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薛婕妤手腕一軟,木魚槌“咚”的一聲落地——媚娘終於觸到了她的軟肋。

  媚娘長出一口氣,接著道:“遇高人不打誑語,乾脆對您直說吧。要想保您侄兒前程無礙,就必須扳倒那個人。聖上自萬年宮遇災之後已立誓,必要奪回大權,而皇后便是那人在宮中的內應。外朝之臣多懾於權勢屈服那人,唯有從後宮著手。現在不僅是妾身想不想當皇后的問題,更關乎朝局動向。當今聖上是您學生,如今他都快三十了,難道您忍心繼續讓他受制於人?憑著您侄兒薛元超與聖上的關係,若無人從中作梗,當宰相還算難事?我武媚今日在佛祖面前立誓,只要您肯幫忙,我將來一定勸說萬歲儘快拜您侄兒為相,不但如此,還要請玄奘法師親自為您落髮受戒,為一寺之主持,讓你們薛家姑侄風風光光傲視百僚!”

  “這……”薛婕妤再度陷入沉默,可這次她的背影卻微微顫抖,雙肩不住起伏,似是心緒極不寧靜。

  媚娘不再囉嗦:“該說的都說了,為與不為您老自作決斷!”說罷邁步出門,頭也不回地去了。

  薛婕妤呆坐在那裡,喘息良久才平靜下來,顫抖著拾起魚槌,欲繼續誦經,可她心神已亂,哪還誦得下去?只敲了幾下便直挺挺伏倒佛前:“阿彌陀佛,弟子凡心未泯,求佛祖寬恕……為了侄兒元超、為了我薛家子孫的錦繡前程……武昭儀,你贏了……你又贏了!”

  二、天羅地網

  六月十九日,傳說是觀音菩薩成道之日。

  觀音在東土地位極高,其原因始於五胡時期。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曾患重病,太醫束手無策,高僧曇無讖建議他吟誦《妙法蓮華經》之《普門品》,懇求觀音菩薩降福。沮渠蒙遜依法而行,果真不藥而愈,自此天下廣傳菩薩靈驗。據說眾生受苦受難之時,只要誠心呼喚觀音菩薩名號,便可獲得解脫。每逢觀音成道之日,天下寺院盡開法會,黎民百姓虔誠禱告。

  隋唐皇族本就多信法華宗,這樣重要的節日更是不可忽視。鶴林院中也召集宮中信徒,齊誦《普門品》:“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來的不僅是嬪妃宮女,千金公主、城陽公主乃至盧夫人也來了,都隨薛婕妤一起誦經。不過城陽公主是真虔誠,千金公主卻是來湊熱鬧,誦了不到一半便跟盧夫人聊起來。

  “怎不見武昭儀母女?”因為誦經聲大,千金公主幾乎嚷出來。眾人不禁蹙眉側目,但她比皇帝還長一輩,誰也不好說她。

  盧夫人趕緊爬到她身邊:“武昭儀最近身子不好,楊夫人在立政殿陪她呢。”

  “蕭淑妃怎沒來?”

  盧氏滿臉不屑:“龍生九種,種種不同。同為蘭陵蕭氏,有法樂、法願那樣的大師,也有什麼都不信的。”

  “誒?皇后也沒來。”

  盧氏更沒好氣:“也病了。”

  “什麼病?沒聽說啊。”

  “說是失眠心悸,一大早就把蔣孝璋叫去診脈,她娘親魏國夫人也進宮來探望。鬧得跟真事兒似的,我看八成是心病!”盧氏雖不住在宮裡,但大事小情沒她不知道的。

  忽聽外面宣號:“皇上駕到……”

  院中之人皆感意外——皇帝一般不參與法會,即便參與也該到大慈恩寺一類的寺院,怎麼跑到鶴林院來了?來不及多想,忙施大禮,經也不念了。唯薛婕妤一動不動,依舊高聲誦著:“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

  李治緩緩走上佛堂,也不與婕妤說話,輕輕坐在她身旁。宮人們候了片刻,見皇帝沒有打斷的意思,於是誦經聲再起。這篇冗長的經文好半天才誦完,眾人又三跪九叩才算結束,只是皇帝在場誰也不敢再坐下。李治自己取了點燃三炷香,恭恭敬敬插在香鼎內,這才轉身道:“聽說師傅發下宏天大願,祈求社稷久安,特來致謝。”

  “陛下客套了。”薛婕妤含糊答應,心中起疑——許願都是各人心裡的事,我許什麼願他如何知曉?信口胡言,跑來幹什麼?

  李治卻似無事一身輕,溜溜達達在佛堂內轉來轉去,時而問幾句不打緊的話。薛婕妤正不得要領,又見從院外快步跑來好幾個宦官,為首一人正是范雲仙:“啟稟陛下,承香殿侍臣有事奏報。”

  李治正信手翻看佛經,隨口道:“何事?”

  雲仙身後一個矮矮的宦官道:“此事有駭視聽,請陛下揮退……”

  李治卻道:“什麼有駭視聽?你們成天大驚小怪,弄什麼玄虛?若又是雞毛蒜皮之事,看朕怎麼收拾你們!”

  “不敢!”眾宦官一併跪倒。

  “無需隱晦,你但說無妨。”

  “是。”那矮個子宦官道,“皇后與魏國夫人在承香殿內魘勝。”

  他說話聲音不大,但此言一出眾人無不驚懼失色,就連安安穩穩的城陽公主也是一愣,念珠脫手落地。李治一陣蹙眉,不知是未聽清還是不敢相信,逼問道:“你說什麼?皇后怎麼了?再說一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