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此人隆眉廣面,狀貌不俗。但王建年少時是個遠近有名的無賴之徒,以殺牛、偷驢、販私鹽為生。後來,趕上唐末亂起,王建也趁機投軍,從小兵做起,漸成隊將。黃巢攻陷長安,唐僖宗奔逃於蜀地,恰值王建當時為都頭,與忠武軍將領鹿晏弘一起西迎僖宗,喜得倉皇如喪家狗似的唐皇如撈救命稻草,號王建等諸人所率軍隊為“隨駕五都”。大太監田令孜(當時任十軍觀軍容使)也收王建為養子。唐僖宗還長安後,王建一下子躍為御林軍宿衛將領。後來王建招集亡命及溪洞夷部落殺了西川節度使陳敬瑄與田令孜,黔南節度使王肇舉州而降,又滅了東川節度使彥暉,據有兩川之地,後又兼併山南西道。天復三年八月,唐朝廷封王建為蜀王,唐朝被朱溫所滅後,王建自封為皇帝。
王建晚年,逐漸昏庸奢侈。太子王元膺與大臣唐襲相互傾軋攻殺,“窩裡鬥”的結局是雙雙喪命。不得已,王建立幼子鄭王王宗衍為太子。
本來王宗衍於王建十一個兒子中年紀最小,按說是不應該被立為太子的,為什麼最後反而繼承了帝位?原來王建晚年多內寵,賢妃徐氏與妹妹淑妃都因為姿色艷麗而專寵後宮,王衍的母親就是徐賢妃。王衍長得方頤大口,垂手可以過膝,回頭能看見自己的耳朵。而且他也很有學問,能寫浮艷的辭藻,曾寫過艷體詩二百篇,署名為《煙花集》,傳誦於全蜀。元膺死後,王建因為豳王宗輅長得像自己,而信王宗傑在諸子中最有才幹,打算在兩人中間選擇一個立為太子。徐妃與宦官教唆看相的哄王建說幼子王衍的相貌貴不可言,又支使宰相張格也這樣說,王衍就是這樣當上了太子。
王宗衍繼位後,更原名“宗衍”為“衍”,尊其母徐氏為皇太后,尊其姨母(也是王建的妃子)為皇太妃。這兩個婦人不知是何出身,王衍初掌國柄,兩人就教唆王衍賣官求財。“自刺史以下,每一官缺,必數人並爭,而入錢多者得之”,情形和現在的公開拍賣如出一轍,荒唐得令人瞠目結舌。
王衍年少繼位,生於深宮之中,養於婦人之手,渾然不知經營天下的辛勞和他父親開疆拓土的艱難。按理講,依王建那“賊王八”的窮出身,應該幾代教養下來才有貴族氣象。至王衍則不然,其父雖是猛戾武夫,這寶貝兒子們倒是天生藝術家、大詩人的料。
王衍繼位後,把國政交給平日伺候他的太監宋光嗣、王承休等人。自己與韓昭、潘在迎一幫文士終日吟詩飲酒,歡笑怡然,並下命興建重光、太清等數座宮殿,興築名為“宣華苑”的皇家園林,其中遍充美婦人,與那些狎客、婦女日夜在裡面酣飲喧鬧,從早上到晚上宴飲不斷,到了天黑的時候點起蠟燭繼續喝。
王建的義子嘉王王宗壽是明白人,看見皇帝弟弟如此溺於酒色,也想在酒席宴上斗膽進諫一次,他起立行禮,言發淚下,嗚咽地勸王衍要以社稷為重,經營國事。未等王宗壽講上幾句,韓昭等文士在旁一起嘲謔起鬨,譏笑地說:“嘉王這是喝多了撒酒瘋呵。”舉座譁然,笑語紛紛,王宗壽不得已退回原席暗自傷悲。
王衍即位不久便冊立了高氏為皇后,高皇后是前兵部尚書高知言的女兒,但她為人端正沉靜,很不合王衍的心意。他命令內教坊嚴旭去民間選取二十個良家女子,嚴旭帶領士兵搜掠民家,只要是有姿色的女子,不管出嫁還是沒有出嫁都搶進宮裡,一時民間怨聲載道。王衍見到那些天資絕色的女子十分高興,立刻賜封嚴旭為蓬州刺史。
蜀人富而喜歡誇耀,當王衍末年的時候,民間流行一種小帽子,小得只能覆住頭頂,一低頭就往下掉,稱作“危腦帽”。王衍認為不吉祥,下令民間嚴禁再戴這種帽子。而王衍好戴大帽子,每次微服出遊民間的時候,市井百姓只要一看見有人戴著大帽子,就知道那一定是皇帝。為了掩藏行跡,王衍令國中人都戴大帽。王衍又好裹尖頭巾,形狀如錐子。於是後宮女子都戴金蓮狀的花冠,穿道士的衣服,臉上塗了朱粉,酒酣耳熱的時候脫下巾冠,號稱是“醉妝”,國中人都效仿。
太后太妃最喜歡冶遊,時常到親貴的私第連夜飲酒,或者遊覽近郡的名山大川,耗費的金錢無法計數。王衍曾與太后、太妃游青城山,停駐在上清宮。宮人的衣服都繪畫了雲霞,遠遠望去飄然若仙。王衍自製《甘州曲辭》,親自唱:“畫羅裙,能結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淪落在風塵。”宮人都應聲而和。王衍的本意是這些宮妓本來是神仙可惜淪落到了凡塵。後來蜀國滅亡,宮妓都淪落到煙花叢中,她們才深有體悟。
乾德二年的冬天,王衍北巡到達西縣,披著金制的鎧甲,戴著鑲嵌珠寶的帽子,旌旗戈甲,連亘百餘里,老百姓還以為是巫師在作法。等到了閬州,無意中看見州民何康的女兒,何女長得美麗過人,王衍立刻命侍從強行拉過來。一問才知道何女已經嫁人了,王衍慾火正熾,哪裡管她嫁不嫁人,拿出了一百匹帛賜她的丈夫,讓她的丈夫再娶一個。不料何氏夫妻感情很深,她的丈夫為此悲痛而死。王衍得到了何女無心再遊逛,即日起程回歸成都。回來的時候自閬州浮江而上,龍舟畫舸照耀著江水,所經過的地方州縣供應花費巨億,民間困苦不堪。
王建晚年,逐漸昏庸奢侈。太子王元膺與大臣唐襲相互傾軋攻殺,“窩裡鬥”的結局是雙雙喪命。不得已,王建立幼子鄭王王宗衍為太子。
本來王宗衍於王建十一個兒子中年紀最小,按說是不應該被立為太子的,為什麼最後反而繼承了帝位?原來王建晚年多內寵,賢妃徐氏與妹妹淑妃都因為姿色艷麗而專寵後宮,王衍的母親就是徐賢妃。王衍長得方頤大口,垂手可以過膝,回頭能看見自己的耳朵。而且他也很有學問,能寫浮艷的辭藻,曾寫過艷體詩二百篇,署名為《煙花集》,傳誦於全蜀。元膺死後,王建因為豳王宗輅長得像自己,而信王宗傑在諸子中最有才幹,打算在兩人中間選擇一個立為太子。徐妃與宦官教唆看相的哄王建說幼子王衍的相貌貴不可言,又支使宰相張格也這樣說,王衍就是這樣當上了太子。
王宗衍繼位後,更原名“宗衍”為“衍”,尊其母徐氏為皇太后,尊其姨母(也是王建的妃子)為皇太妃。這兩個婦人不知是何出身,王衍初掌國柄,兩人就教唆王衍賣官求財。“自刺史以下,每一官缺,必數人並爭,而入錢多者得之”,情形和現在的公開拍賣如出一轍,荒唐得令人瞠目結舌。
王衍年少繼位,生於深宮之中,養於婦人之手,渾然不知經營天下的辛勞和他父親開疆拓土的艱難。按理講,依王建那“賊王八”的窮出身,應該幾代教養下來才有貴族氣象。至王衍則不然,其父雖是猛戾武夫,這寶貝兒子們倒是天生藝術家、大詩人的料。
王衍繼位後,把國政交給平日伺候他的太監宋光嗣、王承休等人。自己與韓昭、潘在迎一幫文士終日吟詩飲酒,歡笑怡然,並下命興建重光、太清等數座宮殿,興築名為“宣華苑”的皇家園林,其中遍充美婦人,與那些狎客、婦女日夜在裡面酣飲喧鬧,從早上到晚上宴飲不斷,到了天黑的時候點起蠟燭繼續喝。
王建的義子嘉王王宗壽是明白人,看見皇帝弟弟如此溺於酒色,也想在酒席宴上斗膽進諫一次,他起立行禮,言發淚下,嗚咽地勸王衍要以社稷為重,經營國事。未等王宗壽講上幾句,韓昭等文士在旁一起嘲謔起鬨,譏笑地說:“嘉王這是喝多了撒酒瘋呵。”舉座譁然,笑語紛紛,王宗壽不得已退回原席暗自傷悲。
王衍即位不久便冊立了高氏為皇后,高皇后是前兵部尚書高知言的女兒,但她為人端正沉靜,很不合王衍的心意。他命令內教坊嚴旭去民間選取二十個良家女子,嚴旭帶領士兵搜掠民家,只要是有姿色的女子,不管出嫁還是沒有出嫁都搶進宮裡,一時民間怨聲載道。王衍見到那些天資絕色的女子十分高興,立刻賜封嚴旭為蓬州刺史。
蜀人富而喜歡誇耀,當王衍末年的時候,民間流行一種小帽子,小得只能覆住頭頂,一低頭就往下掉,稱作“危腦帽”。王衍認為不吉祥,下令民間嚴禁再戴這種帽子。而王衍好戴大帽子,每次微服出遊民間的時候,市井百姓只要一看見有人戴著大帽子,就知道那一定是皇帝。為了掩藏行跡,王衍令國中人都戴大帽。王衍又好裹尖頭巾,形狀如錐子。於是後宮女子都戴金蓮狀的花冠,穿道士的衣服,臉上塗了朱粉,酒酣耳熱的時候脫下巾冠,號稱是“醉妝”,國中人都效仿。
太后太妃最喜歡冶遊,時常到親貴的私第連夜飲酒,或者遊覽近郡的名山大川,耗費的金錢無法計數。王衍曾與太后、太妃游青城山,停駐在上清宮。宮人的衣服都繪畫了雲霞,遠遠望去飄然若仙。王衍自製《甘州曲辭》,親自唱:“畫羅裙,能結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淪落在風塵。”宮人都應聲而和。王衍的本意是這些宮妓本來是神仙可惜淪落到了凡塵。後來蜀國滅亡,宮妓都淪落到煙花叢中,她們才深有體悟。
乾德二年的冬天,王衍北巡到達西縣,披著金制的鎧甲,戴著鑲嵌珠寶的帽子,旌旗戈甲,連亘百餘里,老百姓還以為是巫師在作法。等到了閬州,無意中看見州民何康的女兒,何女長得美麗過人,王衍立刻命侍從強行拉過來。一問才知道何女已經嫁人了,王衍慾火正熾,哪裡管她嫁不嫁人,拿出了一百匹帛賜她的丈夫,讓她的丈夫再娶一個。不料何氏夫妻感情很深,她的丈夫為此悲痛而死。王衍得到了何女無心再遊逛,即日起程回歸成都。回來的時候自閬州浮江而上,龍舟畫舸照耀著江水,所經過的地方州縣供應花費巨億,民間困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