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巫往來宮中,教美人度厄,每屋則埋木人祭祀之,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訐。上怒,所殺後宮延及大臣,死者數百人。

  於是上以充為使者,治巫蠱獄(蠱,字通詛、咒)。充將胡巫掘地求偶人,捕巫蠱及夜祠,收捕驗治,燒鐵鉗灼,強逼之。民轉相誣,吏則劾以大逆無道。

  自京師三輔連及郡國,坐而死者前後數萬人。充既知上意,因胡巫(匈奴)檀何言:『宮中有蠱氣,邪不除之,上疾不瘥。』上乃使充入宮,掘地求蠱,黃門蘇文等助充。

  充先治後宮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太子宮,掘地縱橫。太子、皇后無復施坐床處。」太子乃起兵誅江充。]

  [《鹽鐵論·國疾》賢良曰:「建元之始,崇文修德,天下乂安。其後邪臣各以伎藝,虧亂至治,外障山海,內興諸利。楊可告緡,江充禁服,張大夫(湯)革令,杜周治獄,罰贖科適(謫)微細並行,不可勝載。……聖主覺焉,乃刑戮充等。」

  江充禁服,指的就是江充為使者禁察軒服逾制之事,在賢良看來,這事遠遠不是一種權宜督察的細小事故,而是與興利用法諸大事相當;而江充其人是與興利用法的張湯、杜周、楊可並列的重要政治人物。

  張湯系自殺死,杜周病死,楊可不知所終,而江充則是被衛太子殺死的。]

  武帝令左丞相劉屈氂與太子戰於長安。兵敗,亡去。皇后衛子夫自殺。

  [《史記·外戚世家·鉤弋夫人》謂:「諸為武帝生子者,無男女,其母無不譴死。」可見衛皇后之死為必然,只是時間遲早而已。]

  [洪邁《容齋續筆》「是時帝春秋已高,忍而好殺,李陵所謂法令無常,大臣無罪夷滅者數十家。妻則衛皇后,以子則戾園(按即衛太子),以兄子則屈嫠,以女則諸邑、陽石公主,以婦則史良娣,以孫則史皇孫。骨肉之酷如此,豈復顧他人哉!且兩公主實衛後所生,太子未敗數月前比重已下獄誅死,則其母與兄豈有全理?]

  8月辛亥,太子自殺於湖。

  [「治隨太子反者,外連郡國數十萬人。壺關三老鄭茂上書,上感悟,赦反者。拜鄭茂為宣慈校慰,持節徇三輔,赦太子。太子欲出,疑弗實。吏搏太子急,太子自殺。(通鑑考異一。)]

  [太子使舍人無且持節夜入未央宮長秋門。因長御倚華,白皇后,發中廄車載射士,出武庫兵。髮長樂宮衛卒,長安大亂。黃門蘇文逃歸甘泉,報太子反。乃使召太子。使者不敢進城,歸報謊雲「太子欲斬臣,臣逃歸。」上怒。丞相屈耗聞變,脫身逃。上問:「丞相何為?」乃賜璽書令平叛。

  太子宣言告百官云:「帝在甘泉病危,奸臣欲作亂。」上於是親駕,幸城西建章宮,詔發三輔近縣兵,部中二千石以下,令丞相將之。

  太子亦遣使矯制赦長安中都官囚徒,命長安囚人如侯持節,髮長水及宣曲胡騎,皆以裝會。太子立東北軍南門外,召護北軍使者任安,與節,令發兵。安拜受節。入,閉營門不出。

  漢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5)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連載:漢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太子引兵,驅長安衍市人,集數萬眾,至長樂宮西闕下。逢丞相等,會戰。計五日,死數萬人,血流御溝中。庚寅,太子兵敗,南奔杜門(復盎門)。

  諸太子賓客嘗出入宮門,皆坐誅,其隨太子發兵以反諸族,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太子逃亡,東至湖,藏匿泉鳩里,主人家貧,常賣履以給太子。

  8月辛亥,吏圍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脫,入室自經。]

  9月,以商丘成為御史大夫。

  匈奴入上谷、五原,殺掠吏民。

  北軍護軍任安牽連衛太子案,以不忠下獄。任安贈書司馬遷。

  [關於衛太子事變概述:

  武帝晚年多病,總疑惑有人用蠱道詛咒,令江充「窮治蠱道」。江充說宮裡有蠱氣。於是武帝就使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和黃門蘇文,共同協助江充,到太子宮裡,在御座下面,掘出桐木人子幾個。武帝原是臥病在長安西北甘泉宮的(甘泉是現在陝西淳化縣西北地),皇后和家吏請問,都不得回報。太子「收捕江充」等,發中廄車士,出武庫兵,髮長樂宮衛,召集百官,告以帝臥病甘泉,江充等謀反「,殺江充。章贛和蘇文兩人逃回甘泉,說太子反了。武帝一聽太子謀反,命丞相劉屈氂氂發兵,和太子交戰。他又從甘泉力疾回到長安城西建章宮,表明了太子說他甘泉病臥,並非實事。戾太子在部署將帥的時候,召」監北軍使者「任安,給以符節,叫他發北軍兵助戰。可是任安在當時,節是接受了,卻閉上了門,並沒有發兵幫助太子。太子和丞相在長安城裡交戰五六天,死的有五六萬人,太子終以不能取勝,從復盎門逃走了(長安城南門,又名杜門)。他逃到長安東方偏南的新安縣附近的湖地(今河南閿鄉縣地),借住在一個賣草鞋人的家裡,不久就被人發覺了。新安縣吏親自帶了軍隊,去逮捕太子。留下太子的主人保護太子,戰死。太子不得已,在八月辛亥日,自經而死。武帝從甘泉回到建章宮以後,憤怒城門司直田仁放走了太子,當即把他誅死。又憤怒御史大夫暴勝之當時阻止丞相直接斬田仁,說「司直是二千石的官,應當請示再加刑」,因此「切責勝之」;暴勝之自殺。漢武帝回到長安,賞賜那些擊捕太子的人;凡是隨從太子的,或是替太子作戰的,統統治以重罪。壺關三老,上書給武帝,說太子當初是受困於「奸臣江充,不能自明,冤結在心,無處告訴,因此忿而發兵,誅殺江充;子盜父兵,並無他意。」高廟令田千秋(即車千秋)上書,申訟太子冤枉。他馬上就擢千秋一直升為大鴻臚,後來不久又升為丞相;於是「以事族江充之家,焚蘇文於橫橋。」武帝心中,悔恨悲痛,達到極點,「深憐太子無罪而死,乃作思子宮,為歸來望思之台於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