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高駢已經將交趾城圍困長達十多天,南詔蠻軍十分睏乏,城池就要被攻克,恰逢新任安南主帥王晏權的牒文到達,宣稱已經和李維周率領大軍從海門出發。高駢得到牒文後馬上將軍事大權交給監軍韋仲宰,與麾下一百餘士兵北歸。在這之前,韋仲宰派遣小使王惠贊,高駢派遣小校官曾袞入朝報告交趾大捷,到了海中,遠遠看見有掛著大旗的船隊東來,於是問在海上游弋的船夫,船夫說是新任經略使和監軍的船隊。王惠贊與曾袞商量,說:“李維周肯定會將我們告捷的表文沒收,並扣留我們。”他們於是就躲藏到海島間,等到李維周的船隊過去,才趕往京師長安。唐懿宗獲得高駢和韋仲宰的告捷奏表,萬分高興,馬上追封高駢為檢校工部尚書,復任高駢鎮討安南。高駢到了海門,收到唐懿宗的新任命,又歸還交趾。
王晏權為人懦弱,凡事都聽命於監軍李維周;李維周貪婪殘暴,諸道將領不聽他的調遣,這樣交趾城的重圍得以解開,一大半南詔軍得以逃出。高駢到了交趾城下,重新部署並督促唐軍將士攻城,最後攻克交趾城,殺南詔所署安南節度使段酋遷和為南詔軍隊作嚮導的當地人朱道古,殺死三萬餘人。南詔軍殘部逃走後,高駢又擊敗依附於南詔聚居於兩個洞中的當地人,將這兩族的酋長處死,當地土族率部眾歸附唐朝的達一萬七千人。
十一月十一日,唐懿宗宣告大赦天下。又向邕州、安南、西川諸軍頒發詔書,要求他們各自守護自己的疆域,停止攻打南詔軍。唐懿宗還委任西川節度使劉潼告諭南詔,如果南詔王國能再與大唐修復舊好,唐朝將不再加追究南詔以往的侵略罪行。唐朝廷在安南設立靜海軍,任命高駢為節度使。自從李涿為安南都護,誤殺杜存城而招致叛亂,南詔軍乘機侵擾,為禍安南將近十年,到這時候才安定下來。高駢建築安南城,城周長三千步,又建造房屋四十餘萬間。
(6)南詔大舉攻西川
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南詔派遣使者楊酋慶來唐朝,拜謝唐懿宗從監獄裡釋放董成,定邊節度使李師望想激怒南詔以邀取功名,竟殺死了楊酋慶。西川大將對李師望分裂西川使府巡屬,使所屬邛、等州別屬定邊軍十分痛恨,所以秘密派人向南詔蠻軍通牒致意,招引南詔軍進犯。李師望貪婪殘暴,聚斂的私財寶貨堆積如山,戍卒們十分怨憤,想將他生生吃掉。李師望用計辭去定邊節度使的官位,朝廷把他征還,任命太府少卿竇滂代為定邊軍節度使。竇滂更加貪鄙殘酷,因此南詔軍還未到來,定邊軍就已經混亂不堪了。
這月,南詔驃信酋龍發動全國軍隊侵犯唐西川邊境,派幾萬軍隊將歸附於唐朝的董舂烏部擊破。十一月,南詔軍接著侵入州,唐定邊軍都頭安再榮據守清溪關,敵軍攻關,安再榮退守到大渡河以北,九天八夜與南詔軍隔水相互射箭,南詔軍暗中分派人員開闢道路,越過雪坡,突然來到沐源川,竇滂派遣袞海鎮將黃卓率領五百人去抵抗,全部戰死。十二月十四日,南詔軍穿上唐兗海鎮軍的衣甲,假扮逃歸的敗兵,到江岸呼叫渡船,等到渡過河之後,唐軍士眾才發現,這樣南詔軍乘機占領犍為,縱兵焚燒搶劫陵州、榮州地境。幾天以後,南詔蠻軍大量集中到陵雲寺,和嘉州隔河相望,唐嘉州刺史楊與定邊軍監軍張允瓊擺開陣勢抵抗敵軍。南詔軍秘密派遣一支奇兵從江東面渡過,夾擊唐朝官軍,將唐忠武都將顏慶師殺死,剩下的官軍統統潰逃,楊和張允瓊也從戰場上脫身逃走。二十九日,南詔軍占領嘉州。
定邊軍節度使竇滂自己率領大軍拒守大渡河。南詔驃信酋龍派使者假意請和來麻痹竇滂,不出所料,竇滂中計了,沒有作任何防備。正當他與南詔使者談判之時,外面忽然來報敵軍渡江到來,官軍倉皇抵抗。竇滂知難以取勝,難逃罪責,竟在軍帳之中上吊自殺,被將領苗全緒發現,救了下來後就自己一人逃走了。苗全緒、安再榮等率眾堅持抵抗,可是敵眾我寡,無法抵擋,這時幾個將領商議道:“敵人勢眾,要是天明再戰,決無生路,倒不如乘夜襲擊,擾亂敵軍,方可退敵。”於是眾人趁夜潛入敵營,亂箭齊發,敵軍十分驚恐,官軍乘亂撤離。敵軍不久攻陷黎、雅二地,一路燒殺搶掠,許多軍資落於敵手。朝廷令左神武將軍顏慶復率兵援助。
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春正月,西川民眾聽說敵寇將要到來,紛紛逃往成都。節度使盧耽與前瀘州刺史組織軍民修築防禦工事,修繕兵器,選擇將校,訓練士卒,嚴密警戒,作好應戰準備。又用高官厚賞招募壯士建立敢死隊,前來應募者很多。
顏慶復激勵士卒道:“你們皆為軍人子弟,年輕勇猛善戰,平時難以建功立業,現在敵寇入侵,正是你們建立功業謀取富貴的時機,一定不要錯過。”眾人聽後都歡呼雀躍。慶復又會眾人,各試所能,從中選出三千精壯,稱為“突將”,作為克敵主力。
次年正月初五,南詔軍到達眉州。盧耽派使節持書進見南詔權臣杜元忠,準備和他約和,沒有成功。南詔軍到達新津,進入定邊的北部邊境。盧耽又派遣使者送書信給杜元忠,詢問他來這兒的目的,同時又派人向朝廷報告邊疆危急,建議朝廷和南詔和談,解當前的憂患。這樣,朝廷命知四方館事、太僕卿支詳為宣諭通和使主持和談之事。由於盧耽恭謹有禮,敵軍延緩了進攻,為完成成都城的守備工作贏得了時間。
王晏權為人懦弱,凡事都聽命於監軍李維周;李維周貪婪殘暴,諸道將領不聽他的調遣,這樣交趾城的重圍得以解開,一大半南詔軍得以逃出。高駢到了交趾城下,重新部署並督促唐軍將士攻城,最後攻克交趾城,殺南詔所署安南節度使段酋遷和為南詔軍隊作嚮導的當地人朱道古,殺死三萬餘人。南詔軍殘部逃走後,高駢又擊敗依附於南詔聚居於兩個洞中的當地人,將這兩族的酋長處死,當地土族率部眾歸附唐朝的達一萬七千人。
十一月十一日,唐懿宗宣告大赦天下。又向邕州、安南、西川諸軍頒發詔書,要求他們各自守護自己的疆域,停止攻打南詔軍。唐懿宗還委任西川節度使劉潼告諭南詔,如果南詔王國能再與大唐修復舊好,唐朝將不再加追究南詔以往的侵略罪行。唐朝廷在安南設立靜海軍,任命高駢為節度使。自從李涿為安南都護,誤殺杜存城而招致叛亂,南詔軍乘機侵擾,為禍安南將近十年,到這時候才安定下來。高駢建築安南城,城周長三千步,又建造房屋四十餘萬間。
(6)南詔大舉攻西川
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南詔派遣使者楊酋慶來唐朝,拜謝唐懿宗從監獄裡釋放董成,定邊節度使李師望想激怒南詔以邀取功名,竟殺死了楊酋慶。西川大將對李師望分裂西川使府巡屬,使所屬邛、等州別屬定邊軍十分痛恨,所以秘密派人向南詔蠻軍通牒致意,招引南詔軍進犯。李師望貪婪殘暴,聚斂的私財寶貨堆積如山,戍卒們十分怨憤,想將他生生吃掉。李師望用計辭去定邊節度使的官位,朝廷把他征還,任命太府少卿竇滂代為定邊軍節度使。竇滂更加貪鄙殘酷,因此南詔軍還未到來,定邊軍就已經混亂不堪了。
這月,南詔驃信酋龍發動全國軍隊侵犯唐西川邊境,派幾萬軍隊將歸附於唐朝的董舂烏部擊破。十一月,南詔軍接著侵入州,唐定邊軍都頭安再榮據守清溪關,敵軍攻關,安再榮退守到大渡河以北,九天八夜與南詔軍隔水相互射箭,南詔軍暗中分派人員開闢道路,越過雪坡,突然來到沐源川,竇滂派遣袞海鎮將黃卓率領五百人去抵抗,全部戰死。十二月十四日,南詔軍穿上唐兗海鎮軍的衣甲,假扮逃歸的敗兵,到江岸呼叫渡船,等到渡過河之後,唐軍士眾才發現,這樣南詔軍乘機占領犍為,縱兵焚燒搶劫陵州、榮州地境。幾天以後,南詔蠻軍大量集中到陵雲寺,和嘉州隔河相望,唐嘉州刺史楊與定邊軍監軍張允瓊擺開陣勢抵抗敵軍。南詔軍秘密派遣一支奇兵從江東面渡過,夾擊唐朝官軍,將唐忠武都將顏慶師殺死,剩下的官軍統統潰逃,楊和張允瓊也從戰場上脫身逃走。二十九日,南詔軍占領嘉州。
定邊軍節度使竇滂自己率領大軍拒守大渡河。南詔驃信酋龍派使者假意請和來麻痹竇滂,不出所料,竇滂中計了,沒有作任何防備。正當他與南詔使者談判之時,外面忽然來報敵軍渡江到來,官軍倉皇抵抗。竇滂知難以取勝,難逃罪責,竟在軍帳之中上吊自殺,被將領苗全緒發現,救了下來後就自己一人逃走了。苗全緒、安再榮等率眾堅持抵抗,可是敵眾我寡,無法抵擋,這時幾個將領商議道:“敵人勢眾,要是天明再戰,決無生路,倒不如乘夜襲擊,擾亂敵軍,方可退敵。”於是眾人趁夜潛入敵營,亂箭齊發,敵軍十分驚恐,官軍乘亂撤離。敵軍不久攻陷黎、雅二地,一路燒殺搶掠,許多軍資落於敵手。朝廷令左神武將軍顏慶復率兵援助。
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春正月,西川民眾聽說敵寇將要到來,紛紛逃往成都。節度使盧耽與前瀘州刺史組織軍民修築防禦工事,修繕兵器,選擇將校,訓練士卒,嚴密警戒,作好應戰準備。又用高官厚賞招募壯士建立敢死隊,前來應募者很多。
顏慶復激勵士卒道:“你們皆為軍人子弟,年輕勇猛善戰,平時難以建功立業,現在敵寇入侵,正是你們建立功業謀取富貴的時機,一定不要錯過。”眾人聽後都歡呼雀躍。慶復又會眾人,各試所能,從中選出三千精壯,稱為“突將”,作為克敵主力。
次年正月初五,南詔軍到達眉州。盧耽派使節持書進見南詔權臣杜元忠,準備和他約和,沒有成功。南詔軍到達新津,進入定邊的北部邊境。盧耽又派遣使者送書信給杜元忠,詢問他來這兒的目的,同時又派人向朝廷報告邊疆危急,建議朝廷和南詔和談,解當前的憂患。這樣,朝廷命知四方館事、太僕卿支詳為宣諭通和使主持和談之事。由於盧耽恭謹有禮,敵軍延緩了進攻,為完成成都城的守備工作贏得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