明,該地區已經湧現出一大批擁有財富和地位的精英分子。

  一些不法分子還可以通過一個加密網站匿名購買武器和毒品。該網站故意起了一個能夠讓人們聯想起歷史上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的名字:絲綢之路。

  當執法機關與新技術研發者之間不斷進行著貓鼠遊戲並試圖掌控未來時,過去的歷史對於正邁向新時代的我們來說,也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要做的絕不僅僅是研究歷史本身(隨著大學在該地區的蓬勃發展,這樣的研究必然會越來越多),事實上,絲綢之路上的歷史與今日的世界緊密相連:在今天,對立教派、對立領袖和對立教義之間關於伊斯蘭精神的爭論,與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後頭100年中的情況一樣激烈,這取決於人們如何解讀過去的歷史;俄羅斯與鄰國和西方世界的關係也同過去一樣緊張不安,對歷史的不同詮釋可以挑起、也可以平息昔日對手之間的敵意和爭端。重視歷史與現今的關係,對於未來發展會有極大幫助——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政府要以維護共同貿易和文化遺產的名義,重金投資將自己與西方綁到一起的絲綢之路的原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