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是:半世榮華富貴,到頭隨風而逝。人生竟學倉鼠,蠹國害民無已。一旦惡報臨頭,並子腰斬於市。憶昔上蔡逐獵,不勝追悔之至!

  點 評

  李斯是帶著悔意走的,在這些懺悔中,有對名利的過分貪圖,有對榮華的過分留戀,更多的是對自己一時聽信讒言、扶持昏君的譴責。如何評價李斯,早已不重要,說他是忠臣也好,是小人也罷,歷史早已成為過往,留給我們的不過是一些感嘆而已!

  第九章 扶蘇:山有扶蘇,悲情王子

  公子扶蘇,從長遠來看也許有政治眼光,但在政治手腕上,他完全是個低能兒,因為始皇帝在這點上既沒給他外部環境,也沒有主觀教育。以至於秦始皇讓他去戍邊,這麼明顯拉攏軍隊的機會,到了扶蘇這兒變成了單純地磨鍊自己。一紙偽造的詔書下達,扶蘇想都沒想就拔劍自殺了。在他用寶劍終結掉自己生命的時候,也同時終結掉了秦朝的命運。

  悲天憫人的王子

  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中國歷史上首位皇太子。扶蘇身上有一種悲天憫人的獨特氣質,這一點與秦始皇的霸氣長空大不相同。在這位年輕的王子心中,包容了天下的黎民蒼生,他關心百姓的疾苦,為此不惜反抗他威嚴的父皇。如果沒有後來的變故,也許他會成為一位仁愛寬容的好皇帝,從而在史冊上留下千古英明。

  只可惜,如此博愛的一個公子,卻命運多舛,最終落得悽慘下場。在他轉身離去的時候,群山為之嗚咽,天下人無不為這位悲情王子扼腕嘆息。

  作為嬴政家的老大,扶蘇很受老子的寵愛。

  就連扶蘇這個名字,都是嬴政琢磨了很久才給起好的。

  因為扶蘇的老媽鄭妃是鄭國的公主,在鄭國這個地方有一首流行音樂叫《山有扶蘇》,鄭妃沒出嫁前經常聽這首情歌,等到出嫁後因為思念家鄉所以經常不自主地唱起來。

  後來受到秦始皇的寵幸,就給他生了大兒子,秦始皇對她就更好了,乾脆把他們愛情的結晶命名為扶蘇。“扶蘇”是古人用來形容樹木枝葉茂盛的詞語,秦始皇以此命名,顯然是對這第一個兒子寄託著無限的期望:既希望他為自己的血脈開枝散葉,又希望自己的國家蒸蒸日上。扶蘇的幼年和少年時期,老爸嬴政野心大發,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統一戰爭,秦國版圖不斷擴大,國家形勢也一片大好。

  小時候的嬴家大公子扶蘇可是個活寶,不僅機智聰穎,而且長得也是一小帥哥,老爸嬴政每次看到這個寶貝就樂得合不攏嘴。

  他是打心眼裡喜歡這個孩子,那麼殘暴的一個人,這個時候溫柔得讓人難以置信。嬴政談笑間把六國給幹掉了,此時在溫柔富貴鄉長大的扶蘇也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哥兒。作為王朝未來的繼承者,他生性仁厚,有儒者之風,百姓多稱其賢。

  嬴政雖然很喜歡大兒子,但是有一件事一直是他心裡的一塊病。原來扶蘇繼承了嬴政的聰明卻沒有繼承嬴政的心狠手辣,天生就有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一個用法家思想從腳跟武裝到牙齒的王朝,從臣子到布衣早已經習慣了嚴刑峻法,而扶蘇卻在這樣的情況下讓自己棄法從儒,這非但不可能,簡直就是荒唐可笑。

  扶蘇性格軟弱這一點讓做皇帝的老爸深感頭痛,他琢磨著得找個機會歷練歷練這個大兒子,要不然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到了他手裡,這不就糟蹋了嗎?

  也許扶蘇也能體會到老爸的“良苦用心”,但悲天憫人的性格使他無法接受這種暴政。他渴望的是懷柔天下,以仁政治理百姓。為此,他常常在政見上與老爸對著幹。在他單薄的軀體裡,是一顆固執而倔強的心,這顆心,就連秦始皇也無法征服!

  最激烈的一次衝突就是那場著名的“焚書坑儒”。此前,扶蘇也曾數次直諫嬴政,公然對嬴政的諸多決策提出異議。嬴政雖對扶蘇屢次犯上頗為不滿,但終究是自家骨肉,故而一直特加容忍,並未責罰。而這一次,扶蘇在錯誤的時間,提出了一個錯誤的建議,終於將嬴政徹底激怒。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因不滿一些儒生的復古言論,在李斯的煽動下,於咸陽坑殺了四百六十餘名儒生。扶蘇知道後,勸諫道:“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按說扶蘇的勸諫之言,可謂中規中矩,合情合理。第一,天下雖然已定,但遠地的百姓還四散各處,這樣坑殺儒生只會惹來他們的恐慌;第二,儒生們又沒有犯什麼大錯,父親這樣做未免太殘酷了些。然而,這些苦口婆心的話,卻徹底激怒了秦始皇!

  嬴政將扶蘇喚到跟前,大發雷霆。

  你這孩子,為什麼總和我對著幹?百姓都說我殘暴,而你仁德。你知道你的仁德之名從何而來?就因為你好出風頭,凡事都唱我的反調,所以百姓才喜歡你,才稱頌你。你被他們抓住了弱點,他們用仁德的虛名,輕易就讓你迷了心竅。於是,你變本加厲,越發來勁,一諫再諫,好的都歸你,壞的都歸我。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你被百姓利用了而不自知。

  和我作對就是賢明?荒謬,可笑。我實在告訴你,百姓怕我畏我,卻看準了你軟弱無能,好欺負。我問你,日後你將如何治國?難道事事順著百姓?難道為了貪圖他們的稱讚,反而怕了百姓?如果真是這樣,等我作古之後,王朝的政令法規,還不被你給推倒得面目全非!王朝現在還在我手上,你急什麼,有你當家做主的時候。咸陽你也別待了,北去上郡,為蒙恬監軍,好生思量思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