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嬴政,聰明才智如你,怎麼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呢?

  簡單地說,秦始皇的失敗,就從他的“驕傲”而來。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經說過“神要讓一個人滅亡,必先讓一個人瘋狂”,《聖經》上也說過“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驕傲正是瘋狂的前奏。

  秦始皇相信,古往今來再也沒有人比他更偉大了,五帝三代都是過去已經腐朽的時代,古人的智慧一點都不值得參考,何足為法?只有我才明白新時代是什麼,只有我才不落伍,沒有人比我更高更強,一個驕傲狂妄到這樣地步的人,怎麼能不走向滅亡呢?

  各位聽了這一段或許會說:“嗯,我懂了,所以現在要說的是,始皇不應該驕傲嗎?”

  並不只是如此,我還有更重要的話要對年輕學生們說。

  這二三十年來,許多國家因為經濟進步,教育不斷地普及。有很多修這門課的學生,往往都受過良好的大學教育,甚至考上的是名牌大學。當你們考上大學、研究生的那一刻,環顧四周,在你的家庭裡面再也沒有一個人學歷比你更高了。新時代的變化如此劇烈,網絡、多媒體等新事物不斷出現,你所談的新信息、新觀念,你的爸爸、媽媽不懂,你的祖父、祖母不懂,你的長輩們統統都不懂,再也沒有人比你更懂,你覺得他們說的話都落伍,都不值得你聽。

  試問,你和秦始皇有何差別呢?

  秦始皇那樣有非凡聰明才智的人,有這樣的心態都要走向滅亡,那閣下又如何呢?

  當然,年輕朋友們不要誤會。我並非告訴你們一定要聽父母、長輩的話,這是你的人生,決定權終究在你。我只是希望你們明白,按常理說父母對孩子是天下最不自私的,父母跟你說的道理必然是他們人生通過無數血汗檢驗後,他們真心認可的道理。你可以不接受那個道理,可是你要尊重他們,千萬不能有“天下之人自古莫及己”的想法。

  只有自己最新、只有自己最強、只有自己最聰明,正是因為這樣的驕傲和狂妄,最後讓秦始皇走向了滅亡。

  故事還沒結束,秦始皇死了,他留下的爛攤子要如何收拾呢?我將在下一章,為各位說明。

  第八章 誰才真正對你好?

  二世想要做什麼?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們接著就來看看,秦始皇死了以後,到底留下來什麼樣的東西給他的子孫?他的子孫到底要面對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為始皇發喪之後,二世皇帝胡亥終於繼位了,我們來看看胡亥是個什麼樣的人。

  始皇葬入帝陵之後,他留下了龐大的後宮,這該怎麼辦呢?還有,建造始皇陵有無數的能工巧匠,這些人對於始皇陵裡面所有的機關布置都清楚,又該怎麼辦?

  請你合上書,設想如果你是二世,你會怎麼解決這兩個問題?

  二世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還是那一百零一招──“殺”!先帝後宮嬪妃只要沒有兒子的,統統為先帝殉葬。把參與建造陵墓的能工巧匠全部關進陵墓,讓他們統統餓死在裡面。如此一來,簡單利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不愧是暴君秦始皇的兒子!

  陝西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坑

  從頭到尾,秦朝統治天下,用的都是這套辦法。始皇如此,民不聊生,好不容易一個新皇帝即位了,大家都引領盼望,看看他會有什麼不一樣的作為。結果還是殺,殺得比始皇時代更變本加厲,這就是二世皇帝。

  二世皇帝即位的時候,才二十一歲,就跟很多大學生是一樣的歲數。但這個人自幼生於深宮,從小生活在順境當中,缺乏歷練,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

  在這種情況之下,胡亥需要有一個他真正信任、真正能幹,能幫他處理政務的人來幫助他。而在他心目中,這個人就是他的老師趙高。

  二世重用了趙高,因為趙高與他親近,他也真心信任這個人,所以他對趙高說出了真心話:大臣不服,官吏尚強,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奈何?

  你們看看二世心中,真正憂心的到底是什麼事情?六國人心不附,天下民不聊生,他關心的不是如何把政治做好,也不是老百姓的生活如何,而是擔心別人不服他,怕別人與他爭位。

  為什麼二世皇帝如此憂心?很簡單,因為他得位不正。大凡常人如果得到本來不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多半都心虛,後來種種倒行逆施多半都從這個心虛來。

  試問各位,如果你是皇帝的老師,在這種情況下,你該怎麼回答?

  把書合上好好想想,然後把書翻開,我們來看看趙高怎麼回答。他的辦法很簡單: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時不師文而決於武力,願陛下遂從時毋疑,即群臣不及謀。

  這句話很清楚,我都不用太翻譯,就是把所有不服你、可能威脅你、你不喜歡的人統統殺光光,而且要殺就要快,讓“群臣不及謀”,就把這些人統統剷除掉。

  是不是還是那一百零一招,用“殺”解決一切事情?而且殺得比秦始皇更加激烈,秦始皇只是殺六國人,趙高索性要二世殺秦國的大臣、官吏、諸公子。

  如果你是二世皇帝,聽到老師這麼建議你,你會怎麼回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