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傳聞說,慈禧在未進宮前就已經許配給了在戶部當差的榮祿,當時的慈禧因為父親被貶而閒居在京城,加上家裡家道的中落,很是困難,這個時候,榮祿經常去接濟他們,一來二去,這兩個年輕人就越走越近了,但可惜的是,慈禧這個人野心比較大,她一心要繼續往上爬,一個小小的官吏夫人是不能滿足她的欲望的,所以,當她夠了選秀年紀的時候,她就一心想要進宮,她認為,只要進了宮,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了。於是,在她15歲的時候,她拋棄了心愛的榮祿,隻身來到了宮中,尋求自己的出頭機會。

  到了宮中,慈禧果然靠自己的聰明和手段得了勢,在她掌握大清朝命運的時候,她重用榮祿,把榮祿變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咸豐十一年辛酉政變的時候,慈禧也全是仰仗榮祿的全程保護才能夠成功地垂簾聽政,於是,榮祿便由總兵升為工部侍郎,沒幾天又升為內務府總管大臣,這可是一個很肥的缺。

  光緒初年,榮祿升遷為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就在他飛黃騰達的同時,他被人彈劾貪污受賄,雖然經查此事屬實,但他並沒有受到多大的處分,只是被降職調出北京而已,這當然是慈禧在背後出的力。

  甲午戰爭時,榮祿進京為慈禧祝壽,並同時將厚禮送了恭親王奕一份,慈禧藉機把他安排在恭親王身邊,很快,他便受到了恭親王的信任,當然也得到了慈禧的賞識。到光緒二十四年,他已經是兵部尚書了,後來又升任為直隸總督。

  後來,慈禧還親自為榮祿提親,把榮祿的女兒許給了醇親王載灃為福晉,後來載灃之子溥儀被立為皇帝,榮祿一下子就變成了皇帝的外公了。慈禧處心積慮地把大清朝的命運和榮祿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可見兩個人的關係多麼親密。

  當然了,如果慈禧和榮祿真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的話,正史也是不會記載的,所以,才有了這麼多演繹出來。

  清代皇太后之最

  據不完全統計,清代近三百年歷史的十二位皇帝,共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等有主位封號的妻妾一百八十多位。在這一百八十多位女性中,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做了皇太后,我們看一看這些人都有哪些之最。做皇太后時間最長的,是順治的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她不僅做了五十七年的皇太后,而且是做皇太后時最年輕的一個,才21歲。做皇太后時間最短的,是康熙的德妃、雍正的生母烏雅氏,她在雍正即位後只做了六個月皇太后就去世了。皇太后上徽號次數最多的,是雍正的孝聖憲皇后、乾隆的生母鈕祜祿氏,她當皇太后四十二年,共上徽號九次,她也是皇太后中最高壽的一位,享年86歲。

  慈安之死

  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本來就不平靜的皇宮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向與人為善的慈安太后暴死宮中。慈安太后為什麼會突然就暴死呢?一時之間,關於她的死因人們起了種種的懷疑。

  在清朝的官方記錄中,持慈安太后是正常病死的這種意見。《光緒朝東華錄》記載道:慈安在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突然得了病,到了初十日病情突然就重了起來,到了戌時,就已經呈彌留狀態了。但是慈安突然得病,而且死得這麼快,令很多人都很懷疑。據《清稗類鈔》記載,在慈安剛一開始感覺到身體不適的時候,御醫薛福辰為她診脈,還認為她的病是“微疾不須服藥”,沒想到當晚就聽說太后已經殯天了。

  還有一種認識是說,慈安太后因為一直是慈禧的擋路石,慈禧時時刻刻想把她除去,所以把慈安逼死了。這種說法還是在《清稗類鈔》中記載的:在辛酉政變後,慈安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雖然慈安人比較內向,不善言談,但慈禧權欲極重,縱是如此,也讓慈禧覺得不爽,一定要除之而後快。到了1881年初,慈禧患病不能理政,慈安便只能獨自一人掌理朝政,這讓慈禧很是大為不悅,便言詞激烈地說慈安干預朝政,而慈安因為言語木訥,不能與慈禧爭辯,便自盡了。

  另外還有第三種說法,認為慈安是被慈禧進的毒藥毒死的。《慈禧外紀》中記載了這種說法:咸豐帝在位時便發現了慈禧的不安份,為了以防萬一,他在臨終時給慈安秘密留了一份遺詔,如果慈禧不安份的話,就讓慈安出示這份遺詔將之處死。但沒有心機的慈安被慈禧的表面乖巧矇騙了,便把這件事告訴了慈禧,慈禧雖表面上感激涕零,但實際上已經起了殺機。於是,在一次向慈安獻藥的時候,下毒害死了她。

  清代皇后之最

  清代十二位皇帝的皇后並不僅只有十二位,有幾位皇帝立了好幾個皇后,比如康熙帝就立了四位皇后。這些皇后中,年齡最小的是康熙帝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不滿13歲,她也是清代皇后去世時最年輕的,也是唯一一位因難產而去世的,死時只有22歲。在皇后位時間最長的,是嘉慶帝的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和光緒帝的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她們分別在26歲、22歲時被冊立為皇后,都做了十九年皇后。在皇后位時間最短的,是康熙帝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她在被冊為皇后的第二天就去世了。

  慈禧與醇親王的微妙關係

  醇親王奕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算得上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人物,他雖然不像慈禧一樣能翻雲覆雨,但至少也是能掀起一定的風浪來。他既是光緒帝的生父,而且還是慈禧的妹夫、小叔子,在朝廷里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大臣。他在慈禧發動的一系列政變中,都堅定不移地站在了慈禧的一邊,幫助慈禧完成了這些政變。像辛酉政變、垂簾聽政等,以及後來在他總理海軍衙門的時候,挪用軍費為慈禧修建頤和園。這樣看來,這個醇親王和慈禧的關係應該是非同尋常了,但其實也不是,慈禧對這個醇親王是又寵又忌,為什麼這麼說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