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金吾上將軍、兗州節度使齊克讓率兗州軍攻打王仙芝。王仙芝躲避他的進攻,轉向淮南,勢力很快發展到三十萬人。僖宗詔命淮南、宣武、忠武、義成、天平五軍加快對王仙芝的征討。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諸道行營招討使宋威在沂州城下進攻王仙芝,大敗王仙芝軍,王仙芝於是兵敗逃跑。宋威上書稱王仙芝已經死去,請將諸道討賊軍遣還,自己返回青州。朝廷百官聽聞宋威打死王仙芝,全都入朝向唐僖宗祝賀。沒到三天,州、縣上奏稱王仙芝還活著,而且和以前一樣攻掠州縣。那時諸道兵才開始休息,就又得到詔命被調發去追剿,這一折騰,使得士兵憤怒怨恨,也想造反作亂。八月,王仙芝帶領軍隊攻下了陽翟、郟城,唐僖宗下詔書命忠武節度使崔安潛率軍鎮壓。崔安潛是崔慎由的弟弟。唐僖宗又命令昭義節度使曹翔率領步兵和騎兵五千人,以及義成兵守衛東都洛陽的宮殿,任命左散騎常侍曾元裕為招討副使,守護東都洛陽,又下詔命令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選步兵、騎兵兩千人守衛汝州、鄧州的重要道路。王仙芝率軍進逼汝州,唐僖宗又下詔令頒寧節度使李侃、鳳翔節度使令狐派遣步兵一千、騎兵五百鎮守陝州、潼關。九月初二,王仙芝攻陷汝州,抓獲刺史王鐐,東都震動,洛陽的官員紛紛舉家出逃。眼見這種情勢,九月十一日,僖宗下詔赦免王仙芝、尚君長的罪行。為了讓他們投降,還答應授給他們官職。
可是這時王仙芝又攻破陽武,將鄭州包圍,軍隊集結在汝州、鄧州一帶。十月,王仙芝向南進攻唐州、鄧州,十一月攻陷郢州、復州。十二月,分兵攻打申、光、廬、壽、舒、通等州,實力越來越強。
宋威暗中對曾元裕說:“咸通年間,消滅了龐勛,討伐龐勛的大將康承訓馬上獲罪下獄,我們就算是能消滅王仙芝,也要想想前人的例子。”所以為了保存自身實力唐將們並不積極進擊。
吏部侍郎鄭畋因為朝廷沒有採納自己討平賊亂的策略,就以生病為由請求辭去官職,唐僖宗不准。於是鄭畋再次進言僖宗:“自從宋威於沂州上奏告捷之後,王仙芝愈發猖狂,攻陷屠殺五六個州,數千里遭受刀兵之禍。招討草賊使宋威已經年老多病,自從妄奏告捷以來,諸道軍對宋威特別不服,現在宋威留於亳州一帶,絲毫沒有進攻征討草賊的意思。招討草賊副使曾元裕擁兵於蘄州、董州一帶,更是只想躲避,不敢進擊。要是讓草賊攻陷揚州,江南地區就會失去朝廷的控制,後果相當嚴重。我認為崔安潛威望很高,張自勉是最驍勇敢戰的良將,宮苑使李是西平王李晟的孫子,治理軍隊嚴格而且作戰勇猛。請求陛下能將崔安潛任命為行營都統,李為招討使,代替宋威,張自勉為招討副使,代替曾元裕。”唐僖宗基本採納鄭畋的建議。
王仙芝領兵進攻蘄州。蘄州刺史裴渥是王鐸主掌科舉考試時所選取的進士。王鐐被農民軍俘虜後,替王仙芝寫書信勸說裴渥,這樣裴渥與王仙芝約和,收回軍隊不再進攻,並答應向朝廷為王仙芝奏請求得一個官爵。王鐐也勸說王仙芝答應裴渥的約和請求。這樣裴渥大開蘄州城請王仙芝及黃巢等三十餘人入城,擺酒設宴,並拿出很多的財寶贈送給王仙芝等人,以示約和誠意。朝廷諸宰相大都不贊成,說:“先帝唐懿宗沒有赦免龐勛的罪過,當年就將龐勛誅殺,如今王仙芝僅僅是一個小賊,他的勢力還比不上龐勛,赦免他的罪而給予官爵,就只能使奸賊越發猖獗。”僅王鐸力主招降王仙芝,唐僖宗聽信王鐸之言,批准招安。於是將王仙芝任命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派遣宦官中使將委任狀送到蘄州授給王仙芝。王仙芝得到委任狀十分高興,王鐐、裴渥全部前來祝賀。但王仙芝等並沒有退出蘄州,因為黃巢對於朝廷沒有封賞自己官職,十分憤怒。他對王仙芝說:“我與你曾經一道立下誓言,要橫行天下,現在你單獨獲得朝廷的官爵而要去長安為禁軍左軍軍官,讓我們五千多弟兄怎麼辦?回哪裡去?”憤怒之餘,黃巢居然毆打王仙芝,打傷王仙芝的頭,別的部眾也喧譁吵鬧。王仙芝難犯眾怒,只好拒絕接受唐廷的委任狀,大肆在蘄州掠奪,蘄州城內的百姓,一半被驅出城外,一半被屠殺,居民的房屋全遭焚毀。唐蘄州刺史裴渥逃到鄂州,宦官中使逃奔襄州,王鐐被賊軍拘留。這樣賊軍分兵兩路,三千餘人跟從王仙芝及尚君長,黃巢帶兩千多人北上。
王仙芝、尚君長攻陷陳州和蔡州;黃巢在北邊也攻下了齊州和魯州。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王仙芝攻陷鄂州,黃巢攻陷鄆州。三月,黃巢又把沂州攻下。
(2)王仙芝戰死黃梅
四月,僖宗頒下《討草賊詔》,誘降王仙芝。詔書說:“根據最近各地方官府的報告,江西、淮南、亳、宋、曹、潁等州,草賊不是攻劫郡縣,抗拒官軍,就是劫掠商旅,搶奪進俸,他們時聚時散,雖然一段時間內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還是在害怕中度日。有限的逆黨最終會被強大的王師全部剷除。朕寬宏治民,將天下蒼生皆視同赤子,恨不能勻出自己的衣食,讓黎民百姓生活得更好,如何還能忍心用刀槍去殺戮人民!故而發下文誥,意欲招安,要是無法奏效,再用兵也就沒有什麼後悔的了。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諸道行營招討使宋威在沂州城下進攻王仙芝,大敗王仙芝軍,王仙芝於是兵敗逃跑。宋威上書稱王仙芝已經死去,請將諸道討賊軍遣還,自己返回青州。朝廷百官聽聞宋威打死王仙芝,全都入朝向唐僖宗祝賀。沒到三天,州、縣上奏稱王仙芝還活著,而且和以前一樣攻掠州縣。那時諸道兵才開始休息,就又得到詔命被調發去追剿,這一折騰,使得士兵憤怒怨恨,也想造反作亂。八月,王仙芝帶領軍隊攻下了陽翟、郟城,唐僖宗下詔書命忠武節度使崔安潛率軍鎮壓。崔安潛是崔慎由的弟弟。唐僖宗又命令昭義節度使曹翔率領步兵和騎兵五千人,以及義成兵守衛東都洛陽的宮殿,任命左散騎常侍曾元裕為招討副使,守護東都洛陽,又下詔命令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選步兵、騎兵兩千人守衛汝州、鄧州的重要道路。王仙芝率軍進逼汝州,唐僖宗又下詔令頒寧節度使李侃、鳳翔節度使令狐派遣步兵一千、騎兵五百鎮守陝州、潼關。九月初二,王仙芝攻陷汝州,抓獲刺史王鐐,東都震動,洛陽的官員紛紛舉家出逃。眼見這種情勢,九月十一日,僖宗下詔赦免王仙芝、尚君長的罪行。為了讓他們投降,還答應授給他們官職。
可是這時王仙芝又攻破陽武,將鄭州包圍,軍隊集結在汝州、鄧州一帶。十月,王仙芝向南進攻唐州、鄧州,十一月攻陷郢州、復州。十二月,分兵攻打申、光、廬、壽、舒、通等州,實力越來越強。
宋威暗中對曾元裕說:“咸通年間,消滅了龐勛,討伐龐勛的大將康承訓馬上獲罪下獄,我們就算是能消滅王仙芝,也要想想前人的例子。”所以為了保存自身實力唐將們並不積極進擊。
吏部侍郎鄭畋因為朝廷沒有採納自己討平賊亂的策略,就以生病為由請求辭去官職,唐僖宗不准。於是鄭畋再次進言僖宗:“自從宋威於沂州上奏告捷之後,王仙芝愈發猖狂,攻陷屠殺五六個州,數千里遭受刀兵之禍。招討草賊使宋威已經年老多病,自從妄奏告捷以來,諸道軍對宋威特別不服,現在宋威留於亳州一帶,絲毫沒有進攻征討草賊的意思。招討草賊副使曾元裕擁兵於蘄州、董州一帶,更是只想躲避,不敢進擊。要是讓草賊攻陷揚州,江南地區就會失去朝廷的控制,後果相當嚴重。我認為崔安潛威望很高,張自勉是最驍勇敢戰的良將,宮苑使李是西平王李晟的孫子,治理軍隊嚴格而且作戰勇猛。請求陛下能將崔安潛任命為行營都統,李為招討使,代替宋威,張自勉為招討副使,代替曾元裕。”唐僖宗基本採納鄭畋的建議。
王仙芝領兵進攻蘄州。蘄州刺史裴渥是王鐸主掌科舉考試時所選取的進士。王鐐被農民軍俘虜後,替王仙芝寫書信勸說裴渥,這樣裴渥與王仙芝約和,收回軍隊不再進攻,並答應向朝廷為王仙芝奏請求得一個官爵。王鐐也勸說王仙芝答應裴渥的約和請求。這樣裴渥大開蘄州城請王仙芝及黃巢等三十餘人入城,擺酒設宴,並拿出很多的財寶贈送給王仙芝等人,以示約和誠意。朝廷諸宰相大都不贊成,說:“先帝唐懿宗沒有赦免龐勛的罪過,當年就將龐勛誅殺,如今王仙芝僅僅是一個小賊,他的勢力還比不上龐勛,赦免他的罪而給予官爵,就只能使奸賊越發猖獗。”僅王鐸力主招降王仙芝,唐僖宗聽信王鐸之言,批准招安。於是將王仙芝任命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派遣宦官中使將委任狀送到蘄州授給王仙芝。王仙芝得到委任狀十分高興,王鐐、裴渥全部前來祝賀。但王仙芝等並沒有退出蘄州,因為黃巢對於朝廷沒有封賞自己官職,十分憤怒。他對王仙芝說:“我與你曾經一道立下誓言,要橫行天下,現在你單獨獲得朝廷的官爵而要去長安為禁軍左軍軍官,讓我們五千多弟兄怎麼辦?回哪裡去?”憤怒之餘,黃巢居然毆打王仙芝,打傷王仙芝的頭,別的部眾也喧譁吵鬧。王仙芝難犯眾怒,只好拒絕接受唐廷的委任狀,大肆在蘄州掠奪,蘄州城內的百姓,一半被驅出城外,一半被屠殺,居民的房屋全遭焚毀。唐蘄州刺史裴渥逃到鄂州,宦官中使逃奔襄州,王鐐被賊軍拘留。這樣賊軍分兵兩路,三千餘人跟從王仙芝及尚君長,黃巢帶兩千多人北上。
王仙芝、尚君長攻陷陳州和蔡州;黃巢在北邊也攻下了齊州和魯州。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王仙芝攻陷鄂州,黃巢攻陷鄆州。三月,黃巢又把沂州攻下。
(2)王仙芝戰死黃梅
四月,僖宗頒下《討草賊詔》,誘降王仙芝。詔書說:“根據最近各地方官府的報告,江西、淮南、亳、宋、曹、潁等州,草賊不是攻劫郡縣,抗拒官軍,就是劫掠商旅,搶奪進俸,他們時聚時散,雖然一段時間內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還是在害怕中度日。有限的逆黨最終會被強大的王師全部剷除。朕寬宏治民,將天下蒼生皆視同赤子,恨不能勻出自己的衣食,讓黎民百姓生活得更好,如何還能忍心用刀槍去殺戮人民!故而發下文誥,意欲招安,要是無法奏效,再用兵也就沒有什麼後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