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燕昭王讀畢韓山帶回的蘇秦自辯長信,徹底打消疑心,再也不信讒言。
齊湣王問蘇秦:“奉陽君雖與寡人達成諒解,但是孟嘗君仍在阻撓伐秦,又與寡人爭奪宋地,先生有何良策?”
蘇秦說:“大王不必憂慮,我願使魏,勸說孟嘗君支持伐秦,不爭宋地。使魏之前,我先去燕國,勸說燕昭王罷黜田代、孫去疾,以免出現第二個張魁。”
齊湣王大喜。
蘇秦從齊返燕,告誡燕昭王:“八年前大王給我五年,我說至少需要十年。如今伐齊時機仍未成熟,大王如果不想前功盡棄,再也不能輕舉妄動,必須靜待齊國伐宋師疲,得罪天下諸侯。”
燕昭王說:“寡人操之過急,打亂了先生部署。再也不會輕舉妄動,一切聽命先生!”
蘇秦又從燕往魏,途經趙國,詢問李兌:“君侯既與齊湣王達成諒解,為何聯軍至今滯留成皋,仍不西行伐秦?”
李兌說:“連日大雨,不宜行軍。魏、韓均已承諾,決不與秦和解。我正調集上黨趙軍開赴成皋,很快就能西行伐秦。”
蘇秦又從趙往魏,途中派人返齊,稟報齊湣王:“我先從齊至燕,告訴燕昭王:‘只要齊湣王信任我一天,必定不會懷疑大王!’燕昭王感激大王信任,向我保證:‘只要齊湣王信任先生一天,無論齊國是與三晉結盟,還是與秦、楚結盟,寡人永遠聽命先生,追隨齊國!’隨後我從燕往魏,途經趙國,奉陽君向我保證:‘正在調集上黨趙軍開赴成皋,只要齊湣王不與楚頃襄王會見,不讓韓珉返齊復相,伐秦再無變數。’我正在往魏途中,大王靜候佳音!”
蘇秦到達大梁,尚未晉見魏昭王。
孟嘗君痛恨蘇秦一再破壞合縱伐齊,不顧魏昭王反對,立刻囚禁蘇秦。
蘇秦急遣門客返齊求救。
齊湣王急命蘇厲使魏營救。
蘇厲至魏,晉見魏昭王、孟嘗君:“去年齊湣王把宋地預封給涇陽君,請求秦昭王與宋斷交,允許齊國伐宋,遭到拒絕。秦昭王並非不願與齊和解,也非不想得到宋地,而是不信任蘇秦。如今秦昭王得知魏國囚禁蘇秦,必將與齊和解,伐秦必將失敗,秦軍必將伐魏。只有釋放蘇秦,不讓秦、齊和解,伐秦才能啟動,魏國才能收復秦侵之地。”
魏昭王說:“薛公也有苦衷,父子兩代忠齊,使齊躍居天下最強,齊湣王卻聽信呂禮讒言,誣陷薛公謀反,使之罷相歸薛。楚、宋伐薛之時,又拒絕救薛。”
蘇厲勸說孟嘗君:“齊湣王聽從蘇秦規勸,早已後悔聽信呂禮讒言而錯怪君侯,所以罷免呂禮驅逐歸秦。齊湣王又聽從蘇秦規勸,讓韋非轉告大王和君侯:‘滅宋以後,必把宋侵薛地還給薛公,再把宋地平陵增封薛公。’何況君侯無論相齊還是相魏,蘇秦十多年來從未冒犯君侯。”
魏昭王也勸說孟嘗君:“寡人禮聘君侯相魏,意在抗秦,並非伐齊。君侯何不接受蘇秦好意,與齊湣王盡釋前嫌?”
孟嘗君只好釋放蘇秦,假裝同意與齊湣王和解。
蘇秦獲釋,繼續駐守大梁,防止孟嘗君再次阻撓伐秦。
蘇厲返齊,稟報齊湣王:“孟嘗君已經釋放蘇秦,願與大王盡釋前嫌。奉陽君即將發動伐秦,大王可以放心伐宋!”
蘇秦經過大半年捨死忘生的艱苦折衝,終於排除了伐秦、伐宋的一切障礙。
李兌命令聯軍西行伐秦,齊湣王也命趙信繼續伐宋。
齊軍再次伐宋,宋康王大急,拜見六十四歲的兒說:“去年齊湣王伐宋,楚頃襄王答應相救而不救,寡人被迫割讓淮北,與齊和解。齊湣王既得淮北,竟然再次伐宋。二十八年前,魯平公送來連環刁難寡人,先生在齊,派遣弟子返宋破解連環,寡人感念至今。十二年前,先生離齊歸宋,不肯接受寡人禮聘,寡人遺憾至今。如今齊軍壓境,懇請先生為了宋民,再次解救寡人!”
兒說說:“如今齊強楚弱,楚頃襄王若無好處,怎肯救弱宋,擊強齊?既然大王割讓淮北以後,齊湣王仍然伐宋,大王不如把淮北還給楚國,誘使齊、楚交戰。”
宋康王如夢初醒,命令臧孫子使楚,把淮北還給楚國。
楚頃襄王大喜,命令公疇豎領兵至宋,與趙信爭奪淮北。
楚、齊對峙於淮北,公疇豎、趙信要求宋國助己。
宋康王宣布中立,兩不相助。
楚、齊開戰,齊軍大勝,趙信殺死公疇豎。
楚頃襄王大怒,準備伐齊報仇。
齊湣王又命蘇厲至魏,向蘇秦問策。
蘇秦先命蘇厲返齊,獻策齊湣王:“我勸說大王把定陶預封給奉陽君,把平陵預封給孟嘗君,使他們不再反對大王伐宋。我留在魏國敦促三晉伐秦,使秦軍不能救宋。如今萬事俱備,趙信卻節外生枝,殺死公疇豎,惹怒了楚頃襄王,影響了破秦滅宋大局。大王只有誅殺趙信,楚頃襄王才會息怒。大王聽我之言,三月必成霸業,否則我願請死。我被趙、魏囚禁,甘願冒死從事,除了幫助大王成就霸業,另有一點私心,就是希望萬世留名!”
齊湣王深受感動,立刻誅殺趙信。又命蘇厲使楚,晉見楚頃襄王:“宋國割讓淮北,與齊和解,大王卻派公疇豎爭奪淮北,進攻趙信。齊湣王不怪大王爭地,反怪趙信殺死公疇豎而冒犯大王,立刻誅殺趙信。大王怎能辜負齊湣王好意?”
齊湣王問蘇秦:“奉陽君雖與寡人達成諒解,但是孟嘗君仍在阻撓伐秦,又與寡人爭奪宋地,先生有何良策?”
蘇秦說:“大王不必憂慮,我願使魏,勸說孟嘗君支持伐秦,不爭宋地。使魏之前,我先去燕國,勸說燕昭王罷黜田代、孫去疾,以免出現第二個張魁。”
齊湣王大喜。
蘇秦從齊返燕,告誡燕昭王:“八年前大王給我五年,我說至少需要十年。如今伐齊時機仍未成熟,大王如果不想前功盡棄,再也不能輕舉妄動,必須靜待齊國伐宋師疲,得罪天下諸侯。”
燕昭王說:“寡人操之過急,打亂了先生部署。再也不會輕舉妄動,一切聽命先生!”
蘇秦又從燕往魏,途經趙國,詢問李兌:“君侯既與齊湣王達成諒解,為何聯軍至今滯留成皋,仍不西行伐秦?”
李兌說:“連日大雨,不宜行軍。魏、韓均已承諾,決不與秦和解。我正調集上黨趙軍開赴成皋,很快就能西行伐秦。”
蘇秦又從趙往魏,途中派人返齊,稟報齊湣王:“我先從齊至燕,告訴燕昭王:‘只要齊湣王信任我一天,必定不會懷疑大王!’燕昭王感激大王信任,向我保證:‘只要齊湣王信任先生一天,無論齊國是與三晉結盟,還是與秦、楚結盟,寡人永遠聽命先生,追隨齊國!’隨後我從燕往魏,途經趙國,奉陽君向我保證:‘正在調集上黨趙軍開赴成皋,只要齊湣王不與楚頃襄王會見,不讓韓珉返齊復相,伐秦再無變數。’我正在往魏途中,大王靜候佳音!”
蘇秦到達大梁,尚未晉見魏昭王。
孟嘗君痛恨蘇秦一再破壞合縱伐齊,不顧魏昭王反對,立刻囚禁蘇秦。
蘇秦急遣門客返齊求救。
齊湣王急命蘇厲使魏營救。
蘇厲至魏,晉見魏昭王、孟嘗君:“去年齊湣王把宋地預封給涇陽君,請求秦昭王與宋斷交,允許齊國伐宋,遭到拒絕。秦昭王並非不願與齊和解,也非不想得到宋地,而是不信任蘇秦。如今秦昭王得知魏國囚禁蘇秦,必將與齊和解,伐秦必將失敗,秦軍必將伐魏。只有釋放蘇秦,不讓秦、齊和解,伐秦才能啟動,魏國才能收復秦侵之地。”
魏昭王說:“薛公也有苦衷,父子兩代忠齊,使齊躍居天下最強,齊湣王卻聽信呂禮讒言,誣陷薛公謀反,使之罷相歸薛。楚、宋伐薛之時,又拒絕救薛。”
蘇厲勸說孟嘗君:“齊湣王聽從蘇秦規勸,早已後悔聽信呂禮讒言而錯怪君侯,所以罷免呂禮驅逐歸秦。齊湣王又聽從蘇秦規勸,讓韋非轉告大王和君侯:‘滅宋以後,必把宋侵薛地還給薛公,再把宋地平陵增封薛公。’何況君侯無論相齊還是相魏,蘇秦十多年來從未冒犯君侯。”
魏昭王也勸說孟嘗君:“寡人禮聘君侯相魏,意在抗秦,並非伐齊。君侯何不接受蘇秦好意,與齊湣王盡釋前嫌?”
孟嘗君只好釋放蘇秦,假裝同意與齊湣王和解。
蘇秦獲釋,繼續駐守大梁,防止孟嘗君再次阻撓伐秦。
蘇厲返齊,稟報齊湣王:“孟嘗君已經釋放蘇秦,願與大王盡釋前嫌。奉陽君即將發動伐秦,大王可以放心伐宋!”
蘇秦經過大半年捨死忘生的艱苦折衝,終於排除了伐秦、伐宋的一切障礙。
李兌命令聯軍西行伐秦,齊湣王也命趙信繼續伐宋。
齊軍再次伐宋,宋康王大急,拜見六十四歲的兒說:“去年齊湣王伐宋,楚頃襄王答應相救而不救,寡人被迫割讓淮北,與齊和解。齊湣王既得淮北,竟然再次伐宋。二十八年前,魯平公送來連環刁難寡人,先生在齊,派遣弟子返宋破解連環,寡人感念至今。十二年前,先生離齊歸宋,不肯接受寡人禮聘,寡人遺憾至今。如今齊軍壓境,懇請先生為了宋民,再次解救寡人!”
兒說說:“如今齊強楚弱,楚頃襄王若無好處,怎肯救弱宋,擊強齊?既然大王割讓淮北以後,齊湣王仍然伐宋,大王不如把淮北還給楚國,誘使齊、楚交戰。”
宋康王如夢初醒,命令臧孫子使楚,把淮北還給楚國。
楚頃襄王大喜,命令公疇豎領兵至宋,與趙信爭奪淮北。
楚、齊對峙於淮北,公疇豎、趙信要求宋國助己。
宋康王宣布中立,兩不相助。
楚、齊開戰,齊軍大勝,趙信殺死公疇豎。
楚頃襄王大怒,準備伐齊報仇。
齊湣王又命蘇厲至魏,向蘇秦問策。
蘇秦先命蘇厲返齊,獻策齊湣王:“我勸說大王把定陶預封給奉陽君,把平陵預封給孟嘗君,使他們不再反對大王伐宋。我留在魏國敦促三晉伐秦,使秦軍不能救宋。如今萬事俱備,趙信卻節外生枝,殺死公疇豎,惹怒了楚頃襄王,影響了破秦滅宋大局。大王只有誅殺趙信,楚頃襄王才會息怒。大王聽我之言,三月必成霸業,否則我願請死。我被趙、魏囚禁,甘願冒死從事,除了幫助大王成就霸業,另有一點私心,就是希望萬世留名!”
齊湣王深受感動,立刻誅殺趙信。又命蘇厲使楚,晉見楚頃襄王:“宋國割讓淮北,與齊和解,大王卻派公疇豎爭奪淮北,進攻趙信。齊湣王不怪大王爭地,反怪趙信殺死公疇豎而冒犯大王,立刻誅殺趙信。大王怎能辜負齊湣王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