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王仙芝及諸草賊首領等,你們見到詔令之後,應該後悔自己的行為,脫下鎧甲丟掉武器,到官府去投降。已經命令州府及時奏報,肯定破格授給你們官爵,厚賞貲財,讓你們永做忠臣,常居祿位。王仙芝屬下的頭領也能夠在大藩鎮內,按照才能給予適合的職務及衣糧賞賜。那些離開家被逼加入賊軍的,也可以擁有很好的安排,給你們田地,讓你們回去繼續當農民。這是棄暗投明、擺脫死亡的光明之路,是最好的選擇。要是怙惡不悛,凶強頑劣,不放下武器,繼續在鄉里為禍,使人們的生活不能正常進行,那就要為民除害,這絕不是窮兵黷武,殘害良民!
“現在朕命令各地方官府挑選勇敢的士兵分幾路攻打,將賊軍剷除,不得放走敵人!討伐草賊的主兵大將要是可以擒殺一大草賊,消滅賊眾三百人以上,可以破格授以將軍之職,另賞錢一千貫;要是斬殺草寇比這還多,大破賊黨,收奪草寇資財器械,經核查屬實,按照軍功大小,另外授官賞財。如果遇到賊寇不追擊或者不打,或畏敵逃跑而被打敗,主管的官員應該認真調查,用軍法來處罰敗將。地方上如有勇敢之才,能糾率丁夫,捍禦寇賊,搴旗斬將,而破陣立功,則委所在長吏迅速奏報朝廷,授官優賞。這已有前例,朝廷一定不會食言!”
七月,王仙芝、黃巢攻打宋州,把宋威圍困在宋州城內,幸賴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率七千官軍趕到才解圍。
十月,宰相鄭畋與王鐸、盧攜在唐僖宗面前爭論怎樣用兵征討王仙芝等。鄭畋爭論未能獲勝,退朝後又上表奏稱:“自王仙芝起事以來,崔安潛第一個奏請諸道會兵征討,然後就調發本道士卒,竭盡本道所能供應行徵士卒的資糧,王仙芝賊眾到處攻掠,縱橫千里,使諸州大受其難,可就是不敢侵犯崔安潛管轄地區。崔安潛又把本道兵交給張自勉指揮,才解得宋州之圍,使江、淮的漕運得以流通,東南財賦沒有落到賊寇之手。現在陛下又將張自勉所統率的七千兵全部交予張貫率領,隸屬於宋威,而讓張自勉單獨返回許州,宋威卻上書誣陷張自勉。張自勉立下戰功卻反遭誣陷,我十分痛心。崔安潛出兵討伐王仙芝以來,前後勝利捷報不止一次,如果把強兵統統交付於他人,良將空自回城,而強敵突然進攻,又怎麼抵抗,如何交待!我請求將忠武軍四千人交給宋威指揮,剩下的三千人讓張自勉率領,保衛本道,這樣既不剝奪宋威的戰功,又可以讓崔安潛免去恥辱和羞愧。”盧攜馬上反對鄭畋的建議。唐僖宗無法裁決。鄭畋又再次上言:“宋威欺瞞朝廷,被王仙芝打得潰不成軍。我又聽聞王仙芝曾七次上表請求投降,宋威都隱瞞不報,朝野對此非常憤恨,我認為應該將宋威按軍法處置。宋威罪惡累累,不應該讓他再握兵權,希望能與左、右神策軍中尉和左、右樞密使商量,早日罷免敗將宋威。”唐僖宗沒有聽從。
十一月,招討副都監楊復光派人勸降王仙芝。王仙芝派尚君長與楊復光聯繫,可是宋威卻派軍隊在半路上把尚君長劫走了。十二月,宋威上奏朝廷說他在潁州西南和尚君長等交戰,俘虜了這幾個人來獻給朝廷;楊復光則向朝廷說明,尚君長等其實是來投降的,並不是在打仗時被宋威逮住。僖宗詔命侍御使歸仁紹等審訊,結果還沒弄清事情真相,就在狍脊斬殺了尚君長。
(3)轉戰南北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正月初一,天空下起了大雪。荊南節度使楊知溫正在接受將吏的新年祝賀,王仙芝已經領兵到達江陵城下,占領外圍羅城。荊南將佐同心同德修治內城以拒守,一直等到天黑,楊知溫還是沒有出節度使府。將佐們請楊知溫出來撫慰士兵,楊知溫戎裝也不穿,穿戴紗帽皮衣就出來了,於是將佐們又請楊知溫披甲以防備暗箭流矢。楊知溫儘管看見士兵們正在奮勇抵抗,卻依然賦詩給幕僚們聽,還派遣使者向山南道節度使李福求援,李福調集部下所有人馬,親自趕來營救。那時有五百沙陀族士兵屯駐襄陽,李福與他們會合,行軍到荊門,遭遇賊軍。沙陀騎兵策馬左衝右突,把敵人的軍隊打得大敗。王仙芝獲悉,在江陵一帶大肆燒殺搶掠後退去。本來江陵城下有戶三十餘萬,經這次殺掠,只餘下十分之六七。正月六日,招討副使曾元裕在申州擊敗王仙芝。王仙芝損失兩萬餘人。朝廷借宋威長期有病的理由,下敕書把他的招討使職務免掉了,讓他回青州。同時將曾元裕任命為招討使,潁州刺史張自勉為招討副使。
二月,曾元裕在黃梅大敗王仙芝,王仙芝被追殺,此後,義軍五萬多人被殺,王仙芝剩下的部隊也都潰散到四面八方。
黃巢領兵正在圍攻亳州,還未攻下,尚讓帶著王仙芝殘部前來投靠他,合兵一處。眾人一道推舉黃巢為盟主,稱“沖天大將軍”,改年號為王霸,設立官職屬僚。黃巢接著率軍占領沂州、濮州,隨後卻多次被唐朝官軍打敗,於是黃巢給唐天平節度使張楊寫了一封求降信,請求代向朝廷上奏。唐僖宗得到奏文後下詔任命黃巢為右衛將軍,命令黃巢統領部眾到鄆州解除武裝。黃巢不服從這一命令,根本沒去鄆州。
三月,黃巢從滑州進取宋州、汴州,轉而進攻葉縣、陽翟。僖宗下詔調集一千河陽兵開赴東都洛陽,與兩千多宣武軍、昭義軍一起守衛洛陽宮殿。任命左神武大將軍劉景仁任東都應援防遏使,統領宣武、河陽、昭義三鎮的軍隊,還讓他在洛陽招募兩千士兵。又命令曾元裕帶兵直接返回洛陽,增派三千義成軍駐守轅、伊闕、虎牢、河陰,加強了洛陽的守衛工作。
“現在朕命令各地方官府挑選勇敢的士兵分幾路攻打,將賊軍剷除,不得放走敵人!討伐草賊的主兵大將要是可以擒殺一大草賊,消滅賊眾三百人以上,可以破格授以將軍之職,另賞錢一千貫;要是斬殺草寇比這還多,大破賊黨,收奪草寇資財器械,經核查屬實,按照軍功大小,另外授官賞財。如果遇到賊寇不追擊或者不打,或畏敵逃跑而被打敗,主管的官員應該認真調查,用軍法來處罰敗將。地方上如有勇敢之才,能糾率丁夫,捍禦寇賊,搴旗斬將,而破陣立功,則委所在長吏迅速奏報朝廷,授官優賞。這已有前例,朝廷一定不會食言!”
七月,王仙芝、黃巢攻打宋州,把宋威圍困在宋州城內,幸賴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率七千官軍趕到才解圍。
十月,宰相鄭畋與王鐸、盧攜在唐僖宗面前爭論怎樣用兵征討王仙芝等。鄭畋爭論未能獲勝,退朝後又上表奏稱:“自王仙芝起事以來,崔安潛第一個奏請諸道會兵征討,然後就調發本道士卒,竭盡本道所能供應行徵士卒的資糧,王仙芝賊眾到處攻掠,縱橫千里,使諸州大受其難,可就是不敢侵犯崔安潛管轄地區。崔安潛又把本道兵交給張自勉指揮,才解得宋州之圍,使江、淮的漕運得以流通,東南財賦沒有落到賊寇之手。現在陛下又將張自勉所統率的七千兵全部交予張貫率領,隸屬於宋威,而讓張自勉單獨返回許州,宋威卻上書誣陷張自勉。張自勉立下戰功卻反遭誣陷,我十分痛心。崔安潛出兵討伐王仙芝以來,前後勝利捷報不止一次,如果把強兵統統交付於他人,良將空自回城,而強敵突然進攻,又怎麼抵抗,如何交待!我請求將忠武軍四千人交給宋威指揮,剩下的三千人讓張自勉率領,保衛本道,這樣既不剝奪宋威的戰功,又可以讓崔安潛免去恥辱和羞愧。”盧攜馬上反對鄭畋的建議。唐僖宗無法裁決。鄭畋又再次上言:“宋威欺瞞朝廷,被王仙芝打得潰不成軍。我又聽聞王仙芝曾七次上表請求投降,宋威都隱瞞不報,朝野對此非常憤恨,我認為應該將宋威按軍法處置。宋威罪惡累累,不應該讓他再握兵權,希望能與左、右神策軍中尉和左、右樞密使商量,早日罷免敗將宋威。”唐僖宗沒有聽從。
十一月,招討副都監楊復光派人勸降王仙芝。王仙芝派尚君長與楊復光聯繫,可是宋威卻派軍隊在半路上把尚君長劫走了。十二月,宋威上奏朝廷說他在潁州西南和尚君長等交戰,俘虜了這幾個人來獻給朝廷;楊復光則向朝廷說明,尚君長等其實是來投降的,並不是在打仗時被宋威逮住。僖宗詔命侍御使歸仁紹等審訊,結果還沒弄清事情真相,就在狍脊斬殺了尚君長。
(3)轉戰南北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正月初一,天空下起了大雪。荊南節度使楊知溫正在接受將吏的新年祝賀,王仙芝已經領兵到達江陵城下,占領外圍羅城。荊南將佐同心同德修治內城以拒守,一直等到天黑,楊知溫還是沒有出節度使府。將佐們請楊知溫出來撫慰士兵,楊知溫戎裝也不穿,穿戴紗帽皮衣就出來了,於是將佐們又請楊知溫披甲以防備暗箭流矢。楊知溫儘管看見士兵們正在奮勇抵抗,卻依然賦詩給幕僚們聽,還派遣使者向山南道節度使李福求援,李福調集部下所有人馬,親自趕來營救。那時有五百沙陀族士兵屯駐襄陽,李福與他們會合,行軍到荊門,遭遇賊軍。沙陀騎兵策馬左衝右突,把敵人的軍隊打得大敗。王仙芝獲悉,在江陵一帶大肆燒殺搶掠後退去。本來江陵城下有戶三十餘萬,經這次殺掠,只餘下十分之六七。正月六日,招討副使曾元裕在申州擊敗王仙芝。王仙芝損失兩萬餘人。朝廷借宋威長期有病的理由,下敕書把他的招討使職務免掉了,讓他回青州。同時將曾元裕任命為招討使,潁州刺史張自勉為招討副使。
二月,曾元裕在黃梅大敗王仙芝,王仙芝被追殺,此後,義軍五萬多人被殺,王仙芝剩下的部隊也都潰散到四面八方。
黃巢領兵正在圍攻亳州,還未攻下,尚讓帶著王仙芝殘部前來投靠他,合兵一處。眾人一道推舉黃巢為盟主,稱“沖天大將軍”,改年號為王霸,設立官職屬僚。黃巢接著率軍占領沂州、濮州,隨後卻多次被唐朝官軍打敗,於是黃巢給唐天平節度使張楊寫了一封求降信,請求代向朝廷上奏。唐僖宗得到奏文後下詔任命黃巢為右衛將軍,命令黃巢統領部眾到鄆州解除武裝。黃巢不服從這一命令,根本沒去鄆州。
三月,黃巢從滑州進取宋州、汴州,轉而進攻葉縣、陽翟。僖宗下詔調集一千河陽兵開赴東都洛陽,與兩千多宣武軍、昭義軍一起守衛洛陽宮殿。任命左神武大將軍劉景仁任東都應援防遏使,統領宣武、河陽、昭義三鎮的軍隊,還讓他在洛陽招募兩千士兵。又命令曾元裕帶兵直接返回洛陽,增派三千義成軍駐守轅、伊闕、虎牢、河陰,加強了洛陽的守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