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阿布鼐同他兄長的文弱截然相反,在他的身上總會或多或少看到林丹汗叱吒風雲的影子,剎那之間也會流露出曾外祖父金台石當年倔強不屈的神態,也許正是那些可怕的基因在起著作用……
雖然二公主馬喀塔並未見過舅爺金台石,但宮廷里的長輩都記得葉赫敗亡時金台石寧死不降的一幕——1619年(天命四年)明軍在薩爾滸的敗績使得葉赫失去庇護,金台石與堂侄布揚古被分別圍困在東西兩城;面對努爾哈赤督兵攻城,金台石殊死反擊,矢如雨下;八旗勁旅冒矢穴城,才攻克金台石攖守的東城;城破之後,金台石又組織巷戰;當巷戰也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便攜妻孥退守高台;儘管努爾哈赤先後派金台石的嫡親外甥皇太極、他的兒子德爾格勒前去勸降,但金台石最終還是點火自焚。那竄動的火苗可以吞噬一個生命,卻吞噬不了延續在生命中的遺傳基因。
至於被生擒的布揚古,在被押到努爾哈赤的面前時因拒絕下跪臣服而被縊殺,布揚古的母親同時也是代善的岳母。如此親上加親,依然是血雨腥風。在努爾哈赤吞併海西四部的過程中,反抗最慘烈的就是葉赫,儘管努爾哈赤的繼承人皇太極的身上也同樣流淌著葉赫那拉氏家族的鮮血……同樣是家族的基因,表現在額哲身上是隱性,反映到阿布鼐身上則為顯性,而且隨著阿布鼐繼承察哈爾親王的爵位,愈發變得明顯,這些已經給二公主的第二次婚姻蒙上了驅不散的陰影。
兒子布爾尼的降生,給二公主平淡的婚姻注入些許生機。但隨著布爾尼一天天長大,他的個性也越來越明顯,不僅完全繼承了阿布鼐的倔強、固執、任性、衝動、忘乎所以,而且在許多方面較之乃父還要有過之。馬喀塔心中的不安,與日俱增。儘管她竭力想以自己的理智、冷靜、顧全大局去影響兒子,但所有努力都是竹籃打水。兒子依然按照他自己的人生軌道前行,這父子倆就像是一對騎著瞎馬的盲人,已經走到懸崖峭壁的邊緣依然毫不覺察,而且對於周圍人的善意提醒還根本不以為然,阿布鼐、布爾尼已經成了二公主的一塊心病。
順治十六年(1659),阿布鼐因擅自殺死刺客阿濟薩及其父母、兄弟、妻子而被罰馬千匹,二額駙不僅未能有所省儆,反而心生怨望,甚至遷怒於妻子。第二次婚姻帶給二公主的竟是如此多的煩惱,難以擺脫的憂慮損害了她的健康。當二公主一病不起後,阿布鼐就不再向清朝皇帝朝貢,已經表現出心懷二意的跡象,反目為仇只是個時間的問題。
康熙二年(1663),39歲的固倫公主馬喀塔,懷著對丈夫、對兒子的無限牽掛走向了另一個世界。為了維繫同察哈爾的關係,康熙把一位宗室女子嫁給阿布鼐,但桀驁不遜的察哈爾親王根本就不把體現聯姻意圖的新娘放在眼裡,依舊我行我素。
§虹§橋書§吧§www.HQDOOR.COM
第26節:夫幽子叛
夫幽子叛
馬喀塔生前所擔心的一幕,很快就發生了:康熙在八年(1669)四月對已經連續多年不來朝貢的阿布鼐革去親王爵位,並將其幽禁在盛京;五個月後康熙令布爾尼襲爵,但這一切僅僅是麻煩的開始。
布爾尼之叛幽禁阿布鼐對布爾尼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也使布爾尼意識到:單憑察哈爾的力量,很難同姑表兄弟——康熙分庭抗禮,他必須等待機會。
康熙十二年(1673)底發生的三藩之亂,令蓄謀已久的布爾尼興奮不已。但他已經比以前老到了許多,未敢輕舉妄動,而是千方百計探聽消息。布爾尼在先後得到駐防福建的耿精忠叛應吳三桂、入川平叛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在行至寧羌州時舉兵叛清以及雲貴、四川、江西、兩湖、福建、陝西等省均已不在清王朝的掌控之中的信息後,還不放心,又派屬下到北京探聽虛實。當他了解到京城的守衛都是少年兵丁時,便得出京城守備已經空虛的判斷,伺機待動5年多的布爾尼以為清朝大勢已去,舉兵的機會來到,不僅暗中派人到奈曼等部聯絡,而且通過多種渠道購買火器。
布爾尼的一舉一動,瞞不過當年跟隨二公主下嫁到察哈爾的長史辛柱,他真不願看到公主的骨肉犯下謀反大逆的罪行,立即派遣自己的弟弟阿濟根到京城報信,期望把一切都解決在萌芽狀態,從而把即將陷入滅頂之災的布爾尼給拉出來。
康熙在得到長史辛柱的密奏後也是頗傷腦筋,布爾尼畢竟同祖母孝莊有著血緣關係……本想把布爾尼召到京城詢問,又恐激變,思之再三還是決定派御前侍衛塞棱到口外視察巴林、翁牛特、察哈爾等部,暗中觀察。康熙十四年三月中旬,巴林、翁牛特等部的王公均奉命來到御前侍衛的下榻之處,只有察哈爾部的布爾尼不見蹤影。
心裡有鬼的布爾尼當然能猜到康熙派御前侍衛前來的真正動機,遂搶先下手,在三月十七日劫持塞棱,這樣一來他也就如同上弦之箭不得不發了。布爾尼與奈曼部郡王扎木山把阿布鼐從幽禁地劫出後,極力煽動奈曼、喀喇沁、土默特等部舉兵,而且編造科爾沁、扎魯特、阿霸亥等部均已起兵的謠言。
圖海受命三月二十九日,康熙已經得到長史辛柱的急報:布爾尼舉兵為叛,在襲擊盛京後又南下張家口,擬突襲京師。康熙接受祖母的建議,委派既有謀略又有實戰經驗的圖海協助信郡王鄂札(豫親王多鐸之孫)北上平叛。
雖然二公主馬喀塔並未見過舅爺金台石,但宮廷里的長輩都記得葉赫敗亡時金台石寧死不降的一幕——1619年(天命四年)明軍在薩爾滸的敗績使得葉赫失去庇護,金台石與堂侄布揚古被分別圍困在東西兩城;面對努爾哈赤督兵攻城,金台石殊死反擊,矢如雨下;八旗勁旅冒矢穴城,才攻克金台石攖守的東城;城破之後,金台石又組織巷戰;當巷戰也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便攜妻孥退守高台;儘管努爾哈赤先後派金台石的嫡親外甥皇太極、他的兒子德爾格勒前去勸降,但金台石最終還是點火自焚。那竄動的火苗可以吞噬一個生命,卻吞噬不了延續在生命中的遺傳基因。
至於被生擒的布揚古,在被押到努爾哈赤的面前時因拒絕下跪臣服而被縊殺,布揚古的母親同時也是代善的岳母。如此親上加親,依然是血雨腥風。在努爾哈赤吞併海西四部的過程中,反抗最慘烈的就是葉赫,儘管努爾哈赤的繼承人皇太極的身上也同樣流淌著葉赫那拉氏家族的鮮血……同樣是家族的基因,表現在額哲身上是隱性,反映到阿布鼐身上則為顯性,而且隨著阿布鼐繼承察哈爾親王的爵位,愈發變得明顯,這些已經給二公主的第二次婚姻蒙上了驅不散的陰影。
兒子布爾尼的降生,給二公主平淡的婚姻注入些許生機。但隨著布爾尼一天天長大,他的個性也越來越明顯,不僅完全繼承了阿布鼐的倔強、固執、任性、衝動、忘乎所以,而且在許多方面較之乃父還要有過之。馬喀塔心中的不安,與日俱增。儘管她竭力想以自己的理智、冷靜、顧全大局去影響兒子,但所有努力都是竹籃打水。兒子依然按照他自己的人生軌道前行,這父子倆就像是一對騎著瞎馬的盲人,已經走到懸崖峭壁的邊緣依然毫不覺察,而且對於周圍人的善意提醒還根本不以為然,阿布鼐、布爾尼已經成了二公主的一塊心病。
順治十六年(1659),阿布鼐因擅自殺死刺客阿濟薩及其父母、兄弟、妻子而被罰馬千匹,二額駙不僅未能有所省儆,反而心生怨望,甚至遷怒於妻子。第二次婚姻帶給二公主的竟是如此多的煩惱,難以擺脫的憂慮損害了她的健康。當二公主一病不起後,阿布鼐就不再向清朝皇帝朝貢,已經表現出心懷二意的跡象,反目為仇只是個時間的問題。
康熙二年(1663),39歲的固倫公主馬喀塔,懷著對丈夫、對兒子的無限牽掛走向了另一個世界。為了維繫同察哈爾的關係,康熙把一位宗室女子嫁給阿布鼐,但桀驁不遜的察哈爾親王根本就不把體現聯姻意圖的新娘放在眼裡,依舊我行我素。
§虹§橋書§吧§www.HQDOOR.COM
第26節:夫幽子叛
夫幽子叛
馬喀塔生前所擔心的一幕,很快就發生了:康熙在八年(1669)四月對已經連續多年不來朝貢的阿布鼐革去親王爵位,並將其幽禁在盛京;五個月後康熙令布爾尼襲爵,但這一切僅僅是麻煩的開始。
布爾尼之叛幽禁阿布鼐對布爾尼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也使布爾尼意識到:單憑察哈爾的力量,很難同姑表兄弟——康熙分庭抗禮,他必須等待機會。
康熙十二年(1673)底發生的三藩之亂,令蓄謀已久的布爾尼興奮不已。但他已經比以前老到了許多,未敢輕舉妄動,而是千方百計探聽消息。布爾尼在先後得到駐防福建的耿精忠叛應吳三桂、入川平叛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在行至寧羌州時舉兵叛清以及雲貴、四川、江西、兩湖、福建、陝西等省均已不在清王朝的掌控之中的信息後,還不放心,又派屬下到北京探聽虛實。當他了解到京城的守衛都是少年兵丁時,便得出京城守備已經空虛的判斷,伺機待動5年多的布爾尼以為清朝大勢已去,舉兵的機會來到,不僅暗中派人到奈曼等部聯絡,而且通過多種渠道購買火器。
布爾尼的一舉一動,瞞不過當年跟隨二公主下嫁到察哈爾的長史辛柱,他真不願看到公主的骨肉犯下謀反大逆的罪行,立即派遣自己的弟弟阿濟根到京城報信,期望把一切都解決在萌芽狀態,從而把即將陷入滅頂之災的布爾尼給拉出來。
康熙在得到長史辛柱的密奏後也是頗傷腦筋,布爾尼畢竟同祖母孝莊有著血緣關係……本想把布爾尼召到京城詢問,又恐激變,思之再三還是決定派御前侍衛塞棱到口外視察巴林、翁牛特、察哈爾等部,暗中觀察。康熙十四年三月中旬,巴林、翁牛特等部的王公均奉命來到御前侍衛的下榻之處,只有察哈爾部的布爾尼不見蹤影。
心裡有鬼的布爾尼當然能猜到康熙派御前侍衛前來的真正動機,遂搶先下手,在三月十七日劫持塞棱,這樣一來他也就如同上弦之箭不得不發了。布爾尼與奈曼部郡王扎木山把阿布鼐從幽禁地劫出後,極力煽動奈曼、喀喇沁、土默特等部舉兵,而且編造科爾沁、扎魯特、阿霸亥等部均已起兵的謠言。
圖海受命三月二十九日,康熙已經得到長史辛柱的急報:布爾尼舉兵為叛,在襲擊盛京後又南下張家口,擬突襲京師。康熙接受祖母的建議,委派既有謀略又有實戰經驗的圖海協助信郡王鄂札(豫親王多鐸之孫)北上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