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額哲尚主天聰九年(1635)九月初六,皇太極接見歷經長途跋涉抵達盛京的額哲母子,在行抱見禮時,皇太極已經把這個13歲的少年仔細打量了一番。為了籠絡已經歸附的察哈爾貴族,他決定把二公主——10歲的馬喀塔許字額哲。為此他特意讓額哲坐在自己的身邊,以便近距離觀察:額哲看上去有點文弱,也許是迭經變故所造成的……
時過四天,皇太極以二公主許婚林丹汗之子額哲。馬喀塔雖然比額哲小三歲,但從輩分上說是未婚夫的表姨,而在滿蒙締結婚姻並不考慮輩分,馬喀塔的母親皇后哲哲就是宸妃、莊妃姐妹的姑母,姑侄三人共事一夫。
天聰十年正月初十,是二公主下嫁之日,額哲「行聘禮,具盛宴」,14歲的新郎與11歲的新娘步入婚姻的殿堂。六天後,皇太極在後宮為回門的二公主、二額駙舉行盛大的家宴,支起帳房九頂,以招待前來賀喜的貝勒大臣。一個月後——二月二十二日,為迎娶蘇泰福晉,濟爾哈朗列宴120桌,二公主的母親哲哲率領諸貝勒福晉把蘇泰福晉送到濟爾哈朗家。
作為額哲尚主的最後一個強大的餘波則是皇太極的改元稱帝。得到元代傳國玉璽,堪稱是天與人歸,天聰十年(1636)四月十四日,皇太極在漠南各部及滿、蒙、漢王公大臣的擁戴下改國號為清,金國汗變成了清朝皇帝,天聰十年也改為崇德元年。身為察哈爾汗的二額駙,就是漠南十六部、四十九貝勒的代表;而在皇太極稱帝後的封賞中額哲被封為察哈爾親王,然此察哈爾已非彼察哈爾。
◇歡◇迎訪◇問◇BOOK.HQDOOR.COM◇
第24節:公主再嫁(1)
公主再嫁
在二公主馬喀塔17歲的時候,額哲病逝,時為崇德六年(1641)。由於在二額駙六年的婚姻中沒有能留下繼承人,察哈爾親王爵位只能由額哲的弟弟阿布鼐繼承。
夫死嫁夫弟按照滿蒙兄死妻嫂的習俗,二公主馬喀塔改嫁阿布鼐是天經地義的,更何況還有籠絡、監視、控制察哈爾親王的政治需要。但由於從崇德六年到順治初年的三四年,清朝統治者經歷了太多的國事與家事,根本無暇顧及馬喀塔改嫁。
崇德六年(1641),清軍向明寧錦防線發起攻擊的戰爭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這是關係到能否實現向中原挺進的前提。在皇太極的部署下,清軍輪番轟擊明軍杏山、松山、錦州、寧遠等軍事重鎮已達一年以上,而且也已經完成對錦州的戰略包圍。為解錦州之圍,明崇禎帝命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十三萬軍隊出關。該年五月洪承疇率領六萬軍隊從寧遠向錦州進發,在距錦州十八里的松山受到清軍狙擊,進不能到錦州,退不能回寧遠,被困在松山。到了八月,皇太極派重兵插到杏山與松山之間,切斷通向錦州的餉道,並奪取了明軍囤聚糧草的筆架山。向援絕餉盡的錦州發起總攻的時刻,已經來到。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時候,馬喀塔名分上的母親、血緣上的表姐宸妃病危,正在前線指揮戰事的皇太極立即從錦州往盛京(瀋陽)趕,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但仍然未能趕在死神之前回到關雎宮,33歲的宸妃在崇德六年九月十七日病逝。皇太極經此打擊失魂落魄,精神恍惚,不能從悲傷中自拔。就連攻陷松山、錦州、生擒洪承疇這樣一系列的重大勝利也不能減輕他內心的痛苦,在這種狀態下又焉能想到女兒的事,儘管女兒也同樣處於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
接下來的一件大事就是勸降洪承疇。志在奪取中原的清朝統治者對中原兩眼一摸黑,當然需要一個「引路者」,洪承疇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洪承疇在被俘後「延頸承刃,始終不降」,在求死不得的情況下開始絕食……不管皇太極的內心有多痛苦,也要考慮勸降洪承疇的人選——滿洲貴族不會說漢話,而洪氏又聽不懂滿洲話、蒙古話……思來想去只能由莊妃——也就是馬喀塔的另一位表姐出馬。
生命留給皇太極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崇德八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未立繼承人的情況下撒手人寰……馬喀塔的長兄肅親王豪格得到兩黃旗的支持,而她的叔父多爾袞得到兩白旗支持,在即位問題上叔侄之間展開激烈的爭奪。雖然最終達成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以馬喀塔的幼弟福臨即位、改元順治;並以睿王多爾袞、鄭王濟爾哈朗輔政,但雄心勃勃的多爾袞最終排擠掉濟爾哈朗,大權獨攬。
正當多爾袞為清除異己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中原的政局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已經從西安起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居庸關,兵臨明朝的京師北京城。當崇禎在煤山自縊、李自成入據北京的消息傳到盛京後,多爾袞立即統率八旗勁旅殺向山海關,接之而發生的就是招降據守山海關的前明總兵吳三桂、同李自成在一片石展開激戰、清軍大舉入關、遷都北京……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25節:公主再嫁(2)
直到順治二年(1645)一切都基本安頓就緒,攝政王多爾袞才為21歲的侄女——二公主馬喀塔與額哲的弟弟阿布鼐舉行了婚禮,這顯然是出於籠絡阿布鼐的需要,已經入主中原的滿洲貴族迫切需要得到漠南蒙古各部首領的支持,以消除後顧之憂。
無限憂慮改嫁阿布鼐,使二公主馬喀塔只能再次與母親分離,就在她離開京城的第四年,孝端皇太后病逝,享年51歲。孝端皇太后的遺骨,歸葬位於盛京郊外的皇太極的昭陵。
時過四天,皇太極以二公主許婚林丹汗之子額哲。馬喀塔雖然比額哲小三歲,但從輩分上說是未婚夫的表姨,而在滿蒙締結婚姻並不考慮輩分,馬喀塔的母親皇后哲哲就是宸妃、莊妃姐妹的姑母,姑侄三人共事一夫。
天聰十年正月初十,是二公主下嫁之日,額哲「行聘禮,具盛宴」,14歲的新郎與11歲的新娘步入婚姻的殿堂。六天後,皇太極在後宮為回門的二公主、二額駙舉行盛大的家宴,支起帳房九頂,以招待前來賀喜的貝勒大臣。一個月後——二月二十二日,為迎娶蘇泰福晉,濟爾哈朗列宴120桌,二公主的母親哲哲率領諸貝勒福晉把蘇泰福晉送到濟爾哈朗家。
作為額哲尚主的最後一個強大的餘波則是皇太極的改元稱帝。得到元代傳國玉璽,堪稱是天與人歸,天聰十年(1636)四月十四日,皇太極在漠南各部及滿、蒙、漢王公大臣的擁戴下改國號為清,金國汗變成了清朝皇帝,天聰十年也改為崇德元年。身為察哈爾汗的二額駙,就是漠南十六部、四十九貝勒的代表;而在皇太極稱帝後的封賞中額哲被封為察哈爾親王,然此察哈爾已非彼察哈爾。
◇歡◇迎訪◇問◇BOOK.HQDOOR.COM◇
第24節:公主再嫁(1)
公主再嫁
在二公主馬喀塔17歲的時候,額哲病逝,時為崇德六年(1641)。由於在二額駙六年的婚姻中沒有能留下繼承人,察哈爾親王爵位只能由額哲的弟弟阿布鼐繼承。
夫死嫁夫弟按照滿蒙兄死妻嫂的習俗,二公主馬喀塔改嫁阿布鼐是天經地義的,更何況還有籠絡、監視、控制察哈爾親王的政治需要。但由於從崇德六年到順治初年的三四年,清朝統治者經歷了太多的國事與家事,根本無暇顧及馬喀塔改嫁。
崇德六年(1641),清軍向明寧錦防線發起攻擊的戰爭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這是關係到能否實現向中原挺進的前提。在皇太極的部署下,清軍輪番轟擊明軍杏山、松山、錦州、寧遠等軍事重鎮已達一年以上,而且也已經完成對錦州的戰略包圍。為解錦州之圍,明崇禎帝命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十三萬軍隊出關。該年五月洪承疇率領六萬軍隊從寧遠向錦州進發,在距錦州十八里的松山受到清軍狙擊,進不能到錦州,退不能回寧遠,被困在松山。到了八月,皇太極派重兵插到杏山與松山之間,切斷通向錦州的餉道,並奪取了明軍囤聚糧草的筆架山。向援絕餉盡的錦州發起總攻的時刻,已經來到。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時候,馬喀塔名分上的母親、血緣上的表姐宸妃病危,正在前線指揮戰事的皇太極立即從錦州往盛京(瀋陽)趕,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但仍然未能趕在死神之前回到關雎宮,33歲的宸妃在崇德六年九月十七日病逝。皇太極經此打擊失魂落魄,精神恍惚,不能從悲傷中自拔。就連攻陷松山、錦州、生擒洪承疇這樣一系列的重大勝利也不能減輕他內心的痛苦,在這種狀態下又焉能想到女兒的事,儘管女兒也同樣處於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
接下來的一件大事就是勸降洪承疇。志在奪取中原的清朝統治者對中原兩眼一摸黑,當然需要一個「引路者」,洪承疇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洪承疇在被俘後「延頸承刃,始終不降」,在求死不得的情況下開始絕食……不管皇太極的內心有多痛苦,也要考慮勸降洪承疇的人選——滿洲貴族不會說漢話,而洪氏又聽不懂滿洲話、蒙古話……思來想去只能由莊妃——也就是馬喀塔的另一位表姐出馬。
生命留給皇太極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崇德八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未立繼承人的情況下撒手人寰……馬喀塔的長兄肅親王豪格得到兩黃旗的支持,而她的叔父多爾袞得到兩白旗支持,在即位問題上叔侄之間展開激烈的爭奪。雖然最終達成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以馬喀塔的幼弟福臨即位、改元順治;並以睿王多爾袞、鄭王濟爾哈朗輔政,但雄心勃勃的多爾袞最終排擠掉濟爾哈朗,大權獨攬。
正當多爾袞為清除異己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中原的政局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已經從西安起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居庸關,兵臨明朝的京師北京城。當崇禎在煤山自縊、李自成入據北京的消息傳到盛京後,多爾袞立即統率八旗勁旅殺向山海關,接之而發生的就是招降據守山海關的前明總兵吳三桂、同李自成在一片石展開激戰、清軍大舉入關、遷都北京……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25節:公主再嫁(2)
直到順治二年(1645)一切都基本安頓就緒,攝政王多爾袞才為21歲的侄女——二公主馬喀塔與額哲的弟弟阿布鼐舉行了婚禮,這顯然是出於籠絡阿布鼐的需要,已經入主中原的滿洲貴族迫切需要得到漠南蒙古各部首領的支持,以消除後顧之憂。
無限憂慮改嫁阿布鼐,使二公主馬喀塔只能再次與母親分離,就在她離開京城的第四年,孝端皇太后病逝,享年51歲。孝端皇太后的遺骨,歸葬位於盛京郊外的皇太極的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