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建見韋昭度來也沒能如願,他不願受管制,於是勸韋昭度回去輔佐皇帝辦大事,陳敬宣只是個小問題,由他自己處理就足夠了。韋昭度猶豫不決,王建就使出流氓式的手段:暗中命人將韋昭度的親信屬吏抓住殺死,然後割碎吃了。卻對韋昭度說軍士飢餓,要以此為食,嚇得韋昭度把印信交給了王建就起程回去了。王建又親自送行,還和韋昭度灑淚而別。

  有了節度使的印信,王建出兵四處征討,打得理直氣壯,在解決了周圍的地區之後,王建又率兵來攻已經是一座孤城的成都。在田令孜的說合下,陳敬宣只得出城投降。王建終於如願進入成都,他沒有饒恕陳敬宣,給他扣上一個謀反的罪名殺死了,就連他的養父田令孜他也沒有放過,先是告發他私通鳳翔的李茂貞,然後關進牢房將他餓死。西川已經到手,王建不知足地又打起了東川的主意。但顧彥朗畢竟對自己有恩,況且又幫助他攻打成都,再加上他和顧彥朗有姻親關係,更讓他難以發兵。但不久顧彥朗病故,他的弟弟顧彥暉繼承了他的職位。這時,割據鳳翔的李茂貞和顧彥暉結盟,共同對付王建,給王建提供了出兵的機會。於是他發兵進攻東川,但顧彥暉有李茂貞的支援,王建一時無法取勝,雙方對峙起來。

  王建一方面發展生產,一方面尋找時機吞併東川,幾年後,時機果然來了。李茂貞和顧彥暉有了隔閡,顧彥暉竟然慌不擇路地向王建求救來了,王建忙不迭地派兵出征,在打敗李茂貞的軍隊後,順便將東川的統治中心梓州(今四川三台)也占領了,顧彥暉被俘後自殺。西川和東川都到手了,王建的目的終於達到了。王建的軍隊戰鬥力很強,紀律嚴明,所向無敵,有意思的是他的軍中還有很多隱語,比如劍叫做奪命龍,槍叫做肩二,弩叫百步王,箭叫飛郎,鼓叫聖牛兒,鑼叫響八。

  這時的中原地區正是朱溫和李茂貞爭奪控制唐昭宗的時候,朱溫發兵圍困鳳翔,李茂貞挾持唐昭宗在鳳翔城內抵抗。王建也趁機大撈好處,對朱溫他痛斥李茂貞,對李茂貞他又鼓勵他堅守,必要時他王建會出兵相助。事實上他卻趁李茂貞無力他顧的有利時機把李茂貞的許多領地都占去了。等朱溫撤退後,李茂貞也沒法再收回了。王建向北得了些好處後,又乘人之危占領了東面荊南的四州。902年,荊南節度使死後內部發生戰亂,王建便趁機出兵攻占了和東川相臨的夔州(今重慶奉節東)、施州(今湖北恩施)、忠州(今重慶忠縣)和萬州(今重慶萬縣),又大大擴充了領土。

  第二年,唐朝廷封王建為蜀王,等於承認了他在兩川的地位。朱溫稱帝的時候,派使者去見王建,想讓他歸附。王建沒有答應,反而四處散發檄文討伐朱溫,其實也是做做樣子,根本沒有出兵。幾個月後,在當年的九月,王建也學著朱溫的樣子在成都稱帝,建國號蜀(後來曾改為漢)。為和以後孟知祥建立的後蜀區別,史稱前蜀。

  王建在稱帝之後,也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蜀地下詔勸農桑,發展生產,命令官吏不得侵擾百姓,以使他們能安居樂業。政治上的成就來自於王建對文臣的重視和重用。他對於唐朝大臣的後代都予以重用,而且禮遇很重,屬下有人提出這樣有點過分,但王建卻說:“你們這些人見過什麼,當初我在禁軍時,負責宮門守衛,見皇帝對待翰林學士的態度比一般人的朋友關係還要親密,現在我對待文臣只是當初皇帝的百分之一,又怎麼說過分呢!”

  因為禮遇文臣,所以對於他們的意見王建也經常聽從。對於鳳翔的態度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屬將們見李茂貞的力量削弱了許多,就極力主張趁機奪取,王建問節度判官馮涓,馮涓說:“用兵要慎重,不能任意地消耗國力,使民遭難。現在梁晉爭雄,假如兩家以後合為一處,發兵攻蜀,即使諸葛亮再生也不能阻擋。而鳳翔是蜀地的屏障,不如與之和親通婚,無事就務農練兵,堅守疆界,有事則靜觀其變,待機而動,這樣可保萬無一失。”王建聽從了馮涓的意見,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後來馮涓還勸諫王建,罷去了一些重賦。當時其他人不敢說,馮涓就趁一次給王建祝壽的機會獻頌表,表中先頌功德,然後再說百姓疾苦。王建看後讚嘆道:“像君這樣忠諫,功業就沒什麼可擔憂的了!”接著便下令減輕了賦稅。

  還有一次,王建登上興義樓,有個和尚挖出一隻眼珠獻給王建,王建感動得下令供一萬名僧人飯食相報。翰林學士張格阻止說:“小人無故自殘,赦免他的罪過已經是寬恕了,不應該再這樣重賞飯食,導致不良風俗泛濫。”王建聽了醒悟過來,就收回了成命。憑藉著內部安定,以及地勢易守難攻,王建才能和後梁對峙,毫不示弱。後梁派使臣到前蜀,官文落款是“大梁入蜀之印”,將前蜀當夷狄等落後的少數民族對待,王建很生氣。後來朱溫被殺,王建派使臣去弔唁,在後梁辦喪事的時候也不忘報當初的一箭之仇,王建的落款是“大蜀入梁之印”。

  王建死時七十二歲,廟號高祖。他的兒子王宗衍繼位,即前蜀後主。

  驕淫貪色,前蜀王衍喪國

  王衍(899—926年),五代前蜀國君,王建幼子,公元918~925年在位。

  五代十國時期除了北方中原地區相繼出現的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在西蜀和南方地區還有九個割據政權,加上在北方的北漢,一共是十國。其中十國里的蜀國分為前蜀與後蜀,前蜀的建立者是王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