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第三部分:關於塔的記載通天塔(圖)4
在科爾德維發掘的這些古蹟中,花園、塔和大街是最有價值的三樣古蹟.一座圓拱形建築,位於南城堡的東北角,一日被科爾德維發現了,他立刻看出這座古建築非比尋常.至今這件古蹟還被公認為非凡的古建築.首先,古蹟坐落在巴比倫城最古老的部分內,即巴比爾內,而巴比倫最早的地窖在這裡.其次,這是巴比倫城出現的首座圓拱形建築.第三,在這裡找到了一口古井,這井是由三條豎井組成的.對它,科爾德維絞盡腦汁,卻始終無法確定自己的想法對不對:他認為三條豎井是一口抽水井,當然抽水的機器早已蕩然無存了.然而,當年配置了一套用鏈條傳動的水泵,能夠不停地抽水,這很有可能.最後,圓拱是用石料和常見的磚砌起的,除此之外,全巴比倫城只有一處石料建築,位於卡爾的北牆.這一套結構的確十分特殊,科爾德維認為,從設計到建築,這一套裝置都非常出色,那幾個圓拱一定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科爾德維靈光一閃,似乎猜出了這些圓拱是什麼東西.在所有有關巴比倫的全部記載資料里,從約瑟弗斯、狄奧多魯斯、台西亞斯和斯特拉波的著作,到業已破譯的與這"邪惡的城市"有關的楔形文字的所有銘文,提及用石料建築的只有兩處,並都特意強調是石料結構:一處為卡色爾堡北城牆,那裡的石料已被科爾德維發現了;一處為"賽米拉米斯空中花園".多少年代以來,人們傳說著那空中花園如何美麗,它們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並且自古以來就和富有傳奇色彩的賽米拉米斯連在一起.這空中花園真的被科爾德維發現了嗎?科爾德維憑直覺認定已經找到了巴比倫空中花園,所以發掘現場的情緒一下了高昂起來了.不論現場內外,下班上班,所有工人都對這事議論紛紛.人人焦急地期盼著,想著那幾千年來的一個謎現在能不能真相大白.科爾德維再度研究了古籍,逐行逐句逐字地認真推敲,乃至從他並不熟悉的語言學的角度加以探討,最終確認他自己的設想是有依據的.空中花園一定是由那些圓拱來支撐的,那些花木一定是用那口井來澆灌的,在當時,這種創造非同尋常.然而到這時這件事反而看起來平常了,它的神奇的魅力似乎消失了.縱然科爾德維的想法是正確的,這空中花園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誠然,這花園建造在設計得十分巧妙的屋頂上,十分美麗,在當時無愧為建築技術上的傑出成果.然而希臘人並沒有把有些巴比倫建築列為世界奇蹟,對比之下,難道這空中花園不黯然失色嗎?此時,與賽米拉米斯有關的所有材料都不是十分可靠的,大部分材料來自於台西亞斯,而台西亞斯以善於杜撰而著名.根據台西亞斯的說法,在白希斯吞由大流士建造的巨大建築,把賽米拉米斯描繪為由100名衛士環繞著;但根據狄奧多魯斯的記載,她出生之後,即被遺棄,由鴿子餵養長大,成人之後嫁給朝中一位大臣,國王把她搶奪過來,立為王后,她的服飾"分不清是男是女".最後她把王位交給兒子,變成一隻鴿子飛出了宮廷,羽化成仙而去.
關於巴別塔,《聖經.創世記》中有一段這樣的文字:
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漆當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市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字,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第三部分:關於塔的記載通天塔(圖)5
照《聖經》所說,通天塔不再存在過,但科爾德維只挖到了通天塔的塔基.大概在漢穆拉比執政時期,原先的通天塔被拆毀了,為紀念原物,後又另外建造了一個"塔".那波帕拉沙爾傳下的一段話可作證:"那時候巴別塔因年久失修,所以馬爾杜克(公元前19世紀巴比倫之神———譯者注)下令我去重建.他讓我把塔基堅固地建立在下界的胸脯上,而塔的尖頂應直插霄漢."對這段話,那波帕拉沙爾之子作了補充:"我竭盡全力把埃特門南基(指通天塔———譯者注)的尖頂建得與天一樣高."通天塔原先是建造在多層巨大的高台上.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這些高台共有八層,越高越小,廟建在最頂層的高台上,能夠俯視全境(實際上是七層).通天塔本來是建築在一片窪地里,這窪地名叫"撒琴",意為"盤子".科爾德維寫道:"但我們的撒琴只不過是古代聖地的現代版,在這塊聖地上建起了'埃特門南基'階梯塔.'埃特門南基'階梯塔就是'天地基礎殿堂',也即巴別塔.聖地四周築有圍牆,還有祭祀馬爾杜克神的種種建築."
塔基每邊長288英尺,廟和塔總高也為288英尺,第一層105.6英尺高,第二層57.6英尺高,第三、四、五、六層各19.2英尺高,馬爾杜克廟48英尺高,廟中奉供的為巴比倫眾神之首.廟牆是用黃金包裹的,用藍色彩釉磚裝飾,太陽照耀之下熠熠閃光,遊客從很遠的地方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的.科爾德維寫道:"儘管遺蹟這樣殘破,但任何書面的描述都無法與親眼目睹相比.通天塔碩大無雙,《舊約》中的猶太人視它為人類驕傲的標誌,四周有僧侶們朝拜的華麗的殿堂,有許許多多寬敞的倉庫,長長的白牆、豪華的銅門、環繞的碉堡,外加林林立立的1000座敵樓,如此豪華壯麗的景觀,當年在全巴比倫是無與倫比的."在巴比倫各國,大城市裡都建有階梯塔,但都無法同巴別塔相比.巴別塔是用5800萬塊磚砌成的,它那高大的軀體巍峨聳立,雄健偉岸.奴隸是巴別塔的建築者.同古埃及金字塔一樣,這裡也不斷地傳出監工的皮鞭聲.而兩者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於一座金字塔的建築時間不會長於法老的一生,因為它是為法老一人的木乃伊和"卡"(靈魂)安息之用的;而巴比倫階梯塔的建造能夠世代相聯,有些工程是從爺爺建到孫子的.埃及金字塔如果傾塌,絕對沒有人再去修葺,塔里的珍寶被人盜竊了也絕對沒有人再去補上;但巴比倫階梯塔卻能夠不斷地獲得修飾和修復.那些"竭盡全力"修建階梯塔的國王,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大家.那些階梯塔里公共的場所,這是成千上萬的人朝拜馬爾杜克神的地方,可以想像人們橫穿整個城市湧入階梯塔的浩大場面.頂端之下的神廟裡供奉著半人半獸的金像,好像是用純金鑄成的,端坐在寶座上,一張純金的大桌子擱在旁邊,神像腳踩著純金的足踏.根據希羅多德記載,神像及其附屬物品總共耗費黃金800泰侖,約合現在的2400萬美元.在一所僧侶的住房裡找到了一隻石鴨,鴨子身上有銘文"准秤—泰侖",而石鴨重達29.68千克.假如希羅多德的記載可靠的話,照此推算,結果是馬爾杜克神像連同附屬物品統共用去了純金23700千克.當年浩浩蕩蕩的虔誠的朝拜隊伍拾級而上,直達105.6英尺高的塔頂,那景象何等壯觀!僧侶們作為朝拜隊伍的先導,他們到達第三層之後,循著特別預備的秘密階梯預先登上塔頂,進入馬爾杜克廟中.
在科爾德維發掘的這些古蹟中,花園、塔和大街是最有價值的三樣古蹟.一座圓拱形建築,位於南城堡的東北角,一日被科爾德維發現了,他立刻看出這座古建築非比尋常.至今這件古蹟還被公認為非凡的古建築.首先,古蹟坐落在巴比倫城最古老的部分內,即巴比爾內,而巴比倫最早的地窖在這裡.其次,這是巴比倫城出現的首座圓拱形建築.第三,在這裡找到了一口古井,這井是由三條豎井組成的.對它,科爾德維絞盡腦汁,卻始終無法確定自己的想法對不對:他認為三條豎井是一口抽水井,當然抽水的機器早已蕩然無存了.然而,當年配置了一套用鏈條傳動的水泵,能夠不停地抽水,這很有可能.最後,圓拱是用石料和常見的磚砌起的,除此之外,全巴比倫城只有一處石料建築,位於卡爾的北牆.這一套結構的確十分特殊,科爾德維認為,從設計到建築,這一套裝置都非常出色,那幾個圓拱一定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科爾德維靈光一閃,似乎猜出了這些圓拱是什麼東西.在所有有關巴比倫的全部記載資料里,從約瑟弗斯、狄奧多魯斯、台西亞斯和斯特拉波的著作,到業已破譯的與這"邪惡的城市"有關的楔形文字的所有銘文,提及用石料建築的只有兩處,並都特意強調是石料結構:一處為卡色爾堡北城牆,那裡的石料已被科爾德維發現了;一處為"賽米拉米斯空中花園".多少年代以來,人們傳說著那空中花園如何美麗,它們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並且自古以來就和富有傳奇色彩的賽米拉米斯連在一起.這空中花園真的被科爾德維發現了嗎?科爾德維憑直覺認定已經找到了巴比倫空中花園,所以發掘現場的情緒一下了高昂起來了.不論現場內外,下班上班,所有工人都對這事議論紛紛.人人焦急地期盼著,想著那幾千年來的一個謎現在能不能真相大白.科爾德維再度研究了古籍,逐行逐句逐字地認真推敲,乃至從他並不熟悉的語言學的角度加以探討,最終確認他自己的設想是有依據的.空中花園一定是由那些圓拱來支撐的,那些花木一定是用那口井來澆灌的,在當時,這種創造非同尋常.然而到這時這件事反而看起來平常了,它的神奇的魅力似乎消失了.縱然科爾德維的想法是正確的,這空中花園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誠然,這花園建造在設計得十分巧妙的屋頂上,十分美麗,在當時無愧為建築技術上的傑出成果.然而希臘人並沒有把有些巴比倫建築列為世界奇蹟,對比之下,難道這空中花園不黯然失色嗎?此時,與賽米拉米斯有關的所有材料都不是十分可靠的,大部分材料來自於台西亞斯,而台西亞斯以善於杜撰而著名.根據台西亞斯的說法,在白希斯吞由大流士建造的巨大建築,把賽米拉米斯描繪為由100名衛士環繞著;但根據狄奧多魯斯的記載,她出生之後,即被遺棄,由鴿子餵養長大,成人之後嫁給朝中一位大臣,國王把她搶奪過來,立為王后,她的服飾"分不清是男是女".最後她把王位交給兒子,變成一隻鴿子飛出了宮廷,羽化成仙而去.
關於巴別塔,《聖經.創世記》中有一段這樣的文字:
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漆當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市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字,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第三部分:關於塔的記載通天塔(圖)5
照《聖經》所說,通天塔不再存在過,但科爾德維只挖到了通天塔的塔基.大概在漢穆拉比執政時期,原先的通天塔被拆毀了,為紀念原物,後又另外建造了一個"塔".那波帕拉沙爾傳下的一段話可作證:"那時候巴別塔因年久失修,所以馬爾杜克(公元前19世紀巴比倫之神———譯者注)下令我去重建.他讓我把塔基堅固地建立在下界的胸脯上,而塔的尖頂應直插霄漢."對這段話,那波帕拉沙爾之子作了補充:"我竭盡全力把埃特門南基(指通天塔———譯者注)的尖頂建得與天一樣高."通天塔原先是建造在多層巨大的高台上.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這些高台共有八層,越高越小,廟建在最頂層的高台上,能夠俯視全境(實際上是七層).通天塔本來是建築在一片窪地里,這窪地名叫"撒琴",意為"盤子".科爾德維寫道:"但我們的撒琴只不過是古代聖地的現代版,在這塊聖地上建起了'埃特門南基'階梯塔.'埃特門南基'階梯塔就是'天地基礎殿堂',也即巴別塔.聖地四周築有圍牆,還有祭祀馬爾杜克神的種種建築."
塔基每邊長288英尺,廟和塔總高也為288英尺,第一層105.6英尺高,第二層57.6英尺高,第三、四、五、六層各19.2英尺高,馬爾杜克廟48英尺高,廟中奉供的為巴比倫眾神之首.廟牆是用黃金包裹的,用藍色彩釉磚裝飾,太陽照耀之下熠熠閃光,遊客從很遠的地方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的.科爾德維寫道:"儘管遺蹟這樣殘破,但任何書面的描述都無法與親眼目睹相比.通天塔碩大無雙,《舊約》中的猶太人視它為人類驕傲的標誌,四周有僧侶們朝拜的華麗的殿堂,有許許多多寬敞的倉庫,長長的白牆、豪華的銅門、環繞的碉堡,外加林林立立的1000座敵樓,如此豪華壯麗的景觀,當年在全巴比倫是無與倫比的."在巴比倫各國,大城市裡都建有階梯塔,但都無法同巴別塔相比.巴別塔是用5800萬塊磚砌成的,它那高大的軀體巍峨聳立,雄健偉岸.奴隸是巴別塔的建築者.同古埃及金字塔一樣,這裡也不斷地傳出監工的皮鞭聲.而兩者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於一座金字塔的建築時間不會長於法老的一生,因為它是為法老一人的木乃伊和"卡"(靈魂)安息之用的;而巴比倫階梯塔的建造能夠世代相聯,有些工程是從爺爺建到孫子的.埃及金字塔如果傾塌,絕對沒有人再去修葺,塔里的珍寶被人盜竊了也絕對沒有人再去補上;但巴比倫階梯塔卻能夠不斷地獲得修飾和修復.那些"竭盡全力"修建階梯塔的國王,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大家.那些階梯塔里公共的場所,這是成千上萬的人朝拜馬爾杜克神的地方,可以想像人們橫穿整個城市湧入階梯塔的浩大場面.頂端之下的神廟裡供奉著半人半獸的金像,好像是用純金鑄成的,端坐在寶座上,一張純金的大桌子擱在旁邊,神像腳踩著純金的足踏.根據希羅多德記載,神像及其附屬物品總共耗費黃金800泰侖,約合現在的2400萬美元.在一所僧侶的住房裡找到了一隻石鴨,鴨子身上有銘文"准秤—泰侖",而石鴨重達29.68千克.假如希羅多德的記載可靠的話,照此推算,結果是馬爾杜克神像連同附屬物品統共用去了純金23700千克.當年浩浩蕩蕩的虔誠的朝拜隊伍拾級而上,直達105.6英尺高的塔頂,那景象何等壯觀!僧侶們作為朝拜隊伍的先導,他們到達第三層之後,循著特別預備的秘密階梯預先登上塔頂,進入馬爾杜克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