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可這一啃就是四年時間。雙方就這麼僵持,實在是耗神費勁。以至於後來宰相裴度也忍不住親自上前線督戰,出發前辭行,裴度對憲宗說:“臣誓不與此賊俱生”,“若賊滅,則朝天有期;賊在,則歸闕無日”。如果不搞定淮西,那俺死了也不回來!這簡直就是生死狀。
九、父子名將(2)
就在這樣看似遙遙無期的對峙中,一直不聲不響的李愬突然帶來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突破:奇襲蔡州成功,俘虜吳元濟!而且是一場幾乎兵不血刃的成功。淮西就這樣給非常戲劇性地消滅了,唐王朝取得了元和時代最為關鍵的一次勝利。
可以說,“雪夜入蔡州”這一役,無論從重要性,還是從精彩程度來說,都是唐後期戰役中首屈一指的。單憑這一戰,也足以讓李愬名垂青史。事實上,李愬基本上也就幹了這一件漂亮的事情,此後的他並沒有什麼讓人驚訝的成就。
當然,雪夜入蔡州的成功,並非幸致。他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從一開始,他就打定主意,準備搞奇襲。其實這招也是他父親李晟的拿手活,當年奇襲定秦堡,著實是一樁奇功,非常精彩,只是重要程度不高而被人忽視。作為兒子的李愬對這個戰役一定是爛熟於心,他就是要照樣來一次奇襲。
所以,李愬主動請纓,要求去當唐鄧節度使。唐鄧位於淮西的西邊,一直戰鬥力不強,而且曾大敗於淮西,所以素來被淮西軍所蔑視。與此相反的是淮西的東部,陳許節度使是個強藩,戰鬥力特別強,而且節度使李光顏一直積極進取,是淮西最大的勁敵。
李愬要的就是低調,所以唐鄧節度使是最佳選擇。他一到任,根本不整頓軍隊,而且放出話來,我來就是混混日子的,打仗不是我幹的事情。雖然李愬是名將之子,但他此前從來沒有任過軍職,可算是個無名之輩。
但李愬在暗中悄悄地布置,完輯器械,調遣精兵。最關鍵的工作則是收集情報。因為要奇襲,必須對奇襲沿線的情況非常清楚才可以,否則孤軍深入等於送死。但問題是關於淮西的地理及其軍事布置,唐軍一無所知。所以,要想奇襲成功,非得有一個淮西將領做嚮導才可以。現在,關鍵的問題是要找到這樣一個合適人選。
這個過程可真是曲折得很。先是抓了一個淮西將領丁士良,李愬釋放了他,而且重用他做“捉生將”。丁士良很感激,於是獻計並抓了一員猛將陳光洽,還通過陳光洽勸降了一個重要將領吳秀琳。吳秀琳是深通內情的人物。李愬給他做了很多工作,並提拔他為衙將。吳秀琳給李愬提供了一個重要情報:如果要取得突破,必須要靠李祐這個人。李祐是一員騎將,大概屬於淮西的特種機動部隊,經常來回防禦,哪裡危急就沖向哪裡,對淮西情況最熟悉不過。
於是李愬精心設計了一個圈套,抓住了李祐。李祐是個猛將,常把唐軍殺得落花流水,這下落到唐軍手裡,大家都群情激昂,要求立刻殺掉他。李愬不僅不聽,反而將他作為自己的心腹,有空就把他叫來密談。甚至讓他帶刀宿衛,經常和自己同住,通宵達旦地密談。於是李祐也對李愬感激涕零,死心塌地。
當時與李愬經常密談商量的,還有一個李忠義,情況與李祐類似,也是個降將。不光是降將,當時只要抓住了淮西的俘虜,李愬都要親自面對面細問。所謂要知己知彼,這是兵家第一原則。
除此之外,李愬還廢除了一條舊軍令——如果幫助敵軍間諜人員的,都要屠滅全家!李愬這招讓那些間諜都很感動,於是他們也紛紛反過來,主動為李愬提供了很多內部情報。李愬可真算是把情報工作做到家了。長期的攻心戰下來,他已經對淮西的“險易遠近虛實”都瞭然於心。
九、父子名將(3)
除了情報工作,李愬還早就準備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隊,取名叫“突將”,大概是特種突擊隊的意思。李愬親自訓練這支精兵,使其保持良好的戰鬥素質。
就這樣,李愬從元和十一年正月上任,一直在做準備工作。表面上也打了一些仗,但都是小規模,幾乎不值一提。淮西西線幾乎沒什麼硝煙。
到了十月份的時候,淮西東線戰事趨於白熱化,裴度親自督戰,淮西精兵盡出,雙方互有勝負,唐軍仍進展不大,卻被牽制了精兵主力。在這種情形下,李愬出手了。
十月十五日,李愬布置出軍,共九千人,分為前中後三軍,每軍三千人,互相策應。但誰也不知道行軍的目標是哪裡,命令下達只有三個字:但東行!
一路走了六十里,天已經黑了。剛好到達張柴村。這裡是淮西軍的一個重要據點,地理位置處於蔡州的東北部,是個交通要害之地,北部的洄曲、東部的郎山等重要駐兵,都要通過這裡通向蔡州。李愬軍在迅速拿下張柴村之後,分兵兩支,各五百人,一支北上扼住洄曲軍南下的路線,毀掉橋樑等等,這支軍隊的將領就是一開始抓來的降將丁士良;另一支的任務相似,扼住東部郎山的路線。
在張柴村短暫休息之後,李愬宣布繼續趁夜色行軍。大家忍不住再問,行軍目標地是哪裡?這下李愬終於解密了:“入蔡州取吳元濟!”此地東南距離蔡州是七十里路。按急行軍的速度,一個晚上時間是足夠了。但自張柴村以東的道路,是唐軍從來沒有走過的,基本上兩眼一抹黑。而且這時開始下大雪了,寒風凜冽。人人都覺得這是一次地獄之旅。隨軍的監軍甚至哭出來了:“這下肯定是中了李祐奸計,我們死定了!”軍令如山,敢死隊隊員雖知必死,但都奮勇前行。
九、父子名將(2)
就在這樣看似遙遙無期的對峙中,一直不聲不響的李愬突然帶來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突破:奇襲蔡州成功,俘虜吳元濟!而且是一場幾乎兵不血刃的成功。淮西就這樣給非常戲劇性地消滅了,唐王朝取得了元和時代最為關鍵的一次勝利。
可以說,“雪夜入蔡州”這一役,無論從重要性,還是從精彩程度來說,都是唐後期戰役中首屈一指的。單憑這一戰,也足以讓李愬名垂青史。事實上,李愬基本上也就幹了這一件漂亮的事情,此後的他並沒有什麼讓人驚訝的成就。
當然,雪夜入蔡州的成功,並非幸致。他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從一開始,他就打定主意,準備搞奇襲。其實這招也是他父親李晟的拿手活,當年奇襲定秦堡,著實是一樁奇功,非常精彩,只是重要程度不高而被人忽視。作為兒子的李愬對這個戰役一定是爛熟於心,他就是要照樣來一次奇襲。
所以,李愬主動請纓,要求去當唐鄧節度使。唐鄧位於淮西的西邊,一直戰鬥力不強,而且曾大敗於淮西,所以素來被淮西軍所蔑視。與此相反的是淮西的東部,陳許節度使是個強藩,戰鬥力特別強,而且節度使李光顏一直積極進取,是淮西最大的勁敵。
李愬要的就是低調,所以唐鄧節度使是最佳選擇。他一到任,根本不整頓軍隊,而且放出話來,我來就是混混日子的,打仗不是我幹的事情。雖然李愬是名將之子,但他此前從來沒有任過軍職,可算是個無名之輩。
但李愬在暗中悄悄地布置,完輯器械,調遣精兵。最關鍵的工作則是收集情報。因為要奇襲,必須對奇襲沿線的情況非常清楚才可以,否則孤軍深入等於送死。但問題是關於淮西的地理及其軍事布置,唐軍一無所知。所以,要想奇襲成功,非得有一個淮西將領做嚮導才可以。現在,關鍵的問題是要找到這樣一個合適人選。
這個過程可真是曲折得很。先是抓了一個淮西將領丁士良,李愬釋放了他,而且重用他做“捉生將”。丁士良很感激,於是獻計並抓了一員猛將陳光洽,還通過陳光洽勸降了一個重要將領吳秀琳。吳秀琳是深通內情的人物。李愬給他做了很多工作,並提拔他為衙將。吳秀琳給李愬提供了一個重要情報:如果要取得突破,必須要靠李祐這個人。李祐是一員騎將,大概屬於淮西的特種機動部隊,經常來回防禦,哪裡危急就沖向哪裡,對淮西情況最熟悉不過。
於是李愬精心設計了一個圈套,抓住了李祐。李祐是個猛將,常把唐軍殺得落花流水,這下落到唐軍手裡,大家都群情激昂,要求立刻殺掉他。李愬不僅不聽,反而將他作為自己的心腹,有空就把他叫來密談。甚至讓他帶刀宿衛,經常和自己同住,通宵達旦地密談。於是李祐也對李愬感激涕零,死心塌地。
當時與李愬經常密談商量的,還有一個李忠義,情況與李祐類似,也是個降將。不光是降將,當時只要抓住了淮西的俘虜,李愬都要親自面對面細問。所謂要知己知彼,這是兵家第一原則。
除此之外,李愬還廢除了一條舊軍令——如果幫助敵軍間諜人員的,都要屠滅全家!李愬這招讓那些間諜都很感動,於是他們也紛紛反過來,主動為李愬提供了很多內部情報。李愬可真算是把情報工作做到家了。長期的攻心戰下來,他已經對淮西的“險易遠近虛實”都瞭然於心。
九、父子名將(3)
除了情報工作,李愬還早就準備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隊,取名叫“突將”,大概是特種突擊隊的意思。李愬親自訓練這支精兵,使其保持良好的戰鬥素質。
就這樣,李愬從元和十一年正月上任,一直在做準備工作。表面上也打了一些仗,但都是小規模,幾乎不值一提。淮西西線幾乎沒什麼硝煙。
到了十月份的時候,淮西東線戰事趨於白熱化,裴度親自督戰,淮西精兵盡出,雙方互有勝負,唐軍仍進展不大,卻被牽制了精兵主力。在這種情形下,李愬出手了。
十月十五日,李愬布置出軍,共九千人,分為前中後三軍,每軍三千人,互相策應。但誰也不知道行軍的目標是哪裡,命令下達只有三個字:但東行!
一路走了六十里,天已經黑了。剛好到達張柴村。這裡是淮西軍的一個重要據點,地理位置處於蔡州的東北部,是個交通要害之地,北部的洄曲、東部的郎山等重要駐兵,都要通過這裡通向蔡州。李愬軍在迅速拿下張柴村之後,分兵兩支,各五百人,一支北上扼住洄曲軍南下的路線,毀掉橋樑等等,這支軍隊的將領就是一開始抓來的降將丁士良;另一支的任務相似,扼住東部郎山的路線。
在張柴村短暫休息之後,李愬宣布繼續趁夜色行軍。大家忍不住再問,行軍目標地是哪裡?這下李愬終於解密了:“入蔡州取吳元濟!”此地東南距離蔡州是七十里路。按急行軍的速度,一個晚上時間是足夠了。但自張柴村以東的道路,是唐軍從來沒有走過的,基本上兩眼一抹黑。而且這時開始下大雪了,寒風凜冽。人人都覺得這是一次地獄之旅。隨軍的監軍甚至哭出來了:“這下肯定是中了李祐奸計,我們死定了!”軍令如山,敢死隊隊員雖知必死,但都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