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台灣一入冬季,天雖然不冷,可是各式各樣的火鍋就陸續應市了。除了全國盛行的什錦火鍋以外,北平的羊肉涮鍋元東北的白肉血腸火鍋、江浙的糟味火鍋、四川的毛肚火鍋、cháo汕的沙茶火鍋,甚至於韓國的石頭火鍋、日本的壽喜燒火鍋,應有盡有,獨獨想吃一樣道地的jú花火鍋,可就不太容易了。北平的山東館一到重陽,都準備jú花鍋應市,據說前清有位河督駐節濟寧督工,在一位鄉紳家看到幾盆所謂銀盤落月名種jú花玉髓絕塵,在那裡呈芳吐艷,這位河督大人忽當奇想,如果把jú花入饌,一定別具風味,主人立刻遣人摘了幾朵正在怒放的白jú花,交給廚下去蕊留瓣,做了一隻jú花鍋子上桌,大家品味之下,果然清逸飄香。座上有位老夫子,頗諳藥性,他說秋jú只有白色者平肝舒郁,而那些嫣紅奼紫只適合觀賞,尤其花蕊花粉令人作咋更應忌避,所以後來jú花鍋只用白jú,其他雜色jú花,全都摘而不用。北平各飯館的jú花鍋,以報子街同和堂最有名,據說這家的主廚,曾當過官差,柜上每年都準備白jú花,以供採擷。同時jú花鍋子的清湯,一定要吊得清醇澄郁,並且禁用豬肝蝦仁一類配料以免把湯弄濁,魚片、膠片、魷魚、山雞等等都是切得薄而如紙,一燙就熟,才能鮮嫩可口,同和堂的灶上頗知個中三昧,所以冠絕一時。

  抗戰之前,有一年春天知友李竺孫,治事之餘,忽然遊興大發,約了我同另外兩位友好從上海到無錫的鰲頭渚,逛完蠡園大家都有點餓了,園外有一家小茶館,可惜只供茗飲,不賣小吃。友人周滌垠少年好弄,聞得灶上氤氳環繞,不時吹來一股形容不來的馨香,後來打聽出蒸籠里是玫瑰香蒸餃,是他們家人吃的下午點心,我曾經吃過北平餑餑鋪的蘇皮玫瑰餅,雖有花香,但嫌甜膩,經周兄情商請他轉讓一籠,主人家看我們都是上海來客,居然溉贈一籠。餃子大不逾寸,澄粉晶瑩,隱透軟紅,沁人心魂。原來他們把隔年乾紫的玫瑰花瓣跟核桃碎末蜂蜜拌勻,做成餡兒包的,比之鮮玫瑰花的,更顯得文靜邑潤高出一籌。同時頗為奇怪,村野農家,何以會做這些精細甜點自己享用。敢情茶館主人的慈親系出名門,他們用來娛親奉母的。我們打算厚給茶資,他們又不肯收,滌垠兄腕上常著四川名產嵌金孫烏風藤手鐲,算是送給老人家活筋養血之用的,他們才欣然笑納。後來雖然吃過不少玫瑰餡兒的甜食,比起這次吃的玫瑰香的蒸鼓,總覺遜色多了。

  近年來有人把金盞花、康乃馨、鬱金香的花瓣切成碎片,放在飲料或點心裡,倒也色鮮味美。不久前在朋友家小酌,他們把紫羅蘭花片抹在有辱酪的沙拉,暗香送馥,不但別具一格,更有誘人食慾的魅力呢!

  唐魯孫隨筆集之《酸甜苦辣咸》

  煮五香茶葉蛋秘訣

  近年來五香茶葉蛋在市面上,可以算是大為流行,郊遊旅行,帶幾枚茶葉蛋,既耐飢又解餓,家裡煮點茶葉蛋放著,大人小孩下班放學回家,如果飯菜沒燒好,拿兩枚出來剝開就吃,而且冷熱均宜。

  南北縱貫鐵路沿線,從高屏到北基,以及市集風景特區,甚至行人地下道,都有賣五香茶葉蛋的小販。友人盧立群兄,外號人稱五香茶葉蛋大王,他一口氣能連吃十七枚五香茶葉蛋,因此朋友獻上封號,尊稱茶葉蛋大王。他茶葉蛋吃多了,對於品質優劣,滋味濃淡,就有了深入三昧的品評。據盧君說,賣五香茶葉蛋的雖然磕頭碰腦到處都有,可是您要想吃色香味俱全的茶葉蛋,百不一遇,還不是隨時可以吃得到呢。

  吃茶葉蛋以蘇浙皖三省跟贛鄂地區最為流行,到了年終歲暮以及戲歲發春,茶葉蛋就變成元寶啦,浙人吃茶葉蛋叫捧元寶,上海有些行業中極為流行。記得當年在上海時,一過臘月二十三祭灶,您若是到澡堂子洗澡,他們對於熟主顧必定伺候格外周到,結果送上一份元寶茶來,所謂元寶茶,就是福橘一個,青果“鮮橄欖”兩枚。筆者旅滬一向是在卡德路卡德地洗澡常客,到年尾一定要去卡德池洗澡,夥計們看顧客上門,自然奉上元賣茶,家母舅更是卡德地的老主顧,每去必叫附近有一家小吃店的茶葉蛋、芝麻糊、雞批當下午茶,尤其時常叫茶葉蛋來吃,夥計們知道我們怕酸,不吃福橘,所以元寶茶改為茶葉蛋附帶兩枚鮮橄欖,因為江浙一般人家,新春到府拜年待客的元寶茶,就是茶葉蛋。

  煮茶葉蛋雖然不算一同事,可是有幾點竅門要知道,否則煮出來的蛋不入味,就不好吃了。先把雞蛋殼洗乾淨後用冷水煮開,改為小火煮五分鐘(火太大蛋殼容易炸裂),紅茶最好用花蓮鶴岡茶場產制的紅茶。因為茶葉蛋越煮蛋黃越松,蛋白越嫩,鶴岡紅茶色淺味淡,久煮色不變黑,味不變苦。筆者有位商界朋友,每月從高雄台北要往返四、五次,每次都坐莒光號火車,他平素只喝開水,車上供應的茶葉,他每次總拿一包紅茶帶同家去,集有成數就拿去煮茶葉蛋,由於茶葉擱久受cháo,茶末又細,所以他家煮出來的茶葉蛋,色呈深褐,蛋白老而且韌,蛋黃乾而堅實,請大家吃誰都搖頭。足證煮茶葉蛋,茶葉的品質是不可忽略的,碎茶葉末,喝完了的茶葉,用來煮茶葉蛋都會影響風味的,

  雞蛋煮熟。先要逐一把蛋殼敲碎,敲蛋也需要點小手法,敲得太碎可能味道太咸,敲得不均,冰紋凌亂太不美觀,敲的片大又不入味,要把蛋殼敲得疏密均勻,面面具到,等茶葉蛋煮好,才會呈現“冰紋”,曲紋多姿,增加美感,進而促進食慾。

  煮茶葉蛋有人放顆八角增加香氣,尚無不可,但是絕對避免放花椒,因為一有麻辣,清澹的茶香就化為烏有啦。茶葉蛋本來是涼熱都能吃的,不過有人別出心裁,喜歡用骨頭煮高湯而不用白水,固然是可以增加一點鮮味,不過郊遊旅行拿在手上吃總覺得油膩膩的不受用,若是附近沒水淨手,那就更不對勁啦,如果在家庭里吃那就無所謂了。

  煮茶葉蛋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滷水一定要漫過雞蛋,否則回鍋熬個一兩次,茶葉蛋變成了鐵面無私的包龍圖,不僅難看,而且蛋白也僵硬難嚼,不好吃也不容易消化啦。

  捧元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煮茶葉蛋待客,是省時省事最經濟實惠的吃食,如果您打算煮一鍋好吃的茶葉蛋,注意以上幾點,我想您的茶葉蛋,一定會受客人歡迎的。

  唐魯孫隨筆集之《酸甜苦辣咸》

  揚州名點蜂糖糕

  最近揚州菜在台北好像很走紅,以淮場菜餚為號召的飯館,揚州餐點的小吃店接二連三開了不少家出來。可是走遍了台北市那些家飯館或是小吃店,都沒有蜂糖糕供應(在揚州也是茶食店才有蜂糖糕賣)。

  揚州的面點雖然有名,可是十之八九,都是從別的省份傳過來的,例如揚州乾絲,是全國聞名,可是做乾絲的豆腐乾,講究用徽乾。顧名思義,徽乾的製法,是從安徽傳過來的。千層油糕、翡翠燒賣,就是光緒末年,有個叫高乃超的福州人,來到揚州教場開了一個可可居,以賣千層油糕、翡翠燒賣馳名遠近,後來茶館酒肆紛紛仿效,久而久之,反倒成為揚州點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