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供佛祭祖之後,孩子們還有一項差事,凡是前庭後院,樹木花叢,凡是亂干柔根都要澆上一勺濃嘟嘟的臘八粥,說是春回大地,不但蔥翠茁旺,而且花繁葉茂,果木樹也不歇枝,是否真有此事,也就沒人研究理會去了。
豪門鉅族所熬的臘八粥,除供佛祭祖之外,還要饋贈親友,果粥一罐未免寒酸,於是還得配上兩菜兩顆,說是戲佛餘餞,自然菜點全是淨素,有些閨中妙手,親主庖廚,雖然說是山蔬野齏,可是五蘊七香,比起元修珍味也未遑多讓呢!有些人家一熬就是若干鍋,北地天寒,當天吃不完的則用缸罐存儲起來,放在不升火的屋子裡,懷冰凍練,堅硬如石,吃多少再用刀斫多少下來,滲水加溫,因為粥黏而且硬,須用馬杓隨時兜底攪動,否則極易焦枯糊底,甚至於表面冒熱氣裡面尚有冰渣,所以北平人說熬臘八粥要憑真功夫,熱臘八粥要好耐性,不是身歷其境,是不如個中訣竅的。
當年清官臘八粥賞賜臣工臘入粥,也算是一項殊榮特沛呢,番禺梁節庵(鼎芬)在北平去逝,所出訃間把賞資掛馬,雙眼花翎,穿朝馬,賞臘八粥同樣列為榮典呢!
至於御賜的臘八粥滋味如何呢!雖然說出自御廚所制,應當是上食珍品,可是論滋味比一般高華門第所熬的臘八粥還有所不如,御賜的臘八粥,向例是由太監率同蘇拉分送各宅邸的,不論男女老幼要各致太監車敬,蘇拉使力一份,所以走紅的太監,專撩人口眾多的地方去送,至於人丁稀薄的人家,方輪到不走紅的大監去走動,有些遺臣舊勛,家道中落,每逢御賜粥膻,那筆車敬使力,真還要大費周章呢!
筆者來台灣已經三十多年,雖然也喝幾次親友所贈的臘八粥,粥料果料現在在台灣都無法備辦齊全,尤其紅棗、榛瓤、松子、栗子都不出產,所以臘八粥吃到嘴裡總有今昔不同之感,自從匪酋毛周,先後遭了天譴,匪區一國三公,成了群龍無首,自由價亂局面,你爭我斗,崩潰覆亡為期已不在遠,希望軍民團結一心,早日勝利收京,大家回到家鄉,痛痛快快喝地地道道貨運價實臘八粥的日子就在指顧之間了。
唐魯孫隨筆集之《酸甜苦辣咸》
下酒雋品鳥魚子
在未來台灣前,只聽說台灣的冬季,當寒流來襲時,台灣海峽就有大量鳥魚出現,一網魚罟,可以立成鉅富,但是沒有提到鳥魚子。
光復後來台,有一天跟舍親張文甲、游彌堅在台北市西門鬧區飯後閒溜,經過伍中行,游先生指著玻璃櫃裡用繩子穿著的一對五寸多長棕褐色、半透明的東西說:“這是台灣名產鳥魚子,不過這是去年陳貨,色重鮮褪,等今年冬季新鳥魚子上市,用烤鳥魚子來下酒,你們就知道它的清逸邑潤,是下酒的妙品啦。”
當時因為對鳥魚子沒有什麽印象,也就忽略過去。有一天說是西伯利亞寒流來襲,雖然台灣的三九天,怎麽說也夠不上“冷”字,可是一般日式房子,到處都透風,寒意襲人也不十分好受。於是臨時約個兩位朋友到上林花去吃暖鍋,趕趕寒氣。上林花有一酒女,酒量如海,一打啤酒下肚,依舊談笑如常,特級清酒或是福建的四半酒(彼時公賣局尚未產制紹興、花雖、茅台、五加皮一些高級酒類)喝個兩三瓶面不改色,根本不算一同事,於是一些酒客共上尊號,叫她“航空母艦”。
她雖然不是雲髻峨峨柔情綽態一類酒女,可是應付一般千杯不醉的酒客,能毫不怯場,從容進退,應付裕如,所以當時“航空母艦”在酒國里,也算響噹噹的人物。
我們因為不時到上林花飲酒,所以“航空母艦”看到我們,雖不當番,總要過來打個招呼,點菜時節恰好她前來周旋,她說鳥魚子剛剛上市,建議我們叫個烤鳥魚子來嘗嘗。
侍者端上來一圓瓷盤,一盤烤得金光燦爛的鳥魚子,切成薄片排得整整齊齊,配上蒜粒,真是琅圩瑩秀,清鮮味永,芳而不濡,引卮品嘗,無怪日本人把烤鳥魚子視同盛食珍異了。
前屏東縣長張山鍾說:“屏東是農業縣,人民生活並不富庶,從屏東cháo州東港到恆春一帶,到了魚汛,沿海漁民倒可以舒舒服服過個肥年。因為鳥魚是一種惡寒喜暖的魚類,雖然老家是朝鮮海峽舟山群島以北一帶海域,可是每年交冬,西伯利亞巨大寒流洶湧南違,它們受不住酷寒侵襲,於是就成群結隊,游向台省中南部海面,每年魚汛,相差不超過十天,適時而來,極少延誤,所以叫它“信魚”。台省漁民對於鳥魚汛期,特別重視,只要一現魚蹤,他們憑多年經驗能測知鳥魚何時到達近海,立刻集合船隊出海圍捕,台灣民間相信鳥魚是財神魚,魚汛如果豐收,有的人立刻變成鉅富。為了怕價犯財神,因此台灣祭祖先謝神只一律不用鳥魚,南部村中父老相傳,海里管領魚類的尊神,就是農曆十月初十壽誕,民間焚香膜拜的水仙尊王,背後也有人稱她為萬魚王,因為每年歲時伏臘,人人都得購辦年貨,添製衣物,在在需錢,水仙尊王於是在過年前,把大批鳥魚趕來,讓漁民儘量提捕,大家好過個肥年,漁民也為了仰答天庥,選擇水仙尊王誕辰那天舉行大祭,酬神謝臘。”他老先生說得其來有自,而高屏沿海一帶村鎮,真有十月初十在水仙尊王廟前,唱歌仔戲謝神的,總而言之有些民間傳說,原來是有其事實根據的,不過年深日久,漫無可考,加上以訛傳訛,就變成無稽的神話了。
依據營養學家分析,鳥魚子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少許脂肪,用沙鹽漬後哂乾,漬的時間長短,曬的光熱夠不夠,鳥魚子曬到某一種相當程度,要用大石板把鳥魚子壓得平扁堅硬,這最後壓鳥魚子的技術,對於鳥魚子的外觀,滋味,耐久,都有莫告大影響,那就要看老師傅的手藝高低啦。
吃烤鳥魚子也需要相當技巧的,切鳥魚子厚薄是很重要的條件,太薄嚼起來不夠味兒,太厚外面焦帕裡面還沒烤透,黏牙滯膩,濡而不慡,吃起來就減色了。人家烤鳥魚子技術高明的,先用清潔棉花活清酒或紹興一類津和淡酒,把鳥魚子拂拭乾淨,忌用高梁大面一類烈性濃厚醇酒,恐怕強烈酒陳滲透,削減了魚子的鮮味,切片之後,用炭火烘烤,有人用電爐烤,似乎也不對勁,佐以淡酒,隨烤隨吃,才骼體會出鳥魚子芬郁清馨的妙處。
本人一直就把台灣鳥魚子視同遠方珍異,如果送他們鳥魚子,那算是項名貴的海產了。近兩年泰國等東南亞一帶國家,也都認為鳥魚子是遠方玉食,最受歡迎的特產。現在時交立冬,轉瞬小雪、大雪,鳥魚汛不久卻將來臨,希望沿海漁戶隨時提高警覺,千萬不要錯過一年一度發財的好機會。
唐魯孫隨筆集之《酸甜苦辣咸》
元宵細語
剛過農曆新年,一眨眼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宋朝時代就頗為盛行,不過不叫元宵而叫“浮圓子”,後來才改叫元宵的。中國各省大部份都吃元宵,可是名稱做法就互有差異了。北方叫它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湯圓,還有叫湯糰、圓子的。南北叫的名稱不同,做的方法也就兩樣。拿北平來說吧,不時不食是北平老規矩,要到正月初七準備初八順星上供才有元宵賣,至於冬季寒夜朔風刺骨,挑了擔子吆喝賣掛花天宵的,雖然不能說沒有,可是多半在宣南一帶,沾染了南方的習俗,可是西北城的冬夜是很難得聽見這種市聲的。
豪門鉅族所熬的臘八粥,除供佛祭祖之外,還要饋贈親友,果粥一罐未免寒酸,於是還得配上兩菜兩顆,說是戲佛餘餞,自然菜點全是淨素,有些閨中妙手,親主庖廚,雖然說是山蔬野齏,可是五蘊七香,比起元修珍味也未遑多讓呢!有些人家一熬就是若干鍋,北地天寒,當天吃不完的則用缸罐存儲起來,放在不升火的屋子裡,懷冰凍練,堅硬如石,吃多少再用刀斫多少下來,滲水加溫,因為粥黏而且硬,須用馬杓隨時兜底攪動,否則極易焦枯糊底,甚至於表面冒熱氣裡面尚有冰渣,所以北平人說熬臘八粥要憑真功夫,熱臘八粥要好耐性,不是身歷其境,是不如個中訣竅的。
當年清官臘八粥賞賜臣工臘入粥,也算是一項殊榮特沛呢,番禺梁節庵(鼎芬)在北平去逝,所出訃間把賞資掛馬,雙眼花翎,穿朝馬,賞臘八粥同樣列為榮典呢!
至於御賜的臘八粥滋味如何呢!雖然說出自御廚所制,應當是上食珍品,可是論滋味比一般高華門第所熬的臘八粥還有所不如,御賜的臘八粥,向例是由太監率同蘇拉分送各宅邸的,不論男女老幼要各致太監車敬,蘇拉使力一份,所以走紅的太監,專撩人口眾多的地方去送,至於人丁稀薄的人家,方輪到不走紅的大監去走動,有些遺臣舊勛,家道中落,每逢御賜粥膻,那筆車敬使力,真還要大費周章呢!
筆者來台灣已經三十多年,雖然也喝幾次親友所贈的臘八粥,粥料果料現在在台灣都無法備辦齊全,尤其紅棗、榛瓤、松子、栗子都不出產,所以臘八粥吃到嘴裡總有今昔不同之感,自從匪酋毛周,先後遭了天譴,匪區一國三公,成了群龍無首,自由價亂局面,你爭我斗,崩潰覆亡為期已不在遠,希望軍民團結一心,早日勝利收京,大家回到家鄉,痛痛快快喝地地道道貨運價實臘八粥的日子就在指顧之間了。
唐魯孫隨筆集之《酸甜苦辣咸》
下酒雋品鳥魚子
在未來台灣前,只聽說台灣的冬季,當寒流來襲時,台灣海峽就有大量鳥魚出現,一網魚罟,可以立成鉅富,但是沒有提到鳥魚子。
光復後來台,有一天跟舍親張文甲、游彌堅在台北市西門鬧區飯後閒溜,經過伍中行,游先生指著玻璃櫃裡用繩子穿著的一對五寸多長棕褐色、半透明的東西說:“這是台灣名產鳥魚子,不過這是去年陳貨,色重鮮褪,等今年冬季新鳥魚子上市,用烤鳥魚子來下酒,你們就知道它的清逸邑潤,是下酒的妙品啦。”
當時因為對鳥魚子沒有什麽印象,也就忽略過去。有一天說是西伯利亞寒流來襲,雖然台灣的三九天,怎麽說也夠不上“冷”字,可是一般日式房子,到處都透風,寒意襲人也不十分好受。於是臨時約個兩位朋友到上林花去吃暖鍋,趕趕寒氣。上林花有一酒女,酒量如海,一打啤酒下肚,依舊談笑如常,特級清酒或是福建的四半酒(彼時公賣局尚未產制紹興、花雖、茅台、五加皮一些高級酒類)喝個兩三瓶面不改色,根本不算一同事,於是一些酒客共上尊號,叫她“航空母艦”。
她雖然不是雲髻峨峨柔情綽態一類酒女,可是應付一般千杯不醉的酒客,能毫不怯場,從容進退,應付裕如,所以當時“航空母艦”在酒國里,也算響噹噹的人物。
我們因為不時到上林花飲酒,所以“航空母艦”看到我們,雖不當番,總要過來打個招呼,點菜時節恰好她前來周旋,她說鳥魚子剛剛上市,建議我們叫個烤鳥魚子來嘗嘗。
侍者端上來一圓瓷盤,一盤烤得金光燦爛的鳥魚子,切成薄片排得整整齊齊,配上蒜粒,真是琅圩瑩秀,清鮮味永,芳而不濡,引卮品嘗,無怪日本人把烤鳥魚子視同盛食珍異了。
前屏東縣長張山鍾說:“屏東是農業縣,人民生活並不富庶,從屏東cháo州東港到恆春一帶,到了魚汛,沿海漁民倒可以舒舒服服過個肥年。因為鳥魚是一種惡寒喜暖的魚類,雖然老家是朝鮮海峽舟山群島以北一帶海域,可是每年交冬,西伯利亞巨大寒流洶湧南違,它們受不住酷寒侵襲,於是就成群結隊,游向台省中南部海面,每年魚汛,相差不超過十天,適時而來,極少延誤,所以叫它“信魚”。台省漁民對於鳥魚汛期,特別重視,只要一現魚蹤,他們憑多年經驗能測知鳥魚何時到達近海,立刻集合船隊出海圍捕,台灣民間相信鳥魚是財神魚,魚汛如果豐收,有的人立刻變成鉅富。為了怕價犯財神,因此台灣祭祖先謝神只一律不用鳥魚,南部村中父老相傳,海里管領魚類的尊神,就是農曆十月初十壽誕,民間焚香膜拜的水仙尊王,背後也有人稱她為萬魚王,因為每年歲時伏臘,人人都得購辦年貨,添製衣物,在在需錢,水仙尊王於是在過年前,把大批鳥魚趕來,讓漁民儘量提捕,大家好過個肥年,漁民也為了仰答天庥,選擇水仙尊王誕辰那天舉行大祭,酬神謝臘。”他老先生說得其來有自,而高屏沿海一帶村鎮,真有十月初十在水仙尊王廟前,唱歌仔戲謝神的,總而言之有些民間傳說,原來是有其事實根據的,不過年深日久,漫無可考,加上以訛傳訛,就變成無稽的神話了。
依據營養學家分析,鳥魚子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少許脂肪,用沙鹽漬後哂乾,漬的時間長短,曬的光熱夠不夠,鳥魚子曬到某一種相當程度,要用大石板把鳥魚子壓得平扁堅硬,這最後壓鳥魚子的技術,對於鳥魚子的外觀,滋味,耐久,都有莫告大影響,那就要看老師傅的手藝高低啦。
吃烤鳥魚子也需要相當技巧的,切鳥魚子厚薄是很重要的條件,太薄嚼起來不夠味兒,太厚外面焦帕裡面還沒烤透,黏牙滯膩,濡而不慡,吃起來就減色了。人家烤鳥魚子技術高明的,先用清潔棉花活清酒或紹興一類津和淡酒,把鳥魚子拂拭乾淨,忌用高梁大面一類烈性濃厚醇酒,恐怕強烈酒陳滲透,削減了魚子的鮮味,切片之後,用炭火烘烤,有人用電爐烤,似乎也不對勁,佐以淡酒,隨烤隨吃,才骼體會出鳥魚子芬郁清馨的妙處。
本人一直就把台灣鳥魚子視同遠方珍異,如果送他們鳥魚子,那算是項名貴的海產了。近兩年泰國等東南亞一帶國家,也都認為鳥魚子是遠方玉食,最受歡迎的特產。現在時交立冬,轉瞬小雪、大雪,鳥魚汛不久卻將來臨,希望沿海漁戶隨時提高警覺,千萬不要錯過一年一度發財的好機會。
唐魯孫隨筆集之《酸甜苦辣咸》
元宵細語
剛過農曆新年,一眨眼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宋朝時代就頗為盛行,不過不叫元宵而叫“浮圓子”,後來才改叫元宵的。中國各省大部份都吃元宵,可是名稱做法就互有差異了。北方叫它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湯圓,還有叫湯糰、圓子的。南北叫的名稱不同,做的方法也就兩樣。拿北平來說吧,不時不食是北平老規矩,要到正月初七準備初八順星上供才有元宵賣,至於冬季寒夜朔風刺骨,挑了擔子吆喝賣掛花天宵的,雖然不能說沒有,可是多半在宣南一帶,沾染了南方的習俗,可是西北城的冬夜是很難得聽見這種市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