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該寺始建於公元709年,後幾經翻修。主建築高88米,寬35米,內聳53根大理石圓柱和49根方柱,內有神龕、木製講台等,內部嚴禁攝影。

  與阿克薩清真寺僅一箭之遙、位於聖殿山頂的是金頂清真寺,壯麗輝煌,以純黃金片貼頂,陽光下金光四射,無比莊嚴。內置聖石一塊,據說當年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夜遊至此石,才騎馬上七重天的。

  出阿克薩清真寺沿花崗岩小徑拾級而下經過昏暗狹長的花崗岩隧道,前面就是所羅門大帝第一聖殿的殘牆,回首仰望,我發現阿克薩清真寺與猶太教哭牆僅一牆之隔,建在同一塊地基上。我一直走向猶太教哭牆神殿底座,此時我的心好像承受著寒風苦雨可仍安然自得地對著遠山歌唱。

  我大口吸著來自錫安山頂濕潤寒冷的空氣,微痛的喉嚨立刻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快感,我莫名其妙地咧開大嘴朝所有的人傻笑。當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登月歸來,也曾踏著這條小徑拾級而下,當時他問以色列考古學家本一杜夫:“當年耶穌真的在這裡走過嗎?”本一杜夫答道:“正是。”阿姆斯特朗鄭重宣布:“我此時的心情比踏上月球時還激動百倍!”穿過阿克薩清真寺西牆旁的一條花崗岩隧道,就來到了猶太教聖地——哭牆。公元前11世紀大衛王統一猶太各部落,以六角星為以色列國象徵,定都耶路撒冷。其子所羅門,那個以鋼鋸巧斷婦女爭奪男嬰案的聰明皇帝,高築城牆抵禦外敵,聯姻埃及,用7年時間在錫安山頂建造了第一座猶太聖殿——所羅門聖殿。據《聖經》記載,所羅門聖殿長40米、寬13。3米、高2o米。巴比倫攻占耶路撒冷時將第一聖殿付之一炬,猶太人將其重建後又被羅馬人燒毀,阿拉伯人在此基礎上修了阿克薩清真寺。今天的哭牆乃是當年所羅門聖殿僅剩的一堵殘牆,可猶太人將其視為信仰和團結的象徵。哭牆長48。77米,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的猶太人從世界各地來此號哭,寄託故國之思,頗似中國古代《詩經》所抒寫的黍離之悲。至今,每逢安息日,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到哭牆哀悼、祈禱,將寫有自己的心愿的紙條塞入哭牆牆縫,以求神助。我亦將寫有自己的心愿“當好記者,娶好姑娘,生小超人”的紙條畢恭畢敬地塞進哭牆。

  “哭牆”用鐵柵欄把前來的男女一分為二,我與奧麗特小姐分別進入各自的群體,戴上拳頭大小的猶太帽加入慟哭的人群。

  (三)

  耶路撒冷城的所有路標和商業櫥窗都以英文、阿拉伯文、希伯來文三種文字書寫,耶路撒冷城的三個禮拜天——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分別為穆斯林、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休息日。準確他說,星期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叫主麻日;星期六是猶太教徒的休息日,叫安息日;星期日是基督徒的休息日,叫禮拜日。同一座城中的不同人群,分別在不同的日子休息,這一點很令初來乍到者感到不便。

  星期六是猶太安息日——“沙巴”。據《出埃及記》所述,上帝訓示率眾逃出埃及的摩西,猶太人應勞作六天,第七天休息,專事敬拜上帝,以此作為與上帝所立的盟約,凡褻讀聖日者,應處死刑。從安息日前一天黃昏開始,猶太街區的馬路中央都被猶太教徒設置路障,以阻止汽車往來。

  此時,上至總理、部長、議員,下至平民百姓都得步行,當然,這天“el·al”(以色列航空公司,elal意為向上向上)的航班也絕對不會起降,就是大人物在安息日也不可亂說亂動。奧麗特小姐因在安息日陪我背相機上街拍照受到一群人的圍攻,而我幾次在安息日去約旦河西岸都是步行到東耶路撒冷阿拉伯區,才能找到大巴士。1976年12月,拉賓政府由於在安息日到來前的黃昏主持了一個中隊f15戰鬥機的著陸儀式而引發信任危機,直至下台。安息日“沙巴”的耶路撒冷米希姆里區,虔誠的教徒頂帽束袍,跟著拉比(猶太教長)在狹長的街道上邊行進邊祈禱。

  在美國官拜國務卿的猶太人亨利·基辛格出訪那路撒冷時,在一個“沙巴”之夜踱進一家小啤酒館,要求喝兩杯,可店主當即以“沙巴”名義拒絕。基辛格的侍從問店主,你難道不知道你拒絕的是超級大國的國務卿嗎?店主淡然一笑:“我知道這裡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啤酒館,可這裡是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

  哭牆西北猶太居民區辟有一處記錄猶太人歷史的遺蹟陳列區。穿過該區便是著名的大衛王塔,大衛是以色列歷史上最著名的賢君,英勇善戰多才多藝。他定都耶路撒冷,興建那和華神廟,鑽研音律,南征北伐。《聖經·舊約)把他描繪成戰勝非利土人的英雄、編制獻神頌歌的音樂家和詩人。今天撲克牌的黑桃k上,還保留著他撫弄豎琴的形象。大衛王墓得到極好的保護,棺木上蓋著沉重的藍色天鵝絨布,上繡巨大的白色大衛星(以色列國旗上的六角星)。

  初到耶路撒冷,我奇怪為什麼猶大人家家門框上全釘著小木條,連五星級的希爾頓飯店也不例外。經奧麗特介紹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古老的門柱聖卷。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耶路撒冷後將聖殿付之一炬,擄走大批猶大人,史稱“巴比倫之囚”。至今以色列人一提伊拉克就咬牙切齒,更不用說薩達姆還三天兩頭地扔“飛毛腿”。繼而羅馬帝國鐵騎結束了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長達1300年的歷史,大批猶太人流亡北非,受盡埃及人的欺侮。據說,上帝為猶太人的苦難所感動,決定懲罰埃及人,降以十大災難,其中一條就是殺盡埃及人的長子。上帝告訴猶太人首領摩西,讓所有猶太人在門框上貼上門柱聖卷,以保他們的長子安然無恙,以後摩西率猶太人經西奈返回耶路撒冷。據《出埃及記)載,摩西遵上帝聖旨將羔羊之血塗於門楣之上,以便天使緝殺埃及人長子時,見有血之家即越門而過,這便是“逾越節”的由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