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勾國臣告河神
“老黨委”奶奶的葬禮辦完,春節也即將來臨。在外打工的人陸續回來,一場場的酒擺起來,寂寞冷清的梁莊開始有點熱鬧和喜慶的氣氛了。
夏天的軍哥之死及圍繞著軍哥之死所產生的閒話,尤其是關於南水北調占地賠償事件梁莊村民的態度(既憤怒又漠然),我一直非常不解。既然關係到每個人的利益,不管大小、多少,都是自己的事自己的錢,為什麼大家都那麼不在意?這不符合梁莊人日常的性格,為了幾十塊錢,兄弟打架、妯娌翻臉、不贍養父母、和鄰居吵架的事比比皆是。
我決定找一個機會以較為正式的方式讓大家談談各自的看法。
借著喝酒之機,我把福伯、父親、萬國大哥、萬立二哥、萬科三哥、萬民四哥、萬青哥和梁磊、梁時(萬青哥的兒子)召集起來,以鄭重的態度對他們說:“今天咱們關起門來都是自己人,隨便說,說自己心裡的真實想法。這件事如果是真的,村委會如果真的貪污了公共占地面積的錢,你去不去找他們說,去不去告狀?原因是啥?”
“啥‘如果’,那清是真的。”萬青哥先嚷了起來,“我這兩年在家裡,啥都知道,我都給他們算過帳了。”萬青哥掰著指頭一筆筆算起來,從現在的南水北調款一直算到十幾年前的老公路砍掉的賣樹款。這樣算下來,數目還真不小。
“既然帳這麼清,你為啥不去說,也不去告?”
“我想著我給人家沒門兒啊,你就是想整,我一個人也整不翻(整不翻:整不倒。)人家。現在有三個人站起來,就能夠說清楚。但這三個人不好找,出頭時都不想出那個頭。不是怕他,主要是不想得罪人。不想公開、正式地得罪人。在我一個人站起來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我是不會站出來的。”
在說到貪污的時候,萬青鏗鏘有力,但是在說到告狀時,他的聲音立即有點軟弱,中氣不足了。
父親帶著自我嘲諷的語氣說:“說告狀,不是逼急了,誰也不會去。人家多抬舉咱,今天送酒,明天請吃飯。村委會也不憨,先把我安置好。把好整官兒的這號人先弄住。”
福伯嘲笑父親:“你看,光正都叫人家賄賂住了,還‘老刺頭兒’呢!你可知道了,為啥這兩年村委和你走得近了?主要是糊弄住你,不想讓你出頭。”
“那你咋辦?我生病,人家一聽說,趕緊往醫院去,拿一百塊錢看我,我能咋辦?讓人家把錢拿走?”父親提高了聲音,替自己辯解。
二哥以一種滿不在乎的口氣說:“只要不捉我都行,但是多了肯定不行。大面過得去就行,三畝五畝無所謂。”
四哥說:“咱成年不在家,分到咱這兒也落不住啥錢,咱也不參與內政。捉哩是大家,吃虧了,每個人都吃虧,就算了。”
一向不參與時政的三哥保持一貫的風格:“我對家裡沒有意見,只要誰不捉我都行了。過個平靜、平淡生活,你不欺負我、我不欺負你就行了。關係太複雜了,不想參與。”
二嫂在一旁感嘆:“農村這些事,都是些感情。三十年河東轉河西。咱不想吭聲,又落不到咱這兒,得罪那人幹啥。”
我說:“可是這樣大家也吃虧了啊,憑啥吃這虧?錢再少也是自己的錢。錢可以是小事,權利是大事。這是你們應該得的,是你們的權利。再說,你們不去爭取,只會使情況越來越差。”
“低頭不見抬頭見,告不成,還落一身臊。二大不是一輩子不待人見嗎?啥也沒告成,自己天天挨批鬥。”四哥並不同意我的看法,又拿父親做現成的例子。
二哥說:“啥權利?當官的,落一點吃喝,不然餓死了。你不叫人家貪,指望啥?”
父親說:“弄個新官更不好,肚子空著,還得吃,貪得更很。”
大哥接著父親的話說:“就是。李營(鄰村)為啥現在比咱們村富?就是人家沒有換過官。爹當完兒子當,三代人都當村支書。都吃飽了吃美了,該為大家辦點事了。”
二哥似乎對大哥的話有點迷惑:“照你這樣說,‘世襲’倒是好事了?”
“你想啊,三代人都吃,總有吃飽那一天,就不會恁貪了。”
大哥的觀點頗為新奇,大家就此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奇怪的是,大家對幹部的貪污都持一種特別理解和接受的態度,雖然也包含著憤怒和鄙視。
在熱烈爭吵的過程中,梁莊兩個年輕的晚輩,梁磊和梁時一直沒有發言,並且流露出心不在焉的表情。他們對村莊的這些事不感興趣。萬青哥在那兒詳細地算帳時,梁時不滿地瞪著父親,低聲嘟囔著:“就你能,一輩子愛管閒事。”萬青哥對梁時的這種思想也很不滿,認為“現在社會在發展,人們的思想在落後。娃們只管掙錢,不管家”。至於梁磊,很顯然,他對這種探討和爭論的結果持極端懷疑的態度。
我問道:“那就沒辦法了?大家都不願出頭,不願爭取自己的權利,那就都吃虧。”
萬青哥說:“那你有啥辦法,我說就去告狀,肯定能將他告倒。”
福伯以一個老人的經驗式肯定話語說:“你也別告,肯定告不贏,背後都有關係。”
“老黨委”奶奶的葬禮辦完,春節也即將來臨。在外打工的人陸續回來,一場場的酒擺起來,寂寞冷清的梁莊開始有點熱鬧和喜慶的氣氛了。
夏天的軍哥之死及圍繞著軍哥之死所產生的閒話,尤其是關於南水北調占地賠償事件梁莊村民的態度(既憤怒又漠然),我一直非常不解。既然關係到每個人的利益,不管大小、多少,都是自己的事自己的錢,為什麼大家都那麼不在意?這不符合梁莊人日常的性格,為了幾十塊錢,兄弟打架、妯娌翻臉、不贍養父母、和鄰居吵架的事比比皆是。
我決定找一個機會以較為正式的方式讓大家談談各自的看法。
借著喝酒之機,我把福伯、父親、萬國大哥、萬立二哥、萬科三哥、萬民四哥、萬青哥和梁磊、梁時(萬青哥的兒子)召集起來,以鄭重的態度對他們說:“今天咱們關起門來都是自己人,隨便說,說自己心裡的真實想法。這件事如果是真的,村委會如果真的貪污了公共占地面積的錢,你去不去找他們說,去不去告狀?原因是啥?”
“啥‘如果’,那清是真的。”萬青哥先嚷了起來,“我這兩年在家裡,啥都知道,我都給他們算過帳了。”萬青哥掰著指頭一筆筆算起來,從現在的南水北調款一直算到十幾年前的老公路砍掉的賣樹款。這樣算下來,數目還真不小。
“既然帳這麼清,你為啥不去說,也不去告?”
“我想著我給人家沒門兒啊,你就是想整,我一個人也整不翻(整不翻:整不倒。)人家。現在有三個人站起來,就能夠說清楚。但這三個人不好找,出頭時都不想出那個頭。不是怕他,主要是不想得罪人。不想公開、正式地得罪人。在我一個人站起來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我是不會站出來的。”
在說到貪污的時候,萬青鏗鏘有力,但是在說到告狀時,他的聲音立即有點軟弱,中氣不足了。
父親帶著自我嘲諷的語氣說:“說告狀,不是逼急了,誰也不會去。人家多抬舉咱,今天送酒,明天請吃飯。村委會也不憨,先把我安置好。把好整官兒的這號人先弄住。”
福伯嘲笑父親:“你看,光正都叫人家賄賂住了,還‘老刺頭兒’呢!你可知道了,為啥這兩年村委和你走得近了?主要是糊弄住你,不想讓你出頭。”
“那你咋辦?我生病,人家一聽說,趕緊往醫院去,拿一百塊錢看我,我能咋辦?讓人家把錢拿走?”父親提高了聲音,替自己辯解。
二哥以一種滿不在乎的口氣說:“只要不捉我都行,但是多了肯定不行。大面過得去就行,三畝五畝無所謂。”
四哥說:“咱成年不在家,分到咱這兒也落不住啥錢,咱也不參與內政。捉哩是大家,吃虧了,每個人都吃虧,就算了。”
一向不參與時政的三哥保持一貫的風格:“我對家裡沒有意見,只要誰不捉我都行了。過個平靜、平淡生活,你不欺負我、我不欺負你就行了。關係太複雜了,不想參與。”
二嫂在一旁感嘆:“農村這些事,都是些感情。三十年河東轉河西。咱不想吭聲,又落不到咱這兒,得罪那人幹啥。”
我說:“可是這樣大家也吃虧了啊,憑啥吃這虧?錢再少也是自己的錢。錢可以是小事,權利是大事。這是你們應該得的,是你們的權利。再說,你們不去爭取,只會使情況越來越差。”
“低頭不見抬頭見,告不成,還落一身臊。二大不是一輩子不待人見嗎?啥也沒告成,自己天天挨批鬥。”四哥並不同意我的看法,又拿父親做現成的例子。
二哥說:“啥權利?當官的,落一點吃喝,不然餓死了。你不叫人家貪,指望啥?”
父親說:“弄個新官更不好,肚子空著,還得吃,貪得更很。”
大哥接著父親的話說:“就是。李營(鄰村)為啥現在比咱們村富?就是人家沒有換過官。爹當完兒子當,三代人都當村支書。都吃飽了吃美了,該為大家辦點事了。”
二哥似乎對大哥的話有點迷惑:“照你這樣說,‘世襲’倒是好事了?”
“你想啊,三代人都吃,總有吃飽那一天,就不會恁貪了。”
大哥的觀點頗為新奇,大家就此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奇怪的是,大家對幹部的貪污都持一種特別理解和接受的態度,雖然也包含著憤怒和鄙視。
在熱烈爭吵的過程中,梁莊兩個年輕的晚輩,梁磊和梁時一直沒有發言,並且流露出心不在焉的表情。他們對村莊的這些事不感興趣。萬青哥在那兒詳細地算帳時,梁時不滿地瞪著父親,低聲嘟囔著:“就你能,一輩子愛管閒事。”萬青哥對梁時的這種思想也很不滿,認為“現在社會在發展,人們的思想在落後。娃們只管掙錢,不管家”。至於梁磊,很顯然,他對這種探討和爭論的結果持極端懷疑的態度。
我問道:“那就沒辦法了?大家都不願出頭,不願爭取自己的權利,那就都吃虧。”
萬青哥說:“那你有啥辦法,我說就去告狀,肯定能將他告倒。”
福伯以一個老人的經驗式肯定話語說:“你也別告,肯定告不贏,背後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