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勞工法》旨在保護地主階層。這個階層的成員相當嚴格地執行了該法律。朝廷派遣專員去調查過高的薪金和物價。隨後幾十年中,這些調查專員頻頻出現在各地,調查違法行為,向違令者罰款。他們的所作所為在各郡的精英階層和社會下層之間醞釀出了一種嚴重的階級仇恨。令階級仇恨更深刻的是,這些勞工調查委員會只是地方執法制度大規模整頓的一部分而已,英格蘭的掌權階層等待這種大整頓已經將近半個世紀。愛德華三世不再依賴不定期的、大型的、週遊全國的巡迴法庭,而是開始利用小型的、常規化的法庭,這些法庭的成員是各地的主要地主。他們是治安委員會的成員,即所謂治安法官(就是愛德華三世統治早期設立的治安官的新形式),同時還參加許多其他的地方性委員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勞工法》的委員會。王國政府的權力正在匯聚到一個有切身利益參與其中的政治階層手中,這在後來的歲月里將會造成極大的社會矛盾和暴力衝突。但從短期來看,愛德華三世的做法——迅速採取行動,處置黑死病造成的最明顯經濟後果——為他贏得了騎士地主階層的信任,而他的軍費來源就高度依賴這個階層。
國內安定之後,愛德華三世得以集中精力,努力去永久地平定法蘭西和蘇格蘭。問題的部分所在是,愛德華三世也不知道,永久和平應當是什麼樣子。他自豪地固守自己對法蘭西王位的主張,但局勢越來越明顯,這其實是個討價還價的槓桿,用來推動談判、重建一個金雀花帝國。1354年,在吉訥舉行的和談上,愛德華三世提議,他可以放棄對法蘭西王位的主張;條件是,英格蘭將獲得對阿基坦、普瓦圖、安茹、曼恩、圖賴訥、利摩日和蓬蒂厄的完整主權,儘管關於布列塔尼、諾曼第和佛蘭德宗主權的爭端還遠遠沒有解決。後來,1354~1355年冬季,在阿維尼翁,教皇親自主持了和談。格羅斯蒙特的亨利(他於1351年被晉升為蘭開斯特公爵)和阿倫德爾伯爵開始提出更為咄咄逼人的要求:英格蘭應對阿基坦、普瓦圖、曼恩、圖賴訥、安茹、昂古萊姆、諾曼第、蓬蒂厄、凱爾西和利穆贊享有主權。
英格蘭人的要求如此嚴苛,蘭開斯特公爵的談判策略又如此仗勢欺人,因此和談不歡而散也不足為奇。約翰二世的使臣爭辯說,將如此廣大的法蘭西領土拱手交出,會使得法蘭西國王違背自己的加冕誓言。雙方都在準備繼續作戰。到1355年秋,愛德華三世已經組織好了兩支龐大的入侵軍隊,其中一支由他親自指揮,另一支則交給他的兒子黑太子。目標是給約翰二世一個狠狠的教訓,就像他的父親於1346年在克雷西和1347年在加來受到的教訓一樣。
英格蘭的兩支大軍於1355年底起航前往法蘭西,其中只有黑太子的軍隊在那裡待了較長時間。國王於10月底在加來登陸,要求約翰二世與他交戰,但法蘭西國王不肯迎戰,於是愛德華三世在11月12日班師回朝了。在這年冬天的餘下時間裡,他集中力量掃蕩和鎮壓蘇格蘭低地,給當地人造成了極大苦難,將他們的大部分土地和財產付之一炬,以至於1356年1月被稱為“燃燒的聖燭節”。
但蘇格蘭低地遭到的破壞還遠遠不能與黑太子及其夥伴在法蘭西西南部的肆虐相提並論。1356年春,約翰二世和英格蘭人的最終攤牌看樣子已經不可避免。黑太子在波爾多過了冬,英屬阿基坦的前線到處是武裝人員,有的是黑太子旗下的部隊,有的則剛剛脫離軍隊,自行劫掠。5月,又一支英格蘭軍隊在蘭開斯特公爵指揮下被派往諾曼第。這支軍隊嚴重破壞了諾曼第的好幾座重要城鎮,然後撤退,約翰二世對其奈何不得。法蘭西貴族當中存在著普遍的不滿情緒,約翰二世的親戚——惡人查理(納瓦拉國王和諾曼第的埃夫勒省的伯爵)開始與國王公然分庭抗禮。惡人查理希望廢黜約翰二世,然後扶植王太子(也叫查理)登基。1356年4月,惡人查理因為犯上作亂被捕,但他的弟弟——納瓦拉的腓力於8月渡海來到英格蘭,在克拉倫登與愛德華三世進行了會談,承認後者為“法蘭西國王和諾曼第公爵”,向他宣誓效忠。約翰二世承受的壓力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他必須對英格蘭人採取決定性的行動。
1356年9月19日,決戰時刻到了,戰場是普瓦捷城外的原野。傳統上來講,普瓦捷是阿基坦公國最重要的城市。黑太子的軍隊包括六千至八千英格蘭和加斯科涅士兵,按照當時的常規戰術分為三路,黑太子親自指揮中軍。法蘭西軍隊的兵力是英格蘭—加斯科涅聯軍的差不多兩倍。但英格蘭軍隊訓練有素、組織有序,而約翰二世的人馬紀律渙散、七零八落。儘管法蘭西人從克雷西吸取到了一些教訓,準備讓他們的騎兵徒步進行防禦作戰,而不是把他們浪費在自殺式的騎兵衝鋒當中,但他們缺乏有效的領導,無法將己方的兵力優勢發揮出來。黑太子的部下在法蘭西戰線前方來回運動時,兩名法蘭西指揮官抵制不住誘惑,發動了進攻。他們向英格蘭軍隊的前鋒和後衛發起了傳統的騎兵衝鋒。兩軍之間有茂密的樹籬阻擋,法蘭西騎兵在企圖突破樹籬時慘遭屠戮。
對法蘭西人來說,這是慘遭屠殺、流血漂櫓的一天,而這一天剛剛開始。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之前,這是法蘭西人敗得最慘的一次。在激戰中,他們損失了超過兩千人,包括波旁公爵、法蘭西司廄長、兩名最高軍務官之一和“金黃火焰”軍旗(法蘭西軍隊的神聖紅色戰旗,據說是用聖德尼的鮮血染紅的)的旗手。被俘的法蘭西貴族不計其數,包括國王的幼子腓力、桑斯大主教、多位伯爵、另外一名最高軍務官,以及約翰二世自己,這是最糟糕的。英格蘭軍傷亡僅數百人,抓的俘虜價值數十萬鎊贖金。這是一位金雀花王朝的王子對法蘭西國王的最具壓倒性的輝煌勝利,永久性奠定了黑太子光榮的軍事榮譽。得勝之後,英格蘭軍中舉行了宴會。黑太子及其高貴的指揮官們以翩翩君子之風,充滿敬意地招待大批法蘭西俘虜,向其敬酒。約翰二世被頌揚為一位偉大的國王,在戰場上比任何其他人打得都更英勇。但在這騎士風度的禮節之外,政治的現實是很清晰的:法蘭西陷入了危機,而英格蘭人(他們開始非正式地將黑太子稱為愛德華四世國王)占了上風。普瓦捷戰役中抓獲的俘虜被押回英格蘭,送到國王那裡。國王開始籌劃索取這些俘虜的贖金,這將最終達成他的目標——在法蘭西重建曾經的金雀花帝國。
國內安定之後,愛德華三世得以集中精力,努力去永久地平定法蘭西和蘇格蘭。問題的部分所在是,愛德華三世也不知道,永久和平應當是什麼樣子。他自豪地固守自己對法蘭西王位的主張,但局勢越來越明顯,這其實是個討價還價的槓桿,用來推動談判、重建一個金雀花帝國。1354年,在吉訥舉行的和談上,愛德華三世提議,他可以放棄對法蘭西王位的主張;條件是,英格蘭將獲得對阿基坦、普瓦圖、安茹、曼恩、圖賴訥、利摩日和蓬蒂厄的完整主權,儘管關於布列塔尼、諾曼第和佛蘭德宗主權的爭端還遠遠沒有解決。後來,1354~1355年冬季,在阿維尼翁,教皇親自主持了和談。格羅斯蒙特的亨利(他於1351年被晉升為蘭開斯特公爵)和阿倫德爾伯爵開始提出更為咄咄逼人的要求:英格蘭應對阿基坦、普瓦圖、曼恩、圖賴訥、安茹、昂古萊姆、諾曼第、蓬蒂厄、凱爾西和利穆贊享有主權。
英格蘭人的要求如此嚴苛,蘭開斯特公爵的談判策略又如此仗勢欺人,因此和談不歡而散也不足為奇。約翰二世的使臣爭辯說,將如此廣大的法蘭西領土拱手交出,會使得法蘭西國王違背自己的加冕誓言。雙方都在準備繼續作戰。到1355年秋,愛德華三世已經組織好了兩支龐大的入侵軍隊,其中一支由他親自指揮,另一支則交給他的兒子黑太子。目標是給約翰二世一個狠狠的教訓,就像他的父親於1346年在克雷西和1347年在加來受到的教訓一樣。
英格蘭的兩支大軍於1355年底起航前往法蘭西,其中只有黑太子的軍隊在那裡待了較長時間。國王於10月底在加來登陸,要求約翰二世與他交戰,但法蘭西國王不肯迎戰,於是愛德華三世在11月12日班師回朝了。在這年冬天的餘下時間裡,他集中力量掃蕩和鎮壓蘇格蘭低地,給當地人造成了極大苦難,將他們的大部分土地和財產付之一炬,以至於1356年1月被稱為“燃燒的聖燭節”。
但蘇格蘭低地遭到的破壞還遠遠不能與黑太子及其夥伴在法蘭西西南部的肆虐相提並論。1356年春,約翰二世和英格蘭人的最終攤牌看樣子已經不可避免。黑太子在波爾多過了冬,英屬阿基坦的前線到處是武裝人員,有的是黑太子旗下的部隊,有的則剛剛脫離軍隊,自行劫掠。5月,又一支英格蘭軍隊在蘭開斯特公爵指揮下被派往諾曼第。這支軍隊嚴重破壞了諾曼第的好幾座重要城鎮,然後撤退,約翰二世對其奈何不得。法蘭西貴族當中存在著普遍的不滿情緒,約翰二世的親戚——惡人查理(納瓦拉國王和諾曼第的埃夫勒省的伯爵)開始與國王公然分庭抗禮。惡人查理希望廢黜約翰二世,然後扶植王太子(也叫查理)登基。1356年4月,惡人查理因為犯上作亂被捕,但他的弟弟——納瓦拉的腓力於8月渡海來到英格蘭,在克拉倫登與愛德華三世進行了會談,承認後者為“法蘭西國王和諾曼第公爵”,向他宣誓效忠。約翰二世承受的壓力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他必須對英格蘭人採取決定性的行動。
1356年9月19日,決戰時刻到了,戰場是普瓦捷城外的原野。傳統上來講,普瓦捷是阿基坦公國最重要的城市。黑太子的軍隊包括六千至八千英格蘭和加斯科涅士兵,按照當時的常規戰術分為三路,黑太子親自指揮中軍。法蘭西軍隊的兵力是英格蘭—加斯科涅聯軍的差不多兩倍。但英格蘭軍隊訓練有素、組織有序,而約翰二世的人馬紀律渙散、七零八落。儘管法蘭西人從克雷西吸取到了一些教訓,準備讓他們的騎兵徒步進行防禦作戰,而不是把他們浪費在自殺式的騎兵衝鋒當中,但他們缺乏有效的領導,無法將己方的兵力優勢發揮出來。黑太子的部下在法蘭西戰線前方來回運動時,兩名法蘭西指揮官抵制不住誘惑,發動了進攻。他們向英格蘭軍隊的前鋒和後衛發起了傳統的騎兵衝鋒。兩軍之間有茂密的樹籬阻擋,法蘭西騎兵在企圖突破樹籬時慘遭屠戮。
對法蘭西人來說,這是慘遭屠殺、流血漂櫓的一天,而這一天剛剛開始。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之前,這是法蘭西人敗得最慘的一次。在激戰中,他們損失了超過兩千人,包括波旁公爵、法蘭西司廄長、兩名最高軍務官之一和“金黃火焰”軍旗(法蘭西軍隊的神聖紅色戰旗,據說是用聖德尼的鮮血染紅的)的旗手。被俘的法蘭西貴族不計其數,包括國王的幼子腓力、桑斯大主教、多位伯爵、另外一名最高軍務官,以及約翰二世自己,這是最糟糕的。英格蘭軍傷亡僅數百人,抓的俘虜價值數十萬鎊贖金。這是一位金雀花王朝的王子對法蘭西國王的最具壓倒性的輝煌勝利,永久性奠定了黑太子光榮的軍事榮譽。得勝之後,英格蘭軍中舉行了宴會。黑太子及其高貴的指揮官們以翩翩君子之風,充滿敬意地招待大批法蘭西俘虜,向其敬酒。約翰二世被頌揚為一位偉大的國王,在戰場上比任何其他人打得都更英勇。但在這騎士風度的禮節之外,政治的現實是很清晰的:法蘭西陷入了危機,而英格蘭人(他們開始非正式地將黑太子稱為愛德華四世國王)占了上風。普瓦捷戰役中抓獲的俘虜被押回英格蘭,送到國王那裡。國王開始籌劃索取這些俘虜的贖金,這將最終達成他的目標——在法蘭西重建曾經的金雀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