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49年以後的理想,可以說是以哲學作為一項思想上的武器,為當前國家的需要直接服務。1949年以前的理想則是以哲學作為一項專門的學問來研究,逐漸擴展後來者的眼界,改進他們的精神生活。

  ????“為接近這兩個理想所需要的能力和準備都很不一樣,所以一個人如果多年來專心追求一個理想而中途忽然轉向另一個理想,恐怕不易得到像持續一個理想所能得到的成績。”

  ????1958年,金岳霖參加一個文化代表團訪英。王浩當時正任教於牛津大學,便安排老師在牛津哲學教師會作了一個不長的報告。金岳霖談到,因為馬克思主義救了中國,所以他放棄了以前所研究的學院哲學,轉成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據王浩回憶,當時聽講的大部分教師覺得像這樣的論證太簡單了一些,“可是因為金先生的英式英語特別高雅漂亮,牛津的教師大多數對他很尊敬”。

  金岳霖的哲學同行難以完全理解他為自己的轉變所給出的“邏輯論證”,今天許多研究者也覺得,對於他後來的轉變,很難理解。因為作為曾經“最倔強的個人主義的哲學家”,以金岳霖的過去推斷他後來的轉變,這中間“缺乏合理的邏輯過程”。

  ????1922年,還在留學的金岳霖在國內發表長文《優秀分子與今日的社會》。文中,他第一希望知識分子能成為“獨立進款”的人,“我開剃頭店的進款比交通部秘書的進款獨立多了,所以與其做官,不如開剃頭店,與其在部里拍馬,不如在水果攤子上唱歌”,第二希望知識分子不做官,也就是“不做政客,不把官當做職業……獨立過自己的生活”。

  ????1955年,金岳霖離開北大,調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另一位副所長告訴他應該坐在辦公室辦公。他在辦公室待了一上午,也沒弄明白如何“辦公”。他說:“他們說我應該坐辦公室辦公。我不知‘公’是如何辦的,可是辦公室我總可以坐。我恭而敬之地坐在辦公室,坐了整個上午,而‘公’不來,根本沒有人找我。我只是浪費了一個早晨而已。如果我是一個知識分子的話,我這個知識分子確實不能辦事。”

  ????1926年,金岳霖留學回國後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哲學論文。他在文中說:“世界上似乎有很多的哲學動物,我自己也是一個,就是把他們放在監牢里做苦工,他們腦子裡仍然是滿腦子的哲學問題。”

  ????後來,這個“哲學動物”於195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自己說:“解放後,我們花大功夫,長時間,學習政治,端正政治態度。我這樣的人有條件爭取入盟入黨,難道我可以不爭取嗎?不錯,我是一個搞抽象思維的人,但是,我終究是一個活的、具體的人。”

  金岳霖:斷裂的邏輯(2)

  ????研究者稱,金岳霖的轉變,乃是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普遍選擇。

  ????王浩不曾面臨這樣的選擇。在他的記憶中,1939年到1946年在昆明(西南聯大),他享受到生活貧苦而精神食糧豐盛的樂趣,因為與金先生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暗合的視為當然的價值標準”,他覺得心情愉快。

  當年的經歷,使王浩衷心希望:愈來愈多的中國青年可以有機會享受這樣一種清淡的幸福!

  葉公超:還是文人最自由(1)

  葉公超(1904-1981)名崇智,字公超,從政後以字行,廣東番禺人。早年留學美國和英國,歸國後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校教授,後入政壇,曾在台灣任“外交部長”、“駐美大使”等職。

  ????葉教授隔壁是一戶美國人家。其家頑童時常翻牆過來騷擾,葉不勝其煩,出面制止。頑童不聽,反以惡言相向,於是雙方大聲對罵,穢語盡出。美童家長聞聲出視,堂堂教授正厲聲大喝:“I’ll crown you with a pot of shit!(我要把一桶糞澆在你的頭上!)”

  ????那位家長慢步走了過來,並無怒容,問道:“你這一句話是從哪裡學來的?我有好久沒聽見過這樣的話了。你使得我想起我的家鄉。”

  ????結局皆大歡喜,一句糞便澆頭的髒話使得葉公超和鄰居從此成了朋友。

  ????梁實秋為我們記錄了這樁軼事。老友此舉,他毫不驚訝,因為“公超是在美國讀完中學才進大學的,所以美國孩子們罵人的話他都學會了。他說,學一種語言,一定要把整套的罵人話學會,才算徹底。”

  ????待到粉墨登場,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葉公超出使美國,應邀發表演講,“不看講稿,出口成章,手揮目送,亦莊亦諧。有時聲若洪鐘,排山倒海;忽然把聲音降低到如怨如慕,竊竊私語,全場聽眾屏息靜聽”。演講完畢,三四百位聽眾起立鼓掌,歷數分鐘不息。在場的多位名教授都讚許他的英語是“王者英語”,聲調和姿態簡直可以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相媲美。

  ????作為學者從政的典型,後人評價葉公超:在他從政後的舉止言行里仍然可以看出他基本上是一個讀書人、一個書生、一個知識分子,一生中都放不下他那知識分子的身段,丟不掉那股知識分子的傲氣。

  ????1961年,因蒙古加入聯合國問題,葉公超被蔣介石電召返台,隨即被免去“駐美大使”職務。記者問其感想,他憤然曰:“葉公超死了,以後別來找他!”一代外交家的謝幕辭,卻絲毫無關外交辭令,純然一派文人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