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防止在戰後出現一個由共產黨領導並且得到蘇聯支持的政權,美國要求蔣介石解決好國民黨同共產黨的關係問題。同時,為了實現中、蘇、美、英四大國"協調一致地給一個動亂的世界普遍謀求和平"的願望,美國堅持要蔣介石改革國民黨政府。華萊斯告誡蔣介石,應當通過同共產黨和解並與蘇聯融洽以尋求政治上的自救。高思向蔣介石建議,應該"吸收其他各團體或黨派的有資格代表參加政府"。9月15日,高思告訴蔣介石,他願意同共產黨在重慶的代表進行會談。而蔣介石卻讓高思轉告中共代表,共產黨應該無條件地服從他的領導。但高思表示,他能做到的只是轉達美國政府的意見,即:中國需要團結。

  與此同時,赫爾利向蔣介石提出10條建議,其中包括:(1)中美合作的最高目標是為了擊敗日本和解放中國,實現中國一切軍事力量的統一;(2)美國與中國攜手建立與蘇聯、英國之間的密切而和諧的關係,以支持中國的目標;(3)把一切軍事力量統一於蔣介石的統率之下;(4)支持蔣介石在民主基礎上實現中國政治統一。

  與其他美國官員不同,赫爾利相信"莫斯科對中國共產黨人不感興趣",他始終堅信莫洛托夫說過的話,蘇聯看不起中國共產黨。赫爾利反覆向蔣介石陳述,莫斯科對延安漠不關心,但"它對重慶的意圖則頗為寬厚"。

  難道事實真的像赫爾利所說的那樣嗎?毛澤東的看法或許更符合實際。他對美軍駐延安觀察組成員說,國民黨由於其反共頑症,是反對俄國人的。他相信,國民黨與蘇聯合作是不可能的。不管怎麼樣,即使國民黨向莫斯科提出要求,"蘇聯也是不大可能給予援助的"。不過,毛澤東預計,中國共產黨也"不能指望得到俄國人的援助"。他還告訴美國人,俄國不會反對美國在中國的影響,只要這種影響是建設性的和民主性的。"蘇美在中國不會有可能的衝突點。俄國只要求有一個友好的、民主的中國。"

  當蔣介石在美國的授意下力圖改善中蘇關係的時候,史達林卻讓蔣介石體會到了莫斯科的決心和力量。10月11日,蘇聯接納位於外蒙古西北邊界的圖瓦人民共和國加入蘇聯,成為俄羅斯聯邦的圖瓦自治州。一年前,蔣介石在開羅會議期間曾向羅斯福提起過唐奴圖瓦問題,打算在戰後同蒙古問題一起同蘇聯談判解決。可是,現在蘇聯卻拿走了這塊本屬於中國的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使蔣介石感到更為震驚的是,蘇聯策動了著名的伊寧事件,即新疆三區革命。10月30日,伊寧解放組織派阿巴索夫去蘇聯,洽談購買軍火的問題。11月4日,伊寧解放組織根據蘇聯駐伊寧領事館的建議,趁駐伊寧的國民黨主力部隊調往哈密之際,秘密發動群眾。11月6日,阿巴索夫同蘇聯軍官亞歷山得洛夫率領一支全副武裝的部隊從蘇聯經霍果口岸潛入伊寧,合同伊寧解放組織成立了以亞歷山得洛夫為首的軍事指揮部,決定於11月7日舉行暴動。

  暴動開始後,蘇聯軍隊投入了戰鬥。11月12日,蘇聯軍官波里諾夫又帶領一支裝備精良的俄羅斯族部隊入境參加戰鬥。11月16日,伊斯哈克伯克和蘇聯軍官斯坎德爾率領騎兵營越境攻打艾林巴克。為了協調指揮進入新疆的蘇聯軍隊,11月下旬,蘇聯派遣以柯茲諾夫為團長的軍事顧問團和以斯特潘諾維奇為團長的內務部顧問團抵達伊寧。隨後,蘇聯再次派出一批軍事教官,在霍爾果斯口岸舉辦軍官培訓班。

  在暴動發生後的第二天,蘇聯駐伊寧領事派人同當地解放組織領導人接洽,商討成立"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還就政府組成人員進行了討論。11月12日,伊寧解放組織宣布成立"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

  伊寧暴動發生之後,國民黨新疆當局立刻意識到問題的關鍵在於蘇聯。新疆軍政首腦朱紹良、吳忠信於11月11日聯名致信蔣介石:以目前情勢而言,對蘇外交如無徹底調整辦法,則如伊犁事件,自必層出不窮,新疆前途亦將日趨惡化。國民黨新疆外交特派員劉澤榮也有同感,他說:新疆省的叛亂,"不是一個低級官員所能談判解決的。這些問題必須在莫斯科與蘇俄政府直接談判。"蔣介石自然也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一方面作出軍事部署,另一方面指示新疆當局立即同蘇聯方面進行交涉,只要能夠保全領土和主權,可以在經濟合作問題上儘量遷就。

  然而,蔣介石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1945年1月5日,"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宣布脫離中國而獨立。由於美國不希望中蘇之間發生任何衝突,1月29日,蔣介石只好在日記中寫道:新疆,如果俄國侵略方針不放棄,則我只有待對日戰事結束後再求得總解決。但迪化、吐魯番、馬蓍、哈密必須固守,以為將來恢復全疆之根據。

  難道蘇聯真的要把新疆從中國分離出去嗎?從當時內部和外部環境來看,蘇聯這樣做的顧慮很多。就蘇聯國內情況而言,同新疆接壤的加盟共和國主要以少數民族為主,如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這些共和國的主體民族與新疆少數民族存在著宗教、種族,乃至血緣上的聯繫。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蘇聯支持在這些共和國身邊站立起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會對本國少數民族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們會不會也提出同樣的要求?就國際環境來看,蘇聯同中國的關係既然受日本的牽制,也就不得不考慮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因此,從國際形勢發展的大趨勢以及處理戰後世界格局總體原則出發,蘇聯需要的是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而不是為了新疆問題同中國對立。莫斯科只是利用新疆的民族矛盾作為實現蘇聯在華利益的一種手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