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最近市文化局為張副市長主持了一次張國昌同志詩集研討會,東州市的文化名流聚集一堂研究張國昌詩學的美學特徵及文化意義。我也應邀參加。研討會照例是由水果瓜子糖果作為主要道具,由於氛圍冠冕堂皇,所以,我覺得特別輕鬆。這樣的研討會,張國昌當然不會親自參加,韓壽生也不好來,所以代表張國昌聽會的最好代表就是我。
不過,我在心裡對張國昌這種作秀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張國昌這麼包裝自己,很可能給人留下個附庸風雅的印象,就像五星級酒店門前擺個牌子“衣冠不整,謝絕入內”。實際上,張國昌完全可以打裝卸工出身這張牌,既樸實又實在,做起文章來更讓人信服。
但是張國昌畢竟不同於常人,做起政治來法無定法,有時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上下左右的關係,張國昌特別善於保持平衡,連市委書記魏正隆也不得不佩服三分。
張副市長交辦給我的工作,處裡邊任何人不知道。官場複雜,我不願意讓他們知道。市政府辦公廳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圍著領導轉的工作人員,誰沒點背景?誰又不想上進呢?像我這樣出身寒門,憑本事考到領導身邊工作的人還真不多。而張國昌能起用我也正是他不同於一般領導的地方。
白天,我忙完工作就扎進政府資料室,經過兩個月的廢寢忘食,終於完成了第一稿。我心裡很興奮,但也沒有底,便找了兩位清江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給指點,結果評價很高。我不願意讓處里同事知道,也怕為張國昌服務的杜處長看了誤會,便沒在處里列印,而是找朋友在外邊列印並裝訂成冊。
有一天,我看見張副市長一個人走進了辦公室,便拿著寫好的論文壯著膽子敲了門。
“請進!”是張副市長的聲音。
我推門進去,正好韓壽生不在。張國昌正在看報,他見我進來了,熱情地說:“是雷默啊,快進來。”
我惴惴地說:“張市長,論文寫好了。想請您看一下。”
“是嗎,辛苦了!”說著張副市長放下手中的報紙,接過論文認真地翻看起來。
我很拘束地坐著,這是我第一次為張副市長寫大材料,希望老天爺保佑一稿過關。時間滴答滴答過了二十多分鐘,張副市長很認真地看著。
“看來雷默下了不少工夫,不錯、不錯。”張國昌滿意地扶了扶鼻樑上的近視鏡,肯定地說。
接著,張副市長提了幾條簡單的意見讓我修改,我很高興,基本算一稿過關,便少了幾分拘束,和張副市長隨便聊了起來。
“張市長,上次參加了您的詩集研討會,很有意思,能不能送我一本?”我恭維地說。
“怎麼,你對寫詩也感興趣?”張國昌目光親和地問。
“上大學時很感興趣。”
“我那哪是詩呀,都是塗鴉之作,是韓壽生抽空替我整理的。”
張國昌說著,從書櫃裡隨手拿出來一本《張國昌詩集》,在扉頁上寫道:“雷默老弟一笑”,簽了名,然後送給我。我接過詩集連連稱謝。
我由衷地感到,原來張副市長是這樣地平易近人。平時張副市長給我的神秘感太多,比如他居然會出版了一本詩集。儘管我懷疑或者敢肯定地說,這本詩集一定不是張副市長寫的,是媚權之人表忠心的諂媚之作,就跟送給張副市長一套高檔西裝沒什麼兩樣,但是穿在張副市長身上的西裝當然就是張副市長的了,作為下屬只要享受領導的平易近人就行了。但是我不知道,實際上平易近人正包含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只有形容領導有資格用平易近人,有誰說糙民百姓平易近人的?張國昌的高明之處是善於把握平易近人與製造神秘感之間的分寸。和藹可親時既要注意維繫自己的權威,又要讓下層覺得你可親可敬。但更多的時候,我慢慢地發現,張副市長對一般工作人員很寬厚,對相當位置的領導幹部卻很少平易近人。
張副市長之所以在我完成論文之前不告訴我論文的用途,我估計也是為了驗證一下我的判斷能力和水平,同時也保持了他一向秉承的神秘感。有時神秘感恰恰是領導人的弱點,只有保持神秘感才能得以掩蓋。
“雷默,這篇論文你修改完後,就不用給我看了,裝訂成冊送給清江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杜一朋老先生,他是我的指導老師,這是他家的電話和地址。”我接過張國昌寫的電話號碼和地址,他接著語重心長地說:“雷默呀,以後我的材料就交給你了,你就跟著我吧。不過,政治上還要多上上心,很多東西是悟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你身上的書生氣還太濃。”
我抑制住自己的興奮,正要告辭,韓壽生捧著一大堆文件走了進來,我趕緊退出了張副市長辦公室,在我與韓壽生打招呼的剎那間,我明顯感到韓壽生臉上閃過了一絲不悅。
可能是由於興奮,我昨天晚上夢到了辦公廳一位退休老主任,頭腦中一宿都縈繞著他退休前說過的一句話,“要想上天堂,就得做好下地獄的準備。”儘管這句話給我印象深刻,但是我一直也沒解開其中的理兒。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部大書已經太俗了,難道理想不是一部大書?欲望不是一部大書?問題的關鍵是,如果“圓”是理想,很可能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實現的是個多邊形。如果說理想是上半身,那麼欲望必然是下半身,上半身與下半身必有交叉的地方,理想與欲望必有共同的部分。但是理想是有目標的,欲望卻是無止境的。理想是未來的,欲望是現實的。對於這一點,我認識得並不充分。
生活是最現實的,有時人們的生命會耗盡在莫名其妙的憧憬中。像我這種人,因讀了幾本書在官場上飽受了被重視的歧視。我發現人們用知識製作假面,在虛偽的假面下提煉奮鬥的荒誕。人們可能因憧憬崇高而走向極端,當人們嘗試走出崇高時,卻走向了平庸,甚至荒誕。人們只知道太陽升起來了,卻忘記黎明隨之死掉了。其實,任何意義都是有局限性的,我卻在局限中渴望著無限。
5.本色
八月初的東州市陽光普照,氣候宜人,是東州市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天空湛藍湛藍的,人們的心情仿佛都融化在溫熱的陽光里。我非常喜歡林語堂的一段話:“我愛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愛好夏,但是夏太榮夸。因是我最愛好秋,因為它的葉子帶一些黃色,調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濃郁,它又染上一些憂鬱的神采和死的預示。它的金黃的濃郁,不是表現春的爛漫,不是表現夏的盛力,而是表現逼近老邁的圓熟與慈和的智慧。它知道人生的有限故知足而樂天。”這段話我可以背誦自如,並且工工整整地寫在紙上壓到了辦公桌的玻璃板下。我感到東州市的八月份既有春的爛漫,也有夏的盛力,還兼有秋的圓熟,更有冬的預示,搞政治的人如果有了這樣的境界不失為一種城府。
早晨,我剛到辦公室,韓壽生就走了進來,通知我到新疆開城市生態建設研討會,韓秘書說這是張副市長的意思。自從我為張副市長寫完碩士畢業論文以後,他就與辦公廳主任朱玉林打了招呼,讓我專門為他服務。大半年時間過去了,張副市長顯然對我越來越賞識。當然,韓壽生隱隱感到了一種危機。他雖然面上對我一如既往,心裡卻開始戒備我,並在行動上儘量限制我與張副市長接觸,張副市長明明在辦公室,韓壽生會告訴我張副市長不在。我工作上的小毛病,韓壽生會大肆渲染。我知道韓壽生是個工於心計的人,行事便愈加小心起來。
新疆之行,帶隊的是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朱玉林。官場的任何故事,都會有多種版本,朱主任的升遷就是如此。朱玉林原本是k省一個小鎮上的語文教師,愛好文墨,特別是政論性文章,因此也經常牛刀小試。東州市的前任市長是位儒雅市長,也愛寫些政論性文章,這位市長每天必讀書一小時,雷打不動,無論有什麼緊急政務都要給這一小時讓路,因此講起話來也蠻有文采和新意。
朱玉林看到了這位市長的文章頗有好感,便經常給這位市長寫信以訴衷腸,時間一久,便成了未謀面的朋友。有一次,這位市長到k省出差,就順便見了一次朱玉林,朱玉林知道這是改變命運的一次機遇,所以表現得非常出色,頗得市長的賞識。沒過多久,便調到東州市任市政府辦公廳處級調研員,又給了房子,不久就升任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專門服務於這位市長,後來辦公廳老主任退休,朱玉林順理成章地榮升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朱主任著實風光了一陣,大家預測,將來很有可能升任市政府秘書長,甚至副市長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好景不長,這位市長在一次車禍中喪生。朱副秘書長始終也沒有升任秘書長,更別提副市長了。
飛機在湛藍的天空中翱翔,機窗外幾朵辱白色的雲,停在天空,動也不動,很像藍色的海面上浮著潔白的帆。新疆地域遼闊,山川壯麗。坐在飛機上,從機窗俯看新疆,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亘中部,北部是肥沃的千里牧場,南部是浩瀚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好不壯觀。
我陪朱玉林靠機窗坐著,朱玉林用器重的口氣說:“雷默啊,我看張市長對你十分賞識,要把握好機會啊!”
我心裡清楚,朱玉林能和我說這麼掏心的話不容易,官場上是最講究跟人的,只有跟對了人才能平步青雲,朱玉林是這方面的受益者,他之所以能和我說這種話,實際上是一個信號,看來他也非常看好張副市長的前程。
“謝謝秘書長提醒,朱秘書長,我看張市長對您也特別看重啊。”我故意試探地將他與張副市長聯繫在一起。
“張市長這個人有能力、重感情、講義氣、又年輕,資歷又老,將來前途無量啊。”朱玉林心悅誠服地說。
“朱秘書長,明年年底,這屆班子就該換屆選舉了,榮市長到人大當主任,到時候不知誰能接替他當市長呢?”我知道官場上向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何況是換屆了,到時候不知要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誰能接替榮市長我說不好,”朱玉林若有所思地說,“不過,張市長至少是常務副市長。韓壽生在外界的口碑非常不好,我看張市長對他並不是太滿意,他跟張市長的年頭也不短了,所以,我提醒你要把握好機會啊。”
“朱秘書長,這件事還得拜託您多多美言。”我不失時機地說。
“你小子是塊料,有機會我會替你說話的。”朱玉林直言不諱地說。
不過,我在心裡對張國昌這種作秀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張國昌這麼包裝自己,很可能給人留下個附庸風雅的印象,就像五星級酒店門前擺個牌子“衣冠不整,謝絕入內”。實際上,張國昌完全可以打裝卸工出身這張牌,既樸實又實在,做起文章來更讓人信服。
但是張國昌畢竟不同於常人,做起政治來法無定法,有時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上下左右的關係,張國昌特別善於保持平衡,連市委書記魏正隆也不得不佩服三分。
張副市長交辦給我的工作,處裡邊任何人不知道。官場複雜,我不願意讓他們知道。市政府辦公廳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圍著領導轉的工作人員,誰沒點背景?誰又不想上進呢?像我這樣出身寒門,憑本事考到領導身邊工作的人還真不多。而張國昌能起用我也正是他不同於一般領導的地方。
白天,我忙完工作就扎進政府資料室,經過兩個月的廢寢忘食,終於完成了第一稿。我心裡很興奮,但也沒有底,便找了兩位清江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給指點,結果評價很高。我不願意讓處里同事知道,也怕為張國昌服務的杜處長看了誤會,便沒在處里列印,而是找朋友在外邊列印並裝訂成冊。
有一天,我看見張副市長一個人走進了辦公室,便拿著寫好的論文壯著膽子敲了門。
“請進!”是張副市長的聲音。
我推門進去,正好韓壽生不在。張國昌正在看報,他見我進來了,熱情地說:“是雷默啊,快進來。”
我惴惴地說:“張市長,論文寫好了。想請您看一下。”
“是嗎,辛苦了!”說著張副市長放下手中的報紙,接過論文認真地翻看起來。
我很拘束地坐著,這是我第一次為張副市長寫大材料,希望老天爺保佑一稿過關。時間滴答滴答過了二十多分鐘,張副市長很認真地看著。
“看來雷默下了不少工夫,不錯、不錯。”張國昌滿意地扶了扶鼻樑上的近視鏡,肯定地說。
接著,張副市長提了幾條簡單的意見讓我修改,我很高興,基本算一稿過關,便少了幾分拘束,和張副市長隨便聊了起來。
“張市長,上次參加了您的詩集研討會,很有意思,能不能送我一本?”我恭維地說。
“怎麼,你對寫詩也感興趣?”張國昌目光親和地問。
“上大學時很感興趣。”
“我那哪是詩呀,都是塗鴉之作,是韓壽生抽空替我整理的。”
張國昌說著,從書櫃裡隨手拿出來一本《張國昌詩集》,在扉頁上寫道:“雷默老弟一笑”,簽了名,然後送給我。我接過詩集連連稱謝。
我由衷地感到,原來張副市長是這樣地平易近人。平時張副市長給我的神秘感太多,比如他居然會出版了一本詩集。儘管我懷疑或者敢肯定地說,這本詩集一定不是張副市長寫的,是媚權之人表忠心的諂媚之作,就跟送給張副市長一套高檔西裝沒什麼兩樣,但是穿在張副市長身上的西裝當然就是張副市長的了,作為下屬只要享受領導的平易近人就行了。但是我不知道,實際上平易近人正包含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只有形容領導有資格用平易近人,有誰說糙民百姓平易近人的?張國昌的高明之處是善於把握平易近人與製造神秘感之間的分寸。和藹可親時既要注意維繫自己的權威,又要讓下層覺得你可親可敬。但更多的時候,我慢慢地發現,張副市長對一般工作人員很寬厚,對相當位置的領導幹部卻很少平易近人。
張副市長之所以在我完成論文之前不告訴我論文的用途,我估計也是為了驗證一下我的判斷能力和水平,同時也保持了他一向秉承的神秘感。有時神秘感恰恰是領導人的弱點,只有保持神秘感才能得以掩蓋。
“雷默,這篇論文你修改完後,就不用給我看了,裝訂成冊送給清江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杜一朋老先生,他是我的指導老師,這是他家的電話和地址。”我接過張國昌寫的電話號碼和地址,他接著語重心長地說:“雷默呀,以後我的材料就交給你了,你就跟著我吧。不過,政治上還要多上上心,很多東西是悟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你身上的書生氣還太濃。”
我抑制住自己的興奮,正要告辭,韓壽生捧著一大堆文件走了進來,我趕緊退出了張副市長辦公室,在我與韓壽生打招呼的剎那間,我明顯感到韓壽生臉上閃過了一絲不悅。
可能是由於興奮,我昨天晚上夢到了辦公廳一位退休老主任,頭腦中一宿都縈繞著他退休前說過的一句話,“要想上天堂,就得做好下地獄的準備。”儘管這句話給我印象深刻,但是我一直也沒解開其中的理兒。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部大書已經太俗了,難道理想不是一部大書?欲望不是一部大書?問題的關鍵是,如果“圓”是理想,很可能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實現的是個多邊形。如果說理想是上半身,那麼欲望必然是下半身,上半身與下半身必有交叉的地方,理想與欲望必有共同的部分。但是理想是有目標的,欲望卻是無止境的。理想是未來的,欲望是現實的。對於這一點,我認識得並不充分。
生活是最現實的,有時人們的生命會耗盡在莫名其妙的憧憬中。像我這種人,因讀了幾本書在官場上飽受了被重視的歧視。我發現人們用知識製作假面,在虛偽的假面下提煉奮鬥的荒誕。人們可能因憧憬崇高而走向極端,當人們嘗試走出崇高時,卻走向了平庸,甚至荒誕。人們只知道太陽升起來了,卻忘記黎明隨之死掉了。其實,任何意義都是有局限性的,我卻在局限中渴望著無限。
5.本色
八月初的東州市陽光普照,氣候宜人,是東州市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天空湛藍湛藍的,人們的心情仿佛都融化在溫熱的陽光里。我非常喜歡林語堂的一段話:“我愛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愛好夏,但是夏太榮夸。因是我最愛好秋,因為它的葉子帶一些黃色,調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濃郁,它又染上一些憂鬱的神采和死的預示。它的金黃的濃郁,不是表現春的爛漫,不是表現夏的盛力,而是表現逼近老邁的圓熟與慈和的智慧。它知道人生的有限故知足而樂天。”這段話我可以背誦自如,並且工工整整地寫在紙上壓到了辦公桌的玻璃板下。我感到東州市的八月份既有春的爛漫,也有夏的盛力,還兼有秋的圓熟,更有冬的預示,搞政治的人如果有了這樣的境界不失為一種城府。
早晨,我剛到辦公室,韓壽生就走了進來,通知我到新疆開城市生態建設研討會,韓秘書說這是張副市長的意思。自從我為張副市長寫完碩士畢業論文以後,他就與辦公廳主任朱玉林打了招呼,讓我專門為他服務。大半年時間過去了,張副市長顯然對我越來越賞識。當然,韓壽生隱隱感到了一種危機。他雖然面上對我一如既往,心裡卻開始戒備我,並在行動上儘量限制我與張副市長接觸,張副市長明明在辦公室,韓壽生會告訴我張副市長不在。我工作上的小毛病,韓壽生會大肆渲染。我知道韓壽生是個工於心計的人,行事便愈加小心起來。
新疆之行,帶隊的是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朱玉林。官場的任何故事,都會有多種版本,朱主任的升遷就是如此。朱玉林原本是k省一個小鎮上的語文教師,愛好文墨,特別是政論性文章,因此也經常牛刀小試。東州市的前任市長是位儒雅市長,也愛寫些政論性文章,這位市長每天必讀書一小時,雷打不動,無論有什麼緊急政務都要給這一小時讓路,因此講起話來也蠻有文采和新意。
朱玉林看到了這位市長的文章頗有好感,便經常給這位市長寫信以訴衷腸,時間一久,便成了未謀面的朋友。有一次,這位市長到k省出差,就順便見了一次朱玉林,朱玉林知道這是改變命運的一次機遇,所以表現得非常出色,頗得市長的賞識。沒過多久,便調到東州市任市政府辦公廳處級調研員,又給了房子,不久就升任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專門服務於這位市長,後來辦公廳老主任退休,朱玉林順理成章地榮升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朱主任著實風光了一陣,大家預測,將來很有可能升任市政府秘書長,甚至副市長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好景不長,這位市長在一次車禍中喪生。朱副秘書長始終也沒有升任秘書長,更別提副市長了。
飛機在湛藍的天空中翱翔,機窗外幾朵辱白色的雲,停在天空,動也不動,很像藍色的海面上浮著潔白的帆。新疆地域遼闊,山川壯麗。坐在飛機上,從機窗俯看新疆,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亘中部,北部是肥沃的千里牧場,南部是浩瀚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好不壯觀。
我陪朱玉林靠機窗坐著,朱玉林用器重的口氣說:“雷默啊,我看張市長對你十分賞識,要把握好機會啊!”
我心裡清楚,朱玉林能和我說這麼掏心的話不容易,官場上是最講究跟人的,只有跟對了人才能平步青雲,朱玉林是這方面的受益者,他之所以能和我說這種話,實際上是一個信號,看來他也非常看好張副市長的前程。
“謝謝秘書長提醒,朱秘書長,我看張市長對您也特別看重啊。”我故意試探地將他與張副市長聯繫在一起。
“張市長這個人有能力、重感情、講義氣、又年輕,資歷又老,將來前途無量啊。”朱玉林心悅誠服地說。
“朱秘書長,明年年底,這屆班子就該換屆選舉了,榮市長到人大當主任,到時候不知誰能接替他當市長呢?”我知道官場上向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何況是換屆了,到時候不知要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誰能接替榮市長我說不好,”朱玉林若有所思地說,“不過,張市長至少是常務副市長。韓壽生在外界的口碑非常不好,我看張市長對他並不是太滿意,他跟張市長的年頭也不短了,所以,我提醒你要把握好機會啊。”
“朱秘書長,這件事還得拜託您多多美言。”我不失時機地說。
“你小子是塊料,有機會我會替你說話的。”朱玉林直言不諱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