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此後謀反事情不斷,使得穆宗疲於應付:
953年的十月,李胡的兒子耶律宛也來爭奪皇位,還涉及了自己的弟弟,連原來世宗的重臣耶律安搏也牽連在內,結果,安搏死於監獄中,其他人被處死,而弟弟和耶律宛卻被釋放了。這和他的父親遼太宗懲罰反叛的兄弟一樣,沒有像漢族兄弟間的爭奪基本都是殘殺為結果的。959年十一月,四弟弟敵烈主謀反叛,被平息後,和上次一樣,其他人被殺,敵烈卻被釋放了。為了警示眾人,穆宗還專門進行大規模的祭祀天地祖先。
960年的七月,政事令耶律壽遠和太保肖阿不等人謀反,最後都被處死。不久,十月又發生李胡兒子耶律喜隱的叛亂。穆宗將李胡父子都抓進了監獄。
除了鎮壓之外,穆宗還禁止大臣們隨便議論朝政。許多大臣就是因為議論朝政而被貶官、罷官的。
穆宗雖然將這些叛亂都平息了,但無法從根本上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最後一次的謀叛他沒有能制止,結果在他被殺後,世宗的次子耶律賢便取得了皇位,政權又一次轉到了耶律倍的一支,而且一直傳到了遼末年。
遼穆宗在位時,南面的政權是後周,這是五代中最有勢力的一個王朝,後周的改革使各方面的實力大增。周世宗更是五代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而穆宗的內部卻很不穩定,不用說反叛不斷,他本人也是個喜歡喝酒、打獵、遊玩的皇帝,沒有什麼大作為。這樣的兩國交戰,勝負自然就很明顯了。
954年的二月,周世宗剛剛即位,北漢的劉崇便想趁機進攻,覺得周世宗在服孝期間必定不會出兵,於是要求遼派兵相助。穆宗派耶律敵魯去助劉崇,又讓楊袞率領一萬鐵騎兵和奚等部五萬人,出兵一起攻打後周。
周世宗不顧馮道的阻攔,決意親征。三月,兩軍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展開了激戰。楊袞見後周軍隊軍紀嚴明,提醒劉崇不要輕敵,但劉崇卻根本不聽,反而出言不遜,楊袞氣得領兵閃到一旁觀戰。開始時後漢軍隊占了便宜,但在周世宗和後周大將趙匡胤的督率下,後周反敗為勝,將後漢軍徹底擊潰。後周軍隊乘勝緊追,幾乎將劉崇全殲。楊袞因為沒有參戰,領兵返回遼國。
959年四月,周世宗在徵發南唐大勝之後,取得了南唐的江北十四州,國力驟增。他趁穆宗朝遼國勢力下降的有利時機,領兵大舉北伐,取得了三關的勝利。
三關即益津關(今河北霸縣境內)、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和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
周世宗命韓通從滄州經水道進入遼國境內,結果契丹刺史王洪進投降。然後,韓通和趙匡胤等將領領兵水陸並進,先後拿下三關,幾乎都是接受遼國守將的投降而得,兵不血刃。
周世宗能夠在短期內取得大的勝利,主要是兩方面的實力對比所致,一個皇帝昏庸,一個皇帝英勇,而穆宗又認為這些地方本來就是漢族之地,現在他們拿回去也沒什麼值得可惜的。
但周世宗由於多年勞累過度,病死於軍營中,後周由此退兵,穆宗也返回上京。以後的戰爭就是遼和北宋的了。
趙匡胤在統一南北的問題上採取了先南後北的策略,結果喪失了良機,等他平定南方之後,再回頭想統一北方時,遼已經不再是原來穆宗時的弱勢了,反而對宋構成了威脅。
遼穆宗在平定叛亂穩定政權之後,覺得帝位已無後顧之憂,於是更加放縱。晚上喝酒作樂,直到第二天早晨,然後白天就大睡其覺,政事便放在了腦後。因此得了個“睡王”的稱號。
穆宗的遊獵不分季節,不管寒冬還是盛夏,只要高興,便去遊獵。在遊獵的時候也不忘喝酒,大概是吃野味下酒更有風味吧,而且“睡王”的興致極高,每次遊獵喝酒都要長達七晝夜才肯結束。
喝了酒,穆宗的脾氣沒有見好,反而更壞了,動不動就找碴殺人,視人命如草芥。晚年時就更殘暴了,左右侍從稍有過錯,就被他親手殺死,弄得侍從們整天提心弔膽。大臣們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據說穆宗殺人是聽信了女巫肖古的話,取人膽造延年益壽的仙藥。
穆宗自己殘暴,卻常常叮囑大臣們進諫,大臣們見他殘暴,誰也不敢勸諫。穆宗的殘殺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記載:963年,正月,穆宗晝夜喝酒共九天,殺海里。三月,殺養鹿人彌里吉,並梟首示眾。六月,侍從因為傷了獐,被穆宗杖殺。
964年,二月,肢解養鹿人共七人,十一月,又殺近侍於宮中。
965年,三月,近侍東兒因為送吃飯的刀、筷慢了,被穆宗殺死。十二月,藉口近侍喜哥私自回家,殺掉了他的妻子。
966年,正月,殺近侍白海和家童,九月,在重陽節大擺宴席,夜以繼日地飲酒,最後殺死養狼人。
此後,到969年,幾乎每年都有殺人的記錄,說穆宗嗜殺成性一點也不過分。
由於穆宗的殘暴統治,遼的國勢日益衰微,政治黑暗,兵將疲弱,無法應付緊急局勢,全國上下怨聲載道。再加上穆宗賞罰不明,不理朝政,反而嗜殺成性,最後死於非命也就沒什麼讓人驚訝的了。
穆宗也似乎知道自己不得人心,在出行時命令在停留之地,立下明顯的標誌,禁止其他人隨意通行,違者處死。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但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953年的十月,李胡的兒子耶律宛也來爭奪皇位,還涉及了自己的弟弟,連原來世宗的重臣耶律安搏也牽連在內,結果,安搏死於監獄中,其他人被處死,而弟弟和耶律宛卻被釋放了。這和他的父親遼太宗懲罰反叛的兄弟一樣,沒有像漢族兄弟間的爭奪基本都是殘殺為結果的。959年十一月,四弟弟敵烈主謀反叛,被平息後,和上次一樣,其他人被殺,敵烈卻被釋放了。為了警示眾人,穆宗還專門進行大規模的祭祀天地祖先。
960年的七月,政事令耶律壽遠和太保肖阿不等人謀反,最後都被處死。不久,十月又發生李胡兒子耶律喜隱的叛亂。穆宗將李胡父子都抓進了監獄。
除了鎮壓之外,穆宗還禁止大臣們隨便議論朝政。許多大臣就是因為議論朝政而被貶官、罷官的。
穆宗雖然將這些叛亂都平息了,但無法從根本上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最後一次的謀叛他沒有能制止,結果在他被殺後,世宗的次子耶律賢便取得了皇位,政權又一次轉到了耶律倍的一支,而且一直傳到了遼末年。
遼穆宗在位時,南面的政權是後周,這是五代中最有勢力的一個王朝,後周的改革使各方面的實力大增。周世宗更是五代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而穆宗的內部卻很不穩定,不用說反叛不斷,他本人也是個喜歡喝酒、打獵、遊玩的皇帝,沒有什麼大作為。這樣的兩國交戰,勝負自然就很明顯了。
954年的二月,周世宗剛剛即位,北漢的劉崇便想趁機進攻,覺得周世宗在服孝期間必定不會出兵,於是要求遼派兵相助。穆宗派耶律敵魯去助劉崇,又讓楊袞率領一萬鐵騎兵和奚等部五萬人,出兵一起攻打後周。
周世宗不顧馮道的阻攔,決意親征。三月,兩軍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展開了激戰。楊袞見後周軍隊軍紀嚴明,提醒劉崇不要輕敵,但劉崇卻根本不聽,反而出言不遜,楊袞氣得領兵閃到一旁觀戰。開始時後漢軍隊占了便宜,但在周世宗和後周大將趙匡胤的督率下,後周反敗為勝,將後漢軍徹底擊潰。後周軍隊乘勝緊追,幾乎將劉崇全殲。楊袞因為沒有參戰,領兵返回遼國。
959年四月,周世宗在徵發南唐大勝之後,取得了南唐的江北十四州,國力驟增。他趁穆宗朝遼國勢力下降的有利時機,領兵大舉北伐,取得了三關的勝利。
三關即益津關(今河北霸縣境內)、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和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
周世宗命韓通從滄州經水道進入遼國境內,結果契丹刺史王洪進投降。然後,韓通和趙匡胤等將領領兵水陸並進,先後拿下三關,幾乎都是接受遼國守將的投降而得,兵不血刃。
周世宗能夠在短期內取得大的勝利,主要是兩方面的實力對比所致,一個皇帝昏庸,一個皇帝英勇,而穆宗又認為這些地方本來就是漢族之地,現在他們拿回去也沒什麼值得可惜的。
但周世宗由於多年勞累過度,病死於軍營中,後周由此退兵,穆宗也返回上京。以後的戰爭就是遼和北宋的了。
趙匡胤在統一南北的問題上採取了先南後北的策略,結果喪失了良機,等他平定南方之後,再回頭想統一北方時,遼已經不再是原來穆宗時的弱勢了,反而對宋構成了威脅。
遼穆宗在平定叛亂穩定政權之後,覺得帝位已無後顧之憂,於是更加放縱。晚上喝酒作樂,直到第二天早晨,然後白天就大睡其覺,政事便放在了腦後。因此得了個“睡王”的稱號。
穆宗的遊獵不分季節,不管寒冬還是盛夏,只要高興,便去遊獵。在遊獵的時候也不忘喝酒,大概是吃野味下酒更有風味吧,而且“睡王”的興致極高,每次遊獵喝酒都要長達七晝夜才肯結束。
喝了酒,穆宗的脾氣沒有見好,反而更壞了,動不動就找碴殺人,視人命如草芥。晚年時就更殘暴了,左右侍從稍有過錯,就被他親手殺死,弄得侍從們整天提心弔膽。大臣們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據說穆宗殺人是聽信了女巫肖古的話,取人膽造延年益壽的仙藥。
穆宗自己殘暴,卻常常叮囑大臣們進諫,大臣們見他殘暴,誰也不敢勸諫。穆宗的殘殺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記載:963年,正月,穆宗晝夜喝酒共九天,殺海里。三月,殺養鹿人彌里吉,並梟首示眾。六月,侍從因為傷了獐,被穆宗杖殺。
964年,二月,肢解養鹿人共七人,十一月,又殺近侍於宮中。
965年,三月,近侍東兒因為送吃飯的刀、筷慢了,被穆宗殺死。十二月,藉口近侍喜哥私自回家,殺掉了他的妻子。
966年,正月,殺近侍白海和家童,九月,在重陽節大擺宴席,夜以繼日地飲酒,最後殺死養狼人。
此後,到969年,幾乎每年都有殺人的記錄,說穆宗嗜殺成性一點也不過分。
由於穆宗的殘暴統治,遼的國勢日益衰微,政治黑暗,兵將疲弱,無法應付緊急局勢,全國上下怨聲載道。再加上穆宗賞罰不明,不理朝政,反而嗜殺成性,最後死於非命也就沒什麼讓人驚訝的了。
穆宗也似乎知道自己不得人心,在出行時命令在停留之地,立下明顯的標誌,禁止其他人隨意通行,違者處死。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但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