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月十一日,南詔軍北上,占領了雙流,十七日,盧耽又派使求見杜元忠,杜元忠十分傲慢,狂妄自大,聲稱酋龍欲留住蜀王廳,和議沒有成功。

  正月二十日,南詔軍隊進逼成都城下。在前一天,盧耽已派遣先鋒游弈使王晝前去漢州催促援軍。那時有六千興元兵、四千鳳翔兵已經到了漢州,竇滂也以忠武、義成、余宿之兵四千人從導江來到漢州,與援軍會合以自保。二十四日,王晝帶著資州、興元、簡州之兵三千餘人到達毗橋,遭遇南詔軍前鋒,被其擊敗,退守漢州。那時成都軍民心急如焚地盼望援軍到來,但竇滂因為所領定邊軍轄地全部淪陷,希望西川也跟著淪陷,以便分擔和減輕罪責,所以一旦有援軍自北而至,就前去勸說:“南蠻兵比官軍多數十倍,官軍長途跋涉,疲憊不堪,最好不要輕易進兵。”唐援軍將領聽後都遲疑不決,不敢進兵。成都十將李自孝暗中與南詔軍勾結,準備焚燒城東倉做內應,被城中軍民察覺,逮捕處死。幾天以後,南詔軍果然前來攻城,但是等了很久,沒有得到李自孝的接應而退了兵。

  二月初一,南詔軍架雲梯和衝車從四面圍攻成都城,城上唐軍用環鉤套住雲梯,向下澆滾燙的沸油,並投火焚燒,攻城的軍隊大都被燒死。盧耽讓楊慶復和攝左都押牙李驤各自率領突將出城襲擊,殺傷南詔軍兩千餘人,到日暮之時,燒毀三千餘具南詔攻城器械,返回城中。蜀人生性怯懦,可“突將”卻是最近選拔出來的勇士,而且犒賞豐厚,故而人人奮勇,沒有出城作戰的人也紛紛請纓求戰,深為自己未能出戰而惋惜。幾天之後,南詔軍又取民間的籬笆,用水澆濕後編成竹篷,兵將躲在下面舉著進抵城下,這樣城上矢石不能入,火也不能燃燒。南詔軍在竹篷的掩護下挖掘城牆,楊慶復命唐軍熔鐵汁往下傾倒,城下南詔軍最後都被燒死。

  初三,唐朝廷宣諭通和使支詳遣使與南詔通和。

  初五,南詔開始收兵請和,初六,又派遣使者來迎接支詳。那時顏慶復以為唐援軍即將到達,支詳於是沒有前往南詔軍中,並對南詔的使者說:“我受詔到定邊城約和,而你們卻在圍攻成都,這和我不久前所受詔旨迥異。況且我朝廷所以約和,就是希望你們不要侵犯成都,可現在夜以繼日地攻城,如何稱得上是請和呢?”南詔軍見和使不到,初八,又開始攻城。初九,城中出兵迎擊,南詔才退軍。

  從前,韋皋讓南詔出兵共同進擊吐蕃,南詔軍聲稱沒有兵甲弓弩,韋皋就派工匠前去南詔教其製造,幾年後,南詔就能造十分精緻鋒利的兵甲弓弩。另外,苴那時、夢沖、勿鄧三部曾協助韋皋把吐蕃軍隊擊敗,對唐朝有功,可後來唐朝的邊境官吏卻對他們殘酷壓榨,使得東蠻怨恨唐朝,依賴於南詔,常隨南詔軍入侵唐朝邊境,為南詔效命,只要抓住唐人,都橫加虐待並殺死。

  朝廷由於丟失領地而貶竇滂為康州司戶,任命顏慶復為東川節度使,統領援蜀諸軍。二月十一日,慶復到達新都,敵軍拒守。十二日,慶復大破敵軍,殺死兩千多人,幾千蜀民爭相以木、刀、石、棒參戰,喊聲震天。十三日,敵軍又有數萬騎兵到達,恰好宋威率兩千忠武軍到達,諸軍會合,大敗敵軍,殺五千多人,敵軍退守星宿山。

  這時敵兵又派使者到支詳處議和,支詳提出,先撤圍再議。使者回去後並未解圍退兵。城中人消息斷絕,不知援兵是否到來,但見使者數次請和,便明白援軍獲勝了。敵軍知官兵已接近,於是便加緊攻城,君主之下全部參加戰鬥。二月十八,援軍來到,與敵軍大戰,敵軍失利。當晚,敵軍燒掉了攻城器具後逃走,到天明官軍方才發覺。

  開始,朝廷派顏慶復救援成都,命宋威率軍屯駐綿州,可是,宋威乘勝率先到達成都城下,破南詔軍功勞卓著,顏慶復對此十分妒忌。南詔軍乘夜逃走後,宋威令士兵趕快吃飯,準備追擊蠻軍,成都城中的戰士也想與自北而來的唐軍會合,共同追擊,顏慶復行文給宋威,收其兵權,讓宋威返回漢州據守。南詔敵軍敗退到雙流,被新穿水阻擋,短時間無法將橋修好,軍隊狼狽擁擠失去控制,三天後才造好橋,得以通過新穿水,很多兵甲器物衣服都丟棄在路上。蜀中人士對顏慶復不准宋威追擊敵軍的舉動十分痛恨。黎州刺史嚴師本召集數千散兵據守邛州,遭南詔軍圍困,堅守兩天不破,南詔軍不得不棄城而去。顏慶復開始教蜀中士民築壅門城,就是在城門之外再築垣牆以遮住城門,又挖壕塹並灌滿水,在城外空曠之地插木權以為鹿角,在城上分立營寨,據守士卒。蠻軍知蜀中有備,自此不再進犯成都。

  (7)南詔再擾西川

  咸通十四(公元873年)年,南詔又侵犯西川、黔南,黔南經略使秦匡謀無法抵抗,棄城而逃,被荊南節度使杜斬首,籍沒家資。

  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十一月,南詔又侵犯西川,製作浮橋渡過大渡河。防河都知兵馬使、黎州刺史黃景復率軍在蠻兵過河時發兵攻打,蠻兵大敗,斷橋而去。南詔軍為了渡河,讓中軍多張旗幟,吸引官軍的注意力,而命令上下二軍分別到上下流二十里處,連夜偷渡,天亮時全部過了河,乘官軍毫無防備,襲擊了其營地,夾攻黃景復軍。景復奮力戰鬥三日後,假裝敗走,於中途設下了三道伏兵,南詔軍不知是計,派出精兵追趕,等南詔兵來到,伏兵殺出,南詔軍大敗,死了兩千餘人。南詔兵逃歸途中,適逢國內援軍來到,於是兩軍會合,回兵進犯大渡河,與唐軍隔河相望。為了麻痹官軍,南詔軍假意求和,又派軍從上下游偷偷渡河,南詔軍過河後又與黃景復軍連戰幾日,西川援軍一直沒有到,而南詔軍越來越多,景復寡不敵眾,終被南詔軍擊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