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假如它不肯飛走,假如它還想飛到你的臉上來呢?孟夫人說。那就需要一隻最好的蒼蠅拍子。馮敖嘆了口氣,他說,可惜我沒有看見那隻最好的蒼蠅拍子,也許只好睜一眼閉一眼隨它去了。好一個足智多謀的馮丞相。孟夫人勃然作色,她的憂鬱傷感的臉上突然浮現一絲惡毒的冷笑,我看見她從花梨木圓几上抓起一隻翠釉耳壺朝馮敖擲去,你想讓我們坐在宮中等死?孟夫人從座椅上跳起來,指著馮敖的鼻子說,我不信你們這些膽小鬼的屁話,我會讓你們領教老娘的厲害。受辱的馮敖用長袖遮蓋了他紫漲的臉部,緘口不語。我對孟夫人的脫口而出的污言穢語也頗為驚愕。這是她第一次在朝廷重臣面前暴露她的市井陋習。我想是一種唇亡齒寒的命運聯繫使孟夫人變得與我一樣憤怒而瘋狂。我寬宥了孟夫人街市潑婦式的言行,但丞相馮敖生性自尊清高,他似乎無法接受被一個後宮貴婦羞辱出門的事實。隔了幾天,兩代丞相馮敖罷官返鄉的消息就在京城上下傳開了。八月,被派往各藩王府的欽差紛紛無功而返,他們帶回的藩王們的奏疏內容如出一轍,東王達浚和西南王達清稱病不能歸朝,南王昭佑則稱其政務繁重無法脫身,而東北王達澄據說親自率兵在外,徵收各縣拖欠多年的雜稅。我意識到藩王們的回奏並非巧合,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此看來,利用藩王們的勢力挾擊昭勉只是幼稚的幻想而已。唯一應詔入宮的是名存實亡的北王達漁。達漁已在京城遊蕩多年,依然沉溺於酒色之中不能自拔。我看見達漁醉醺醺地闖入繁心殿,臉頰上還留著一塊可疑的紅印,我猜他大約是剛從歌樓jì寮里出來。
只來了一個酒色之徒,也許我只能跟他商討一下社稷大業了。我暗自苦笑,讓宮役給達漁拿了醒酒的藥九。達漁把藥丸捻碎了扔在地上,口口聲聲說他沒醉,他說今天是他最清醒的日子。我看見他搖搖晃晃坐到椅子上,肆無忌憚地打了一個酒嗝。坐一會兒你就走吧,他們沒來,他們不會來了。我厭惡地望著那張醺紅的長滿肉刺的臉,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商談了,你再打幾個酒嗝就可以走了。
陛下聽說過流鶯樓的碧奴兒嗎?是個波斯女子,美貌絕倫,善彈善舞,酒量更是驚人。陛下假如有這分閒情,我有辦法把她弄到宮中來。達漁果然打了第二聲酒嗝,然後他的身體慢慢地向我湊過來,我聞見了一股由酒氣和脂粉混雜的氣味,然後我聽見他用一種誠懇的語調說,陛下的六宮粉黛雖然個個千嬌百媚,但是無人能跟碧奴兒媲美,陛下難道不想見識一下波斯女子的風情嗎?
未嘗不可,那你今天夜裡就把她帶進宮來吧。達漁很快樂地笑起來。我知道他樂於撮合宮廷中的任何風流韻事,這是他的另一種癖好。奇怪的是我的態度,我在心情異常惡劣的情況下鑽進了達漁的桃色圈套。姑且把端文、昭陽擱在一邊,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坐在火山上懷抱美人聊以自慰,我想我不是唯一的,那不是我的過錯。這天夜晚達漁將碧奴兒悄悄引進清修堂的側殿,我從碧奴兒白玉般晶瑩豐腴的肉體上嗅到了死神來臨的氣息。碧奴兒的腕踝之上套滿了金鐲銀鏈,它們在舞蹈中奏響細碎而動聽的音樂,美艷大膽的波斯女子跳著故鄉著名的肚皮舞,從桌几上跳到地上,跳到北王達漁身邊,又從達漁身邊跳到我的懷裡,藍黑色的眼睛毫不掩飾挑逗之意,充滿激情的雙手創造了令人心動的舞姿。我目瞪口呆,我覺得美麗的死神正在溫柔地觸摸我,沿著頭部和心臟徐徐而下,就像一道冰涼的水流。我聽見一個低沉的憂傷的聲音來自天穹深處,燮王荒yín至此,燮國的末日很快就會來臨了。
自蕙妃離宮後我沒有得到她的任何消息,有時候走過御河上的石橋,我會下意識地朝橋下張望,但物是人非,楊柳樹下芳糙萋萋,不再有穿白衣的女孩模仿飛鳥沿河奔跑。我想起那個品州女孩如今已遁入空門,想起曾與她擁有的一段繾綣戀情,不由得黯然神傷。
后妃們之間的齟齬和爭鬥仍然持續不斷。這些無知淺薄的婦人對大燮宮風雨飄搖的處境似懂非懂,她們熱衷於一些有關美容、服飾、生育受孕的流言蜚語,並且作出了荒唐可笑的嘗試。有一次我看見蘭妃用米醋塗滿臉部,端坐在蘭華殿前曬太陽,她的眼睛被米醋嗆得流淚不止,雙眼眼角因此紅腫潰爛了好多天,後來我聽宮女們說,蘭妃誤用了民間的美容秘方,結果落下個有苦難言的下場,蘭妃一氣之下,將那個替她塗醋的宮女打了三記耳光。
更加滑稽的是那張秘密流傳在后妃們中間的藥箋,據說那是一劑受孕得胎的良藥,當我在繁心殿上為朝臣們言辭激烈的奏疏心煩意亂的時候,我的后妃們忙於在小泥爐上煎煮糙藥。那些日子不管我走到哪個嬪妃的居所,都會聞到一股古怪的帶有腥氣的藥味。後來我在菡妃那兒得知,藥箋是從她的手中流傳出去的,菡妃沉浸在她一手製造的鬧劇氣氛中,她用一種促狹自得的語調說,她們不是都妒嫉我嗎。她們不是發瘋般地想懷天子龍胎嗎?我就胡亂編了個藥方,反正吃不死人,我就成全了她們的念想吧,省得她們整天盯著我的身子咽口水。我看了看菡妃隨意亂寫的藥箋,上面羅列了十來種糙藥,計有黃連、茴香、防風、貝母、白芷、當歸、辱香、連翹、何首烏、金銀花、肉蓯蓉等,最後的一味藥明顯可見菡妃對服藥者的捉弄和報復,最後的一味藥竟然是豬尿泡一副。我想那也是藥罐里膻腥之氣的由來。
可憐。我想笑卻笑不出來,一邊撕碎藥箋一邊想像那些后妃們捏著鼻子服藥的情景,我望著菡妃驕傲地隆起的腹部,伸出手在上面撫摸了片刻,然後我問菡妃,你現在覺得很快樂是嗎?當然很快樂,陛下,我怎麼能不快樂?小天子再過兩月就要降生了。菡妃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紅暈,她嬌憨地反問了一句,難道陛下不快樂嗎?
天知道我是否快樂。我避開了菡妃纏綿而熱烈的目光,低下頭把玩著一隻翡翠如意,我說,你怕不怕?怕不怕橫禍突降?怕不怕最後落下蕙妃那樣的下場。
不怕。我有陛下和孟夫人的庇蔭,她們不敢肆意陷害我,倘若再生橫禍,陛下和孟夫人會給我作主是嗎?菡妃走近我,試探地坐到我的膝上,臃腫的體態使她的溫存顯得笨拙而索然寡味。這一瞬間我意識到自身承受的壓力如此繁複如此可怕,它們就像被山洪沖泄的巨石,一塊一塊地壘築在我脆弱的王冠之上。災禍來自宮牆以外,假如連大燮宮也被災禍所毀,人人自危,誰還幫得了誰呢?這一天快要來臨了。我突然站起來推開了菡妃,像逃一樣地走出菡妃的臥房。走到門外我突然被一種狂躁而憤怒的情緒所控制,於是我把玩月樓的瓔珞珠簾踢得東搖西晃,我對受驚的菡妃大叫道,告訴那些下賤的婦人,讓她們解開中衣等在宮門口,端文就要來了,端文就要來讓你們受孕了。我漸漸中止了與后妃們的床第生活,每夜獨居於清修堂中。突如其來的隱疾難以啟齒,它跟我沮喪而絕望的心情有關。我不願意向御醫索取治病的靈丹妙藥,對於后妃們形形色色的窺測方式裝聾作啞,拒絕所有的誘惑和暗示。我覺得我正在以最悲壯的姿態迎接末日來臨。
那是我最後的帝王歲月,我心如死灰,忠實的奴僕燕郎替代了美貌的婦人,終日陪伴在我的左右。我記得一個雷雨之夜,我和燕郎秉燭長談,細緻地回憶了年少無知時的宮廷生活,當然談得最多的是那次在品州城的微服出遊,我們互相發現品州城鬧臘八的人群給對方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夜空中雷聲轟鳴,清修堂的建築被暴雨流水濺打出一片顫慄之聲,榻邊的燭光搖晃了一下後遽然熄滅,黑暗中閃雷的金光使我從龍榻上一躍而起,我想去關上窗戶,但我的手被燕郎抓住了,燕郎說,陛下別怕,那是一道閃雷,閃雷從來不進帝王的宮殿。不,也許閃雷恰恰擊中我的頭頂。我驚悚地凝望著清修堂外的樹枝在風雨中飄搖,現在我什麼也不相信了,我對燕郎說,我只相信災難正在一步步逼近大燮宮,燮國的末日就要到了。燕郎以他的慣有的彎曲的體態站在黑暗之中,我看不清他的臉,但我聽見了他哽咽的聲音,酷似一個悲泣的婦人。我知道燕郎理解了我的恐懼,我的哀傷。
假如我能躲過滅頂之災,假如我能活著離開大燮宮,燕郎,你猜我會去幹什麼?去尋找品州城的雜耍班子,去走索。
對,去找那個雜耍班子,去走索。
假如陛下去走索,奴才就去踏滾木。
我緊緊地抱住了燕郎的肩膀,在這個不祥的雷雨之夜,我和一個出身低賤的大太監相抱而泣,提前哀悼了八年帝王生涯的結束。
農曆八月二十六日,光祿大將軍端文和西北王昭陽並轡而行,駛出品州城的城門,他們的身後是一支綿延數里的風華正茂的軍隊,旌旗遮天蔽日,號角聲響徹西北大地。這支萬人軍隊以勢不可擋的氣勢向燮國京城推進,第三天早晨到達了京城以西六十里的池州地界。
第三天早晨爆發了燮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池州之戰。部署在池州防線的一萬官兵與叛軍短兵相接,血肉橫飛於池州城外的田野和河流之中。那場戰役持續了一天一夜,雙方死傷無數,到了次日中午戰死者的屍體被倖存者拋入池河,以利騰出足夠的空地作最後決戰的疆場。那些死屍堵塞了池河的河道,形成無數活動的浮橋,恐懼的臨陣脫逃的官兵就從死屍浮橋上偷偷越過池河,帶著渾身的血腥味向家鄉逃亡,沿路丟棄的兵器後來被當地農人改鑄成犁鋤農具和運糙車的輪輻,成為這場戰爭永久性的紀念。
我心愛的戰將吉璋被端文的轟天戟敲下馬背,預告了池州之戰以官兵慘敗而告終。端文把吉璋的屍體拴在馬腹下沿河岸急馳了一圈,他額上神秘的刺字在正午的陽光下熠熠發亮。白馬所過之處,殘餘的官兵都清晰地看見了端文前額上的刺字,燮王,他們被那道光環所懾服,燮王,燮王,他們像一叢秋糙被端文的旋風席捲著,跪伏在那匹白馬下俯首稱降。六十里以外的大燮宮沉浸在死亡氣氛中,我在角樓上遠遠地看見一輛輜重馬車停在王后彭氏的煙霞堂前,來自彭國的黑衣武士在車前車後忙碌著,他們奉彭王昭勉之命將公主接回彭國躲避戰亂,我依稀聽見了彭氏沙啞的哭聲,我不知道她在為誰而哭,也許她已經意識到這是一次去而不返的行程?我第一次對這個驕悍任性的婦人產生了憐憫之心,她和宮中的所有嬪妃一樣,紅粉幽夢突然驚醒,她們將陪著一個倒霉的帝王墜入黑暗的深不可測的空間。
那天正午我枯立於角樓憑欄西望,視野里除了湛藍色的天空和京城的灰黑色屋頂,就是幾縷趕路商販的馬蹄騰起的黃塵,京城的百姓在戰禍來臨之際閉門不出。我什麼也看不見,看不見五十里以外的最後的戰場,看不見我的蟻群般蜂擁於街市的布衣子民。我的心空空蕩蕩。後來我聽見角樓上的大鐘被誰敲響了,我知道那是喪鐘的聲音,但是角樓上空寂無人,也沒有風吹過,我不知道是誰敲響了喪鐘,於是我注意到那根黃棕編織的鐘繩,它在凝固的空氣中神奇地律動,不可思議的是我在鍾繩上發現了八個白色小鬼,它們竟然出現在光天化日之下,它們攀附在鍾繩上敲出一種冰涼的死亡的鐘聲。我不記得是從哪兒拾起了那冊灰塵蒙蒙的《論語》,僧人覺空遠離大燮宮已經多年,臨別之際他要求我讀完這部著名的聖賢之書,但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此事,我把沉重的書冊攤放於膝上,目光所及卻是一片空白,我知道我已經沒有時間讀完這部《論語》。後宮裡到處可聞婦人們哭哭啼啼的聲音,宮監和宮女們神色悽惶,在亭台樓堂之間像無頭之蠅一樣轉來轉去。我母親孟夫人帶著幾個手捧白絹的宮監出現在貴妃們的居所,白絹賜死的儀式已無需用語言表達,孟夫人眼含熱淚,親眼督察了蘭妃和堇妃自縊於屋樑的全部過程,最後她將剩餘的那條白絹帶到玩月樓。身懷六甲的菡妃對孟夫人進行了瘋狂的抵抗,拒不從死,據說她用一把剪刀剪斷了白絹。小天子還未降生,我絕不能死。菡妃抱著孟夫人苦苦哀求,別讓我死,假如一定要死,就等到小天子降生以後再賜白絹吧。
只來了一個酒色之徒,也許我只能跟他商討一下社稷大業了。我暗自苦笑,讓宮役給達漁拿了醒酒的藥九。達漁把藥丸捻碎了扔在地上,口口聲聲說他沒醉,他說今天是他最清醒的日子。我看見他搖搖晃晃坐到椅子上,肆無忌憚地打了一個酒嗝。坐一會兒你就走吧,他們沒來,他們不會來了。我厭惡地望著那張醺紅的長滿肉刺的臉,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商談了,你再打幾個酒嗝就可以走了。
陛下聽說過流鶯樓的碧奴兒嗎?是個波斯女子,美貌絕倫,善彈善舞,酒量更是驚人。陛下假如有這分閒情,我有辦法把她弄到宮中來。達漁果然打了第二聲酒嗝,然後他的身體慢慢地向我湊過來,我聞見了一股由酒氣和脂粉混雜的氣味,然後我聽見他用一種誠懇的語調說,陛下的六宮粉黛雖然個個千嬌百媚,但是無人能跟碧奴兒媲美,陛下難道不想見識一下波斯女子的風情嗎?
未嘗不可,那你今天夜裡就把她帶進宮來吧。達漁很快樂地笑起來。我知道他樂於撮合宮廷中的任何風流韻事,這是他的另一種癖好。奇怪的是我的態度,我在心情異常惡劣的情況下鑽進了達漁的桃色圈套。姑且把端文、昭陽擱在一邊,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坐在火山上懷抱美人聊以自慰,我想我不是唯一的,那不是我的過錯。這天夜晚達漁將碧奴兒悄悄引進清修堂的側殿,我從碧奴兒白玉般晶瑩豐腴的肉體上嗅到了死神來臨的氣息。碧奴兒的腕踝之上套滿了金鐲銀鏈,它們在舞蹈中奏響細碎而動聽的音樂,美艷大膽的波斯女子跳著故鄉著名的肚皮舞,從桌几上跳到地上,跳到北王達漁身邊,又從達漁身邊跳到我的懷裡,藍黑色的眼睛毫不掩飾挑逗之意,充滿激情的雙手創造了令人心動的舞姿。我目瞪口呆,我覺得美麗的死神正在溫柔地觸摸我,沿著頭部和心臟徐徐而下,就像一道冰涼的水流。我聽見一個低沉的憂傷的聲音來自天穹深處,燮王荒yín至此,燮國的末日很快就會來臨了。
自蕙妃離宮後我沒有得到她的任何消息,有時候走過御河上的石橋,我會下意識地朝橋下張望,但物是人非,楊柳樹下芳糙萋萋,不再有穿白衣的女孩模仿飛鳥沿河奔跑。我想起那個品州女孩如今已遁入空門,想起曾與她擁有的一段繾綣戀情,不由得黯然神傷。
后妃們之間的齟齬和爭鬥仍然持續不斷。這些無知淺薄的婦人對大燮宮風雨飄搖的處境似懂非懂,她們熱衷於一些有關美容、服飾、生育受孕的流言蜚語,並且作出了荒唐可笑的嘗試。有一次我看見蘭妃用米醋塗滿臉部,端坐在蘭華殿前曬太陽,她的眼睛被米醋嗆得流淚不止,雙眼眼角因此紅腫潰爛了好多天,後來我聽宮女們說,蘭妃誤用了民間的美容秘方,結果落下個有苦難言的下場,蘭妃一氣之下,將那個替她塗醋的宮女打了三記耳光。
更加滑稽的是那張秘密流傳在后妃們中間的藥箋,據說那是一劑受孕得胎的良藥,當我在繁心殿上為朝臣們言辭激烈的奏疏心煩意亂的時候,我的后妃們忙於在小泥爐上煎煮糙藥。那些日子不管我走到哪個嬪妃的居所,都會聞到一股古怪的帶有腥氣的藥味。後來我在菡妃那兒得知,藥箋是從她的手中流傳出去的,菡妃沉浸在她一手製造的鬧劇氣氛中,她用一種促狹自得的語調說,她們不是都妒嫉我嗎。她們不是發瘋般地想懷天子龍胎嗎?我就胡亂編了個藥方,反正吃不死人,我就成全了她們的念想吧,省得她們整天盯著我的身子咽口水。我看了看菡妃隨意亂寫的藥箋,上面羅列了十來種糙藥,計有黃連、茴香、防風、貝母、白芷、當歸、辱香、連翹、何首烏、金銀花、肉蓯蓉等,最後的一味藥明顯可見菡妃對服藥者的捉弄和報復,最後的一味藥竟然是豬尿泡一副。我想那也是藥罐里膻腥之氣的由來。
可憐。我想笑卻笑不出來,一邊撕碎藥箋一邊想像那些后妃們捏著鼻子服藥的情景,我望著菡妃驕傲地隆起的腹部,伸出手在上面撫摸了片刻,然後我問菡妃,你現在覺得很快樂是嗎?當然很快樂,陛下,我怎麼能不快樂?小天子再過兩月就要降生了。菡妃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紅暈,她嬌憨地反問了一句,難道陛下不快樂嗎?
天知道我是否快樂。我避開了菡妃纏綿而熱烈的目光,低下頭把玩著一隻翡翠如意,我說,你怕不怕?怕不怕橫禍突降?怕不怕最後落下蕙妃那樣的下場。
不怕。我有陛下和孟夫人的庇蔭,她們不敢肆意陷害我,倘若再生橫禍,陛下和孟夫人會給我作主是嗎?菡妃走近我,試探地坐到我的膝上,臃腫的體態使她的溫存顯得笨拙而索然寡味。這一瞬間我意識到自身承受的壓力如此繁複如此可怕,它們就像被山洪沖泄的巨石,一塊一塊地壘築在我脆弱的王冠之上。災禍來自宮牆以外,假如連大燮宮也被災禍所毀,人人自危,誰還幫得了誰呢?這一天快要來臨了。我突然站起來推開了菡妃,像逃一樣地走出菡妃的臥房。走到門外我突然被一種狂躁而憤怒的情緒所控制,於是我把玩月樓的瓔珞珠簾踢得東搖西晃,我對受驚的菡妃大叫道,告訴那些下賤的婦人,讓她們解開中衣等在宮門口,端文就要來了,端文就要來讓你們受孕了。我漸漸中止了與后妃們的床第生活,每夜獨居於清修堂中。突如其來的隱疾難以啟齒,它跟我沮喪而絕望的心情有關。我不願意向御醫索取治病的靈丹妙藥,對於后妃們形形色色的窺測方式裝聾作啞,拒絕所有的誘惑和暗示。我覺得我正在以最悲壯的姿態迎接末日來臨。
那是我最後的帝王歲月,我心如死灰,忠實的奴僕燕郎替代了美貌的婦人,終日陪伴在我的左右。我記得一個雷雨之夜,我和燕郎秉燭長談,細緻地回憶了年少無知時的宮廷生活,當然談得最多的是那次在品州城的微服出遊,我們互相發現品州城鬧臘八的人群給對方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夜空中雷聲轟鳴,清修堂的建築被暴雨流水濺打出一片顫慄之聲,榻邊的燭光搖晃了一下後遽然熄滅,黑暗中閃雷的金光使我從龍榻上一躍而起,我想去關上窗戶,但我的手被燕郎抓住了,燕郎說,陛下別怕,那是一道閃雷,閃雷從來不進帝王的宮殿。不,也許閃雷恰恰擊中我的頭頂。我驚悚地凝望著清修堂外的樹枝在風雨中飄搖,現在我什麼也不相信了,我對燕郎說,我只相信災難正在一步步逼近大燮宮,燮國的末日就要到了。燕郎以他的慣有的彎曲的體態站在黑暗之中,我看不清他的臉,但我聽見了他哽咽的聲音,酷似一個悲泣的婦人。我知道燕郎理解了我的恐懼,我的哀傷。
假如我能躲過滅頂之災,假如我能活著離開大燮宮,燕郎,你猜我會去幹什麼?去尋找品州城的雜耍班子,去走索。
對,去找那個雜耍班子,去走索。
假如陛下去走索,奴才就去踏滾木。
我緊緊地抱住了燕郎的肩膀,在這個不祥的雷雨之夜,我和一個出身低賤的大太監相抱而泣,提前哀悼了八年帝王生涯的結束。
農曆八月二十六日,光祿大將軍端文和西北王昭陽並轡而行,駛出品州城的城門,他們的身後是一支綿延數里的風華正茂的軍隊,旌旗遮天蔽日,號角聲響徹西北大地。這支萬人軍隊以勢不可擋的氣勢向燮國京城推進,第三天早晨到達了京城以西六十里的池州地界。
第三天早晨爆發了燮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池州之戰。部署在池州防線的一萬官兵與叛軍短兵相接,血肉橫飛於池州城外的田野和河流之中。那場戰役持續了一天一夜,雙方死傷無數,到了次日中午戰死者的屍體被倖存者拋入池河,以利騰出足夠的空地作最後決戰的疆場。那些死屍堵塞了池河的河道,形成無數活動的浮橋,恐懼的臨陣脫逃的官兵就從死屍浮橋上偷偷越過池河,帶著渾身的血腥味向家鄉逃亡,沿路丟棄的兵器後來被當地農人改鑄成犁鋤農具和運糙車的輪輻,成為這場戰爭永久性的紀念。
我心愛的戰將吉璋被端文的轟天戟敲下馬背,預告了池州之戰以官兵慘敗而告終。端文把吉璋的屍體拴在馬腹下沿河岸急馳了一圈,他額上神秘的刺字在正午的陽光下熠熠發亮。白馬所過之處,殘餘的官兵都清晰地看見了端文前額上的刺字,燮王,他們被那道光環所懾服,燮王,燮王,他們像一叢秋糙被端文的旋風席捲著,跪伏在那匹白馬下俯首稱降。六十里以外的大燮宮沉浸在死亡氣氛中,我在角樓上遠遠地看見一輛輜重馬車停在王后彭氏的煙霞堂前,來自彭國的黑衣武士在車前車後忙碌著,他們奉彭王昭勉之命將公主接回彭國躲避戰亂,我依稀聽見了彭氏沙啞的哭聲,我不知道她在為誰而哭,也許她已經意識到這是一次去而不返的行程?我第一次對這個驕悍任性的婦人產生了憐憫之心,她和宮中的所有嬪妃一樣,紅粉幽夢突然驚醒,她們將陪著一個倒霉的帝王墜入黑暗的深不可測的空間。
那天正午我枯立於角樓憑欄西望,視野里除了湛藍色的天空和京城的灰黑色屋頂,就是幾縷趕路商販的馬蹄騰起的黃塵,京城的百姓在戰禍來臨之際閉門不出。我什麼也看不見,看不見五十里以外的最後的戰場,看不見我的蟻群般蜂擁於街市的布衣子民。我的心空空蕩蕩。後來我聽見角樓上的大鐘被誰敲響了,我知道那是喪鐘的聲音,但是角樓上空寂無人,也沒有風吹過,我不知道是誰敲響了喪鐘,於是我注意到那根黃棕編織的鐘繩,它在凝固的空氣中神奇地律動,不可思議的是我在鍾繩上發現了八個白色小鬼,它們竟然出現在光天化日之下,它們攀附在鍾繩上敲出一種冰涼的死亡的鐘聲。我不記得是從哪兒拾起了那冊灰塵蒙蒙的《論語》,僧人覺空遠離大燮宮已經多年,臨別之際他要求我讀完這部著名的聖賢之書,但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此事,我把沉重的書冊攤放於膝上,目光所及卻是一片空白,我知道我已經沒有時間讀完這部《論語》。後宮裡到處可聞婦人們哭哭啼啼的聲音,宮監和宮女們神色悽惶,在亭台樓堂之間像無頭之蠅一樣轉來轉去。我母親孟夫人帶著幾個手捧白絹的宮監出現在貴妃們的居所,白絹賜死的儀式已無需用語言表達,孟夫人眼含熱淚,親眼督察了蘭妃和堇妃自縊於屋樑的全部過程,最後她將剩餘的那條白絹帶到玩月樓。身懷六甲的菡妃對孟夫人進行了瘋狂的抵抗,拒不從死,據說她用一把剪刀剪斷了白絹。小天子還未降生,我絕不能死。菡妃抱著孟夫人苦苦哀求,別讓我死,假如一定要死,就等到小天子降生以後再賜白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