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權應該會向你展示東吳的弱點。”孔明說。

  “展示弱點?孫權怎麼可能……”陳震難以置信。

  孔明笑道:“他當然不會直接把弱點展示給你看,他一定會將弱點掩飾成強大的模樣來給你看。他會極力粉飾。你要看仔細。”

  蛇山宮殿之中,在高高在上的皇帝孫權以下,吳國的重臣們分列兩旁。丞相顧雍、上大將軍陸遜和大將軍諸葛瑾——這三人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三朝元老張昭是侍奉先王的重臣,一來屬於親魏派,二來年事已高,雖然以輔吳將軍的身份出席了宴會,實際上卻已經隱退。

  在宮殿前的廣場上,持槍拿戟的步兵與騎兵相繼亮相。剛才,閱兵式開始了,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結束。雖然嘴上誇讚東吳人馬數不勝數,但是陳震從剛才開始就在心底默默地計算著——士兵的數量應該已經超過十萬了,而且個個裝備精良。因為是儀式表演,士兵們身著華服,裝扮得十分漂亮。隊伍中間連一絲空隙都沒有,由於排列得過於緊密,只要有一點錯位,馬上就能看出來。有一面軍旗的流蘇不見了。騎在馬上舉旗的士兵撅著下巴,突出的下巴上長滿了細密的鬍鬚,鬍鬚隨著軍旗一起擺動。這也算是難得一見的幽默情景了,給陳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孫權到底想要向我展示什麼?”陳震一邊觀看閱兵式,一邊不停地思考著。他表面上代表蜀國來祝賀孫權即位,實際的任務卻是刺探吳國的機密。“啊!”陳震差一點叫出聲來。又有一面軍旗上沒有流蘇——若是僅僅如此,陳震也不會如此大驚小怪了。讓他覺得奇怪的是,那個舉軍旗的士兵下頜也很突出,看上去與剛才鬍鬚隨旗飄動的士兵是同一個人。這麼說來,他至少已經出場兩次了,說不定有三四次了,只不過之前沒有注意到他。

  站在蛇山樓閣的露台上,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的景象。穿過廣場的軍隊似乎繞到了宮殿後面,然後又原封不動地再次繞回宮殿前面。數來有十萬之眾的大軍,若是同一個人出現兩次,實際就只有五萬人了。若是三次的話,就只有三萬多人了。“原來是人數……”陳震明白過來了。吳帝孫權最想讓他看的其實是士兵的數量,這才是吳國真正的弱點。孫權讓部隊來回兜圈子,裝出實力強大的模樣,可惜卻被陳震識破了。那個下頜突出的士兵讓他揭開了事情的真相。

  “聽說東吳的人馬數不勝數,今日一見,的確如此啊——”陳震大聲讚嘆道,故意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

  丞相顧雍仿佛心滿意足般地應道:“人馬倒也不是光多就可以了,訓練才是最重要的。還要加強訓練啊……”

  不過,陳震聽出顧雍話里的另一層意思,吳國的丞相是想說:“訓練固然重要,然而兵力不足,什麼都做不了……”這才是顧雍要說的真心話吧。陳震不愧是孔明選中的賀使,他從吳國丞相的這番話中聽出了隱含的意思。

  耗時很久的閱兵式終於結束了。陳震木然地咧著嘴——這當然是在表演。他裝出一副完全被東吳駭人的兵力震懾住的樣子。丞相顧雍心中暗笑:“好像瞞過此人了”。上大將軍陸遜也望了丞相一眼,微微地點了點頭。唯有大將軍諸葛瑾在旁邊默默搖頭:“弟弟孔明不會在這個時候派一個廢物出使東吳的。此人肯定觀察力很強,恐怕蜀國鮮有人能與之匹敵。我東吳人馬的演技,恐怕不會這麼容易就瞞過他……”

  諸葛瑾是孔明的胞兄,比孔明年長七歲。他也是個頗有見識的人物,尤其是比誰都了解自己的弟弟。

  蜀國的賀使不斷讚嘆說:“人馬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啊。”

  諸葛瑾心中的疑慮更強了:“這個使者是在故意演戲吧?”

  七

  吳國最大的煩惱就是兵力不足。士兵要從平民中徵集,吳國雖然領土遼闊,但是居民卻不多。黃河流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原之地,自古以來人口眾多。中華文明就是在這塊土地上孕育的,其他地方只不過是沒有開化的蠻夷之地。文明的中心也是政治權力的中心。隨著國家政治逐漸衰弱,動亂就經常在中原的邊緣地帶發生。中原發生動亂,身處文明圈的居民為躲避動亂,就會向非文明圈移動,這也是中華文明擴展的一種方式。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使中原周圍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冀州、幽州和青州等地成了黃巾起義的舞台,居住在這裡的居民紛紛向東、向南逃亡。向東逃亡的人定居在遼西和遼東等地,逃往南方的人們則在淮河和長江沿岸定居下來。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遷徙。遷徙者甚至看見淮河、長江中倒映的月影,也會懷念中原的故土。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難民們的心情。

  由於長期動亂,難民在新土地上漸漸孕育了第二代、第三代,思鄉的心情自然也就變淡了。不過,東漢末年中原出現了曹操這樣的英雄,所以局部地區很早就恢復了秩序。孔明所說的“天下三分之計”,並不是說天下不再有動亂,而是說維持天下三分,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自從天下三分之後,從北方遷徙到吳國的百姓便紛紛舉家返回了北方,這也說明曹魏的統治某種程度上得了人心。“回去吧,聽說家鄉也能安居樂業了……也有田可耕了。官吏們也不像董卓活著的時候那麼飛揚跋扈了。南方太潮濕,真不想再住下去了……”人們互相規勸著回到了故鄉中原。吳國人口劇減。當東吳注意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已經晚了。孫權雖然急忙下令禁止居民遷徙,但是收效甚微,就連阻止人口移動的官吏數量也在減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