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曲的繁榮和發展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當時的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商業活躍,城市居民的大量增加,促成了雜劇的發展和繁榮。另一個原因是當時大量文人淪入社會底層,與社會實際接觸較多,因而獲得了豐富的創作源泉。

  關漢卿對雜劇的發展做出了什麼貢獻?

  關漢卿,號已齋,大都(今北京)人。正史關於他的事跡記載得很少。他的活動當在十三世紀,大半生在大都度過。

  關漢卿是元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大的戲劇家,也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戲曲家之一。對雜劇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首先,關漢卿是一個能編能導能演的元代劇作家,文、聲、容兼治,自稱為“梨園領袖”、“編修帥首”、“雜劇班頭”。在他的周圍,有一批諸如王實甫、楊顯之、費君祥等著名劇作家。他與楊顯之風格相似,經常一起談論切磋創作,他與王實甫也是密友。這些人相互影響,對雜劇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關漢卿與雜劇演員也有密切的交往,這使得他十分熟悉戲園子生涯,也提高了自己的藝術修養。他與當時一個著名演員珠簾秀有深厚的友誼。珠簾秀是個天才的演員,藝技精湛,獨步劇壇。我們可以想像出她對關漢卿的影響。再加上關漢卿本人多才多藝,有時親自登台演出。所有這些因素,使得關漢卿成為了元代最有成就的戲劇家。這當然也會對其他戲劇家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其次,關漢卿的創作為元代雜劇提供了範本。關漢卿一生寫了六十多個劇本,今存十八種。主要作品有《竇娥冤》、《救風生》、《望江亭》、《單刀會》、《拜月亭》、《蝴蝶夢》等。這些劇本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取材,揭露了黑暗的社會,抒發了自己悲憤的胸懷,表達了對被壓迫、受欺辱的下層人民深切的同情,特別是對於下層婦女諸如寡婦、妓女、乳娘、婢女的同情,也歌頌了他們的反抗精神。關漢卿在藝術上也取得很大成就。他善於運用戲劇的特殊結構來刻畫種種典型人物,有時不惜用浪漫主義創作手法,以加強感情色彩。比如《竇娥冤》中竇娥臨刑前的三樁誓願:一要刀過頭落,血上素旗,一滴不沾地;二要六月下雪,掩蓋她的屍體;三要“這楚州亢旱三年”。這三樁誓願全實現之後,才能充分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直落得兩淚漣漣”所包含的強烈的情感,也才能理解什麼叫“感天動地竇娥冤”。再連繫上“把濫官、污官都殺死”,要為“萬民除害”,可以看出沉積在關漢卿胸中那種似火山一樣的對貪官污吏的憤怒。由此體現出關漢卿戲劇的藝術感染力。

  關漢的創作大大地促進了元代雜劇的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元曲在古典文學中的崇高地位,也奠定了中國戲曲在世界文學中的崇高地位。

  什麼叫南戲?

  南戲,又叫“戲文”。本來是浙江溫州一帶的地方戲種,後來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成為元朝後期一種重要的劇種。

  相對雜劇而言,南戲比較自由、靈活。劇本沒有一定的出數,一出中不限於通押一韻,也不限於一個宮調,演唱的角色不必一人唱到底,可生可旦,有的甚至二人互歌,或數人合唱。總之,南戲與雜劇相比,顯得十分自由而靈活。

  現存南戲劇本完整的有十餘本,存目一百七十種左右。可見南戲在當時是很繁榮的。著名的作家有高則誠,代表作是《琵琶記》。此外,還有被稱為元代“四大傳奇”的《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簡稱“荊白拜殺”。

  南戲到了明代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古代銅器趙孟頫在我國書法史上占有什麼地位?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嫡裔,史載他有經世之才。南宋滅亡之後,元世祖江南求賢,趙孟頫欣然出仕,他出仕不是為做官,而是為了“行義達道”。但因為他的出身,他一生在政治上的才能沒能發揮出來。但在文化領域,趙孟頫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特別是在書法史上,他的影響特別大,地位特別高。

  在書法上,趙孟頫是元代的代表人物。他從幼年時起,練字就特別下功夫,尤其喜歡臨摹,通過長期的堅持和努力,晉、唐諸代名家的字盡入胸中,他能做到臨誰像誰。他對寫字的要求特別嚴格,首先執筆必須堅實有力。他自己寫字時一絲不苟,凡寫必求盡善盡美。正因為有如此的刻苦精神和嚴格要求,趙孟頫才成為元代無可比擬的書法大師。在書法上,他掌握晉、唐諸代名家的字體風格,並在前人的基礎上融會貫通,自成一家。做到了“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無對手。在書法的篆、隸、楷、行、草五種主要種類中,無一不精湛。因此,趙孟頫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對後世的書法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他之後的書法家中,少有不受他影響的。

  地理學在元代有什麼發展?

  理學在元代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是以許衡為代表的理學家將行道與推行漢法聯繫起來;一是理學在元代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