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昭王驅逐安邑魏民。填入秦民,加賜一爵。填入罪人,赦免其罪。

  司馬錯又移師伐韓,攻取了夏山(今地不詳)。

  冷向率領齊國大軍伐宋,勢如破竹。

  楚頃襄王、魏昭王得知秦、趙不再擊齊救宋,出兵與齊爭奪宋地。

  宋國三面臨敵,全無救兵,軍民喪失鬥志。

  數月之間,冷向滅宋,占領大部分宋地。

  楚軍、魏軍奪得部分邊邑。

  齊軍攻破商丘,宋康王戴偃化裝出逃。逃到魏國溫邑(河南溫縣),國滅身死,終年八十四歲(前369-前286)。三十二歲逐兄篡位,在位五十二年(前337-前286)。第十年稱王,前十年(前337-前328)為君,後四十二年(前327-前286)為王。

  齊湣王惱怒李兌,聽從蘇秦,把定陶封給魏冉。

  設宴慶功,重賞滅宋功臣蘇秦、冷向、蘇厲、宋郭。

  蘇秦把所得賞賜,分賞門客盛慶、辛謁、韓山。

  李兌得知定陶封給魏冉,憤怒至極,告訴門客朱讙、趙足:“齊湣王讓公玉丹向我承諾‘必不召回韓珉’,如今召回了;又向我承諾‘必不重用蘇秦’,如今封君拜相了;又向我承諾‘必不與燕結盟’,如今與燕結為上交。齊湣王之子田順,為質於趙,我以為其言可信。如今田順竟也抵賴先前之言,比其父王更加過分。田順曾經聲稱痛恨蘇秦,視如厲鬼,如今卻稱頌蘇秦為天下大賢。罷了罷了,我再也不相信齊湣王了!”

  命令駐兵井陘關的韓徐為,立刻伐齊。

  蘇秦派人返燕,通報燕昭王:“奉陽君未得定陶,大怒伐齊。齊湣王認為奉陽君是小人,齊、趙之交已經大惡!只要齊、趙能夠相攻,我願勉力求死!有生之物,無不有死。如果我之一命,能助大王破齊,我將死而無憾!”

  莊子八十四歲,天年將終,靜臥在床。聽見門外人喊馬嘶,狗吠雞跳。

  藺且說:“齊軍攻破商丘,蒙邑縣令已經開城投降!”

  莊子感嘆:“我父親離楚至宋,一直都想返楚,最終未能如願。我送父母歸葬楚國,然後重新返宋,沒想到臨死之前成了齊民。”

  藺且說:“聽說前年齊湣王為了讓李兌同意伐宋,曾把定陶預封給李兌。去年齊湣王為了讓李兌發動伐秦,又把蒙邑增封給李兌。假如齊湣王兌現承諾,難道夫子又成趙民?”

  莊子笑了:“聽說今年齊湣王為了讓秦昭王同意伐宋,又把定陶預封給魏冉。假如齊湣王也把蒙邑增封給魏冉,我豈非又成秦民?無論宋國亡於何國,蒙邑封給何人,我都是不臣天子、不友諸侯的天民。”

  莊子將死,吟誦《小雅·黃鳥》:“黃鳥黃鳥,無集於榖,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歸,復我邦族。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黃鳥黃鳥,無集於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

  藺且忍不住哭泣。

  莊子說:“你忘了安時處順嗎?我如今死去,並非早夭。即使再活百年,與天地相比仍是短命。既然難免一死,何必貪求須臾?”

  藺且說:“弟子準備厚葬夫子!”

  莊子笑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以星辰為珠璣,以萬物為齎送。葬具如此完備,何以復加?”

  藺且說:“恐怕烏鴉老鷹,將會爭食夫子遺體。”

  莊子說:“葬於地面之上,會被烏鴉老鷹所食。葬於地面之下,會被螻蛄螞蟻所食。剝奪烏鴉老鷹的食物,轉為螻蛄螞蟻的食物,豈非過於偏心?把不公平視為公平,所謂公平實非公平;把沒有憑證視為憑證,所謂憑證實非憑證。明顯的表象均被天道驅使,神妙的本質才是天道憑證。明顯的表象,永遠不能戰勝神妙的本質。世人惑於所見,陷溺人道,只求功效止於表象,豈不可悲?”

  莊子終其天年,享年八十四歲(前369-前286)。

  遺著七篇:《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

  莊遍、莊咸、藺且,把莊子葬於蒙澤之畔。

  莊子入土之時,一隻蝴蝶翩翩飛起,瞬間消失於天際。

  尾聲 藺魏弘莊(前285-前282)

  一 蘇秦謀齊詐立三帝,藺且釋莊撰文五篇

  前285年,歲在丙子。莊歿一年。

  周赧王三十年。秦昭王二十二年。楚頃襄王十四年。魏昭王十一年。韓釐王十一年。趙惠文王十四年。齊湣王十六年。燕昭王二十七年。魯湣公十八年。衛嗣君三十年。

  蘇秦派遣盛慶返燕,通報燕昭王:“齊湣王伐滅宋國,占領宋國所侵的楚地淮北,兼併泗上十二諸侯、吳越九夷之地,齊國疆域已達原先三倍。一個齊國,燕國尚且不能抵禦,三個齊國,燕國更難抵禦。然而智者謀事,善於因禍為福,轉敗為功。當年勾踐先敗天吳,然後滅吳稱霸,正是如此。大王想要因禍為福,轉敗為功,必須繼續尊齊為霸。秦昭王不甘心居於齊湣王之下,必將策動諸侯連橫伐齊。大王不如派人勸說秦昭王:‘秦稱西帝,趙稱中帝,燕稱北帝,就能策動諸侯連橫伐齊,迫使齊湣王讓宋復國,把淮北還給楚國。’三年前秦昭王被迫撤消西帝之號,乃是刺心之痛。大王投其所好,秦昭王必將策動諸侯連橫伐齊。奉陽君沒能得到定陶、蒙邑,孟嘗君沒能得到薛邑、平陵,必將勸說趙惠文王、魏昭王響應秦昭王。不過諸侯連橫伐齊之初,大王不可公開叛齊,必須等待齊師疲弊之後,再予最後一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