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元200年正月,董承預謀誅殺曹操的事情泄露,涉案人員更是一個不漏地被曹操殺掉。曹操發現劉備也是董承的同夥,立刻起兵東征。一場爭鬥之後,自然是劉備敗了,便投奔袁紹去了。當時守下邳的是關羽,孤軍自然難於抵抗,就暫時投降。

  同年,袁紹發布討伐曹操檄文,指控曹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撓折棟樑,孤弱漢室,除忠害良,專為梟雄”。袁紹派顏良等攻東郡。袁紹帶著大兵,進至黎陽。荀攸因袁紹兵多,勸曹操引兵西向延津(黃河渡口,在今河南延津縣北),裝出要繞道襲擊袁紹後方的樣子,袁紹果然分兵而西。曹操就趕快引兵回來,把顏良擊斬。於是袁紹整兵渡河,攻擊曹操,大將文丑先到,曹操又把文丑擊斬。

  曹操破顏良、文丑之後,回兵官渡。袁紹便進兵陽武(今屬河南原陽縣),彼此相持。直到這一年八月里,袁紹才慢慢地進兵,靠著沙堆紮營,從東到西,連綿好幾十里,曹操也分兵和他相持。袁紹在地面上築起土山,地下掘了隧道,勢要攻破曹操的營。

  這時的曹操,兵力比袁紹弱,糧食也不夠了。於是曹操不得不冒險了,準備襲擊袁紹的糧道。當時袁紹有運糧的車子幾千輛到了,曹操派兵襲擊,把糧車盡數燒掉。但這並不能對袁紹傷筋動骨,到十月,袁紹運來另一批糧。

  當時袁紹手下有一個謀士許攸,他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袁紹的糧倉烏巢,燒其輜重。於是曹操親自率領步騎五千,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當曹軍急攻烏巢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曹操孤注一擲,勠力死戰,大破袁軍,並將其糧草全數燒毀。

  袁紹聽得曹操攻打烏巢,對兒子袁譚說道:“我趁這時機,把他的大營打破,他就無家可歸了。”遂派張郃、高覽去攻曹操的大營,沒能攻克。後來聽得淳于瓊被殺,張郃、高覽就投降了曹操。這導致了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大軍崩潰。曹操乘勝追擊,袁紹倉皇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

  公元202年五月,袁紹病死。袁紹之子袁譚、袁尚為爭位失和,相互攻擊,袁譚被袁尚打敗,便派人求救於曹操。曹操見機會不可失,回兵攻取河北。公元204年八月,曹操攻下袁尚的根據地鄴城(漢鄴縣,今河南臨漳縣),袁尚於是逃到中山(今河北定縣)。此時袁譚已乘機占領了冀州的東部,就去攻擊袁尚,袁尚逃到故安(漢縣,今河北易縣東南),投奔了袁紹另一個兒子袁熙。曹操突然又和袁譚翻臉了,公元205年在南皮縣(今河北南皮縣)地方把他攻殺。袁熙的部下焦觸和張南發動叛變,袁熙、袁尚逃入烏丸。

  烏丸亦作烏桓,是東胡部落的一支,在現今內蒙古、遼寧境內。公元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在柳城大敗烏桓,斬殺蹋頓單于,袁熙、袁尚再次逃到遼東,遼東太守是公孫康。有人勸曹操進兵遼東,曹操就預料袁熙、袁尚不服公孫康,要起內訌,便徑從柳城回兵。果然不久之後,公孫康便把袁熙、袁尚的頭送來了。到此,袁氏才算全滅。

  從公元199年袁曹交兵至此,前後共歷九年,和曹操大破陶謙、呂布、袁術等前後不過兩三年,大不相同。所以說袁紹的確是曹操的一個勁敵。

  赤壁鏖戰,天下三分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還在對峙時,袁紹就分兵給劉備去攻略汝南(漢郡,治平輿,今河南汝南縣),聯合黃巾餘黨龔都,抄曹操的後路。公元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就逃奔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於新野。荊州豪傑都前往歸附劉備,引起劉表的猜疑,劉表暗裡提防劉備。劉備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進攻烏桓時偷襲許都的建議,劉表沒有採納。公元207年,劉備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

  劉表此時年事已高,二子劉琦與劉琮便開始爭位。劉表和他的夫人蔡氏都喜歡劉琮,想讓他繼承位置。劉琦覺得不安,去請教諸葛亮。諸葛亮對他說:“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劉琦明白了。恰好江夏太守黃祖被孫權殺死,劉琦就乘機請求外出,做了江夏太守。

  公元208年秋,曹操開始領兵南征荊州。同年八月,劉表病故,享年六十七歲。劉表死後,荊州群臣擁立其次子劉琮為繼承人。而劉琮在繼位一個月內,因為群臣大多主降曹,於是便在九月向曹操請降。

  這時候,劉備屯駐樊城。他對於曹操,是不能投降,又無從抵抗,只能渡過漢水,向南逃走。當時荊州不願意投降曹操的人,都跟著劉備一起走,到當陽時,已有十幾萬了,一天只能走十幾里路。

  曹操親率五千名精銳騎兵,一日一夜走三百里去追擊劉備,在當陽東北的長阪,追上劉備了。劉備拋下追隨他的十幾萬民眾,拋下妻子及兒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人騎馬逃向夏口(就是現在的漢口)去依靠劉琦。曹操俘獲了大量的人馬輜重。

  劉備在長阪遇到了前來打探消息的江東大臣魯肅。魯肅勸劉備和孫權聯合,劉備自然歡喜。而劉備手下的諸葛亮也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於是魯肅回去復命,諸葛亮從漢口東行,到現在的九江,和孫權相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