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圖海在順治初年崛起於政壇,以筆帖式入仕,他所具有的文化素質在入主中原的政治氛圍中有了用武之地;順治親政以後,圖海很快就躋身於大學士、議政大臣之列。順治在八年(1651)八月,把皇太極第十女下嫁給圖海之子輝塞。
圖海的軍事才能在康熙初年圍殲盤踞湖北鄖、襄山區的李自成餘部——李來亨、郝搖旗、劉體純所率領的夔東十三家的戰役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夔東十三家的將士身經百戰,既有豐富的臨戰經驗,又有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圖海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不僅生擒郝搖旗、擊斃劉體純,而且把憑藉茅麓山險惡地勢進行抵抗的李來亨團團包圍,並徹底切斷他們從外界得到補給的途徑,最終迫使無法擺脫困境的李來亨闔門自經,從而消滅了中國大陸上的最後一支抗清武裝。
面對平定三藩所造成的「宿衛盡空」、抽不出兵力北上平叛的困境,圖海建議把八旗家奴組織起來,以凡是在戰場上立功的人就可以獲得人身自由進行鼓勵。由圖海所組建的這支軍隊在四月初五從北京開拔。
四月二十二日,圖海所率領的軍隊抵達達祿。儘管布爾尼已經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山谷里設伏、以發射火器阻擋清軍的推進。但同圖海對陣,布爾尼還是嫩了點,他所布置的伏兵並未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作用,而他所準備的那點火器也不可能阻擋住清軍的進攻。至於漠南各部,不要說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指望不上,就是已經參與起事的奈曼部也已經潰不成軍,對布爾尼來說,煞費苦心設計的一場戲剛剛開始就要謝幕。
奈曼部的扎木山見清軍勢如破竹,銳不可擋,便令屬下把自己用繩子捆上,請降。早已亂了方寸的布爾尼在少數親信的護衛下倉皇逃出,他的確不如祖父林丹汗當年那樣幸運,當逃至扎魯特遊牧地時就被追上來的科爾沁部的沙津擊斃,察哈爾遂平。而布爾尼在潰逃中所遺落的珠寶也著實令八旗奴僕所組成的軍隊發了一筆橫財……
布爾尼之叛不但殃及自身,也把父親阿布鼐推上了絕路。聯姻並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徹底折服一顆不安分的心。二公主如果地下有知,又會有何感受呢?!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27節:十四公主
身陷家國衝突
順治在十年(1653)八月把13歲的幼妹(皇太極第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給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一位金枝玉葉一生的悲歡離合也就由此而拉開了序幕。
十四公主
十四公主是皇太極最小的女兒,她的生母是來自察哈爾部的奇壘氏,很可能是林丹汗敗亡後跟隨家族投奔金國汗的。她的母親雖然並非出自門第高貴的成吉思汗家族的後裔——博爾濟吉特氏,但肯定是位年輕漂亮的蒙古女子,否則既不可能引起皇太極的注意,也不可能得到庶妃的名分。十四公主生於崇德六年十二月(1642年初),出生還不滿兩年,皇太極就去世了……
從龍入關順治元年(1644)五月攝政王多爾袞在擊敗李自成、占領北京後,做出遷都北京的決定。八月二十日,不到3歲的十四公主與沖齡即位的順治以及孝端皇太后、孝莊皇太后等在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護衛下,告別盛京(瀋陽),踏上了遷都北京的行程。從關外到關內、從盛京到北京,一個月的行程(九月十九日到達北京)沒能給她留下任何記憶。盛京宮殿、昭陵地宮對她是相當渺茫而陌生的。
從十四公主有記憶時起,見到的就是氣勢雄偉無以倫比的紫禁城。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她的生活空間,她在花團錦簇中享受著童年,尤其是當她的幾個姐姐在順治初年相繼出嫁後,她已經成為宮中惟一的公主。從嫡母孝莊皇太后到各位太妃,都把她視為心肝寶貝,她不願長大,也害怕長大,一旦長大就要像所有的姐姐一樣嫁出去;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母親們的身邊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
滿漢矛盾十四公主哪裡會知道,紫禁城以外充滿了紛爭。遷都北京,就意味著清王朝的統治從遼左一隅擴大到中原乃至全中國;如何對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進行統治也就擺到了清朝統治者的面前,對此滿洲貴族並無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即使是不成功的教訓也沒來得及進行認真的總結。
對漢人進行統治的問題,在她的祖父金國汗占領遼瀋後就十分突出。努爾哈赤在占領遼東過程中所進行的屠掠自不必說,在軍事征服結束後還要剝奪當地人的房屋、田產,分配給從赫圖阿拉遷徙來的滿洲貴族、八旗將士。這就是天命六年(1621)所進行的「計丁授田」,而土地上原來的耕種者也就淪為了耕田奴僕。上述種種,必然激起當地漢民的強烈反抗,或對征服者所使用的井投毒,或揭竿而起,或設法逃亡。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矛盾的激化,也正是導致清開國時期糧食昂貴、布匹缺乏的重要原因。
在遷都北京後,清朝統治者遇到同樣的問題。十四公主的叔父攝政王多爾袞在處理滿漢關係時並未跳出關外的模式,把在遼瀋所實行的「計丁授田」搬到了關內,在順治二年(1645)、四年對畿輔地區進行兩次大規模的圈地,以安頓從龍入關的貴胄與將士。幾十萬漢民,頓時傾家蕩產。
更為嚴重的是,多爾袞在清軍攻占明陪都、摧毀南明福王政權後一個月——順治二年六月十五日頒布剃髮令,要求全國各地的百姓在接到剃髮令後十天之內剃髮易服,並以毋庸置疑的口吻命令道:不遵從本朝制度者,格殺勿論。這使得清王朝同廣大漢族人民之間的矛盾急劇白熱化,波瀾壯闊的持續近20年的武裝抗清鬥爭也就此展開。
圖海的軍事才能在康熙初年圍殲盤踞湖北鄖、襄山區的李自成餘部——李來亨、郝搖旗、劉體純所率領的夔東十三家的戰役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夔東十三家的將士身經百戰,既有豐富的臨戰經驗,又有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圖海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不僅生擒郝搖旗、擊斃劉體純,而且把憑藉茅麓山險惡地勢進行抵抗的李來亨團團包圍,並徹底切斷他們從外界得到補給的途徑,最終迫使無法擺脫困境的李來亨闔門自經,從而消滅了中國大陸上的最後一支抗清武裝。
面對平定三藩所造成的「宿衛盡空」、抽不出兵力北上平叛的困境,圖海建議把八旗家奴組織起來,以凡是在戰場上立功的人就可以獲得人身自由進行鼓勵。由圖海所組建的這支軍隊在四月初五從北京開拔。
四月二十二日,圖海所率領的軍隊抵達達祿。儘管布爾尼已經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山谷里設伏、以發射火器阻擋清軍的推進。但同圖海對陣,布爾尼還是嫩了點,他所布置的伏兵並未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作用,而他所準備的那點火器也不可能阻擋住清軍的進攻。至於漠南各部,不要說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指望不上,就是已經參與起事的奈曼部也已經潰不成軍,對布爾尼來說,煞費苦心設計的一場戲剛剛開始就要謝幕。
奈曼部的扎木山見清軍勢如破竹,銳不可擋,便令屬下把自己用繩子捆上,請降。早已亂了方寸的布爾尼在少數親信的護衛下倉皇逃出,他的確不如祖父林丹汗當年那樣幸運,當逃至扎魯特遊牧地時就被追上來的科爾沁部的沙津擊斃,察哈爾遂平。而布爾尼在潰逃中所遺落的珠寶也著實令八旗奴僕所組成的軍隊發了一筆橫財……
布爾尼之叛不但殃及自身,也把父親阿布鼐推上了絕路。聯姻並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徹底折服一顆不安分的心。二公主如果地下有知,又會有何感受呢?!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27節:十四公主
身陷家國衝突
順治在十年(1653)八月把13歲的幼妹(皇太極第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給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一位金枝玉葉一生的悲歡離合也就由此而拉開了序幕。
十四公主
十四公主是皇太極最小的女兒,她的生母是來自察哈爾部的奇壘氏,很可能是林丹汗敗亡後跟隨家族投奔金國汗的。她的母親雖然並非出自門第高貴的成吉思汗家族的後裔——博爾濟吉特氏,但肯定是位年輕漂亮的蒙古女子,否則既不可能引起皇太極的注意,也不可能得到庶妃的名分。十四公主生於崇德六年十二月(1642年初),出生還不滿兩年,皇太極就去世了……
從龍入關順治元年(1644)五月攝政王多爾袞在擊敗李自成、占領北京後,做出遷都北京的決定。八月二十日,不到3歲的十四公主與沖齡即位的順治以及孝端皇太后、孝莊皇太后等在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護衛下,告別盛京(瀋陽),踏上了遷都北京的行程。從關外到關內、從盛京到北京,一個月的行程(九月十九日到達北京)沒能給她留下任何記憶。盛京宮殿、昭陵地宮對她是相當渺茫而陌生的。
從十四公主有記憶時起,見到的就是氣勢雄偉無以倫比的紫禁城。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她的生活空間,她在花團錦簇中享受著童年,尤其是當她的幾個姐姐在順治初年相繼出嫁後,她已經成為宮中惟一的公主。從嫡母孝莊皇太后到各位太妃,都把她視為心肝寶貝,她不願長大,也害怕長大,一旦長大就要像所有的姐姐一樣嫁出去;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母親們的身邊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
滿漢矛盾十四公主哪裡會知道,紫禁城以外充滿了紛爭。遷都北京,就意味著清王朝的統治從遼左一隅擴大到中原乃至全中國;如何對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進行統治也就擺到了清朝統治者的面前,對此滿洲貴族並無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即使是不成功的教訓也沒來得及進行認真的總結。
對漢人進行統治的問題,在她的祖父金國汗占領遼瀋後就十分突出。努爾哈赤在占領遼東過程中所進行的屠掠自不必說,在軍事征服結束後還要剝奪當地人的房屋、田產,分配給從赫圖阿拉遷徙來的滿洲貴族、八旗將士。這就是天命六年(1621)所進行的「計丁授田」,而土地上原來的耕種者也就淪為了耕田奴僕。上述種種,必然激起當地漢民的強烈反抗,或對征服者所使用的井投毒,或揭竿而起,或設法逃亡。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矛盾的激化,也正是導致清開國時期糧食昂貴、布匹缺乏的重要原因。
在遷都北京後,清朝統治者遇到同樣的問題。十四公主的叔父攝政王多爾袞在處理滿漢關係時並未跳出關外的模式,把在遼瀋所實行的「計丁授田」搬到了關內,在順治二年(1645)、四年對畿輔地區進行兩次大規模的圈地,以安頓從龍入關的貴胄與將士。幾十萬漢民,頓時傾家蕩產。
更為嚴重的是,多爾袞在清軍攻占明陪都、摧毀南明福王政權後一個月——順治二年六月十五日頒布剃髮令,要求全國各地的百姓在接到剃髮令後十天之內剃髮易服,並以毋庸置疑的口吻命令道:不遵從本朝制度者,格殺勿論。這使得清王朝同廣大漢族人民之間的矛盾急劇白熱化,波瀾壯闊的持續近20年的武裝抗清鬥爭也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