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額哲之父撒手人寰額哲的父親林丹汗,是明弘治年間統一蒙古的達延汗的嫡系後裔。達延汗把漠南作為已故長子圖魯的兒子博迪、第三子巴爾蘇、第五子阿爾楚、第六子鄂爾齊的遊牧地。博迪是漠南蒙古的可汗,因其地近長城,故稱為察哈爾(插漢兒的音譯),敖漢、奈曼、蘇尼特、烏珠穆沁、浩齊特都是圖魯其他兒子的後裔繁衍出來的。至於鄂爾多斯、土默特是巴爾蘇的後裔,而阿爾楚則是巴林部、扎魯特部的始祖,鄂爾齊的後裔則繁衍成克什克騰部。以上各部均奉察哈爾為盟長。

  身為博迪汗嫡系的林丹汗與皇太極同庚,生於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但他登上政治舞台卻比皇太極要早20多年。1604年(萬曆三十二年)13歲的林丹繼承察哈爾的汗位,他效法明隆慶時期通過扶植黃教來鞏固自己地位的俺達汗,特意親自翻譯了《大藏經》,並以呼圖克圖(活佛)自詡,自稱為「呼圖克圖汗」。到天命初年,林丹汗統治的察哈爾,已經橫行漠南。

  林丹汗雄心勃勃,但蒙古各部聚散不定,就像林丹汗身邊的一位漢人所畫的一條「多頭一尾」的蛇所揭示的:蒙古各部「眾意難一」,「不能久安」。目睹努爾哈赤完成女真各部統一的林丹汗,也渴望實現蒙古各部的統一——至少完成漠南各部的統一。然而缺少謀略的林丹汗對科爾沁、喀爾喀五部、敖漢、奈曼、喀喇沁、土默特的征伐堪稱是南轅北轍,為淵驅魚,為金提供了爭取盟友的機會。

  明朝利用察哈爾牽制金的戰略,已經把林丹汗捲入明朝同努爾哈赤的衝突之中;而薩爾滸之戰後葉赫的滅亡,也使得察哈爾同金之間的緩衝地不復存在。不管林丹汗在明朝的牽制戰略中實際能起多少作用,察哈爾部都已經成為努爾哈赤的戰略敵人。

  ▲虹橋▲書吧▲www.HQDOOR.COM

  第23節:下嫁額哲(2)

  抵禦察哈爾侵掠,已經成為皇太極爭取漠南各部的一面旗幟,皇太極在天聰二年(1628)九月對察哈爾的戰事中,敖漢、奈曼、喀爾喀五部、扎魯特、喀喇沁都派軍隊參戰,一舉將察哈爾的勢力逐出西拉木倫河流域。不甘心失敗的林丹汗,在天聰五年(1631)向西拉木倫河流域推進,兵抵阿魯科爾沁部,在皇太極的援軍到達之前,林丹汗飽掠而去。

  為了徹底摧毀察哈爾部的實力、實現對漠南各部的統一,皇太極在天聰六年再次集合各部蒙古翻越興安嶺突襲林丹汗,雖然林丹汗準備應戰,但他的屬下無心迎戰,由於「眾意難一」,只有逃竄,十餘萬部眾一路向西,迨逃到青海大草灘時只剩兩三萬人,沿途損失部眾七八萬,就連他的叔叔茂奇塔特也離他而去,最終投奔了皇太極。

  大草灘,顧名思義是個水草茂盛的地區,據一些史書記載:位於嘉峪關外的大草灘「橫截甘、涼二州,草豐茂,南北百里,東西三百里,中有焉支山,林木禽獸繁茂」。尤為難得的是,那裡的草「飼馬不加豆而馬肥」。面對皇太極所掀起的統一漠南各部的狂飆,林丹汗能退守大草灘頤養天年,已經是不幸之中的萬幸。然而林丹汗卻不能接受部眾離散的現實,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借酒消愁,不能自拔,最終耗盡了生命中的元氣,在1634年(天聰八年)撒手人寰,終年43歲。與此同時也把樹倒猢猻散的察哈爾部留給了12歲的兒子額哲。

  額哲之母奉命改嫁察哈爾部雖然分崩離析,但林丹汗的遺產還是頗為可觀。遊牧在河套的鄂爾多斯已經捷足先登,以同是達延汗的後裔為辭向額哲施加壓力。根本無力抗衡的額哲,只能按照對方提出的條件盟誓,也就是聽任對方劫去人口牲畜。未幾,皇太極令多爾袞、岳託、豪格等率領軍隊前往招撫額哲母子。在金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鄂爾多斯才被迫交出剛剛到手的察哈爾部眾及其財產。

  額哲的母親蘇泰大福晉是葉赫貝勒金台石的孫女,金台石是皇太極的母親——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的兄弟。正是因為有了這層姻親關係,在招撫額哲母子時,多爾袞特意派金台石的孫子——也就是蘇泰的弟弟南楮前往額哲母子的駐地托里圖,撫慰惶恐不安的孤兒寡母。對於失去依靠、走投無路的額哲母子來說,接受金軍的招撫、投奔皇太極則成為惟一的選擇。

  作為林丹汗大福晉的蘇泰,不僅頗具財產,還握有元代的傳國玉璽。元代的傳國玉璽上刻有漢字篆文「制誥之寶」,據說是在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時期由御史中丞崔彧所獻;1368年元朝滅亡時,元順帝曾經攜帶此玉璽北逃;兩年後元順帝去世,傳國玉璽便下落不明。此後過了二百三四十年,這塊埋在草地下面的玉璽被一個牧羊人發現,落到土默特部博碩克圖汗的手中,而當林丹汗擊敗博碩克圖汗以後,此玉璽又歸林丹汗所有。在260多年的時間裡已經三易其主,而且很快就要再易其主。

  當多爾袞令蘇泰福晉交出傳國玉璽時,她心中的酸楚可想而知,這本該是由她的兒子額哲來繼承的,可現在卻要拱手相讓……對蘇泰福晉來說,要奉獻出去的還有她本人及其所擁有的全部財產。蘇泰福晉還未抵達盛京,皇太極的兄長代善就已經對她的財產垂涎三尺,頗有占有蘇泰福晉之意;然而他的堂弟濟爾哈朗,則因蘇泰福晉系其福晉之妹、其福晉去世不久而奏請皇太極以蘇泰太后續弦。在改嫁這個問題上,蘇泰福晉毫無個人意願可言,完全要聽命於皇太極的安排,其結果是蘇泰福晉被許配給濟爾哈朗,同樣也相當富有的林丹汗的妹妹泰孫公主則嫁給代善。

章節目錄