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尹喜熱情挽留老聃,主要有兩個目的:一、他對老聃先生十分敬慕,想留他多住幾天,好好說說話,親熱親熱,請教請教;二、想請他給寫一卷書,作個歷史性的留念,一代一代傳下去,使自己和後代從老聃先生的文章中取得豐富的知識和教益。

  老聃先生聽說要留他在這寫書,心裡不禁為之一震,想起大書被焚,心裡頓然難受起來。他再也不願寫書了。“大侄子,你知道,我一生是不曾寫書的,我是會說不會寫,我實在掂不起筆來,我當緊去秦講學,還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去那裡我有很多的事,這裡不向你說了。不寫了,別要我寫了,讓我走吧。”“不行,您一定要給晚輩寫點,您這一走俺再也見不到您啦,寫點吧,留下一點東西吧,留點東西,到晚輩我想您的時候,看上一眼,心裡也就能夠得到一些安慰了。”

  “不寫吧,不寫吧,以後我還回來的,等我回來再寫吧。”尹喜一而再,再而三約請求,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總是不願寫。尹喜最後懇求說:“寫點吧,先生,您就勉強寫點吧,我知道,您將要實在實的隱居了,俺再也見不到您了,為了我再三懇求,您就勉強答覆吧,說句打嘴的話,您要再不答覆,晚生縱然冒著您生氣的危險,也要苦苦留您,再也不發牒片了。您要是還不答覆,晚輩就要下跪了。”

  老聃先生想起尹喜熱情招待,一片真情,見他要求得這樣懇切,深感人情難卻,於是就答應下來了:“那好吧,寫就寫吧,你就趕快拿筆吧。”他這一答應,可把尹喜喜壞了。

  尹喜親自動手,給弄來了毛筆,黑漆,老長一串木札——沒有寫字的木簡。除此之外,還有麻繩、刀子。這刀子是打算將木片上的寫錯的字刮去的。

  下午,一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時日到來了。老聃先生坐在東間窗下的桌案旁邊,手持狼毫竹筆,面對桌上展開的木札,望著窗外青碧的竹桃,開始構思要寫的文章。想了好大一陣,也沒能夠想出一點眉目,心裡突然感到茫然起來。

  尹喜特別欣慰,他輕腳輕手地走來,手把陶壺,將竹葉青茶充入茶杯之內。

  “茫茫然,沒有路數。心裡沒有一點路數。”老聃先生苦著臉說,“大侄子,你和徐甲在這說話,我到外邊走走。”

  “我陪您去,我和您一塊去。”尹喜說。

  “不,不需要你去。你知道,這樣的事,只需我一個人。”

  說罷,拿起拐杖,慢慢地走出屋子。

  尹喜默默地點頭,微微地笑了。

  老聃先生出尹宅大門,朝無人處胡亂地走著。他一邊走,一邊想。好大一陣,心裡都沒理出頭緒來。又過了好大一會,他抬頭看看,發現走到了東城牆裡邊的小桃林邊。他在這裡略停一下之後,就順城牆向著城樓走。

  和這深函大谷兩邊的崇山峻岭相比,函谷關的城樓是不顯眼的。但是,站在這地勢很低的關門旁邊看城樓,那是很高的,是高得仿佛可插入雲霄的。看到高大的關門,看到雄偉的城樓,老聃先生心裡頓時生起一股豪情:“哦,了不起兮,宏偉之建築!怪不得人們說你高得可以接天呢。”他打算爬上城樓去,打算登一登那最高的城樓,使一顆暮年之心大開情懷,以引起聯想,使心裡生出一段價值連城、趣味橫生的文章來。這樣也就可以一盡友情,了卻自己一腔心愿了。

  老聃先生打算邁步往城樓走,忽然發現關門下的巡警將一道目光向他閃來。他心裡一震,很快想到:“不能去,他們這裡規矩,是不是允許到城樓上去呢?假使允許去。那裡是不是有梯子?假使有梯子,我登上最高處,是不是會頭暈眼黑?如若既引不起聯想,又耽誤了寫東西,就不好了。”想到此,他又轉身往回走。此時,那股豪情,連一星點兒也沒有了。走了一陣,發現一條可以通上城頭的台階一般的小路,他沿著小路拾級而上。不大會兒走至了磚垛口裡邊的城頭頂上。

  站在城頭,四處眺望,老聃先生的心胸頓然感到十分開闊起來。高爽秋空,一碧萬頃;莽莽沃野,一展蒼黃;千山萬壑,一張圖畫;浩浩宇宙,無限包容。老驥登城,志在萬里之外;眺望家鄉,天邊似在身邊。此時他的豪情又一次升起,而且象一片帶著風雨的白雲,越展越大。他仿佛看見了家鄉曲仁里,仿佛看見了隱陽山里那座隱宅。霎時之間,無邊的秋野幻化成了一匹很大很大的帛絹,這匹絹上橫七豎八地寫滿了黑字。“有了!我何不就將那大書用濃縮的語言概括地一寫!就這樣辦!中!定了!就這樣辦!”很快將決心下定,急忙走下城頭,興沖沖地,熱切切地回到他的住處去了。

  他坐在東窗底下的桌案旁邊,緊緊地提起筆來,不命題(那時寫書皆不命題)地先將路上想好的開頭的幾句話落在木札之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寫!就這樣寫。下決心要將那大書的意思全表述完!一概而盡,要用極少的話將他一概而盡!這樣也就不枉我多年辛苦的筆墨了!他圓睜著,一雙精神矍鑠的眼睛狠力地盯著已寫下的頭幾句話,在心裡奮勇地想著。他慶幸自己,慶幸自己偌大年紀,眼睛至今還算未花——看東西時只是初步感到有點吃力。不過,抖起精神來,仍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