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二)對工作不負責。
從1956年青年創作會議以後,兩年多期間,工作十分清閒,不負責任。這期間徐剛同志任講習班班主任。統一管理教學與行政。我是以青委會副主任名義,分工領導講習班。對具體工作,很少過問。因此,第三期——三個月,我出差一個月;第四期——八個月,我出差半個月;離職學習三個半月。即在所內,也是游遊蕩盪,很少過問具體工作。對這種分工,我是滿意的,因為可以有機動時間,到外頭跑跑,在家裡寫作。但是,還講怪話:“憑自覺性工作”,這是對工作不負責任,有推脫責任的表現。
(三)擺攤子思想。
講習所改為講習班,由徐剛同志擔任班主任。肖、我、沙、蔡、潘本來都已轉到作協青委會工作。作協要我們幾個人的供給關係轉過來,我卻又設法保留在講習所。這是一種擺攤子思想。以為這是一個獨立單位,吃飯、住房子、看病、坐車,在各方面都方便些。
另外要保留幾名教員的名義,擺擺陣勢,即使這些人不做教員的工作。
向幹部發泄對領導的不滿言論。
除了在向正規化過渡一個問題上,經常向幹部談論作協黨組不能領導講習所以外,遇到什麼不滿,都隨時向幹部發泄:
“作協黨組不了解我們的情況”、“作協黨組只注意幾個刊物,不太管我們。”
對調動幹部,也說閒話。
對在報紙上公布停辦消息事前沒打招呼也發怨言。
在幹部中造成一種思想混亂、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
(五)幹部政策上重才輕德與無原則團結的庸俗作風。
A朱靖華提薪兩級——我是同意了的。
在教學工作正緊張的時候,答應他下工廠去體驗生活、寫作,一直未加認真制止。
從1957年春節起,又同他共同翻譯先秦諸子,合編古代寓言。從反右鬥爭中,對他的一些右派言論,並未認真對他展開批評與鬥爭。實際上是保護過關。
B 接觸最多的當然還是徐剛、沙鷗。
在對沙鷗與徐剛的關係中,也是自由主義的,無話不談,從不批評。
C馮韌對劉雪(華)的態度,我早就感覺到有問題,幾次談都是一場爭吵,被她頂回來,就又和平共居了。
她不服從工作調動,又不去學習,結果還同意了她擔任副支書。參加領導反右鬥爭。
這一切都是無原則的遷就。
第三十八章(5)
總之,是一種沒有原則的沒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空氣,腐朽的庸俗的一團和氣。這種種工作作風上的表現,當然同我的思想意識、政治品質相聯繫著。
對幹部一團和氣不進行原則鬥爭。也就得不到從幹部中來的批評與監督,形成腐朽的無原則的生活環境。
向幹部發泄對領導的不滿,實際上是反領導、打擊領導威信,藉以顯示自己、抬高自己。
對工作不負責、缺乏幹勁是對黨的事業毫不關心的表現,注意的只是自己的寫作,也是一本書主義。
擺攤子又念念不忘“發展方針”,這和個人名譽地位的考慮是相關聯著的。不安心做短訓班工作,只想把場面搞大些,個人也體面些。
心裡沒有黨,只有個人。寫作是個人的、工作也是個人的。合乎個人意圖,就積極肯干;不合乎個人意圖就抵抗、牢騷——簡直不成樣子!
總之,從以上這些錯誤來看,我在文講所工作期間,的確是在搞獨立王國,並且已經搞成了獨立王國。
一定能夠改造!即使失掉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我一定要做黨的馴服工具。用我全部的生命,用我全部的精力。讓我立功贖罪吧!讓我重新做人,從頭做起吧!
回憶當我入黨的那一天,就把異己階級的思想帶進黨內來了,腐朽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支配著我。不能不犯錯誤。犯了錯誤,受到批評和處分,不是感激黨,改造自己,而是拒絕、仇恨——一直發展到仇恨黨、仇恨具體執行黨的政策的同志、仇恨具體的黨的政策、仇恨具體黨的組織。這樣,資產階級思想和反黨立場就頑固的結合了起來。
但是,卻由於取得了共產黨員的名號,也不得不使用一些馬列主義詞句來說話,來喊黨的口號。這樣就自以為還是熱愛黨的事業,也曾努力工作,通過這些,不但騙取了黨的信任,而且也欺騙了自己。自己總認為還是有黨性的。因此,長期不覺悟。受到批評教育,不但不接受,反而強烈的抵抗。個人中心,碰不的。
其實,仇恨的是具體的黨。熱愛的是抽象的黨。積極工作,也是為了個人,當黨的工作與個人利益相結合的時候,就積極;相矛盾的時候,就不負責任。這樣,就發展成為用黨的名義,用黨的語言來兇惡的進行反黨活動。我就是這樣的。
這樣做了,還不覺悟。以為自己的所言所行,本來也全是為黨,即使效果錯了,動機還是好的。我7月26日的檢討,就是在這種精神指導下進行的。這是立場還沒有轉變的表現。還是用資產階級觀點,站在反黨立場上,來檢查自己的反黨錯誤的。
如果在平時,說我是帝國主義、地主、資產階級的代言人,我一定從心裡不接受。但是,什麼人才誣衊蘇共批判史達林是誇大,不實事求是呢?什麼人才把我們的黨內鬥爭看作宗派打擊呢?什麼人才為肅反對象代鳴不平呢?什麼人才給胡風分子開脫,為丁玲、陳企霞辯護呢?什麼人才支持流沙河一類人堅持反黨呢?……這些不明明都是帝國主義、地主、資產階級代言人說的話嗎?——這些都是我仇恨黨的具體表現。
從1956年青年創作會議以後,兩年多期間,工作十分清閒,不負責任。這期間徐剛同志任講習班班主任。統一管理教學與行政。我是以青委會副主任名義,分工領導講習班。對具體工作,很少過問。因此,第三期——三個月,我出差一個月;第四期——八個月,我出差半個月;離職學習三個半月。即在所內,也是游遊蕩盪,很少過問具體工作。對這種分工,我是滿意的,因為可以有機動時間,到外頭跑跑,在家裡寫作。但是,還講怪話:“憑自覺性工作”,這是對工作不負責任,有推脫責任的表現。
(三)擺攤子思想。
講習所改為講習班,由徐剛同志擔任班主任。肖、我、沙、蔡、潘本來都已轉到作協青委會工作。作協要我們幾個人的供給關係轉過來,我卻又設法保留在講習所。這是一種擺攤子思想。以為這是一個獨立單位,吃飯、住房子、看病、坐車,在各方面都方便些。
另外要保留幾名教員的名義,擺擺陣勢,即使這些人不做教員的工作。
向幹部發泄對領導的不滿言論。
除了在向正規化過渡一個問題上,經常向幹部談論作協黨組不能領導講習所以外,遇到什麼不滿,都隨時向幹部發泄:
“作協黨組不了解我們的情況”、“作協黨組只注意幾個刊物,不太管我們。”
對調動幹部,也說閒話。
對在報紙上公布停辦消息事前沒打招呼也發怨言。
在幹部中造成一種思想混亂、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
(五)幹部政策上重才輕德與無原則團結的庸俗作風。
A朱靖華提薪兩級——我是同意了的。
在教學工作正緊張的時候,答應他下工廠去體驗生活、寫作,一直未加認真制止。
從1957年春節起,又同他共同翻譯先秦諸子,合編古代寓言。從反右鬥爭中,對他的一些右派言論,並未認真對他展開批評與鬥爭。實際上是保護過關。
B 接觸最多的當然還是徐剛、沙鷗。
在對沙鷗與徐剛的關係中,也是自由主義的,無話不談,從不批評。
C馮韌對劉雪(華)的態度,我早就感覺到有問題,幾次談都是一場爭吵,被她頂回來,就又和平共居了。
她不服從工作調動,又不去學習,結果還同意了她擔任副支書。參加領導反右鬥爭。
這一切都是無原則的遷就。
第三十八章(5)
總之,是一種沒有原則的沒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空氣,腐朽的庸俗的一團和氣。這種種工作作風上的表現,當然同我的思想意識、政治品質相聯繫著。
對幹部一團和氣不進行原則鬥爭。也就得不到從幹部中來的批評與監督,形成腐朽的無原則的生活環境。
向幹部發泄對領導的不滿,實際上是反領導、打擊領導威信,藉以顯示自己、抬高自己。
對工作不負責、缺乏幹勁是對黨的事業毫不關心的表現,注意的只是自己的寫作,也是一本書主義。
擺攤子又念念不忘“發展方針”,這和個人名譽地位的考慮是相關聯著的。不安心做短訓班工作,只想把場面搞大些,個人也體面些。
心裡沒有黨,只有個人。寫作是個人的、工作也是個人的。合乎個人意圖,就積極肯干;不合乎個人意圖就抵抗、牢騷——簡直不成樣子!
總之,從以上這些錯誤來看,我在文講所工作期間,的確是在搞獨立王國,並且已經搞成了獨立王國。
一定能夠改造!即使失掉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我一定要做黨的馴服工具。用我全部的生命,用我全部的精力。讓我立功贖罪吧!讓我重新做人,從頭做起吧!
回憶當我入黨的那一天,就把異己階級的思想帶進黨內來了,腐朽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支配著我。不能不犯錯誤。犯了錯誤,受到批評和處分,不是感激黨,改造自己,而是拒絕、仇恨——一直發展到仇恨黨、仇恨具體執行黨的政策的同志、仇恨具體的黨的政策、仇恨具體黨的組織。這樣,資產階級思想和反黨立場就頑固的結合了起來。
但是,卻由於取得了共產黨員的名號,也不得不使用一些馬列主義詞句來說話,來喊黨的口號。這樣就自以為還是熱愛黨的事業,也曾努力工作,通過這些,不但騙取了黨的信任,而且也欺騙了自己。自己總認為還是有黨性的。因此,長期不覺悟。受到批評教育,不但不接受,反而強烈的抵抗。個人中心,碰不的。
其實,仇恨的是具體的黨。熱愛的是抽象的黨。積極工作,也是為了個人,當黨的工作與個人利益相結合的時候,就積極;相矛盾的時候,就不負責任。這樣,就發展成為用黨的名義,用黨的語言來兇惡的進行反黨活動。我就是這樣的。
這樣做了,還不覺悟。以為自己的所言所行,本來也全是為黨,即使效果錯了,動機還是好的。我7月26日的檢討,就是在這種精神指導下進行的。這是立場還沒有轉變的表現。還是用資產階級觀點,站在反黨立場上,來檢查自己的反黨錯誤的。
如果在平時,說我是帝國主義、地主、資產階級的代言人,我一定從心裡不接受。但是,什麼人才誣衊蘇共批判史達林是誇大,不實事求是呢?什麼人才把我們的黨內鬥爭看作宗派打擊呢?什麼人才為肅反對象代鳴不平呢?什麼人才給胡風分子開脫,為丁玲、陳企霞辯護呢?什麼人才支持流沙河一類人堅持反黨呢?……這些不明明都是帝國主義、地主、資產階級代言人說的話嗎?——這些都是我仇恨黨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