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守門的軍卒哪裡肯聽,任憑怎樣呼喊,閘門已經放下,再想絞起已難,眼看城門死死閘住,車上的人紛紛跳下車來,呼天搶地,哭成一片,不住捶打著城門。霎時,四周居民一起擁來,將城門洞團團圍住。袁崇煥躲在人群中,側耳細聽。車廂內下來一個老者,拿出一包銀子,送與守門的校尉道:“軍爺,你就行個方便,放小老兒出去吧!不然大金兵馬殺入城來,教小老兒往哪裡躲?”

  “不行!”校尉打脫了那包銀子,厲聲說,“奉袁大人將令,城門關閉,金兵不退,不可開啟。請回吧!”

  那老者見已無望,含淚嘆息道:“唉!大金的鐵騎縱橫關外,寧遠彈丸之地,怎麼守得住?沒想到,我這一大把的年紀了,卻要埋骨在關外異鄉了。”圍觀的百姓聽了,無不動容驚駭,紛紛議論:“可不是麼,這個袁蠻子好生可惡!他拼著一條性命不要了,卻要咱來陪他!”

  “他也真箇不知死活!好好聽經略大人的話,退回關內早就萬事大吉了,如今倒好,還要大伙兒這般擔驚受怕!”

  “金兵素來殘忍,略地屠城,就是婦孺也不放過,殺人如踩死螞蟻一般。他袁崇煥守此孤城,還不是為了個人邀功升官?一旦有個閃失,卻要害了滿城的百姓。”

  “管他做什麼,砸開城門,一起逃出去吧!”

  眼見人越聚越多,紛紛向城門擁去,校尉大聲吆喝著,命眾人退後,領著十幾個兵丁持刀相向,哪裡阻止得住?正在危急,城樓上有人大喝道:“哪個擅開城門,格殺勿論!”隨著喊聲,下來一個威武的將軍,滿臉虬髯,按刀立在眾人面前。袁崇煥見是守南門的參將祖大壽,心下大急,暗忖:若是此時金兵攻來,他如何一心守城?想到此處,擠出人群,上前給那老者打躬問道:“老人家為何要出城去?”

  老者見一個中年的漢子,身形略矮於常人,臉上三綹長須一絲不亂,兩眼之中神采飛揚,灼灼逼人,身穿半舊的布棉袍,以為是個平常的平頭百姓,賭氣道:“不出城卻要在城裡等死麼?”

  “何以見得就是等死?”袁崇煥不慍不怒,他見祖大壽等人見了自己,面有驚喜之色,似要上前拜見,急忙以目制止。

  “誰能擋住十三萬金兵?”

  “你怎麼知道擋不住?”

  老者詫異地看他一眼,問道:“你是什麼人?看你是個讀書人的模樣,怎麼竟這般痴呆!”

  “我便是欽命的寧前兵備道。”袁崇煥神情自若。

  人群一陣驚呼,“他就是袁蠻子?袁蠻子來了!”

  袁崇煥看著越來越多的民眾,慨然說道:“寧遠城自修築那日起,我就想著會有惡戰的一天,不僅城牆加寬加高,且已儲備了數萬擔糧米,足夠一年的耗費。金兵往來飄忽,所帶的糧草不多,只要守得兩三個月,他們糧草一盡,不戰自退,大伙兒何必擔心。”

  人群中有人問道:“若是他們不退怎麼辦?”

  袁崇煥連聲大笑,說道:“金兵有刀,我們有槍;金兵有弓箭,我們有盾牌。怕他們什麼?”他回身北望一眼高大的鼓樓,見鼓樓下的十字街上也站滿了人,遠遠地朝這裡觀望聚集,他暗道:來得好!正好當面曉以大義,安定人心。他登高大呼道:“各位父老鄉親,奴酋入犯,正是我們做臣子枕戈嘗膽之秋。本道受皇命守衛,數年的心血都花在這寧遠城上。身在前沖,奮其智力,自料可以阻擋奴酋。萬一不測,本道勢與此城共存亡,就是血濺城頭,也算不枉此生,決無後退半步之理!”說完,跳下高台,拔出佩劍,割開食指,在一處白粉皮牆上寫下四字:誓死守城。血跡淋漓,鮮艷奪目。

  袁崇煥復又躍上高台道:“大丈夫一生,應該俯仰無愧,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我聞遼東自古多豪傑義士,怎忍心將祖宗留下的基業拱手讓與異族?大伙兒若能與我一心守城,自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何懼金兵百萬?仰仗各位了!”屈身長揖,朝眾人跪下。

  眾人熱血沸騰,刷地跪倒一大片,齊聲喊道:“願跟隨大人,誓死守城——”

  那老者顫巍巍上前,拉著袁崇煥的手道:“袁大人,剛才小老兒冒犯了!大人既有心守城,這幾大車上的財物就作軍餉,算是小老兒向大人謝罪!”

  袁崇煥攙住他道:“老人家憂心城陷,桑梓罹難,也是人之常情,何罪之有?”

  一時,全城軍民士氣大振,有的登城防守,有的捐送糧草;就是一些說書的藝人也巡守巷口,提防奸細。寧遠眾志成城,嚴陣以待。

  努爾哈赤見寧遠城內一片悄然,不見什麼動靜,忍耐不住,帶人到城前,舉目一看,城牆高厚,巍峨壯觀,那高聳的城樓,樓檐翹起,凌空欲飛,真是氣象萬千!他命人朝上喊話:“袁崇煥,朕這次帶了二十萬大軍來攻,寧遠非破不可。你如願投降,朕一定大加優待,高官厚祿,絕不吝惜。”

  袁崇煥登城向下答道:“我在寧遠修築城池,自然是要死守到底,怎肯投降?你不必費口舌了,我不是李永芳那樣的軟骨頭,不怕你嚇的!我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怎會稀罕做你們蠻夷的什麼高官?當真可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