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甲一手掂鞭,扒著牛背,跳上青牛,面朝後在牛墊鞍上坐好,由桑楚牽牛韁繩,繞著圈裡圓圈走動。啪!啪!啦!啪!徐甲在牛背上將鞭子甩得又脆又響。轉了幾圈之後,徐甲將鞭子撂下,讓安沱的孫子炸鞭,自己面朝後站在牛鞍韉上。庚桑楚一手抓住牛鼻子,用身子靠著牛頭,伸出右手似乎是往徐甲那裡護著,他生怕徐甲是生手,一不小心會從牛背之上栽下。徐甲站得很穩,並將兩手拍了一下,接著伸開雙臂。安沱之孫將鞭子甩得震天價響。青牛越走越快,轉了三圈之後,猛地停下。小徐甲雙手一合,向觀眾拱拜一下,並且點了點頭。然後從牛身上跳下,從桑楚手裡接過韁繩,將青牛牽至木幾後面,讓它臥下,自己一聲不響蹲在牛的身邊。

  觀眾心裡開始興奮。

  安沱向眾人宣布:“牛術暫時停止,下邊請老氏為生給我們傳道。”此時老聃先生已從安沱家向這走來。他手裡拿著拐杖,半掂半拄的樣子。安沱和桑楚走上前去,半是護衛半是攙扶般地和他一塊走到火炬柱後的書幾那裡,讓他坐在書幾之上的蒲團上。聽眾們一下子把興趣轉向老聃先生。他們見一白須白眉白頭髮大仙一般的老人到來,感到異常稀罕,有的伸長脖子夠著頭看,有的則乾脆抽身站起。

  安沱讓人們重新站好,讓老氏先生開始替天傳道。老聃先生彈嗽一聲,開始說話:“承蒙諸位擁戴,熱心前來聽我論道,敝人不勝感謝之至。我的情況和來意方才安弟已向諸位作了介紹,這裡不再多說,目下這就歸正題。這次傳道,我的題目是啥哩?我的題目是兩個字,那就是:‘安莊’。”

  “安莊?咦!這題目好。”

  “這老先生,替天傳道,說到我們頭上來了。”

  聽他題目,人們感到親切,所以有人小聲在後面說起話來。

  安榔頭背過頭去,瞪著眼往後看看,那意思是,“啥稀罕哩,嚷嚷個啥!”轉過臉來輕蔑地看著老聃,心裡說:“以安莊為題,我一看就知道,這老傢伙是來胡謅。”

  “安莊,這村莊的名字起得好。”老聃開始進入正題,“我剛一來到這裡,就有一種奇異清新的美好感覺,迎面向我撲來。你們這個村莊,風景幽美,環境寧靜,紅花襯著綠葉,藍天映著綠葦,白楊配著碧柳,銀魚和著清水,一切和合得是那樣的恰當。你看那碧綠的藕葉,黃綠的青蛙,粉紅的荷花,粉藍的蜻蜓,顏色配襯得有多和諧,有多自然!和諧的東西才自然,自然的東西才和諧。和諧和自然是天生的美,是真正的美。它和一切生硬,一切勉強都是格格不入的。破壞了自然,破壞了和諧,就是破壞了天然的美。因而一切生硬的爭奪打鬥,胡作妄為,破壞和諧和自然的行為都是不美的。自然、和諧之美是天道所給。人也應效法天道,團結,睦鄰,安然,和諧,寧靜,自然。做到這些,相親相愛,安然和樂就是福氣。”接著,他向聽眾清楚明白地講了他要替天傳播的天道人德的基本內容。眾人聽了感到新鮮,感到合乎情理。安榔頭聽了,感到很不順耳,心中很是反胃,“哼,這老傢伙,我說他要替天傳些啥好東西哩,原來是這些屌貨。”

  “安莊的環境是寧靜的,風景是和諧、自然而美好的,可就是發生在這裡的一些行為和你們這村莊的名子太不相稱了。忠言不好聽,好聽不忠言,為了你們這裡的人能夠也象村子環境一樣美好,享到天增之福,請讓我說幾句難聽的話吧。聽說你們這裡不自然,不和諧,與天道相距較遠,總因己欲,爭奪打罵,不得安定。請不要這樣,請記著我送給的話:不要為己欲再去多事自找煩惱吧,鄰居之間不要再去爭強鬥勝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生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我這雅語意思是,塞住嗜欲的孔竅,閉起嗜欲的門徑,終生都沒有勞擾的事;打開嗜欲的孔竅,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能察見細微的叫做‘明’,能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智慧的光,反照內在的‘明’,不給自己帶來災殃,這叫做永遠不絕的‘常道’。強梁者不得其死。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學天道才能長久。天道所以能長久,是因為他的一切運作都不為自己。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後面,反而能贏得愛戴。不為自己,反而能成就自己。光棍不是自封的,有道德才是光棍。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且不可再去打罵,可不要再去用香爐子砸人、用抓鉤劈人啦。”說到動情處,沒想到一下子把例子舉到安榔頭上去了。

  眾人聽了,覺得有理。可是安榔頭卻是非常的惱火,他兩眼越瞪越大,滿臉通紅,脖兒梗越憋越粗,忽地一下站起來,一步超到老聃面前:“姓老的傢伙!你咋知道有人用香爐子砸人?是聽誰說的?是不是到這故意找事?!”

  老聃先生見此情形,心裡一驚,接著一想,鎮靜下來,扶著拐杖從座上站起,“不要誤會,這位老弟,不要誤會。”

  “我誤會個熊!你分明是在找事!不能呆這,你給我走!不能在這講,你不能在這講!你得給我走!”安榔頭暴突著脖子上的大筋,大聲說著,伸手想抓老聃先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