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不過,據史料記載,黃忠擊斬夏侯淵,劉備並不很在意,他心中忌憚的其實是張郃,當聽到夏侯淵的死訊時,他還叨念了一句:“要殺就殺張郃,殺夏侯淵有什麼鳥用?”可見劉備對此人不大瞧得上眼。
夏侯淵之死還有另外一個小插曲。
十九年前,張飛在小沛娶了夏侯淵的侄女為妻。定軍山之役時,這位夏侯夫人也在蜀中,聽聞自己的叔叔戰死沙場,內心免不了有些悲傷,便提出申請,請求厚葬夏侯淵,劉備也很大方地同意了。
三十年後,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因捲入魏國權力鬥爭,被迫投奔蜀漢,靠著夏侯夫人這層裙帶關係,受到劉禪的熱烈招待。從殺父之仇到託身保命,落差如此之大,只能說是世事難料。
鏡頭轉回眼下的定軍山。
主將陣亡,茲事體大,曹軍不禁亂了陣腳,撤回到陽平。然而這終究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部隊,丞相長史杜襲和司馬郭淮等將領收拾敗軍,並推舉張郃為主帥,沿漢水設防,將劉備軍擋在了漢水南岸,儘可能將曹軍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事情都已到了如今這步田地,曹操如果還龜縮於長安不出,那可就太對不起觀眾了。
於是,曹操終於出手了。他先是派另一位曹家子弟曹真前往陽平支援,擊退了劉備的將領高翔。然而直到建安二十五年的三月,曹操親率的大軍這才慢吞吞地開到前線,準備好好面對這場決戰。
然而此時蜀軍已占據了險要,氣勢一面倒地傾向劉備這方,聽說曹操親來漢中的消息,劉備只是一聲冷笑:“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這是劉備第三次向曹操“隔空喊話”,距上一次汝南戰蔡陽,已整整過去了二十年。前兩次都是以劉備施展“泥鰍神功”逃命收場,然而這回不同,在曹操去世之前,劉備已下定決心,非要親身感受一回在曹操背後開香檳的痛快。
不過,劉備面對曹操的主力大軍並沒有採取主動進攻的戰術,而是命部隊據守險要,不與曹軍主力野戰,另外派軍游擊騷擾曹軍的糧道。很明顯,他打的是長期消耗、逐步蠶食對方的主意。由於曹軍的補給線必須跨過險峻的秦嶺,所以在長期作戰上,曹軍相當吃虧,漸漸落了下風。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劉、曹兩軍都只有小股交戰,這其中有記載,而且還相當精彩的,莫過於“據漢水趙雲寡勝眾”一戰。
話說有那麼一天,駐紮在山上的黃忠得到情報,曹操大規模糧隊將從山下經過。黃忠才剛宰了夏侯淵,手氣正旺,一得到情報便馬上帶兵去劫糧,而當時同駐一地的趙雲也派了一支隊伍和黃忠同去。
然而趙雲在寨中等了又等,眼看著花兒都謝了,卻仍不見黃忠的安全回報。趙雲心知情況不妙,於是便率手下數十騎,輕裝出寨,沒想到才剛下山,便碰上曹操親率的大軍。趙雲所帶領的這數十騎,想來應該是劉備手下最精銳的衛隊,面對大隊敵軍毫無怯意,還和曹軍先鋒直接開火,一直到曹軍主力涌至,趙雲這才下令突圍。
當趙雲正準備往營寨方向撤退時,卻見將領張著受傷且身陷包圍圈,趙雲二話不說,返身殺入重圍,將張著救出,一齊朝營寨逃去。當時留守蜀軍營寨的將領是沔陽長張翼,他見曹軍殺來,正準備關門拒守,趙雲卻下令大開寨門,所有士兵藏於寨內,偃旗息鼓,不准出聲。
曹操親自率兵前來,以為有伏兵,不敢貿然攻擊,下令撤退。趙雲便趁機擂動戰鼓,數千弓手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戎弩”射擊曹軍後方。曹軍本來就以為有伏兵,又被亂箭攻擊,一時間軍心大亂,軍士爭相逃跑,自相踐踏、掉入漢水中淹死者甚眾。
第二天劉備前來視察戰情,聽了昨天的簡報,不禁贊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段記載出自《雲別傳》,內容和《三國演義》中描寫的差不多。當然,小說家不會放過如此精彩的情節,在裡面又添了不少精彩猛料,例如趙雲救黃忠時,“雲大喊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和徐晃原本在圍毆黃忠,一見趙雲前來,就“心驚膽戰,不敢迎戰”。
趙雲退回營寨時,還告訴張翼:“休閉寨門,汝豈不知吾昔在當陽長坂時,單槍匹馬,視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今有軍有將,又何懼哉!”簡直是帥得一塌糊塗。
不過有趣的是,《雲別傳》里這一節只著重描寫了趙雲的空營計,卻忘了交代黃忠的去向,趙雲只救了個張著回來,黃忠反倒是沒人理了。
趙雲這一勝可能要直接記在曹操“指揮失誤,膽小退縮”的帳上,雖然不是重要戰役,但對於曹軍士氣想必是個嚴重打擊。
類似的小股會戰不斷發生,曹軍傷亡逐漸增加,糧食也開始匱乏,相較於劉備每每親臨前線督戰的高昂士氣,年邁的曹操顯得沮喪不安。
日子如流水般淌過,時序進入到春末。
某一日,曹操在啃完一塊雞排後,有感而發地吐出兩個字:“雞肋。”對於他來說,漢中這場仗已是毫無味道可言。五月,曹操終於下令放棄漢中,全軍北返長安。他命令楊阜為武都太守,並留下張郃把守要道陳倉。
夏侯淵之死還有另外一個小插曲。
十九年前,張飛在小沛娶了夏侯淵的侄女為妻。定軍山之役時,這位夏侯夫人也在蜀中,聽聞自己的叔叔戰死沙場,內心免不了有些悲傷,便提出申請,請求厚葬夏侯淵,劉備也很大方地同意了。
三十年後,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因捲入魏國權力鬥爭,被迫投奔蜀漢,靠著夏侯夫人這層裙帶關係,受到劉禪的熱烈招待。從殺父之仇到託身保命,落差如此之大,只能說是世事難料。
鏡頭轉回眼下的定軍山。
主將陣亡,茲事體大,曹軍不禁亂了陣腳,撤回到陽平。然而這終究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部隊,丞相長史杜襲和司馬郭淮等將領收拾敗軍,並推舉張郃為主帥,沿漢水設防,將劉備軍擋在了漢水南岸,儘可能將曹軍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事情都已到了如今這步田地,曹操如果還龜縮於長安不出,那可就太對不起觀眾了。
於是,曹操終於出手了。他先是派另一位曹家子弟曹真前往陽平支援,擊退了劉備的將領高翔。然而直到建安二十五年的三月,曹操親率的大軍這才慢吞吞地開到前線,準備好好面對這場決戰。
然而此時蜀軍已占據了險要,氣勢一面倒地傾向劉備這方,聽說曹操親來漢中的消息,劉備只是一聲冷笑:“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這是劉備第三次向曹操“隔空喊話”,距上一次汝南戰蔡陽,已整整過去了二十年。前兩次都是以劉備施展“泥鰍神功”逃命收場,然而這回不同,在曹操去世之前,劉備已下定決心,非要親身感受一回在曹操背後開香檳的痛快。
不過,劉備面對曹操的主力大軍並沒有採取主動進攻的戰術,而是命部隊據守險要,不與曹軍主力野戰,另外派軍游擊騷擾曹軍的糧道。很明顯,他打的是長期消耗、逐步蠶食對方的主意。由於曹軍的補給線必須跨過險峻的秦嶺,所以在長期作戰上,曹軍相當吃虧,漸漸落了下風。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劉、曹兩軍都只有小股交戰,這其中有記載,而且還相當精彩的,莫過於“據漢水趙雲寡勝眾”一戰。
話說有那麼一天,駐紮在山上的黃忠得到情報,曹操大規模糧隊將從山下經過。黃忠才剛宰了夏侯淵,手氣正旺,一得到情報便馬上帶兵去劫糧,而當時同駐一地的趙雲也派了一支隊伍和黃忠同去。
然而趙雲在寨中等了又等,眼看著花兒都謝了,卻仍不見黃忠的安全回報。趙雲心知情況不妙,於是便率手下數十騎,輕裝出寨,沒想到才剛下山,便碰上曹操親率的大軍。趙雲所帶領的這數十騎,想來應該是劉備手下最精銳的衛隊,面對大隊敵軍毫無怯意,還和曹軍先鋒直接開火,一直到曹軍主力涌至,趙雲這才下令突圍。
當趙雲正準備往營寨方向撤退時,卻見將領張著受傷且身陷包圍圈,趙雲二話不說,返身殺入重圍,將張著救出,一齊朝營寨逃去。當時留守蜀軍營寨的將領是沔陽長張翼,他見曹軍殺來,正準備關門拒守,趙雲卻下令大開寨門,所有士兵藏於寨內,偃旗息鼓,不准出聲。
曹操親自率兵前來,以為有伏兵,不敢貿然攻擊,下令撤退。趙雲便趁機擂動戰鼓,數千弓手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戎弩”射擊曹軍後方。曹軍本來就以為有伏兵,又被亂箭攻擊,一時間軍心大亂,軍士爭相逃跑,自相踐踏、掉入漢水中淹死者甚眾。
第二天劉備前來視察戰情,聽了昨天的簡報,不禁贊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段記載出自《雲別傳》,內容和《三國演義》中描寫的差不多。當然,小說家不會放過如此精彩的情節,在裡面又添了不少精彩猛料,例如趙雲救黃忠時,“雲大喊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和徐晃原本在圍毆黃忠,一見趙雲前來,就“心驚膽戰,不敢迎戰”。
趙雲退回營寨時,還告訴張翼:“休閉寨門,汝豈不知吾昔在當陽長坂時,單槍匹馬,視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今有軍有將,又何懼哉!”簡直是帥得一塌糊塗。
不過有趣的是,《雲別傳》里這一節只著重描寫了趙雲的空營計,卻忘了交代黃忠的去向,趙雲只救了個張著回來,黃忠反倒是沒人理了。
趙雲這一勝可能要直接記在曹操“指揮失誤,膽小退縮”的帳上,雖然不是重要戰役,但對於曹軍士氣想必是個嚴重打擊。
類似的小股會戰不斷發生,曹軍傷亡逐漸增加,糧食也開始匱乏,相較於劉備每每親臨前線督戰的高昂士氣,年邁的曹操顯得沮喪不安。
日子如流水般淌過,時序進入到春末。
某一日,曹操在啃完一塊雞排後,有感而發地吐出兩個字:“雞肋。”對於他來說,漢中這場仗已是毫無味道可言。五月,曹操終於下令放棄漢中,全軍北返長安。他命令楊阜為武都太守,並留下張郃把守要道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