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什麼“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柳永(約980~1053),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受家庭影響,從小就勤奮學習,致力於舉業。柳永兄弟三人都以擅長文學著稱,號稱“柳氏三絕”。青壯年時期,柳永主要生活在汴京,因為他長得舒朗俊逸、仙風道骨又風流多情、善於作詞,所以深得歌妓舞女的青睞,終日流連於秦樓楚館,為歌兒舞女填詞,過著紈絝子弟、風流才子式的浪蕩生活。雖然他文才出眾,然而卻屢試不中,失望之餘,他作了一首《鶴沖天》詞,表達了自己的失望之情,其中有“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兩句。這首詞盛傳一時,仁宗知道後非常不高興,因此柳永當再次應舉並通過考試時,仁宗在放榜前把他黜落,理由是“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在皇帝眼中,他就是一個有才無德的文人。儘管後來又有愛才的人向皇帝推薦他,但是仁宗還是一句:“且去填詞!”科舉功名上的失意,使他更加放浪形骸,自嘲“奉旨填詞柳三變”,混跡於秦樓楚館之中,還多次外出漫遊。在經歷多年坎坷之後,他終於在景祐元年(1034)考中進士,但是長年沉淪下僚,無法升遷。皇祐中,他好不容易升為屯田員外郎,但不久就因為《醉蓬萊》一詞再次觸怒了仁宗,從此“不復進用”。皇祐五年(1053)前後客死於潤州(今江蘇鎮江)。他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

  柳永以詞成名,也以詞受累,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專業詞人。他在詞史上的突出貢獻是發展了慢詞的形式,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

  在柳永之前,詞壇上占優勢的是小令,慢詞的數量很少。柳永開始大量創作慢詞,使詞這種文體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更加豐富。於是在他的詞中,出現了繁華富庶的都市(如《望海潮》),飄泊四方的羈旅行役情懷(如《八聲甘州》),以及男女之間真摯的愛情(如《雨霖鈴》)。因為他長年生活在市井之中,與下層市民有著較多的接觸,所以他能夠從平民的真實感受出發,客觀真實地描寫繁華的都市、發達的經濟以及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這些都適應了都市生活和市民娛樂的需要。在豐富詞作的藝術手法和表現力方面,柳永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詞鋪敘委婉、描述精細,尤其善於以曲折委婉的白描手法寫景、敘事和抒情,給人以結構細密、布局嚴整、層次分明、意賅情深的感受。柳詞還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俗”。這不僅表現在它的內容多是反映世俗生活,也表現在它的語言多採用民間的俚俗之語,通俗易懂,形象鮮明,有的詞(如《爪茉莉》)幾乎全篇都是用口語寫成的。這種淺顯生動的語言能夠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了在此前文學作品中較少出現的市民情調,這也是柳永的詞能夠風靡一時,廣泛流傳,深受下層市民喜愛,以致“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重要原因。

  梅堯臣詩歌成就如何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是宋初著名的詩人。

  梅堯臣出身於農家,所以雖然他的詩寫得很好,卻一直沒有引起別人的重視。後來他憑藉叔父梅詢的門蔭擔任了河南主簿,才在西京洛陽得到西京留守錢惟演的賞識。錢惟演和他結為忘年之交,並和他互相酬唱,以幫助他提高聲譽。不久,歐陽修也到了洛陽,他和梅堯臣一見如故,二人開始共同倡導詩文革新。

  梅堯臣屢試不中,仕途很不得意,於是他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了詩歌創作上,成了宋初為數不多的著名詩人之一。他關心百姓疾苦,寫了許多反映百姓生活的詩歌。仁宗康定元年(1040),他知襄城縣事,當時朝廷正在和西夏作戰,人力、物力缺乏,因此加重了對人民的賦稅和徭役,梅堯臣目睹百姓的慘狀,憤懣之下寫了《田家語》等詩。

  梅堯臣不但擅長寫《田家語》之類的古體詩,而且近體律詩也寫得得心應手。《魯山山行》描寫山行經過之處的景物,出語乎淡而情趣盎然:“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他的名句有“野鳧(fú)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丑枝”(《東溪》),“庭花昏自斂,野蝶晝還來”(《閒居》)等。

  梅堯臣的詩簡古平淡,“平淡”是他一向的藝術追求。所謂平淡,不是平庸淺俗。他曾經對別人說:“好詩要寫得有新意,要寫出前人沒有寫過的東西。能把難寫的景物寫得跟它就在眼前一樣,能讓人讀完以後覺得詩中還有話外之音,這樣的詩才是最好的詩。”梅堯臣有明確的藝術追求,並不斷地向這個方向努力,最終達到了平淡有味的境界。歐陽修是當時文壇的領袖,卻聲稱自己的詩不如梅堯臣寫得好。有人得到一件西南少數民族的衣服,上面竟然繡有梅堯臣的詩。從這兩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梅堯臣的詩名是很高的。

  “賀梅子”謂誰“賀梅子”指的是北宋著名詞人賀鑄。他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一詞廣為流傳,其中“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幾句特別著名,於是人們稱他為“賀梅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